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試題

過零丁洋的練習題目及答案

欄目: 試題 / 發佈於: / 人氣:1.35W

《過零丁洋》作者文天祥,這首詩是他在1279年正月過零丁洋時所作。今天還給大家準備了“過零丁洋練習及答案”,同學們可以動手寫一寫,看看自己掌握了多少。

過零丁洋的練習題目及答案

1.默寫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説惶恐, 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指出下面對聯寫的是誰?

A.南宋狀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

B.猶留正氣參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3.有的同學把“汗青”寫成“漢青”或者“汗清”,請你向他解釋為什麼不能這樣寫?

汗青:指史冊。因為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竹簡先要用火烤,把竹片裏的水分烤出來,稱為“殺青”或“汗青” 。“汗”是説出水像出汗, “青”指青竹。

4. “捨生而取義” “殺身以成仁”是古代志士仁人推崇的一種生死觀, 這首詩中的

, 就是這種生死觀的真情表白。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頸聯歷來被認為是千古絕唱,請説説這聯好在哪裏?

這一聯中惶恐灘對零丁洋,地名對地名。而“惶恐”和“零丁”,又是文天祥當時的處境和心情,這就使“惶恐灘”和“零丁洋”帶上極濃的感情色彩,用來形容昨天的“惶恐”和今天的“零丁”,地名和心境的巧妙結合,使這兩句詩成為千古絕唱。

6.頷聯運用了 的修辭方法,作者把 和 巧妙結合起來,概括作者

比喻 眼前景物 自己經歷 艱苦卓絕鬥爭和坎坷不平一生

把 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__________________比作

大宋國勢 風中飄絮 自己的一生 雨中浮萍

7.尾聯應該怎樣理解?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操和生死觀?

人生從古到今誰能不死去?留取這顆赤誠的心光照史冊。這兩句詩以激動人心的議論表達詩人高尚的情操和捨生取義的`生死觀。

8.簡述這首詩的特點。

這首詩把敍事和抒情結合起來,把個人經歷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顯得慷慨悲壯,正氣凜然。特別是最後兩句,已經成為愛國志士激勵民族氣節的警句名言。

9詩中第二聯 , 運用比喻的方法 , 將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詩人以 “ 風飄絮” 形容 , 以 “ 雨打萍 ” 比喻

國勢如柳絮飄散 , 無可挽回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依 , 時起時沉。

10. 對尾聯 “ 人生自古誰無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這一名句從抒情方法和內容上作簡要分析。

這一句採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 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

11詩中以“風飄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寫了 的悲哀;借 和 兩個地名,暗示了形勢的險惡和作者境況的危苦。

國破家亡 惶恐灘 零丁洋

12.結合我國曆代名人志士對待生死的價值觀,舉例談談你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人難免一死,為拯救祖國而死,一片丹心垂於史冊,映照千古,詩句表明了詩人捨生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如: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慨。

13用你自己的話描述“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國家和作者個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離破碎,像那被風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時起時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14最後一段,寄寓作者什麼樣的感情?下面分析中,正確的一項是( A )

A.表明作者的民族氣節和捨生取義的生死觀。

B.表現了對異族入侵的憤慨之情。

C.表明了對君主的效忠,決心殺身成仁。

D.準備犧牲自己,名垂史冊。

15解釋詞語,並翻譯首聯。

起一經: 寥落:

起一經:起於一部儒家的經典,意思是從中進士開始;

寥落:稀少;艱苦的生活經歷是從讀書做官開始的,以微弱的兵力與元軍苦戰了四年。

16.頸聯採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並翻譯第②句。

對偶、比喻;大好河山有如風中柳絮,國事衰微,亡國孤臣有如無根的浮萍飄泊水上,無所依附。

Tags:題目 零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