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二年級下冊《望廬山瀑布》説課稿

欄目: 望廬山瀑布 / 發佈於: / 人氣:5.44K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認真擬定説課稿,那麼問題來了,説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下冊《望廬山瀑布》説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二年級下冊《望廬山瀑布》説課稿

二年級下冊《望廬山瀑布》説課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望廬山瀑布》是人教課標版教材二年級下冊地第17課中的一首古詩。本課還編排了一首《絕句》,這兩首詩的作者分別是李白和杜甫,是唐朝最著名的兩位大詩人。通過這兩首詩的學習,讓學生感受自然景觀的魅力,體會詩人借景抒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詩的意藴,激發對古詩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趣。下面我將對教材、教法、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等五個方面進行説明。

一、説教材

這是一個描繪祖國壯麗山河,抒發對大自然神奇偉力的讚頌,表現樂觀主義為主體內容的古詩板塊。這節課要學習的《望廬山瀑布》就是描寫自然景觀的古代詩歌,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在50歲時隱居廬山望見廬山瀑布時有感而發所作的一首詩。詩中由近到遠的順序,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誇張和想象的手法描繪了廬山瀑布的雄奇壯觀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之情。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簡潔,用詞精當。全詩採用極其誇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僅用了28個字就將一幅有山、有水、有聲、有色,可以説是一幅氣勢恢弘的寫意山水圖展現世人眼前。

二、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藉助相關資料理解重點詞語,進而讀懂古詩。

2.能用自己的話説説古詩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3.感受廬山瀑布的美麗與壯觀。通過對古詩內容的理解,領會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教學重點:

通過圖畫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感受廬山瀑布的美麗與壯觀。

教學難點:

通過品讀古詩,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想象能力、欣賞美的能力和藝術感染力。

三、説教法

我採用“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瞭解詩人——試讀古詩,初知詩意——賞讀古詩,深悟詩情”的方法進行教學。上課開始,我會出示廬山和瀑布的圖片,引起學生的興趣,帶領學生走進廬山,去感受瀑布的雄偉。也為之後學生展開想象做鋪墊,更好地理解詩歌含義。同時我會配合使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和播放優美的音樂,讓學生融入詩境。

四、説教學過程

針對教材,結合學生實際,《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的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教學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創設情境,激詩趣

板書課題後,引導學生自己領悟題意:先解字,弄清"望"的含義,帶出全題的意思;再釋詞,弄清"瀑布"是什麼,接下來播放影片欣賞廬山風光讓學生感受廬山的優美風景,讓學生親眼目睹了廬山俊美秀麗的面容。看過之後再啟發學生談談,你對廬山有什麼印象?這樣就帶領學生以飽滿的情緒投入到古詩的學習中去。

第二步,初讀古詩感知“美”

1.我讓學生自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先指名學生讀,後教師範讀,再全班齊讀。通過這幾次的朗讀,正流利有節奏地朗讀了古詩,初步感知詩意。

2.採用多種形式的讀進行彙報。

3.再默讀古詩,利用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記號。

4.同桌交流收穫,互相解疑。

第三步,再讀古詩,品味“美”

1.理解詩句意思

理解“日照香爐生紫煙”

(1)默讀古詩,請學生説説這句詩的意思。

(2)教師講解重點字詞。“香爐”指的是香爐峯,“生紫煙”中“生”的意思是產生,香爐峯產生了紫煙。

整句翻譯:太陽照在香爐峯上,雲霧瀰漫,陽光透過,就好像紫色的煙霧在環繞着。

(3)出示紫煙環繞山峯的圖片,用直觀的畫面解釋更加明顯直接,容易理解。讓學生感受到這一場景的優美。

理解“遙看瀑布掛前川”

(1)學生説説詩句意思。

(2)教師講解重點字詞。“遙”説明詩人從遠處看,觀賞距離之遠。“掛”是懸掛的意思。

整句翻譯:遠遠望去,瀑布像一塊白布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

(3)出示圖片,直觀理解。

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

(1)學生説説詩句的意思。

(2)講解重點字詞。“飛流”表現瀑布凌空而出,噴湧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作者運用誇張的手法的.,寫出了山之高,瀑布掛下來好像有三千尺。此時告訴學生誇張的修辭並不是實指,山並不是真的有“三千尺”那麼高。在理解詩句的過程中,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體會當時詩人看到此景的感歎。

整句翻譯:高崖上飛瀉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

(3)出示圖片直觀理解

理解“疑是銀河落九天”

(1)請學生説説詩句的意思

(2)講解重點字詞。“疑”的意思是疑似,好像,在這裏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瀑布比作了銀河。“九天”:古代傳説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整句翻譯: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説明了瀑布的雄偉壯觀。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比喻的修辭來説説,你覺得瀑布還像什麼。

(3)出示圖片,再次感受廬山瀑布的雄奇壯麗。

2.再讀古詩,想象詩境。

在逐句理解詩歌的基礎上,請學生再讀一遍古詩。古詩的學習不光要逐句理解,更要整體感受詩意。化零為整,讓學生掌握詩歌大意。接下來,請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説説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怎樣的場景,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通過想象,將文字還原成畫面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也能更進一步感受詩歌的意境美。最後,想象畫面,試着背誦。

第四步,拓展遷移,深化“美”

語文教學只依靠教材是不夠的,作為教師應該靈活把握教材,擴展教材,開展教學活動使課堂得到無限的延伸。

所以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加近了其他名家寫廬山的詩篇,讓學生賞讀。

五、説板書

以上就是我對《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的教學。

二年級下冊《望廬山瀑布》説課稿2

説教材

《望廬山瀑布》是第13課《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詩人瀏覽廬山為廬山瀑布的壯觀氣勢所激發,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偉壯觀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壯麗河山的強烈熱愛之情。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指廬山的香爐峯。由於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彷彿有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為瀑布襯景。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點題。詩人視線由上而下,掛前川,是説瀑布像一條巨大的河流掛在山前。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飛流,表現瀑布凌空而出,噴湧飛瀉。直下,既寫出了巖壁的陡峭,又寫出了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誇張,寫山的高崚。全句寫出了瀑布之高、之急。使人身臨其境。

末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詩人以天河落地的奇思妙想,寫出了瀑布的壯麗景象及雄偉氣勢,可謂神來之筆。説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九天,古時傳説天有九層,即常説的九重天,九天為第九層,是最高處。此處,“九天”與“三千尺”對應,更增添了瀑布的磅礴之勢,

這首詩從遙看到疑是,見景生情,由實而虛,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誇張和想象,把廬山瀑布之壯,推向神奇、瑰麗、高遠的境界。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範例。也是李白山水佳作的代表。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尺” “疑”兩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3、理解詩歌內容。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感悟詩情、感悟祖國山河的美好。

教學難點:

用自己的話説出詩的意境。

説教法、學法

一、 讓學生帶着體驗學

通過圖片的情境創設,讓學生在頭腦中獲得對廬山瀑布鮮活的立體印象,在初步感受廬山美的基礎上,體味詩人與他們相同的情感,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跨越理解古詩的障礙,按照自己的感覺去理解詩歌,體味詩情。

二、 讓學生自主地學

我在教學這首古詩時,儘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在獲得香爐峯雲霧繚繞、瀑布垂掛山前的直觀印象基礎上自由讀詩,説説自己讀懂了什麼,繼而發揮小組的合作力量,羣策羣力,最後大堂交流,鼓勵暢所欲言,在交流自學成果的過程中,變單純的師教生為生生互學,生生互補,變僵硬的教師灌輸,為學生間的自我啟迪,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

三、 讓學生在點撥中學

在古詩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不僅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學生對某些難點的理解會形成不同意見,既要鼓勵學生的獨立見解,又要在重點難點之處適時點撥指導,恰當地梳理問題,使學生從辯到悟的過程中獲得提高。

四、 讓學生在品讀中學

就古詩學習而言,教師還要善於引導學生依據詩句的意思展開想象,入情入境,體會李白詩歌想象的神奇,大膽過人的誇張,酣暢淋漓的文字,豪放飄逸的詩情,從而更有激情地朗讀。

説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千百年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靈,我們班的同學愛讀詩,愛背詩。今天你們願意給在坐的老師背幾首詩嗎?

1、 背誦《山行》、《憶江南》。

2、 這幾首詩有什麼共同之處?

這幾首詩都是寫景的,都歌頌了祖國壯麗的山河。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如畫。從白雪皚皚的北國到詩情畫意的江南,從蒼茫無垠的草原到鬱鬱葱葱的林海,每一方山水都孕育着無數的詩情。

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寫景的古詩。(板書課題)

二,知詩人,解詩題。

1, 讀詩題。

2, 介紹作者。李白:唐代偉大詩人。

3, 解詩題。

這首詩寫了哪裏的什麼景色?從哪個字眼可以看出來?

介紹廬山:廬山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之一,在江西省境內,瀑布是廬山的美景之一。

三、 看圖片,感悟美。

1、 看圖片,領略一下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象吧!

2、 説一説你看到了什麼?

在古代描寫廬山瀑布的眾多詩篇中,李白這首詩最有名,讓我們在詩句中找一找它的美麗壯觀吧!

四、 讀詩句,學生字。

1、 自由讀,讀準字音。標出:“尺” “疑”。

2、 指名讀。

3、 齊讀。

五、 讀思結合,交流悟詩意。

1、 學習小組展開合作學習。

2、 彙報自學情況。注意點撥重點詞語的意思。

3、 師講詩意,生答詩句。

4、 用自己的話説一説詩的意思。

5、 讀全詩,體會詩的意思。

6、 你覺得瀑布怎樣?讚美一下它好嗎?

7、 我們用最凝練的語句,最巧妙的比喻來形容廬山瀑布的壯美,那就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六、 小結全詩:

這首詩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我國有很多風景名勝,廬山是其中之一,廬山還有許多美景,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出示廬山美景圖片)

同學們,廬山美嗎?祖國美嗎?我們的祖國江山如此多嬌,讓我們用最美的語言描述她,用最美的詩句吟誦她,用最美的歌聲歌唱她吧!我們一起來唱出我們祖國的錦繡河山吧!

七、 作業佈置:

1、把這首古詩改寫成描寫景色的片段。

2、再蒐集幾首描寫祖國名山大川的詩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