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八年級語文評課稿:《湖心亭看雪》

欄目: 湖心亭看雪 / 發佈於: / 人氣:1.19W

八年級語文評課稿:《湖心亭看雪》1

這堂由XX老師執教的《湖心亭看雪》有着開闊的課堂視野,深厚的文化底藴,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深得語文教學之 “三味”:一是富有語文味,守住了語文本體的一畝三分地;二是富有人情味,老師在課上注重情感薰陶,價值引導;三是富有書卷味,儒雅、從容、大氣,不時有靈光閃現。下面我將從學科意識的角度作簡要的分析:

八年級語文評課稿:《湖心亭看雪》

一、能夠把握語文學科的航向。《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是這樣定義語文學科的: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劉老師在上這節課的時候,從文本出發,牢牢地把握住語文學科的正確航向,使整個課堂始終洋溢着濃濃的語文氣息。其中視頻中劉老師對學生閲讀提出了三個要求:讀準、讀懂、讀出自己的感悟。雖然只是簡單的誦讀,卻很有深意,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這個要求立足於文本,着眼於文本字句的解讀,讓學生迴歸到文本所營造的語辭世界,避免了語文教學娛樂化或是應試化的極端傾向。

二、能夠抓住教學內容的韁繩。文言文的學習包括“言”和“文”兩個方面,這兩者的基本順序是“先言後文”,即先學習“文言”之“言”,再學習“文言”之“文”。教師在課堂的前半部分時間重點解決課文中的字詞音義,不僅有內容上的講解,也有方法的指導。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獨立地學習的好習慣。最後,教師為了檢測學生的重點字詞的`學習情況,採用課堂隨機抽點的方式進行學習效果的檢測,並對學生的回答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評價,這也是值得肯定的。

三、能夠較為精確設計教學程序。劉老師的做法基本達到了教學環節設計的兩個要求。首先,她設計的教學環節都是語文學習必需的,沒有可有可無的多餘環節,也沒有必須有的被遺漏的環節。但是環節在前後設計上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在教學一開始就呈現作家及簡介,並介紹作者的生平及思想,會對學生的閲讀造成先入為主的印象,甚至會牽着學生的鼻子走。倘若在文本細讀的時候再適時介紹作者,效果會更好。其次,每個教學環節之間是步步提升的,呈現逐步向上的階梯形態。視頻中教師先講解字詞音義,再到文本的研讀,問題的設計十分精巧,從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到描繪了一個怎樣的雪景再到張岱是一個怎樣的人,課堂教學設計環節的簡明流暢、獨具匠心,不得不佩服教師的教學功底之深。

四、能夠較為精巧設計學習題目。教師在最後佈置了“我眼中的雪世界”的作業,來展現張岱眼中的雪世界,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但老師如果給學生再推薦一些張岱的小品文,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八年級語文評課稿:《湖心亭看雪》2

一幅美麗的雪湖圖,一節美麗的賞湖課。

陳老師的設計因簡潔完整而美麗。從朗讀課文到讀準句子停頓,對照課文翻譯句子到理解課文,品味言語到解讀主題,環環相扣,緊湊連接,流程清晰完成,簡潔自然。

陳老師的課堂因温婉自然而美麗。陳老師的教風自然,言語親和,師生交流順暢,不急不慢,緩緩教來。學生讀書不在狀態,老師的一句“你們為什麼讀得有齊物論啊?”問出了學生的整齊朗讀。學生的斷句出了錯,“天與雲/與/山與水”,老師的追問“你為什麼這麼斷”,問出了課堂的生成,天地之間,上下一白。

陳老師的品味因細緻探究而美麗。陳老師在賞析品味湖心亭描寫雪的語句時。通過展示學生的細緻描寫,兩者進行比較,讓學生感受到白描的簡練樸素而不簡單。通比較痕與條,點與座,個與粒,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量詞的魅力,湖心亭雪景的蒼茫闊大,張岱內心的孤獨感與渺茫感。

一句“同是——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解讀文章的主題,結束了課堂。

八年級語文評課稿:《湖心亭看雪》3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節很有個性,極為精彩的好課。王老師的課堂教學讓學生也讓我感受到了語文的魅力!

首先,在教什麼的問題上,王老師對重難點的把握準確到位。她抓住了山水遊記借景抒情的特點,抓住情感的內核,以“雪”為突破口,抓住“雪”這一物象的特質,引領學生深入文本,逐漸理解了“雪中人”“雪中事”“雪中情”,敏鋭而又巧妙地抓住了文本的價值內核。

其次,王老師很注重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這樣一種學以致用的勾連與適度發散,既降低了理解的難度,又豐富了課堂的內容,更有利於學生語言的積累,更給學生一種積極的學法暗示:新舊知識是要融會貫通的。

再次,我很欽佩王老師極高的綜合素質。比如她對文本解讀的深刻領悟,以情切入,牽一髮而動全局的匠心設計,還有入情入境的“説功”,這些剛才學員們都已經談到。但我還要補充的一點,就是教師的激情投入與態勢語言的運用,比如在講解“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時,對“痕”“點”“芥”“粒”的講解都配合着相應而又適切的動作,既讓學生加深理解,又感染並打動着學生。

另外,我還想借這個機會和王老師以及在座的老師們探討文言文教學的一些策略。在説課中,王老師把教學預設的過程與方法定位於“在串講中落實字詞句的意思”,我們也看到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王老師確實始終以串講為主,但是,“落實字詞句”這一目標並沒有凸顯。我認為串講固然有其優勢,特別是像王老師這樣能説而又説得好的老師,但整節課給我的整體感受是見“文”不見“言”,我感受到的更多是“文章”甚至“文化”,而少見語言和文字。語言文字應該是語文課堂的基點,發展學生的語言是語文課的根,對聽説讀寫能力的培養則是發展學生語言的最重要手段,但這節課,我相信學生確實收穫了知識,但似乎不見能力的提升。這又讓我想起另外一種截然相反的課堂,在那樣的課堂上,老師們只是忙着落實通假字、一詞多義、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翻譯,翻譯完了,給文章貼上主旨的標籤,課堂的學習也結束了。這樣的課堂,顯然是見“言”而不見“文”——漠視文本的核心價值與靈魂,而把她肢解為毫無生命力的詞句解析。

反觀這兩種課堂,各有其弊端,如何在兩極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是我一直思考並努力突破的難點。今天我也想借這個機會將我的嘗試跟大家做個簡單的交流,希望能得到大家的修正。

我對自己文言文的課堂定位為“文”“言”並舉,知能同構。具體的操作是以讀為手段達成各項目標:初讀,掃清障礙,讀準讀順;再讀,整體感知,梳理文脈;研讀,落實詞句,探究主旨;美讀,讀出理解,讀出感情。在有目的分層次的讀的過程中,以讀代講,以讀明義,以讀悟理,力求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既落實“言”,又凸顯“文”,既有知識的建構,又有能力的提升。但這樣的課堂是不是會平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