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邊城

【熱門】讀《邊城》有感

欄目: 邊城 / 發佈於: / 人氣:2.42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邊城》有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讀《邊城》有感

讀《邊城》有感1

我大約是一隻鳥。充滿了警惕,不易滯留。因此一直在飛。

——題記

《邊城》做為沈從文老先生的經典作品,其所構建的湘西全球,展現出一幅秀美雅緻的山水畫。屹立的白塔,古色古香的吊腳樓,清澈的河水,老年人、女生與黃狗,宛如陶淵明筆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自在恬淡,又有馬致遠“小橋流水別人”一樣的別具一格。沈先生讓我們產生的不僅是和睦的田園牧歌的日常生活,也有在其中更難為寶貴的中華民族品性。天真爛漫的翠翠、古香古色良心的老船伕、胸懷坦蕩順順、豪爽不求回報的涿州天保、熱忱質樸的楊馬兵……以兼具散文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畫筆,刻畫了慶元地區特有的風土民情;借船家清純少女翠翠的純愛短故事,展現出了人的本性的通情達理幸福快樂。

凡有桃花處必有他人,凡有他人處必可沽酒。我最喜歡的,自然是小説集中的主人翁翠翠了,她純真,純真,從來不隨便動氣,好像不食人間煙火的小仙女。“撐渡茶峒溪,日垂白塔歸”。翠翠與姥爺相守結廬在茶峒溪水邊塔下,靜靜的江河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上游魚來來去去皆可以算籌;居所兩座山多篁竹,翠色迫人而成。翠翠在風日裏長養,皮膚黑乎乎的,觸目為青山綠水,故雙眸清明時節如白水晶。是當然撫養了這名秀氣童真、爛漫無邪的伊人。佳人翠翠,便一直那麼向着遠方,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溪頭溪流聲,似一朵全啟的曼珠沙華,暗香疏影,只待那人與攀摘。

翠翠,是沈從文憧憬的幽美人性與人生的化身為與完美。她清亮全透明的性情,青春年少的覺醒和萌動,若隱若現的期待和美少女害羞的美好心理狀態,代表着愛與美麗的人性與人生,“為人們‘愛’字作一度恰到好處的表明”

這本書中有許多處環境描寫動人心絃,比如:月光如銀兩,無從不能照及,山頂篁竹在月光下皆變成灰黑色。身旁草叢中蟲聲繁密如落雨。間或不清楚從什麼地方,忽然會出現一隻草鶯“白落衡白落衡噓!”囀着它的喉嚨,不久正中間,這小鳥兒又彷彿弄清楚它是深更半夜,不理當那麼又哭又鬧,便仍然閉着那小小眼兒入睡了。

這句話的絕妙之處便是創作者將湘西的風景寫進了感情,讓閲讀者讀到的不但是感情的童真和初始的樸實藝術美,更有湘西的美麗風景映入腦海中,二者相輔相成,讓這本書的文本更為具備當然的美,因而也給小説集增加了與眾不同的風采。

如今的社會的人太過度心浮氣躁,缺乏了一種心裏的平靜,很多人追求完美化學物質上的考慮,但內心上的豐富才算是真實的考慮。

唸完這本書,有一種來源於心靈深處的打動,在無音當中觸動着我的心絃:實際上大家每一個人內心都是有一座邊城,它即是大家的枷鎖,也是大家的歸處。

讀《邊城》有感2

閒來無事,總愛捧着一本書來看。書無大小,捧之欣然。然而最愛的,還是沈從文先生的《邊城》。有人説,《邊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摯、熱烈的愛情讚歌,是一首用小説形式寫成的無韻之詩,是一幅用水墨繪就的水彩畫,散發着人情純樸之美,自然風景之美。這本書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悽美的愛情故事,有淳樸摯人的翠翠,憨厚無比的天保,幽默可愛的儺送。他們之間那純潔的愛情令人嚮往。禁不住就想一問:愛情是什麼?是荷花,還是藍色妖姬,抑或兩者皆然?喜歡像荷花一樣的愛情——純潔、高尚。就像《邊城》中,呈獻給讀者的便是那像荷花一樣的愛情,天保對翠翠的愛——無怨無悔,翠翠的儺送的愛——痴痴的等待,亦是儺送對翠翠的愛——深深地埋藏在心底,都是那麼的真摯、純潔、毫無雜質,像荷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神往。

喜歡像單枝的藍色妖姬一樣的愛情——相守是一種承諾。如: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第一次相見,一見傾心,司馬相如以一首《鳳求凰》贏得卓文君的芳心,無論生活多麼的艱難困苦,他們依舊不離不棄,堅守愛的諾言,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司馬相如得以重用,在之後的生活中,卓文君以一首《白頭吟》喚回司馬相如的真心,得到最後的相守,正如《白頭吟>;;中所寫的那樣”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那般,相守到老。

我想最美的愛情不過是到了老年時,依舊很相愛的人在一起。在那夕陽西下時,相互依偎着欣賞那夕陽的美景,一生一世一雙人。愛情是什麼?我想我的心中已有答案了。

《邊城》裏的愛情是無色的,就像流淌過邊城的湘西水脈,澄澈得見底;《邊城》裏的愛情是有聲的,是輕揚在扶疏的竹林間、掛在梢頭的歌聲;《邊城》裏愛情又是懵懂的,是情竇的初開,因而格外輕靈。在《邊城》中我感悟到了愛情的真諦,純潔、高尚的愛情,令我神往,使我久久不能從書中出來。

讀《邊城》有感3

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沒有眾多鮮明的人物,甚至純真的愛情也只是剛剛萌發,而沒有如熾熱的火焰。就在這平淡之中,作者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恬靜的生活畫面——茶峒,小溪,溪邊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裏一個老人,一個女孩,一隻黃狗。太陽升起,溪邊小船開渡,夕陽西沉,小船收渡。如山間的溪水清流婉轉,如天上的白雲輕飄悠然。但卻是生活的真諦。

它們沉澱了恢弘滄桑,沉寂悽婉的悲壯。

美麗的湘西鳳凰的風景是動人的,山城鳳凰,山水環抱,靜靜地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記數,常年深翠綠色的細竹,逼人眼目。

儘管鳳凰有着桃花源的美好,——芳草鮮明,落英繽紛,阡陌交通,怡然自樂。單作者卻有一種陌生感。回想一下,山還是那麼的高峻,水還是那麼的清澈,人還是那麼的勤勞,天還是天,你還是你,我還是我,而變的是人的心。人的心在頑童時是純潔無暇的,天真的,那時侯未看到現實生活的醜陋,無奈。看到不僅僅是眼前看到的了。

生活是活動的,圖畫是靜止的。生活供以人生命,圖畫供以人欣賞。

農村山城是一幅靜止的圖畫。千年萬年不變。生活裏面的人叫畫中人。他們在社會上地位可以忽略不計。然而畫中一切於畫外的人永遠充滿嚮往。

作為圖景,有永不退色的鑑賞價值,濃厚的鄉土氣息。作為真實,卻有它無法承載的厚重。作為生活其中的人更是另種悲涼,無奈。

因為愛,祖父操勞一生,當生命結束時,心中充滿了掛念;因為愛,少女重新對生活有了詮釋,有了希望;因為愛,哥哥選擇了離開,以成全弟弟那分真摯的感情;因為愛,弟弟去尋求那個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為愛,她便從此守着渡船,守着心中那個日日夜夜盼望歸來的男人……

生活不是圖畫。生活需要流動。

讀《邊城》有感4

天空中透着柔和的白光,彷彿是陽光經過一層白雲的過濾後,呈現出來夏初的柔和感,滌盪心靈的一種純淨。在那個祥和寧靜的小城鎮內有着純淨的陽光,並不像那些即便裝飾得美奐美輪卻見不到真陽光的城市。

守着渡船的老人,對着世界還很懵懂的小女孩,拉着過河的人往返着這條平靜透着些淡綠的河面。

老人第一次帶着翠翠進城裏看端午節賽船,入夜時分,被老人忘記在河邊的翠翠初次邂逅那人叫喜歡的感情。站在河邊等待着自己爺爺來接翠翠回家,會被河裏大魚吃掉的天真無邪,孩童般賭氣,少女清脆的嗓音。

渡船上迎來一位嫁入別家的姑娘,那份懵懂的愛更加清晰地呈現在翠翠的心中,喜慶的嗩吶,走遠的紅色花轎,請爺爺唱着《娘送女》,這時的翠翠也已長大了,不會再怕河邊大鯉魚吃了去,對嫁人有着憧憬的翠翠開始不願意嫁給大老,她喜歡二老,那個從河裏逮着鴨子,要送她回家被拒絕的人,那個告訴她會被大鯉魚吃了去的男子。

爺爺在歲月的腐蝕下日漸蒼老,大老意外中離去,徒留的二老想娶翠翠,拉一輩子的船而放棄自己的磨房,幫着爺爺拉船的翠翠在什麼都不曾知曉的情況下與自己的愛情失之交臂。

翠翠拉着渡船,聽着山那邊傳來的歌聲,純樸的邊城小鎮還殘餘着封建思想的荼毒。這個世界,這個小鎮,無論情節多麼荒謬,多麼有趣;無論幾多悲苦,幾多歡欣。在懵懵懂懂的年少時節,有份愛清晰深刻的存在着。

爺爺在震耳的雷聲,磅礴的大雨中離開了翠翠,離開了人世,帶着翠翠還沒有着落的愛情沉睡在冰冷的土地裏,荒誕的人世裏只剩下了翠翠一人和那條渡船。

小小的渡船裏坐着失去愛情的翠翠,她會守着這隻渡船走過餘生,眺望着山與天交際的地方,想念着遠走的二老,等待着二老回來,送給自己一束虎耳草。

故事的結局空靈得讓人不願往後再去聯想,時間是否能治癒一切,它會讓人更加深刻的記得有一份愛,讓很多悲喜都變得淡薄,卻讓原來相愛的人,狠狠的錯過。

讀《邊城》有感5

《邊城》是作家沈從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沈從文用這樣一篇小説對美麗神祕的湘西邊陲小鎮茶峒展開敍述,用美麗自然的村鎮圖景包納進爺爺、翠翠、天保、儺送等可愛之人,將他們之間的故事呈現出來,向讀者傳達室了無盡的人情温暖。

讀《邊城》就像是欣賞一幅中國的山水畫。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悠長的溪水,溪水繞着一座白塔,塔邊傍着山,於是山依水,水依山,層層而生,和諧美妙。再順着山水尋去,山勢間便有城牆,牆下零星裝點着人家,順着又找到幾户後,到了水的結點,就有渡頭,渡頭總是熱鬧,撐船的老船伕,擔貨的渡河客,吹號而過的小士兵,還有一個藏在羊羣邊獨自玩耍的小姑娘,這時你尋見了她,會看到她翠如水晶的明亮眼眸,一瞬間點亮了整個畫畫。

沈從文筆下的這座邊城,充滿了詩藴,也充滿了原始自然的樸素鄉村氣息,是到如今都難得一見的美景美事。但這般美麗之下,也隱藏着一股濃濃的悲情,最明顯不過的便是小説一本,故事講到最後翠翠失去了爺爺,儺送失去了哥哥,年輕的姑娘終是發發現了美麗天空也存在着裂痕,白塔也坍,那個人也不知何去,不知何回……

在沈從文自作的解釋中,關於《邊城》的結尾,是如此説道:“一切充滿了善,然而到處是不湊巧。既然是不湊巧,因而素樸的善終難免產生悲劇。”

於是,很多人在講過《邊城》後,都認為這是一篇試圖將城鄉對立起來,通過鄉村原始文化展現出來的寧靜、和諧與温馨來表達對原始樸素人情的讚美,但又通過悲劇收尾表達城市的發展已經使得現代人失去聞對這種樸素之美的追求,從而從整體上來看,《邊城》實為一篇美麗鄉村的輓歌。

但是果真如此嗎?國內研究沈從文第一人之稱的金介甫先生就曾提到過:“《邊城》總的來説是寫人類靈魂的相互孤立的。”而沈從文的徒弟汪曾祺也提出異議:“不是輓歌,而是希望之歌。”

的確,沈從文最著名的作品便是《邊城》,但是我們單純從《邊城》出發去解讀其中藴含的深意是完全不夠的。

沈從文是一位十分高產的作家,他的小説,散文等諸多創作中其實都表達着他對於人生十分深層的思考,而《邊城》則是集這些思想為一體的作品。

從沈從文的很多其他作品中,我們會發現他常作“愛與美”的思考,對此,他的一個闡述是:“若將‘愛’建築在一抽象的‘美’上,結果自然到處見出缺陷和不幸。因美與‘神’近,即與‘人’遠。生命具有神性,生活在人間,兩相對峙,糾紛隨來。情感可輕翥高飛,翱翔天外,肉體實呆滯沉重,不離泥土。”

沈從文具有的是一種帶着泛神論色彩的美學觀念,他認為愛與美的結合就是神性。在《邊城》中,作者描繪一個詩意靈氣的美景,由此產生一段古樸生動的愛情,在此,他着重塑造了翠翠這個形象,使她成愛與美的化身。但就像作者自己闡述的那樣,“生命具有神性,生活在人間,兩相對峙,糾紛隨來。”作者的這一認知為翠翠的愛情送去了一連串不巧,最終還是以悲劇收尾。但這真是“不巧”嗎?在我看來,絕不巧,反是基於作者對人生與世界認知的“恰巧”。

從沈從文的諸多其他作品中,我們可能找到一條清晰的美學觀念的脈絡:生而美,美而愛,愛而死。這同時是一個從神到人,人與神魔糾纏,再由人到神的過程。在《邊城》中翠翠生而因自然人情之育而顯現出一種極致的古樸自然之美,是人天生的神性。而在茶峒這樣理想之鄉,作為人,總對一些壓迫性的俗屈服,彼此也終不能理解融合,茶峒中大家如此,愛情中翠翠也如此,但愛仍會從美中誕生,無論是翠翠與儺送之間的兩性之愛,都是如此純淨自然,只是愛的結局總不完滿。唯一的完滿方式,就是迴歸到神的那一面,即“死”。沈從文對於“死”是賦予了“生”之意義的。比如翠翠的父母以殉情刻寫愛情的永恆,並留下翠翠延續生之美;老船伕去世後,楊馬兵便來到了翠翠身邊,為翠翠講述了所有;天保出意外後翠翠與儺送之間的愛情就進入了另一種階段。這樣一種美學觀念中隱藏了一個極為關鍵的詞彙,那就是孤獨。

這種孤獨並不是批生在人世孑然一身無人作陪的那種狀態,而是極客觀的,像金介甫所説的“人類靈魂的相互孤立。”儺送可以自發地對翠翠產生感情,可以表達自己的感情,通過唱歌引起了翠翠在感情上的共鳴,使翠翠也產生感情。但這兩顆靈魂,縱使在夢中相遇,相互碰撞,有了火花,也不能相融為一體,何況世界身外還總會出現意外。兩個靈魂之間無法永遠維繫着共通,在此之上的愛與美,也就不可避免地終是由生到死。

邊城本向,就是一個孤立於世一般的存在,在這個層面上也體現了作者對“孤獨”的理解。

“我需要清靜,到一個絕對孤獨環境裏消化消化生命中具體與抽象。”“我必須同外物完全隔絕,方能同‘自己’重新接近。”對作者來説,體會和理解孤獨就是一個觀‘我’,並由此返照‘人’的過程。他塑造如此一個“孤城”, 寫城中人的故事,用孤獨的形態去窺照人最樸實原始的美與愛。

所以説到這裏,我認為作者更想傳達的,是一種悲,但不是哀輓的絕望般的悲感,而是由悲而生的,充滿對人性之美追求與探尋的希望之歌。

讀《邊城》有感6

捧讀沈從文的《邊城》一書鯨的自述,從頭至尾,一抹淡淡的愁雲因繞於心。恍然間,似來原始山野的清風輕拂面頰,如夢如幻淘寶大學。作家以誠摯的情感夜遊世博園,精美的語言,詩意的情感,把我們帶進與現實世界完整不同的唯美時空裏,讓我們沉醉於一曲清爽悠遠的牧歌聲中。在產業昌盛的今天,《邊城》所帶來的不僅是一種自然質樸的意境……小説沒有波折龐雜的情節:翠翠在蔓延葱鬱的山林中不知不覺的長到了十五歲,她的世界裏除了爺爺、黃狗、渡船、如今心中竟湧出了“薄薄的悲涼”翠翠和二老間朦朧無結局的愛情為作家娓娓道來艾萊依羽絨服,點染這清風白月浸透着流水潺潺。青春的夢如一般晶瑩剔透的玻璃球……作家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安靜古樸的湘西鄉間風景,展示出小説人物與自然的協調關係:近似原始單純生涯,渾厚自然的民風耐克鞋,仁慈渾厚的天性,與那仁慈的河流、清涼的山風、滿眼的脆竹白日喧囂夜晚靜謐的渡船一起,構成一幅像詩、想畫、更像音樂的夢境……我要説最榮幸的人是《邊城》的讀者,由於這些人在心底存了一個夢,他駐留在湘西的一個邊城……

讀《邊城》有感7

當指尖穿梭於絲絲入扣的靜逸時,眼前,便會有一滴晶瑩的露珠,透着流年的玲瓏剔透,攜着悠遠而又綿長的傳説,望向我……

讀《邊城》,像聽一個説書人,倚在河邊,以泠泠流水般的節律和充滿鄉音的口吻,講一個很遠的故事……這個故事,隨遠處的雲飄來,和着雨水滴落,正好浸潤一個人的枯喉,滋養一顆滿懷鄉愁的心。從文先生把他的故鄉變成了每個人的故鄉,即便生長在黃沙飛揚的西北,鍛造成一株堅韌的胡楊,心裏流淌過這份綿軟,也不能不想起家鄉同有的淳樸與自然。無論是擊碎了空氣的一陣鼓聲,是延長了天際線的一句號子,還是濕潤了清晨的一闋鳥鳴,滴落在心湖,都是温柔的。

《邊城》是一滴在草葉邊沿滾動的露珠,澄澈明淨。茶峒的情很醇,是長案上煎得焦黃的鯉魚豆腐;是脣齒邊緣的硃紅筷子;是爺爺手裏搖晃的遇誰都要給啜一口的酒葫蘆;甚至是風塵女子於愛憎得失間揉進生命裏的眼淚與歡笑。因為民風的淳樸,沒有妄加的指摘與輕視,比起充滿現代文明的地域,鄉人的情懷更博大,愛意更真切。

情醇厚卻不沉重,而是極輕盈雅緻。是翠翠眼裏流轉的秋波和漸而浮現紅色的臉頰,是黃狗撒脱的歡吠,是讓靈魂隨着夜霧浮起的歌聲。始終記得這樣一段:當春水漲進河口人家,人們就搬上梯子,順着圍牆與屋檐入城去,相互扶持,待水退了再回去。艱苦的環境讓他們貼近自然,返璞歸真,造就契合藍天碧波的平淡從容,即便是苦難也被他們的真情熔鑄成一枚星,鑲嵌在夢裏。

儺送與翠翠,沒有卿卿我我,沒有駭俗之舉,更無關金錢名利,那古樸村莊孕育的愛情,融化在四目對接處,盪漾在月光下的情歌裏,儘管最後剩下一場不知盡頭的等待,希望卻未曾消磨,沅水和着淡淡的哀愁,不覺壓抑,恰沖淡了現實中的黑暗苦痛,自願在心裏闢出一塊淨土,容下一處叫茶峒的地方,清甜的風自會吹拂在心底的各個角落。先生説:“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傑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這廟供奉的是‘人性’。”他搭建起座座吊腳樓,賦予神聖的靈性,讓泥土一樣厚實的民俗有剔透的光澤,是抒情詩,是風俗畫,在這片土地上實現了雅與俗的統一。“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先生晚年做夢常呼喚翠翠,只有同懷一顆赤誠無邪之心的人才能與茶峒的流水相依偎,才能上得了那條渡船。先生的心,想必也常常受那風的吹拂。

《邊城》如一滴折射太陽光芒的露珠,小小的光芒攜着夜的黑,讓困惑被星星讀懂,被窗户看見。一片世外桃源,一朵因等待無法結果卻永不枯萎的愛情之花,不只訴説了作者思鄉的情意,更是對不悖乎人性的人生思考。他讚賞鄉人牧歌式的靈魂相接,用心交談的生活方式,熱愛他們以“心安”為原始本真的精神追求。身處繁華都市,卻醉心於人性之美,他曾説“美在生命”,美在靈動,更美在實在與頑強。正是這份執念,產生了關乎古樸文化的隱痛。一情一景都與都市文明產生了鮮明對比,從鄉人逃避發春水,到天保闖灘遇難,一次次遭受自然侵襲,始終守住對自然的虔誠與熱愛,我們慨歎温婉之下隱藏的強大生命,更感到鄉人不得已的生存方式和人生足跡在歷史命運前的徘徊。對人生的隱憂,對至美的不捨,他選擇在“人與自然”至高理想的燭照下完成對生命的剖析,即便湘西世界不被都市文化驚擾是場夢,至少把那個夢留在一叢書香裏。

史鐵生曾描述過露珠落地金花四濺的場景,《邊城》便是那顆露珠,惟寧靜的人才能等到它的奇美。《邊城》裏有一段話:“所有人的日子都在這種不可形容的單純寂寞裏過去,一份安靜增加了對於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夢。”我們還有多少這樣的單純寂寞呢?一顆浮動的心難以咀嚼《邊城》裏的淡香,更不會有翠翠一樣翩躚在雲端的美夢。現在的人多追求濃烈,而不能靜享一寸時光。關於一片葉打旋的姿勢,一朵雲散開的情狀,一條河被驚醒的神態多半是不懂的。

我很幸運,讀《邊城》是坐在一輛大巴上,周圍的人都睡去,疲憊的他們在此時終於了無心事,放下了習慣的焦灼神情,他們的臉上透出關乎初心的絲絲安詳。微雨過後,正值天氣漸涼,這份温軟足以與湘西小鎮接連,帶着我的思緒走入了從文先生的邊城。

讀《邊城》有感8

“那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也許明天就會回來.”

我一直在想是什麼讓先生將這麼一個善良的童話描畫的這麼悲傷,先生出生在19世紀初,

在當時,中國面臨着嚴重的民族危機,剛在西方列強虎視眈眈下結束了長達1000多年的封建奴役統治,又正處於軍閥混戰的最黑暗的時期,一方面受長達千年的封建思想影響,一方面是西方文化的大舉入侵,讓本來就飽經戰火的中華民族雪上加霜.在那動亂的年代裏,中華大地烽火連天,人民羣眾陷入一片水深火熱之中,在經歷了新文化運動的洗禮後,先生毅然選擇了湘西這片純樸美麗的土地,這些温良率直的人們,用詩一般的語言一片一片的輕聲述説着整個民族的悲哀,召喚我們炎黃子孫本性的良知,正是因為愛得深沉才孕育了這些帶着哀思的文字.

我總在想,取名邊城,在先生心裏就這麼“遙遠”嗎,還是在先生心靈深處正守護着什麼?其實我們每個人心靈深處不都有一座“邊城”?也許先生那座悲天憫人的城以隨歷史的洪流沉入那厚重的底色中,而留給我們的是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尋我的邊城,尋心靈的那份寧靜,我想我是會有一座邊城的.

讀《邊城》有感9

月色如洗,樹影搖曳,彷彿傳來久遠的湘西的歌聲,遙見書中一人,還有一座城。

沈從文先生的文字大抵就是這樣,平靜中難以抹去淡淡的憂傷,初讀《邊城》時也是在那樣的朦朧中迷失了,沒能看透。

現在想起來,或許這個故事,講的大概就是對生命的無奈與悲憫。

一條破舊的漁船,翠翠和老船長的一生,就係在這漁船上隨風飄蕩。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條黃狗,縱使生活孤獨清貧,卻與自然相得相融。

翠翠是母親與一個士兵的私生子,從小就沒有享受過父母的愛,儘管如此,生活卻沒有急着摧毀這個少女心中對未來朦朧的期待與幻想,黃昏時她坐在白塔下,心裏湧起無依的薄薄淒涼。

直到一天月明星稀,她在夢中浮起一個茶峒青年的`歌聲,讓人惋惜的是,老船伕沒能理解翠翠與儺送的愛情,想將翠翠嫁與天保,而天保與船總順順對老人的誤解又加深了船伕的自卑。儺送不願接受家人安排的婚姻,卻又得不到老船伕的迴應,於是在哥哥天保死後棄家出走。翠翠與儺送的愛情,某種程度上就阻隔在這人與人之間無法溝通的"空白"中。

每一顆人心,都是一座孤城,城中千仞峭壁,不見日月,惟飛鳥與渡。其餘人皆無得近之。未曾走近,又談何理解?"

"你一會兒看我,一會兒看雲,你看雲時很近,你看我時很遠。"難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真的那麼遠嗎?一直以為,只要人與人之間有真誠的溝通,完全可以在人們之間架起一座座彩虹。

如果翠翠、天保、老船長之間有過充分的交流,結局會有所不同麼?如果我們在面對誤解時,能夠大膽的把心底的話説開,開放心裏的城壘,人心是不是會近一些。

幾千年前,一曲《高山流水》讓俞伯牙和鍾子期心有靈犀,一介樵夫與琴師就這樣相識相知。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因憂鬱症而退出銀屏,當所有人都在為他歎惋時,只有他的父母沒有放棄,他們耐心地開導他,為他的心靈打開溝通的窗子,最終崔永元又變得自信、開朗,他主持的"實話實説"又為更多的人打開了一扇溝通的大門。

可是《邊城》卻沒有出現這樣美麗的結局,爺爺的離世,天保的死,儺送的出走。這一切將一個少女朦朧的幻想擊碎,祖上的白塔也塌了,她辮上紮起白繩。

一切還未開始就早已消失,人都走了,她仍是孤身一人,撐着破船在江上飄蕩餘生。作者説: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就回來!給讀者留下悠長的惋惜。

我們也祈願她母親的悲劇不要在女兒身上重演,但願她等到的不是無言的悲哀,而是屬於她的那份幸福。或許,在那個年代,我們的這個願望也只能是夢想。

或許生活就是如此,不論經歷過什麼,不論曾經遺憾種種,最終還是要帶着所有的記憶向前走。不論是否受人理解,不論是否孑然一身,終究要笑着與歲月握手言和。

月光逸去,重新收起《邊城》,我忽然明白,縱使人心似城,也可於城內修籬品茶,有人來也可,無人也罷。

讀《邊城》有感10

琉璃般透明的愛,美得讓人神往,脆弱的讓人心疼……

“翠翠”一個充滿着生機的名字,她本人也如同她的名字一樣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野獸物。人又那麼乖巧,和山頭黃麂山一樣,從不想到殘忍的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可誰又能想到,這麼可愛的小姑娘卻有着悲慘的身世。翠翠的母親在她出生後就自殺了。為什麼?翠翠並不知道,爺爺也未曾提起。其實這是一段不光彩的事——翠翠的母親揹着她的丈夫與一位軍人好,生下了翠翠。翠翠的母親與那人也知道這樣做並不道德,更是無望愛情自我生命作為懲罰。愛情這得如此脆弱,為了軍人的名譽,為了不忍離開孤獨的父親,兩人的愛情就留下了淡淡的憂傷。翠翠一個初開情竇的少女,對儺送有着愛慕之情,可卻因為羞澀沒有告訴。儺送也是如此喜歡着翠翠,可也沒告訴她,是沒有勇氣,還是另有用意?天保喜歡翠翠,並大膽提親,可翠翠卻沒有什麼感覺。三人之間的關係將會如何?

三人之間的關係開始變得模糊。時間一點點流逝,當他們倆兄弟知道時,他們既不願按照當地人來一樣血的拼搏,又不願像城市裏的男子一樣忍愛割痛,於是決定來一場公平爭鬥。爺爺,翠翠生命中唯一的親人。他知道兩兄弟的心意,可又不願翠翠走向她母親的路,所以設下了一些阻礙,因此導致路一系列的誤會。天佑因得不到愛決定離開而意外死亡;儺送因哥哥之死誤會爺爺,又因得不到翠翠的回覆而遠走他鄉;爺爺因擔憂翠翠的命運,在一個風雨相交的夜晚離世。大老的死,二老的離去,爺爺的離世,只留下了孤雛“翠翠”。這一切,迅速地將一個少女朦朧而又幸福的夢幻擊破。當我們隔着靜靜的河水,注視着這個孤獨的身影時是否會想到:翠翠的命運將會如何?是否會想那白塔有一天坍塌。他會回來嗎?也許不會,也許明天回來!他與翠翠翠的之間的命運會如何呢?大家不會知道——也許還會相遇,也許永遠不會見面。其實愛一個人並沒有錯,只是沒有勇氣。如果儺送和翠翠可以大膽表明自己的心意,那麼事情也許就不會這樣了吧。

讀《邊城》有感11

《邊城》敍述的是湘西小鎮一對相依為命的祖孫平凡寧靜的人生;以及這份平靜中難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淒涼”。

小説敍述了女主人公翠翠的一段朦朧而了無結局的愛情。但愛情卻不是小説要表現的全部。翠翠是母親與一個士兵的私生子,父母都認為這是不道德的,更是無望的愛情自我懲罰而先後離開人世。翠翠自打出生,她的生活就只有爺爺,渡船,黃狗。

作者用平淡的語言淡化了翠翠與爺爺孤獨清貧的生活,卻儘量展現他們與自然和鄉人的和諧關係。這也是那艱苦生活中的一種美。

然而作者在為我們描繪着人與自然相處得相融、優美和諧時,卻無法不體味到爺爺和翠翠這一老一小單純生活中的孤單與悲涼。“黃昏來時,翠翠坐在家中屋後白栲下,看天空被夕陽染成桃花色的薄雲,”聽着渡口飄來那生意人雜亂的聲音,心中有些薄薄的淒涼。是一種少女春情初萌而又茫然無依,説不清道不明的悽楚與憂鬱。

翠翠愛情的悲劇,並不具有戲劇性,一切尚未發生就已消失不見,就像生活中許多失之交臂的事情,爺爺的木訥和猶豫,源於沒有“碾坊”的自卑和善良人的自尊,而船總順順對爺爺的誤解,無意中揭示了一個深邃的哲學命題——人在根本上是無法溝通的。翠翠與大老,二老還未展開就倉促結束的愛情,大老的殞命,二老的出走和爺爺的離世,迅速將一個妙齡少女朦朧的幸福夢幻擊碎。

而他們卻是那樣的美好。二老為了純真的愛情,寧願放棄一座碾房的陪嫁而選擇渡船,大老則寧願犧牲自己的幸福,希望成全弟弟的愛情,他們都胸懷寬廣,光明磊落。

而這般對鄉情世態的敍寫,對鄉土的感情,對生命的愛,總是令人憂愁。這是一種理想的“人生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於人性的人生形式。然而它們卻不僅僅是“優美”,也有人在命運的面前的無助與無奈的憂傷。

讀《邊城》有感12

明月掛在白塔上,流水輕輕地走向遠方,一束火把在山頭亮起,清脆悦耳的歌聲迴盪在山谷。火把來到河邊,一個響亮有力的聲音喊道:“渡河——”

一個是渡船的孫女,正值青春。烏黑油亮的髮辮已經及腰,白皙的臉上微微泛着紅暈,最動人的還是她那清澈的眼睛,透過那可以看到在那未耕耘的心上,一位穿着白衣的少年在哪裏種下了一個夢。

端午的河街上,穿着各異的人站着,坐着,擠着,已沒有一處地再容你放下一雙腳。氾濫的水花拍到狹長的龍船上,繪有硃紅太極圖的高腳鼓舞動着。一匹紅布圈在那個白衣少年的頭上,他兩手揮舞着棒槌,這船便如同沒羽箭似的,很迅速地向下遊射去。

她再見到他時,已是夜晚,天上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兩岸的高腳樓遺漏下淡淡的光。他捉住那隻雪白的鴨子,濕淋淋地爬上岸。在小狗不懂事的叫聲中,她第一次近距離的看着他,好生帥氣。而她又在那不懂事的隻言片語中有了一個夢。

白塔造福着這塊土地,卻也抵擋不了世間的人情世故。這小山城河街間,洋溢着人的開興,也刻下了悲傷。她在這河面上駛着渡船,卻見不到白衣的身影。

渡船駛進月亮裏,月亮把它摟在懷裏。兩雙顫抖的眼睛凝望着彼此,閃動着晶瑩的淚花。

讀《邊城》有感13

《邊城》主要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淨。

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邊,住着主人公翠翠和她爺爺老船伕。茶峒城裏有個船總叫順順,他有兩個兒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儺送。端午節翠翠去看龍舟賽,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儺送,儺送在翠翠的心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儺送的兄長天保也喜歡上了翠翠,並提前託媒人提了親。天保告訴儺送一年前他就愛上了翠翠,而儺送告訴天保他兩年前就愛上了翠翠,天保聽了後也吃了一驚。然而此時,當地的團總以新磨坊為陪嫁,想把女兒許配給儺送。而儺送寧肯繼承一條破船也要與翠翠成婚。兄弟倆沒有按照當地風俗以決鬥論勝負,而是採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達感情,讓翠翠自己從中選擇。儺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過弟弟,心灰意冷,斷然駕船遠行做生意。碧溪邊只聽過一夜儺送的歌聲,後來,歌卻再沒有響起來。老船伕忍不住去問,本以為是老大唱的,卻得知:唱歌人是儺送,老大講出實情後便去做生意。幾天後老船伕聽説老大坐水船出了事,淹死了……碼頭的船總順順因為兒子天保的死對老船伕變得冷淡。船總順順不願意翠翠再做儺送的媳婦。老船伕只好鬱悶地回到家,翠翠問他,他也沒説起什麼。夜裏下了大雨,夾雜着嚇人的雷聲。第二天翠翠起來發現船已被沖走,屋後的白塔也沖塌了,翠翠去找爺爺卻發現老人已在雷聲將息時死去了……老軍人楊馬兵熱心地前來陪伴翠翠,也以渡船為生,等待着儺送的歸來。

《邊城》極力謳歌的傳統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對於現代社會傳統美德受到破壞,到處充溢着物慾金錢主義的淺薄、庸俗和腐化墮落的現實而言的。《邊城》描寫的湘西,自然風光秀麗、民風純樸,人們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外公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天保兄弟對翠翠真摯的愛以及兄弟間誠摯的手足之愛,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農業文明的傳統美德。作者極力狀寫湘西自然之明淨,也是為了狀寫湘西人的心靈之明淨。《邊城》寫以歌求婚、兄弟讓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態和人生的方式,都隱含着對現實生活中古老的美德、價值觀失落的痛心,以及對現代文明物慾氾濫的批判。作者推崇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人間尚有純潔自然的愛,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

讀《邊城》有感14

初讀《邊城》,不由得感歎茶峒的淳樸民風,老船伕堅持不要過渡的錢,還為渡客準備香煙和煙草,這裏的人如這裏的風景,純淨美好,質樸真誠。

作者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細細地淌着,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氛圍。但就是這樣的文風,卻能夠深深地探入人物的內心深處,襯托出一座純淨的邊城。

在這座古城居住的苗族茶峒,自古有通過媒人上門求親的方式,是所謂的“走車路”。也有男子站在溪邊、山崖上唱苗歌給女子聽,一人獨唱或二人對唱,在唱歌瞭解認識對方,直到分手或結親,這就是所謂的“走馬路”。這後一種方式,表現了湘西民眾在婚姻問題上的寬容和自由,也反映了這塊地方人們善歌的才能。

《邊城》不僅僅是一部描寫民俗風物的小説,它更是一部堪稱絕美的愛情悲劇。翠翠,一個湘西山水孕育出來的仙女,天真善良,温柔清純,她對儺送的愛帶着少女的羞澀和幻想,或者説這種愛似乎一直是以夢幻的形式出現的。

在夢裏,她聽到一種悦耳的歌聲,柔軟而又纏綿,於是她像跟了這聲音到處飛,飛到溪邊懸崖半山腰……她只有在夢中才能品嚐到甜美的愛情。可現實卻似乎遠離了她。於是,她只能痴痴地坐在溪邊,淒涼地守候,孤獨地等待。

從翠翠身上,可以看到苗族少女那種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與追求。因為她的淳樸,她無法拒絕天保,也無法向儺送表白,但儺送駕船遠走後,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心上人歸來。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來了,也許明天回來!”這句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惋惜和悠長的牽掛期盼,但不管未來會怎樣,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未來還是要自己去爭取,翠翠等到的不是無言的悲哀,也不是追悔莫及的淚水,而是應屬於她的那份幸福。

人世間的美好與淒涼都在這裏呈現,翠翠與爺爺的至深親情,天保、儺送兩兄弟的手足之情,祖孫二人與村裏人的和諧融洽,質樸的鄰里關係,人與自然的統一,淳厚的民俗與民風……我總在想,為何這個小説叫“邊城”,在人心裏它就這麼遙遠嗎?還是沈先生心靈深處在守護着什麼?在懷念着什麼?

讀《邊城》有感15

作為一個從小在城市裏長大的女子,我特別嚮往田園牧歌般的鄉村生活。最近拜讀了沈從文先生的《邊城》,大師筆下那個小小的邊城水鄉讓我迷戀不已。

《邊城》講述了湘西小鎮上一對相依為命的祖孫平凡寧靜的人生,以及這份平凡寧靜中難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淒涼。小説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朧但沒有結局的愛情,可是愛情不是這本小説的全部。大師用他清淡的筆調娓娓講述了湘西小鎮上純樸的風土人情,原始單純的生活,以及那如詩如畫的景緻。

湘西的生活是清苦而艱辛的。大師卻讓我明白,一個人對一片土地的熱愛,是懂得它的殘酷以後去心疼那背後醉人的風光。讀完全文,我就開始嚮往那個遠在湘西邊境的小鎮。木製的吊腳樓,搖曳的紅燈籠,潮濕的青石板,窄窄的渡船,亭亭的白塔,還有那升起在舊村莊上的青炊煙。這一切,構成一幅年代久遠的畫,在我的想象裏千遍萬遍地被描摹。在那片遊離世外的土地上,時間彷彿是靜止的。女主人公翠翠像湘水一樣温婉清澈,歌聲悠揚清亮,老爺爺慈祥又寬厚,船伕們浪漫又豪爽,就連生活的無奈,在這個地方,都帶着詩意的色彩,美好地令人不忍褻瀆。大師用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湘西人在命運面前的無助和憂傷,卻也讓我們產生對生命的悲憫,對美好人性的信仰

我最嚮往《邊城》裏那些淳樸善良的鄉親們。翠翠和祖父去看龍舟比賽,當地的龍頭大哥順順送他們很多吃的。有人家娶新娘,翠翠的祖父送他們過河不收渡船錢。翠翠的祖父去世,周圍的鄉親都來幫忙。他們雖然生活很清苦,卻能夠互相幫助,像一家人一樣生活在那個偏僻的小鎮。相比之下,我們每天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裏,人與人之間人情淡漠,有時候,甚至鄰居之間都互不相識。這不得不讓人遺憾。我希望,有那麼一天,我們的城市也能變得温暖和諧。每一個人都有寧靜的理想,人與人之間沒有私心,愛護着我們生存的環境,彼此互幫互助,共同建造一個家一樣的世界。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像《邊城》中的人一樣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去生活。

Tags:邊城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