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飲湖上初晴後雨》課堂實錄

欄目: 飲湖上初晴後雨 / 發佈於: / 人氣:9.1K

導語:《遊子吟》這是一首樂府體詩,詩人捕捉住生活中的一瞬,用簡括的語言勾勒出慈母為遊子縫製衣裳的場景,抒發了遊子思鄉念親的至深情感。

《飲湖上初晴後雨》課堂實錄

 教材分析:

《飲湖上初晴後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21課的內容。該詩作於熙寧六年(1073年),當時蘇軾36歲,擔任杭州通判。一天他和朋友們在西湖遊宴,起初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蘇軾為西湖所陶醉,揮筆寫下了這首詩。作者通過大膽的想象,生動傳神的筆墨描繪了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的不同風姿,又用西施來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麗和奇妙。此詩是他杭州風景詩中傳誦最廣的絕唱之一。學習這首詩應從抓住詩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入手,發揮韻文形式利於朗讀的優勢,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學生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於古詩的學習已有一定的基礎,有了一定的學詩經驗,這樣會對本詩的學習、理解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兒童擁有豐富的想象力、有着強烈的表現欲都有利於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同時,學生具有一定的蒐集資料的能力,這對於感悟詩文的內容,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進行課外的拓展有很大的作用。

教學理念:以學情定教情,讓學生在課堂上享受語文,生活中運用語文。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能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3、瞭解蘇軾以及其他描寫風景的詩。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預習課文,蒐集相關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課前背誦,激發興趣

師:古詩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你們一定會背不少古詩吧,你願意背詩給大家聽嗎?

生:我會背《憶江南》

師:聽你背詩我好像看到如血的朝陽在海面冉冉升起,半江瑟瑟半江紅。

生:我會背《望廬山瀑布》

師:我好像看到了廬山瀑布飛流直下的壯觀。

(展示課外積累,又已知的知識導入新課,一則在檢測學生背詩情況,激發學生對古詩的熱愛,一則想讓孩子們温故而知新。)

二、檢查導入,瞭解學情

師:你會背描寫西湖的詩嗎?

生:我會背《飲湖上初晴後雨》

生背誦

師: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你真厲害,沒學都會背了。俗話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就讓我們走近西湖,欣賞西湖美景,瞧,我把西湖美景給大家帶來了。

(播放課件:《西湖十景》依次介紹西湖十景。)

師:看了老師剛才的介紹,你有什麼感受?

生:西湖真美呀,我真想去看看。

生:西湖很美,有很多荷花。

師:西湖的美景,晨昏各異,四時不同。西湖以其秀美的景色,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他們的筆墨。今天就讓我們和蘇軾一起去了解西湖。

板書《飲湖上初晴後雨》

三、精讀古詩,理解詩意

師:剛才那位同學會背這首詩,誰還會背呢?

生:我會背

生背誦

女生:我也會背

是:一個柔情的蘇軾

男生:我也會背

師:字正腔圓,一個浪漫的蘇軾

生:我也想背背。

師評:你不僅背會了,還背出了詩的味道,太了不起了。

大家一起背誦。

師評:我們班的孩子真不一般,全都背得這麼好。我們的背誦任務就勝利完成了。學一首詩不但要背會還要了解詩人寫了什麼,想表達什麼,這我們還得從瞭解作者開始。佈置同學們蒐集蘇軾的資料,你搜集到哪些呢?

生:蘇軾是宋代大詩人。

生: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師:老師也蒐集了蘇軾的資料,請你來讀一讀,看看會有哪些新的收穫。

多媒體展示蘇軾資料

師:你有哪些收穫?

生:我知道了唐宋八大家分別是誰。

生:我知道了蘇軾在杭州作知州,他為西湖疏通河流,還造了蘇堤。

師:你們可真會學習,能從這麼多資料中提煉出如此重要的知識,可真了不起!你知道這首詩題目意思以及這首詩的意思嗎?以前理解古詩有什麼好方法?

(提出質疑,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加深學生的印象。)

生:結合註釋理解古詩。

生:藉助插圖理解古詩。

生:想象畫面理解古詩。

師:請用這些方法,自己學習這首古詩。

學生自學古詩

(深入挖掘學生學詩經驗,幫助學生歸納梳理學詩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極大限度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時間和空間的保障。)

交流詩意

(及時瞭解學生學習過程的反饋信息,以便及時調整學習活動的進程或走向)

師:讀第一句詩你讀懂了什麼?

學生: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閃閃的

老師:你從哪兒看出來這是描寫的晴天的西湖?

生:晴方好

師:板書(晴方好)

師:請齊讀“水光瀲豔晴方好”。你還明白了什麼?

學生: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真好呀!

師:在這句詩裏“瀲灩”是什麼意思?

生:波光閃動的樣子。

師:你能用其他的詞來描寫水光瀲灩嗎?

學生:波光閃閃

學生:銀光閃閃

生:波光粼粼

生:銀光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