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邊城

《邊城》課後練習設計

欄目: 邊城 / 發佈於: / 人氣:1.4W

基礎練習

《邊城》課後練習設計

1.翠翠愛哭,課文中幾次寫到翠翠的哭?每一次哭的原因是什麼?請找出文中寫翠翠哭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課文屢屢提到唱歌,這對情節的發展起什麼作用?第一個晚上站在對面懸崖半腰的人有幾個?站那兒唱歌的人是幾個?這段歌聲的描寫採取了什麼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翠翠喜歡上了儺送,但是來求親的人卻不是他,而且更糟糕的是,團總的女兒也在向儺送求婚。課文中是怎樣表達翠翠心中煩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課文中敍述老船伕講翠翠母親的故事這個情節時,總是用“可憐的”作為翠翠母親的修飾語,閲讀《邊城》全文,試着解釋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課文用了不少湘西地方的語言,你能找出一兩個例子嗎?這些方言的應用起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課文中爺爺問翠翠選哪一個來“同你好”,翠翠為什麼不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請你談談對題目《邊城》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綜合練習

1.下列句子中注音的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黃昏來時翠翠坐在家中屋後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陽烘(hòng)成桃花色的薄雲。

B.他知道那是誰唱的,他知道是河街上天保大老走馬路的第一着(zhāo),因此又憂愁又快樂地聽下去。

C.大老望着弄渡船的老船伕涎(xián)皮的老臉。

D.因為她不明白這笑話有幾分真,又不清楚這笑話是誰謅(zhōu)的。

2.給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注音。

(1)鳳灘、茨( )灘不為兇,下面還有繞雞籠;繞雞籠也容易下,青浪灘浪如屋大。

(2)翠翠便把蒿( )艾( )束成的煙包點燃,向屋中角隅各處晃着驅逐蚊子。

(3)月光如銀子,無處不可照及,山上竹篁( )在月光下變成一片黑色。

(4)祖父莞( )爾而笑。他到城裏的事情,不告給翠翠一個字。

(5)想起中寨人陪嫁的那座碾坊( ),想起二老,想起一大堆過去事情,心中不免有點兒亂。

(6)翠翠,莫坐熱石頭,免得生坐板瘡( )。

3.閲讀下面兩段文字,回答問題。

(一)

黃昏照樣的温柔、美麗和平靜。但一個人若體念或追究到這個當前一切時,也就照樣的在這黃昏中會有點兒薄薄的淒涼。於是,這日子成為痛苦的東西了。翠翠在成熟的生命中,覺得好像缺少了什麼。好像眼見到這個日子過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於是胡思亂想:

“我要坐船下桃源縣過洞庭湖,讓爺爺滿城打鑼去叫我,點了燈籠火把去找我。”

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氣似的.,很放肆地去想到這樣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且想象她出走後,祖父用各種方法尋覓她都無結果,到後無可奈何躺在渡船上。

“人家喊,‘過渡,過渡,老伯伯,你怎麼的!不管事!’‘怎麼的?我家翠翠走了,下桃源縣了!’‘那你怎麼辦?’‘怎麼辦嗎,拿了把刀,放在包袱裏,搭下水船去殺了她!’……”

翠翠彷彿當真聽着這種對話,嚇怕起來了,一面鋭聲喊着她的祖父,一面從坎上跑向溪邊渡口去。見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喁喁説着話,小小心子還依然跳躍不已。

(二)

“我萬一跑了呢?”

“你不會離開爺爺的。”

“萬一有這種事,爺爺你怎麼樣?”

“萬一有這種事,我就駕了這隻渡船去找你。”

翠翠嗤地笑了。“鳳灘、茨灘不為兇,下面還有繞雞籠;繞雞籠也容易下,青浪灘浪如屋大。爺爺,你渡船也能下鳳灘、茨灘、青浪灘嗎?那些地方的水,你不説過全是像瘋子,毫不講道理?”

祖父説:“翠翠,我到那時可真像瘋子,還怕大水大浪?”

翠翠儼然極認真地想了一下,就説:“爺爺,我一定不走,可是,你會不會走?許會不會被一個人抓到別處去?”

祖父不作聲了,他想到不犯王法不怕官,只有被死亡抓走那一回事情不好辦。

老船伕打量着自己被死亡抓走以後的情形,痴痴地看望天南角上一顆星子,心想:“七月八月天上方有流星,人也會在七月八月死去吧?”又想起白日在河街上同大老談話的經過,想起中寨人陪嫁的那座碾坊,想起二老,想起一大堆過去的事情,心中不免有點兒亂。

(1)文字(一)中,翠翠為什麼要“同祖父故意生氣似的”,想讓祖父最後“無可奈何躺在渡船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字(一)中,為什麼翠翠會“嚇怕起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字(一)中,“怎麼辦嗎?拿了把刀,放在包袱裏,搭下水船去殺了她!”這句話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翠翠想象中的爺爺可能會説的話,而不是爺爺真正説過的話。

B.翠翠之所以這麼想,還能編出爺爺和別人的對話,正説明翠翠對爺爺的瞭解,知道爺爺疼她,喜歡她,故意説反話,狠話。

C.翠翠對爺爺是瞭解的,她知道自己一旦離開爺爺,爺爺就會殺了她,這説明了爺爺的兇殘,是對湘西擺渡人野蠻本性的真實寫照。

D.這是翠翠嚇唬自己的話,彷彿自己一旦離開了自己深愛的爺爺,世界就會變得殘酷,連爺爺也會兇殘起來了。其實這只是小女孩的憑空的幻想,反而説明了她對爺爺的依賴性。

(4)文字(二)中祖父最擔心的問題是什麼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較文字(一)(二),你覺得翠翠會跑走嗎?如果翠翠跑走,祖父會怎麼做?談談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閲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昨晚上唱歌的,老船伕還以為是天保大老,日來便要翠翠守船,藉故到城裏去送藥,探探情形。在河街見到了大老,就一把拉住那小夥子,很快樂地説:

“大老,你這個人,又走車路又走馬路,是怎樣一個狡猾東西!”

但老船伕卻作錯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張冠李戴”了。這兩弟兄昨晚上同時到碧溪岨去,為了作哥哥的走車路佔了先,無論如何也不肯先開腔唱歌,一定得讓那弟弟先唱。弟弟一開口,哥哥卻因為明知不是敵手,更不能開口了。翠翠同她祖父晚上聽到的歌聲,便全是那個儺送二老所唱的。大老伴弟弟回家時,就決定了同茶峒地方離開,駕家中那隻新油船下駛,好忘卻了上面的一切。這時正想下河去看新船裝貨。老船伕見他神情冷冷的,不明白他的意思,就用眉眼做了一個可笑的記號,表示他明白大老的冷淡處是裝成的,表示他有好消息可以奉告。他拍了大老一下,翹翹起一個大拇指,輕輕地説:

“你唱得很好,別人在夢裏聽着你那個歌,為那個歌帶得很遠,走了不少的路!你是第一號,是我們地方唱歌的第一號。”

大老望着弄渡船的老船伕涎皮的老臉,輕輕地説:

“算了吧,你把寶貝孫女兒送給了會唱歌的竹雀吧。”

這句話使老船伕完全弄不明白他的意思。大老從一個吊腳樓甬道走下河去了,老船伕也跟着下去。到了河邊,見那隻新船正在裝貨,許多油簍子擱在河岸邊,一個水手正用茅草紮成長束,備作船舷上擋浪用的茅把。還有人坐在河邊石頭上,用脂油擦抹槳板。老船伕問那個水手,這船什麼日子下行,誰押船。那水手把手指着大老。老船伕搓着手説:

“大老,聽我説句正經話,你那件事走車路,不對;走馬路,你有份的!”

那大老把手指着窗口説:“伯伯,你看那邊,你要竹雀做孫女婿,竹雀在那裏啊!”

老船伕抬頭望見二老,正在窗口整理一個魚網。

回碧溪岨到渡船上時,翠翠問:

“爺爺,你同誰吵了架,臉色那樣難看!”

祖父莞爾而笑。他到城裏的事情,不告給翠翠一個字。

(1)這段文字主要記敍了一個什麼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祖父的臉色為什麼會“那樣難看”?後來當翠翠問起,他為什麼莞爾而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保所説的“會唱歌的竹雀”是什麼含義?他為什麼這樣説?老船伕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細研讀文中劃線的句子,你認為天寶的冷淡是“裝成的”嗎?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練習

閲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

我所生長的地方

拿起我這支筆來,想寫點我在這地面上二十年所過的日子,所見的人物,所聽的聲音,所嗅的氣味;也就是説我真真實實所受的人生教育,首先提到一個我從那兒生長的邊疆僻地小城時,實在不知道怎樣來着手就較方便些。我應當照城市中人的口吻來説,這真是一個古怪地方!只由於兩百年前滿人治理中國土地時,為鎮撫與虐殺殘餘苗族,派遣了一隊戍卒屯丁駐紮,方有了城堡與居民。這古怪地方的成立與一切過去,有一部《苗防備覽》記載了些官方文件,但那只是一部枯燥無味的官書。我想把我一篇作品裏所簡單描繪過的那個小城,介紹到這裏來。這雖然只是一個輪廓,但那地方一切情景,欲浮凸起來,彷彿可用手去摸觸。

一個好事人,若從二百年前某種較舊一點的地圖上去尋找,當可在黔北、川東、湘西一處極偏僻的角隅上,發現了一個名為“鎮”的小點。那裏同別的小點一樣,事實上應當有一個城市,在那城市中,安頓下三五千人口。不過一切城市的存在,大部分都在交通、物產、經濟活動情形下面,成為那個城市枯榮的因緣,這一個地方,卻以另外一個意義無所依附而獨立存在。試將那個用粗糙而堅實巨大石頭砌成的圓城作為中心,向四方展開,圍繞了這邊疆僻地的孤城,約有五百左右的碉堡,二百左右的營汛。碉堡各用大石塊堆成,位置在山頂頭,隨了山嶺脈絡蜿蜒各處走去;營汛各位置在驛路上,佈置得極有秩序。這些東西在一百八十年前,是按照一種精密的計劃,各保持相當距離,在周圍數百里內,平均分配下來,解決了退守一隅常作“蠢動”的邊苗“叛變”的。

兩世紀來滿清的暴政,以及因這暴政而引起的反抗,血染紅了每一條官路同每一個碉堡。到如今,一切完事了,碉堡多數業已毀掉了,營汛多數成為民房了,人民已大半同化了。落日黃昏時節,站到那個巍然獨在萬山環繞的孤城高處,眺望那些遠近殘毀碉堡,還可依稀想見當時角鼓火炬傳警告急的光景。這地方到今日,已因為變成另外一種軍事重心,一切皆用一種迅速的姿勢在改變,在進步,同時這種進步,也就正消滅到過去一切。

凡有機會追隨了屈原溯江而行那條長年澄清的沅水,向上游去的旅客和商人,若打量由陸路入黔入川,不經古夜郎國,不經永順、龍山,都應當明白“鎮”是個可以安頓他的行李最可靠也最舒服的地方。那裏土匪的名稱不習慣於一般人的耳朵。兵卒純善如平民,與人無侮無擾。農民勇敢而安分,且莫不敬神守法。商人各負擔了花紗同貨物,灑脱的向深山中村莊走去,同平民作有無交易,謀取什一之利。地方統治者分數種:最上為天神,其次為官,又其次才為村長同執行巫術的神的侍奉者。人人潔身信神,守法愛官。每傢俱有兵役,可按月各自到營上領取一點銀子,一份米糧,且可從官家領取二百年前被政府所沒收的公田耕耨播種。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無,到天王廟去殺豬,宰羊,磔狗,獻雞,獻魚,求神保佑五穀的繁殖,六畜的興旺,兒女的長成,以及作疾病婚喪的禳解。人人皆依本分擔負官府所分派的捐款,又自動的捐錢與廟祝或單獨執行巫術者。

一切事保持一種淳樸習慣,遵從古禮;春秋二季農事起始與結束時,照例有年老人向各處人家斂錢,給社稷神唱木傀儡戲。旱暵祈雨,便有小孩子共同抬了活狗,帶上柳條,或紮成草龍各處走去。春天常有春官,穿黃衣各處念農事歌詞。歲暮年末居民便裝飾紅衣儺神於家中正屋,捶大鼓如雷鳴,苗巫穿鮮紅如血衣服,吹鏤銀牛角,拿銅刀,踴躍歌舞娛神。城中的住民,多當時派遣移來的戍卒屯丁,此外則有江西人在此賣布,福建人在此賣煙,廣東人在此賣藥。地方由少數讀書人與多數軍官,在政治上與婚姻上兩面的結合,產生一個上層階級,這階級一方面用一種保守穩健的政策,長時期管理政治,一方面支配了大部分屬於私有的土地;而這階級的來源,卻又仍然出於當年的戍卒屯丁,地方城外山坡上產桐樹杉樹,礦坑中有硃砂水銀,松林裏生菌子,山洞中多硝。

城鄉全不缺少勇敢忠誠適於理想的兵士,與温柔耐勞適於家庭的婦人。在軍校階級廚房中,出異常可口的菜飯,在伐樹砍柴人口中,出熱情優美的歌聲。

地方東南四十里接近大河,一道河流肥沃了平衍的兩岸,多米,多橘柚。西北二十里後,即已漸入高原,近抵苗鄉,萬山重疊。大小重疊的山中,大杉樹以長年深綠逼人的顏色,蔓延各處。一道小河從高山絕澗中流出,彙集了萬山細流,沿了兩岸有杉樹林的河溝奔駛而過,農民各就河邊編縛竹子作成水車,引河中流水,灌溉高處的山田。河水長年清澈,其中多鱖魚、鯽魚、鯉魚,大的比人腳板還大。河岸上那些人家裏,常常可以見到白臉長身見人善作媚笑的女子。小河水流環繞“鎮”北城下駛,到一百七十里後方匯入辰河,直抵洞庭。

這地方又名鳳凰廳,到民國後便改成了縣治,名鳳凰縣。辛亥革命後,湘西鎮守使與辰沅道皆駐節在此地。

地方居民不過五六千,駐防各處的正規兵士卻有七千。由於環境的不同,直到現在其地綠營兵役制度尚保存不廢,為中國綠營軍制唯一殘留之物。

我就生長到這樣一個小城裏,將近十五歲時方離開。出門兩年半回過那小城一次以後,直到現在為止,那城門我還不再進去過。但那地方我是熟悉的。現在還有許多人生活在那個城市裏,我卻常常生活在那個小城過去給我的印象裏。

(節選自沈從文《我所生長的地方》)

1.“卻以另外一個意義無所依附而獨立存在”一句中“另外一個意義”指的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所描寫的家鄉人民的純樸、善良與安分,可以用文中的哪一句話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説“這真是一個古怪地方”,結合全文説説,作者的家鄉古怪在哪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關於本文的敍述中,正確的兩項是( )

A.本文作者分別從歷史、地理、民風、民俗、物產、氣候等方面描繪了自己的家鄉。

B.從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懷念並且熱愛他的家鄉——一個擁有兩百多年曆史的民風淳樸的小山村。

C.“同時這種進步,也就正消滅到過去的一切”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歎息,反映了作者消極保守的歷史觀。

D.“那裏土匪的名稱不習慣於一般人的耳朵”暗示那裏民風淳善,幾乎沒有土匪出沒。

E.本文風格恬淡自然,語言清新舒緩,情調略帶憂鬱,具有典型的沈式散文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