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學設計範例

欄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發佈於: / 人氣:1.85W

導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詩人王勃的作品,此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學設計範例,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學設計範例

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起承轉合”法分析詩歌

2.理解和感悟詩人豁達的胸襟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反覆吟詠,當堂能夠順利背誦詩歌

2.通過詩歌意境的再加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加強修養,陶冶情操。

3.培養學生一定的閲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老師手上拿的是什麼?(照片)準確來説,這是一張畢業照。翻到照片的背面,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這樣一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詩經常被引用到各種畢業照、留念冊上。那麼,同學們知不知道這句詩出自何處呢?其實,它就出自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簡介作者:(王勃(650-675),字子安。初唐四傑之一,一生短暫坎坷。

有《王子安集》傳世。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三、講析詩歌:

(一)教師範讀,學生解決以下問題:

1.這首詩的體裁是什麼?

學生回答。明確:五言律詩。繼續問律詩的四聯分別稱什麼?(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2.詩歌中寫的是什麼事情?從哪裏看出?

學生回答。明確:送別友人,從題目中看出。

(二)題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動詞,到的意思。回憶《送孟浩然之廣陵》

(三)字詞學習:以學生開火車的方式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闕(què):皇宮前面的望樓。輔:護衞。五津:指四川岷江的五個渡口。

宦(huàn):做官的意思。無為:不要,不須。

(四)分析詩句:

1.經過同學們的預習和剛才老師的朗讀,詩中的哪句詩給同學們的感覺最直接?

學生回答。明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同學們是如何理解這句詩的?

學生回答。明確:1、四海之內只要有了你這個知己,縱然我們分隔天涯海角仍像在一起一樣。2、四海之內都有知己,縱然……

對“知己”的不同理解使得我們對這句詩有不同理解,“詩無達沽”。兩種理解都提到了一個關鍵詞,也是詩人寫作這首詩的原因,那是什麼?(離別)

3.詩歌中的頷聯直接提到了“離別”,“同是宦遊人”是離別的什麼?

學生回答。明確:離別的原因。

聯繫我們生活中的實際,與朋友離別時我們通常會説什麼?(無非都是囑咐朋友要保重身體,詢問歸期等等)但是,詩人在這裏並沒有對朋友的離開有隻言片語的挽留,而是直接到出了離別的原因,這表明詩人是以怎樣的態度面對與朋友的離別的?(坦然)

詩人的這種坦然地心態影響了他筆下的景物,首聯。

4.首聯點明瞭哪兩個地方?

學生回答。明確:長安、四川

5.請同學們再認真讀一下首聯,看看哪位有心人能發現問題?

學生提問。明確:詩人在長安送別朋友,按理他是不可能望到四川的,但是這裏詩人卻用“望”字連接這兩個地方?為什麼?

6.組織學生就這個問題展開小組討論。

學生回答。明確:1.詩人把兩個相隔千里之外的地方用“望”字連接,使詩歌營造出開闊的意境。2.表現了詩人對朋友的今後生活的關心。

7.在學習了詩歌的首聯和頷聯的基礎上,我們再回到詩歌的頸聯,也就是千古名句,同學們,現在大家對這句詩又有怎樣的理解呢?

學生討論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