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比較閲讀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2.15W

閲讀下面文字,完成16——20題。(共18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比較閲讀答案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趙。

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歸,曲在趙。欲使曲在秦,則莫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趙璧乎?而十五城秦寶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紿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臣請就死於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於秦? 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於市,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而責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 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於璧也天也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於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明·王世貞《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召有司案圖(同“按”,按照) B.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信約)

C.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失去) D. 大王弗予城而紿趙璧(欺騙)

17.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 乃使其從者衣褐

B.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

C.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 且秦強而趙弱

D.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 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

18.結合兩組選文內容,下列表述有錯的一項是( ▲ )

A.藺相如知道秦王是不可能拿十五座城池和趙國交換和氏璧的,於是派人悄悄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趙國。對藺相如的這一做法,王世貞持否定態度。

B.藺相如讓秦王齋戒五日,並且在朝廷上設置九賓之禮,他以為秦王絕不會答應,沒想到秦王竟然答應了。於是藺相如騎虎難下,只得讓人把和氏璧送回趙國。

C.王世貞認為,既然秦王已經“召有司案圖”,而且也按藺相如的要求“齋戒五日”,並“設九賓之禮”,那他應該會把十五座城池送給趙國的。

D.王世貞認為,為了得到一塊璧,秦國如果失去十五座城池,那是得不償失的事;但如果不失去十五座城池,又會失信於天下。所以秦王實際上是處於兩難的境地。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吾 故 曰 藺 相 如 之 獲 全 於 璧 也 天 也 若 其 勁 澠 池 柔 廉 頗則 愈 出 而 愈 妙 於 用 所 以 能 完 趙 者 天 固 曲 全 之 哉

20. 將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