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精品】綜合實踐教案合集10篇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03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綜合實踐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綜合實踐教案合集10篇

綜合實踐教案 篇1

水火箭的製作與發射

一、活動簡介:

火箭點火後向下噴射高温高壓氣體,噴火的箭稱火箭。目前,在模型商店能買到的是用炎藥點火燃燒產生反衝的“火箭”,效果當然好,但每發射一次需要400元左右的經費,這對於中學生來講只能望而生畏。

現在介紹一種並不噴火,而是在高壓空氣作用下噴火的箭,叫“水火箭”。找個大號可樂瓶,將它裝飾成火箭的形狀。瓶內注入一部分水,在瓶口塞上一個裝有自行車內胎氣門嘴芯的橡皮塞,瓶內水和氣迅速噴出,推動瓶體衝向空中。

這項製作、發射活動,近年來在日本的青少年中普通開展。1993年在我國桂林召開的衝外物理教師學術交流會上,由日本的“山貓”學會介紹到我國,這項活動有以下幾個特點:

1、材料易得,廢物利用;

2、製作簡單,發射簡便,任何中學生均可操作;

3、趣味性強,一般可發射十米高;

4、安全性好,噴水不噴火;

5、具有一定的創造性;

二、活動目標:

1、使學生初步瞭解火箭發射的有關科學知識,懂得航天火箭的原理,瞭解國內外火箭發射的歷史;

2、通過水火箭製作與發射活動,讓學生體驗整個過程,逐步提高動手能力;

3、為了提高火箭發射高度,讓學生學會分析改進實驗方法,及提高實驗效果的科學工作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4、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識及認真細緻、敢於創新、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

三、活動準備:

1、場地:

製作火箭——教室或實驗室;

發射場——操場或寬闊地。

2、器材:

①可樂瓶(腰部勿彎曲)每組2個

②透明膠帶每組1卷

③即時貼單面紙每組若干

④剪刀每組1組

⑤模型專用鋸(或鋼鋸條代) 每組1把

⑥帶氣門嘴、芯的橡皮塞全班1-2個

⑦實驗室用鐵架台及鐵環全班1-2個

⑧打氣筒(高壓氣筒最適宜)全班1-2個

⑨自來水及水桶全班1-2個

3、學生課前探究安排:

①分好小組,選好組長,分組瞭解有關國內外火箭發射的歷史資料,瞭解火箭發射的原理(也可以是網上查找,也可以是去圖書室查閲有圖片更好),由組長負責整理彙報本小組收集到的資料。

②讓一兩個小組去嘗試製作、發射一下,記錄大致的體會,並把嘗試製作與發射中所遇到的問題帶進課堂,嘗試製作的模型也帶進課堂。

4、教師準備:

①一個完整的水火箭範作。

②帶氣門嘴、芯的橡皮塞,課前由教師製作。方法是:找3白橡皮塞將下頭切去5MM,(如用4號白橡塞就從大頭切去5MM),用鑽孔器化學(實驗室用)按自行車門嘴的筒管的直徑大小,鑽一孔,把氣門嘴固定在橡皮塞上。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活動過程:

1、組織教學,導出活動課題。

2、組內討論,反饋收集到的信息、資料,由組長負責整理彙報。

①國內外有關火箭發展的歷史知識。

②火箭發射的原理。

③嘗試小組彙報製作發射水火箭的方法與體會,回答火箭發射高度與哪些因素有關?並把遇到的困難和疑惑提出來,供大家探討。

3、教師出示範作,並作簡要講解,有的問題可與學生共同討論得出解決方案。

①火箭頭是圓錐體,在製作過程中是難點。教師作重點演示。

②發射時橡皮塞塞得越緊,瓶內充的氣體越多,發射越高。因此要用力將皮塞塞緊,還可用銼刀把橡皮塞銼成近似圓柱體可使塞與瓶口接觸面大,塞得緊。

③瓶內注水大約在1/3至1/2之間,可實驗決定。瓶內的大氣壓大約在4-5個大氣壓。超過5個大氣壓瓶體容易破裂。

④強調使用工具時,要保護好桌面及環境,並注意安全。

4、原理分析研究及討論。

以壓縮空氣為動力,箭體向下噴出氣和水,由於它們的反衝作用使之迅速升空。整個過程是一個用壓縮空氣達到儲存能力,而後瞬間釋放,推動箭體向上運動的過程。水作為火箭發射時的噴射物質,它的噴射速度與物質的多少是關鍵。

氣壓式水火箭在飛行中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的作用暫時忽略不計。用動量守恆定律分析,推導得出火箭在某一時刻的速度V,有下列關係式:

式中:v為某時刻噴出的水相對於箭體的速度;M水為注入瓶中水的質量;M瓶為瓶體的質量。

從上式可看出水火箭的速度與水噴出的相對速度V成正比;還與瓶體的質量M瓶和注入水的質量M水有關。要使水火箭上升得高,必須增大它的速度。加法有二:

1、增大瓶內壓縮空氣的壓強,從而達到水噴出的速度V增大,具體方法是塞緊瓶塞,多充氣增大瓶內壓強,或者利用控制裝置使之發射前卡緊瓶口與瓶塞,瓶內氣壓增加時,瓶塞不自行脱落,可充入更多的空氣以增加瓶內大氣壓值。

2、增大注水量。M水增大,噴出的物質增多,但是注水量增大後,會使空氣在瓶內佔有的空間減小,使壓縮空氣減少,因而影響氣壓式火箭的速度,所以注水量不能過多,有一個最佳量,可通過實驗在注水量1/3至1/2之間得出最佳量。

5、動力實踐製作與發射。

學生分小組合作製作。做火箭頭的、做火箭尾翼的,其它裝飾的等。教師巡視指導,發射時教師可適當幫助。由同學自己記錄火箭留空時間,估計高度及氣壓、注水量影響情況。

6、評價與交流,先組內再全班。

①通過水火箭的製作與發射活動,在科學原理和動手能力方面有何心得、收穫?

②通過水火箭的多次發射實驗研究,找出提高火箭高度的要素是什麼?在實踐中如何擴大有利方面,克服不利因素,你有何新的發現?

③在發射過程中,發現瓶塞塞得越緊,發射得越高,啟發學生設計一個裝置:發射前卡緊瓶口和瓶塞,當瓶內氣壓加大時,瓶塞不會自行脱落,以便向箭體內充進更多的空氣,使火箭發射得更高。同時可以人為地控制發射時間。讓學生將設計方案在同學和教師之間進行討論和實施。

7、活動延伸。探究新型的控制裝置。

8、活動後記。

附:控制裝置參考方案:

用直徑或用剪刀剪斷即可。發射時,發令員最好能明確、果斷、響亮地發佈“5、4、3、2、1”的口令,一方面指示發射員集中注意力操作,另一方面更主要是提示觀眾注意安全。

綜合實踐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兒童從自己身邊的自然、社會、人文環境中,通過細緻的觀察發現、認識春天的特徵。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及審美能力。

3、通過觀察春天,培養兒童熱愛春天、愛大自然、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及認真、細緻的科學態度。

活動過程:

本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感受階段。組織學生開展尋找春天的活動,在校園裏尋找春天的足跡。利用假期讓家長陪同到野外感受春天的氣息。去學校附近的公園體驗、感受春天的美麗,請公園的管理員講解植物知識。從植物生長、動物活動來找春天。孩子們通過觀察、體驗和感受發現了許多動植物在春天時發生的細微變化。孩子們一邊觀察,一邊收集能代表春天特徵的花、草、已發芽的枝條,收集動植物的圖片、資料,拍照片、去野外錄像。同時還根據個人興趣、喜好做和春天有關的各種活動,如種植活動、飼養活動、製作活動(製作鳥窩、風箏、風車等簡單利用風力的小玩具等)感受春天的變化。

第二階段:展示階段。

在學生獲取大量信息的基礎上,選擇適當時機,讓孩子們展示自己的發現。

在“春天在哪裏”的歡快樂曲聲中,學生情不自禁地隨着音樂有節奏地拍手、唱歌,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春天的情境。

師:這麼多同學都會唱這支歌,那歌中的小朋友正在幹什麼呢?

生:歌中的小朋友正在找春天。

師:是的,春天已經悄悄地走近你、我,走近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想不想知道同學們是怎樣找春天的?

生:想。

師:我們一起看一看。

(播放本班學生自己錄的去公園、農村、野外“尋找春天”活動的錄像片。同學們很快在片中發現自己熟悉的身影,高興地呼着同學的名字,專心致志地看同學找春天的一舉一動。)

師:片中是哪位同學在找春天?

生:是邢雲、夏彬彬、曾慶楷三位同學在找春天。

師:他們是怎樣找春天的?下面我們請錄象片中的幾位同學分別介紹他們找春天的經過及他們的發現。大家説好不好?

生:好。

生:星期天,爸爸、媽媽陪我到水上公園去找春天。我看見紅的花、綠的草。

生:我和爸爸到郊外的田野去尋找春天,我發現小麥苗都長高了。

生:星期天我到遊樂園去放風箏了。春天到了,放風箏的人多了。

(教師隨着學生介紹將他們發現的春天特徵板書在黑板上)

師:這幾位同學發現了這麼多春天的信息。那你們又是怎麼找春天的?發現了哪些春天的信息?想不想和同學説一説?下面我們就繼續找春天,研究春天的特點好嗎?

(此環節設計對凝聚兒童的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師:下面我們先在小組進行交流,然後全班彙報比一比誰發現的春天特徵多。

1小組交流(約5分鐘)

當錄象片中的同學向全班展示了他們找春天的活動後,其他同學也希望將自己的活動情況介紹給同學,這時教師必須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為每個學生創造儘可能多的展示自己的機會。討論中,學生紛紛拿出收集的動植物圖片、照片;小玻璃瓶內裝的螞蟻、蝌蚪、烏龜;種植的各種花、蒜苗等。大家邊看邊議,熱烈發言,逐步認清差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使認識得以提高。教師在班裏巡視,觀察學生收集的東西,傾聽學生的發言,發現典型材料,為全班彙報做好準備。

2全班彙報(約10分鐘)

生:這是迎春花(出示照片)。冬天時迎春花的樹枝是光禿禿的,春天來了開滿了小黃花。迎春花是春天最早開的花,一看到迎春花開了就知道春天來了。

生:這是小螞蟻(實物)冬天它藏在地裏,天氣暖和了,它們就開始活動了。所以我知道春天來了。

生:我帶來的是小草(實物)。春天天氣暖和,小草長出來了,看到綠絨絨的小草説明春天來了。

生:現在白天漸漸長了黑夜漸漸短了,説明春天來了。

生:天氣暖和了,人們穿的衣服越來越少,説明春天來了。

――――略

(教師隨學生彙報,把春天的特徵板書在黑板上)

彙報中教師可以提一些建議性問題讓學生回答,如你帶來的什麼?冬天時是什麼樣的?現在和原來有什麼變化?説明了什麼?還可適時進行諮詢,如這些植物的標本是從哪兒收集的?並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愛護動植物、保護環境的教育,引導學生活動向正確發向發展。

3歸納春天特徵

歸納環節是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通過分類方法,概括春天的特徵,完成對春天儘可能多的認識。

師:(指黑板)看,黑板上同學們貼的小草、樹枝、花,我們能不能用一個圓圈把他們圈起來歸為一類?你們知道歸為哪一類嗎?

生:……這些都是植物。

生:那這些小烏龜、螞蟻、蝌蚪……我們也可以歸為一類

(依此方法,引導學生按動物變化、天氣變化、人的變化進行分類,歸納春天的一般特徵。)

師:同學們發現這麼多春天變化,真不簡單!老師也收集到一盤表現春天的錄像帶,想不想看?

生:想。

(藉助電教媒體,播放教學錄象片“春”既可以幫助兒童開闊視野,進一步感受春天,欣賞春天,瞭解兒童難以看到的動植物,瞭解各地春天的不同景色,又可以幫助兒童學會科學的觀察方法。)

第三階段:體驗階段。

組織學生將本節課還未做完的事或還想做的事落實,使活動能繼續下去。

師:課上我們研究、認識了春天的特點,那麼課後還能圍繞春天這個主題做些什麼呢?

(大家討論)。

通過討論,學生一致同意繼續開展以下活動:

1、繼續開展種植活動,做好觀察記錄(或寫觀察日記)。

2、把大家看到的、感受到的、想象的春天用各種方式(繪畫、手工製作、照片等)展示出來。佈置以“春天”為主題的園地,美化環境。

3、課後師生共同把鳥窩放在樹上,給小鳥安家。

4、用製作的風力小玩具遊戲,充分體現春天的美好和生活樂趣。

課後每個同學選一個項目去做,下節課繼續進行交流。

綜合實踐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活動一大家一起踢紙球

活動二剪紙小作坊

活動三紙橋承重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剪紙,瞭解紙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通過設計製作紙橋、紙球、剪紙等一系列活動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

3、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掌握更多剪紙的技法和技巧。

教學重點及難點:

1、通過教學,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瞭解紙在日常是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掌握更多的剪紙技法和技巧。

2、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

教學具準備:

彩色紙張、剪刀、膠水、視頻展示台等。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大家一起踢紙球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足球的結構及質地還有運動員對足球的要求。

2、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利用紙製作球,瞭解製作過程及要求。

3、瞭解紙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學會製作紙球

2、怎樣才能讓球更牢固,不會散。

教學準備:

彩色紙張,剪刀,足球,視頻展示台。

教學過程:

一、研究足球

1、師出示足球,生觀察、瞭解足球的結構、質地。

2、請班上幾個愛好足球的男生上來踢足球,談感受。

二、製作紙球

1、對怎樣做紙球進行討論。

2、確定做紙球的步驟

思考:怎樣才能讓紙球更牢固、不會散呢?

三、試做紙球(視頻展示台)

大家試踢紙球,談感覺。

不足之處:

太輕、踢不遠

彈性不足,落地後起不來。

……

四、改進紙球

分析紙球存在的問題,採取相應的改進措施。

綜合實踐教案 篇4

綜合實踐課是面向學生生活而設計的一門課程,就是為了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去做,我在設計課程中沒有將課想得那麼複雜。而是創設一種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學習情境,使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觀察、體驗與思考,從發現中提出問題,然後積極主動地去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一、給學生提供自由學習的空間

對教師來説課最好不用“上課”或“教”這樣的字眼,而是用“做”“實施”或“開展”更合適。因為綜合實踐課不是“上出來”的,也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在這個空間裏,我讓學生盡情地觀賞一切,分析一切,這一切原本對他們來説,確實是陌生的,但正因為陌生,恰恰給了他們以新奇的感覺,學生透過疑雲看本質,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活動,開展廣泛的交流,並對獲得的種種信息和現象進行充分的,毫無拘束的爭辯,在爭論中認識,在爭辯中深化。這對於我們也提出了一個嚴厲的挑戰,因為通過活動可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探究性,學生帶着問題來研究,帶着準備來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這樣一來,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於拓展文化結構和自身素質。在活動中,一些學習並不是很好的學生,表現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讓人欣喜而欣慰。他們那種敏鋭的洞察力,那種高超的探究能力,那種解決問題的綜合運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動給了他們欣然求知的樂趣,活動教會了他們做人的道理。

二、給學生搭建主動學習的舞台

本學期實踐活動在具體的實施中,我將它分為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交流階段。對於我設計的這些主題,一節課完成是不現實的,為此我一週圍繞一個主題展開,讓學生有足夠時間、空間,深度參與實踐過程,獲得豐富體驗。

在準備階段,在學生對身邊的社會、自然現象有了初步觀察的基礎上,在教室裏討論,由我來指導學生提出問題,確定主題,做出活動方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孩子將模糊的問題有效合理地表述出來,並幫助與指導學生準備工具與材料。

在實施階段,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去經歷與體驗。因為學生的能力有限,還有安全問題,活動是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我在實施過程中進行一些指導,對一些必要的專題講解和方法的介紹,並對學生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觀察,善於發現學生的特點,對學生做出恰當的評價。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組織活動小組,確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題及內容,確定研究的目標體系。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我精心設計過程,並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學習過程進行嚴格的調控。在綜合實踐中,研究方式的選擇,學習小組的組成,活動過程中的計劃、活動成果的構想,都完全在學生自己手上。

三、在現有的條件下相信自己行,相信學生行。

四年級學生“小”,而綜合實踐活動課卻是個“大”課。這個問題曾經一直困擾着我。一學期的實驗表明,以前的理解太狹隘了。綜合實踐課無所謂大小,關鍵是要找到適合實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路子,意識是培養出來的,能力是鍛煉出來的,要對自己的學生有信心!

四、要改善課堂中的“收與放”

綜合實踐活動不能“教”,但綜合實踐活動課卻離不開必要的“教”。這後一個 “教” 就是指導。尤其是課程啟動才短短几年,學生處於一種不知所然的狀況,一上來就放由學生所謂“自主選題”,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經過實踐的摸索,我指定了主題,綜合實踐活動離不開教師的具體指導,制訂計劃,學會合作,均需要教師的點撥,甚至是訓練。要“放”就必須先“扶”,否則學生無所適從。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學生永遠學不會自己走路。我一開始就佈置他們寫方案,由於有生活中的基礎,很快方案就出來了。但是在方案的實施階段,一開始擔心他們第一次在校外自己活動,安全問題是我比較擔心的,還有一點小學生的自控能力還是不夠的。但是實踐下來,現在的小學生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應在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

五、要改變舊的觀念,增強新的血液

綜合實踐活動,要求教師要有新的師生觀、新的教學觀。而以前自己以教學主宰者自居慣了卻渾然不覺,依賴講授法多了卻秉性難移。課程實驗剛開始,我還是不知不覺地老用講授法,介紹什麼是“綜合實踐活動”,有什麼意義和作用,結果兩節課下來,學生就興趣全無了。這時,我才發覺:不對勁!活動課不能這麼上!活動活動,必須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發展,在活動中受益,在活動中體驗成長,在活動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舊的單一的講授法必須淡去,必須採用新的“活動教育法”來“活動育人”。

六、“單兵作戰”與“集體協作”

教師只是個召集人。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決不是一個教師就能全部包下的。綜合實踐課是集體課!怎麼不叫學生去請其他指導老師呢?後來的實踐證明,只有教師間的集體協作才能高質量地教好綜合實踐活動課。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探索過程,是一種實踐過程,也是一種開放性思維過程,在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結果,而重過程,只要我們的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鍊,成長起來了,這就是我的成功。

綜合實踐教案 篇5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活動主題:

感恩活動成員:

五年級全體同學活動背景:

如今的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被父母呵護着,卻不知父母生活的勞累艱辛,不知父母的希望和期待,綜合實踐活動教案。他們總埋怨父母的嘮叨、麻煩,怨恨父母不理解自己,但從來不會從父母的角度,去為父母想想,體諒生活的忙碌與勞累。

活動目的:

1、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愛的聖潔、無私和偉大。

2、讓學生學會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感謝父母,以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活動難點

激發學生感謝、關注父母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思想準備:想一想,怎樣感謝父母,怎樣為父母分憂。

2、物質準備:收集家庭生活的照片及有關父母關愛我們的生活資料以及歌頌父母的光盤或錄像帶、VCD機、實物投影儀;鉛筆、小紅花。

3、組織準備:活動時採取個人表達、小組交流、角色表演和班內展示相結合的組織形式。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播放音樂《愛進我家》

2、主持人在音樂聲中出場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爸爸媽媽的關心與疼愛之中,為了我們能夠健康成長,他們操碎了心!今天我們高興地邀請到了幾位家長參加我們的活動,首先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叔叔、阿姨的到來,同時也真誠地希望家長對我們的活動予以指導。

(二)感受父母的愛

1、問卷調查主持人:首先,我們來做一個小調查,誰來説説爸爸媽媽最喜歡吃什麼呢?你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嗎?(在學生回答後,教師參與進來,學生邊回答,教師邊請這位學生的家長來驗證,體現一種教師與家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現在我想問問叔叔阿姨們,你們能説出自己孩子是生日嗎?(請家長回答)通過這個小小的調查,我們不難發現,有大多數的同學都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的生日,而爸爸媽媽對我們的生日卻相當清楚。唉!你們知道為什麼嗎?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為什麼?因為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要多於我們對爸爸媽媽的愛;正因為他們的這種愛,他們對我們的關心和了解才會比我們對他們的瞭解多,所以他們對我們的生日相當清楚。同學們你們説,我説的對嗎?

2、調動情感無論你身在何地,有一個人,她永遠把你放在心中,願用自己的一生去愛你;有一種愛,它讓你肆意索取,享用,卻不要你任何回報……這個人,叫“母親”,這種愛叫“母愛”,教案《綜合實踐活動教案》。下面請聽一個震憾人心的故事——《從狼嘴裏交換來的母愛》。(生講故事,播放音樂《天下父母心》父愛是山,無論你有多大的困難,他總是你依偎的屏障;父愛是路,無論你走到哪裏,他都伴你延伸,為你指點迷津,護你一路走好……然而天下不孝的子女啊,卻在摧殘着我們生命中的守護神。下面請欣賞《一位辛酸父親的來信》。

(三)話説父母的愛主持人:爸爸媽媽全力保護我們,呵護我們,讓我們從小到現在一直都生活在幸福的環境中。爸爸媽媽把我們撫養大,從不讓我們受一點委屈,我相信每個同學的爸爸媽媽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下面讓我們懷揣一顆感恩的心來誇誇我們的爸爸媽媽吧!讓每個同學都瞭解爸爸媽媽是怎麼愛我們的。(利用學生課前蒐集的爸爸媽媽是怎樣愛我的資料,利用實物投影或DV錄象進行介紹,配上優美的旋律,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

(四)回報父母的愛

1、主持人:看到這一張張承載着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的照片,聽着那一段段令人懷念的故事,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我們已深深牢記,同學們讓我們用自己的方式來感謝爸爸媽媽這些年對我們的愛吧!

2、媽媽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爸爸教我們學會走路、做人,我們成長中的每一步腳印都有爸爸媽媽的汗水和眼淚,同學們想一想,你打算怎樣去愛你的爸爸和媽媽呢?(學生自由發言)。

3、同學們談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在今後大家能向你所説的那樣去做,去愛你的爸爸媽媽好嗎?有幾位同學想通過朗誦詩歌表達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下面請聽詩歌《獻給爸爸媽媽》。

4、這些同學用詩歌表達了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意,同學們,讓我們用心去愛自己的爸爸媽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愛吧!請看幾個小片段。(投影出示幾個提示,同學表演,之後集體討論)(1):爸爸媽媽下班回家時一名同學扮演爸爸,一名同學扮演媽媽,下班回家時,做到椅子上,很累,孩子幫助爸爸媽媽把拖鞋準備好,讓爸爸媽媽換上,給爸爸媽媽倒一杯水。主持人:同學們你們認為這位同學做的對嗎?我們還可以為爸爸媽媽做些什麼呢?(2):添飯,媽媽也添飯時主持人:同學們,你們覺得在這種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指名回答)我們看看這位同學是怎麼做的呢?(接着看完片段)(3):爸爸媽媽過生日時一名學生自語: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我一定要給爸爸一個驚喜(邊説,邊掃地,擦桌子)爸爸回來,很高興,誇獎孩子:你長大了,真是爸爸的好孩子。主持人:同學們,剛才這位同學,在爸爸媽媽過生日的時候,為爸爸媽媽打掃房間,那你準備在爸爸媽媽過生日的時候怎麼為爸爸媽媽過呢?(指名回答)

(五)、感恩

1、主持人:我們的爸爸媽媽在學習上,生活上處處無微不至地關懷着我們。爸爸媽媽不僅給了我們生命,而且還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為我們日夜操勞,最辛苦,最任勞任怨。他們每天不顧自己上了一天的班勞累,不管颳風下雨,都接送我們上下學,為我們輔導功課,而且無怨無悔。每個父母,都不會計較辛苦的付出。父母的恩情深似大海。我們應該從現在起,自強、自立、奮發向上,以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對爸爸媽媽説一聲“謝謝您”。

2、讓我們給爸爸媽媽戴上一朵小紅花,這花雖小,但都是我們親手製作的,表達了我們對您的一片真誠的愛心,爸爸媽媽,請接受我們的愛吧!(播放音樂《感恩的心》)

3、下面請班長公佈班委會倡議書,同時我們也真誠的希望家長在今後的生活中來監督我們。(向全體同學發起倡議)

4、今天,我們的爸爸媽媽來參加了我們的班會,請家長們談一談他們的感受。(家長自由發言)

5、總結:同學們,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伴着這首動聽的歌曲,我們的主題班會將要拉下帷幕,最後,讓我們集體把對爸爸媽媽的愛通過歌聲告訴他們吧!

6、齊唱:《感恩的心》

綜合實踐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 會用文字等多種方法觀察記錄螞蟻。

2能傾聽其他同學的想法和建議,並與他人交換意見。

3 能對螞蟻的形態和行為特徵提出問題,並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螞蟻的外形特徵和行為習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到探究螞蟻祕密的樂趣。

願意與他人合作並交流想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會用文字等多種方法觀察記錄螞蟻。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學生準備:乾淨的瓶子、筷子、糖水、放大鏡、肉、蘋果、米飯、奶糖、植物的種子、死昆蟲、噴水壺等。

 教學過程:

一、指導捉螞蟻。

1、準備幾隻乾淨的瓶子。

2、用筷子前端沾點糖水,靠近螞蟻。

3、螞蟻一上來,就把它甩進瓶子。

二、觀察並描述螞蟻的外形特徵。

1、指導學生用放大鏡觀察螞蟻。

2、學生分組自己觀察。

3、指導學生把觀察結果寫在或畫在活動記錄上。

三、研究不同蟻穴中的螞蟻的相處情況。

1、教師指導實驗方法:

① 把不同地方捉到的兩隻螞蟻放在一起,觀察它們的反映。

② 再多放幾隻試試,注意使數量不等。

2、學生分組研究。

3、學生分組彙報研究結果。(活動結束,告訴學生把螞蟻放回到捉它的地方)

四、研究螞蟻的食性。

1、教師指導實驗方法:

把蘋果、米飯、奶糖、死昆蟲等多種物品放在一羣螞蟻的周圍,觀察什麼食物吸引過去的螞蟻最多。

2、各小組實驗。

3、各小組彙報研究結果,教師把各組的結果彙總板書。

4、全班統計結果。分析螞蟻吃什麼。

五、研究下雨時螞蟻的反應。

1、教師指導實驗方法:

用噴水壺模擬下小雨。觀察螞蟻在下雨時的反應。

2、分組研究觀察。

3、學生分組彙報研究結果。

六、研究螞蟻的其他行為和習性。

1、學生討論自己研究的項目。

1、教師重點指導有難度的小組。

2、學生自主研究。

七、教師課堂小結。

綜合實踐教案 篇7

活動背景:

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是數學教學的根本,通過本次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及理財意識,做個節約型的小公民。

 活動目標:知識與技能

1、通過記錄家裏一週的開支,進一步熟悉用小數表示錢的方法,鞏固小數點加減法。

2、進一步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熟悉用折線表示數據的方法。過程與方法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操作幾交流的過程,提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瞭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學生準備課前調查家中一週的開支情況記錄下來,並完成如下統計表。

2、教師準備:課件、實物投影儀 [設計意圖]人人蔘與收集整理數據,使所有的參與者都能平等參與,積極主動參與,在參與中構建新的知識形成能力。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教師:

同學們,人們在生活中每天都要消費,一個家庭也是一樣,每天都有不同的開支,不同的家庭開支情況也不相同,這節課我們就來交流一下我們班每個同學家裏的一週開支情況。探討開支的規律,學會做小管家。出示課題《小管家》

二、交流各家一週開支情況:

1、先在小組內交流

2、各小組選派代表彙報其家裏一週開支情況並回答問題:(課件出示)

(1)你是怎樣得到記錄單上的數據的。

(2)表中的“項目”、“金額”、“小計”、“總計”分別表示什麼?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彙報)

[設計意圖]

進一步熟悉用小數表示錢數的方法,鞏固小數加減法,以及數據的收集整理、統計表的製作。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小組內交流,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的家庭開支情況也會不同,體會統計源於現實生活的需要,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為後面談意見和建議奠定基礎。

三、用折線統計圖表示一週的開支情況教師:

如果用折線統計圖表示出你家一週的開支情況。你打算怎樣設計統計圖。

1、用折線統計圖表示出你家一週的開支情況。

(對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參考老師提供的統計圖表樣,也可向小組內同學學習繪製方法。)

課件出示:( )家庭一週開支統計圖

2、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指導。

[設計意圖]進一步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熟悉用折線表示數據的方法。利用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發現家裏一週開支情況的週期性。發揮小組內成員相互學習,降低差異,共同提高的作用。

四、展示、交流、彙報:

1、同學們先在小組內交流製作好的統計圖,比比看誰的作品最美觀,選出來作為優秀作品展示。

2、對選出的優秀作品在全班進行展示交流,(利用實物投影儀進行展示)同時説説你家的開支有什麼變化規律?交流後由學生進行評價。(從製作的美觀程度,及開支的大小,開支的項目上進行評價)

3、根據自己家一週的開支情況估算本月的開支,估算結束後進行全班交流,並説説具體的估算方法。(教師對學生的探索結果進行總結和點評)

4、對各家的開支情況你有什麼感受?你家的開支和理嗎?你有什麼建議?

生1:每個家庭週末的開支都比較大,原因週末休息,人們有時間採購、遊玩。

生2:生活開支如米麪油鹽菜,需求最多,但花去的錢不是很多;

生3:應酬、禮尚往來、朋友聚會雖次數不多,但佔用的金額卻不少;

生4:買衣服、看病也佔去了相當大的開支;

生5:水電暖、物業管理每月都有一定開支,不過比較固定;有的家裏這方面開支就大,有的家就比較少。

生6:我家買彩電花去了五千多元錢。有同學家還買了電動自行車。

生7:我認為有的家裏開支還有不合理的地方。

教師:不合理的地方有哪些?你有合理的建議嗎?

生1:水電費如果我們節約用的話,可以節省一定的費用;我們要養成隨手關燈,關水龍頭的習慣,洗菜洗衣服的水可以用來衝馬桶。

生2:用於應酬,禮尚往來的資金多,禮尚往來可以進行改革,變一種方式,比如婚事簡辦,送鮮花等方式。節省下來的錢可以買一些書籍,還可以捐贈給有困難的人。

生3:我覺得生活開支必不可少,但衣服上的開支可以適當減少,不必追求過高檔次。

生4:我覺得父母掙錢很不容易,我們不應該亂花錢。 …… [設計意圖]在交流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獲得自信的體驗,獲得發展,並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樹立節約意識,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 活動小結:

大家都談得很好,要想日子過得好,就要合理開支,計劃支出,只有這樣才能收支平衡,日子才能越過越紅火。我們從小就應該懂得勤儉節約,不亂花一分錢。不浪費水電等地球資源,學會為全人類着想。

六、佈置作業

把自己估算的本月開支向父母彙報,並針對如何節約開支這個問題向父母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議。

開展一次實踐活動:做一次家庭小主人,到超市購物一次,學會購物,學會理財。

 [設計意圖]

參與實踐,增加社會實踐經驗,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學會勤儉節約,學會理財,學會管理。

綜合實踐教案 篇8

課前預習:

1、 回讀《背影》《慈母情深》,標記讓自己感動的細節

2、 回憶生活中能表現至愛親情的細節,試着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下來

相關課程標準:

1、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

2、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

3.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提高獨立寫作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捕捉生活中親情細節

2、用生動的文字描述親情細節,歌頌親情

評價任務:

1、談談朱自清的《背影》、樑曉聲的《慈母情深》中讓自己感動的細節

2、對老師提供的情節添加細節描寫,發現生活中不易察覺的親情

3、把自己感受到的親情細節講給本組成員

4、捕捉生活中細小情節,抓住人物的細微動作、神態,符合人物身份的語言進行描寫,寫片段,歌頌親情。

教學過程:

(一) 講故事,喚醒親情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聽過著名歌手韓紅的《天亮了》?這首歌曲背後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1999年10月3日,在貴州麻嶺風景區,正在運行的纜車突然墜毀,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難。而就在纜車下滑即將墜地的那一瞬間,一對年輕的夫婦,爸爸潘天奇和媽媽賀燕雯用雙手托起了自己兩歲半的兒子。結果,兒子潘子灝得救了,這一對年輕的父母卻失去了生命。兩個人把孩子舉起來了,這是一個偉大的壯舉,這個壯舉也許是出於父親、母親的一種本能,也許是出於他們對孩子的一種愛,也許……,潘子灝的生還,是他父母的雙手托起的一個奇蹟。在生和死的瞬間,父母想到的並不是自己,他們用雙手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兒子,這就是父母之愛。

(二)聆聽歌曲,感受親情

學生聆聽歌曲,品味《天亮了》歌詞中對親情的讚美

那是一個秋天風兒那麼纏綿讓我想起他們那雙無助的眼就在那美麗風景相伴的地方我聽到一聲巨響震徹山谷就是那個秋天再看不到爸爸的臉他用他的雙肩托起我重生的起點黑暗中淚水沾滿了雙眼不要離開不要傷害我看到爸爸媽媽就這麼走遠留下我在這陌生的人世間不知道未來還會有什麼風險我想要緊緊抓住他的手媽媽告訴我希望還會有看到太陽出來媽媽笑了天亮了

(三)明確目標

1、捕捉生活中親情細節

2、用生動的`文字描述親情細節,歌頌親情

(四)感受文學作品中的親情

朱自清的《背影》、樑曉聲的《慈母情深》中哪些細節讓你感動?為什麼?

第一步:小組內交流、討論

第二步:學生髮表看法

《背影》中父親樸實卻飽含深情的話語,蹣跚的身影,爬月台時艱難的背影等等。

《慈母情深》中母親反覆着摟着孩子的動作,用龜裂的手毫不猶豫給孩子錢買書等等。

這些小小的細節恰恰能折射出親情的偉大。

第三步:教師小結

世上最真摯、最無私的,莫過於父母對子女的愛,我們都在這種愛的呵護下成長的。這種親情也許沒有華麗的語言、驚人的舉動,常常是樸素的、自然的,一如包圍我們的空氣。粗心的我們,甚至不覺得它的存在。

(五)發現生活中的親情

第一步:學生參考老師提供的生活中的情節

1、母親跟着蹣跚學步的孩子,滿臉的喜悦。

2、 風雨中雨傘呵護着孩子,父親身子被淋濕。

3、我在朦朧中聽到熟悉的聲音,“快起來!小琬!”醒來一看是媽媽。我有氣無力地説:“媽媽,我好象有點發燒。”媽媽給我量體温,“四十度!”,媽媽驚叫起來。她馬上給我的班主任打電話請假。我想,媽媽這肯定十分着急。 我高燒不退,喝了藥後汗流浹背。媽媽又忙着換毛巾給我擦背,一直忙了箇中午,連飯顧不及吃。

第二步:學生對老師提供的情節添加細節描寫

成果展示:

1、母親伸着雙手跟着蹣跚學步的孩子,滿臉的喜悦中露出甜蜜的緊張。

2、 風雨中雨傘呵護着孩子,父親身子雖被淋濕依然笑聲朗朗。

3、我在朦朧中聽到熟悉的聲音,“快起來!小琬!”醒來一看是媽媽。我有氣無力地説:“媽媽,我好象有點發燒。”媽媽趕緊給我量體温,“四十度!”,媽媽驚叫起來。她馬上給我的班主任打電話請假,接着,媽媽又趕緊拿起杯子倒水給我喝。我無意間發現媽媽的額頭上有豆大的汗珠子直往下滾。我想,媽媽這肯定十分着急。 我高燒不退,喝了藥後汗流浹背。媽媽又忙着換毛巾給我擦背,一直忙了箇中午,連飯顧不及吃。

第三步:學生把自己感受到的親情細節講給本組成員

第四步:各小組推薦一名同學講給全班同學聽。

教師引導:學生只是能表述出情節,忽略了細節,教師引導學生想象當時人物的語言、特別是一些細小的動作、神態等。

第五步:教師總結

親情的特點:

日常性、樸素、無條件、不求回報、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自然無雕飾,甚至於“打是親罵是愛”。可能是一個眼神,可能是一句安慰,也可能是一個動作……不要認為只有“重大事件”才能體現親情,要重視從細小事情中感受親情的温暖。

(六)寫片段,頌至愛親情

寫一個表現親情的片段,字數在200左右。

要求:(1)捕捉生活中細小情節。

(2)抓住人物的細微動作、神態,符合人物身份的語言進行描寫。

第一步:學生欣賞範文片段

忽然我的耳膜一震,一串細細的腳步聲,那麼脆,那麼輕,生怕打擾了我。這聲音再也熟悉不過了,它承載了數不盡的愛,奔走在倆扇門之間。“吱”,門輕輕的開了,母親走到我身邊,輕輕的説:“不早了睡吧,別寫了。”“要睡你去睡,沒看我正忙着麼!”我沒好氣的説,似乎能把所有悶在心裏的氣全部發泄出來。母親無語。隨後又是一陣腳步聲,還麼輕,那麼脆,不同的是那聲音越來越遠了。 唉,我怎麼能那麼跟媽媽説話呢?這樣媽媽會傷心地。我眼前一陣模糊,兩滴淚落在眼前的書上。這時,又響起一陣腳步聲,只是比剛才更輕,更脆……這回,母親端來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放在我的書桌上説:“孩子,喝茶吧,提提神別累壞了身體。”

第二步:學生鑑賞範文,談一談範文抓住了哪些細節?這樣寫得好處?

第三步:學生片段寫作

第四步:小組推選朗讀優秀片段,同學談談優點、缺點

教師指導:

優點1、絕大部分同學能抓住生活中一些細小情節進行描寫。

2、能對人物展開語言、動作描寫

3、能將人物放在特定情景中進行描寫,例如寒風中,飯桌旁,病牀前。

缺點:忽略了人物神態的描寫以及極其細小的動作描寫,文章感染力不夠強。

第五步:修改、完善片段練習

(七)佈置作業

以 “ 的愛”為題作文

要求:1、選身邊事,抒心中情

2、抓動情點, 以小見大

3、鮮活細節, 表現人物

課程資源:

《語文課本》《語文教學用書》《七年級優秀課時教案》

故事、歌詞、範文來自網絡

教學反思

親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感受身邊的親情,歌頌親情,可以讓學生學會感恩,可以讓學生受益終生,所以我決定給學生上一節作文指導課。我覺得無論成功於否最起碼我嘗試了,學生或多或少會有收穫,對他們今後的人生肯定會有影響。教學過程中我十分投入,有不少同學眼圈發紅,我相信這節課已經深深烙在他們的腦海中。我很欣慰,同時也是深深感受到作為語文老師的成就感。本節作文指導課以説寫結合為主,結合初一學生的基礎設計完成,其亮點表現在以下方面:

1、 作文指導課以欣賞、學習範文為主,這節課我並沒有煞費苦心的找範文,而是引導學生從學習過的經典篇目中感受親情的細節。學生已經有了學習基礎自然會有話可説。

2、 “在發現生活中的親情”環節,我也是精心設計。為了降低難度,我先給學生提供生活中表現親情的情節,然後讓他們發揮主動性添加一些細節描寫。在此基礎上下面的説和寫就變得容易的多。

3、 在寫得環節,我再次明確要求並且給學生提供精彩片段讓他們去賞析。賞析的過程是學生感悟生活中親情細節的過程,是感悟能力提升的過程,也是學習寫作技巧的過程。在層層鋪墊下,學生的片段練習水到渠成。成果展示時,學生們一段段動人的文字讓我動容。

不足:由於時間緊,在課堂最高潮展示環節沒能讓所有想表現的孩子讀出他們對親情的讚美。我相信他們內心有遺憾,我更覺得遺憾。

可能怕耽誤時間,大部分展示的機會留給了優生,忽略了一些後進生。我總覺得或許給他們一個展示的機會可能會改變他們一生。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多多關注他們。

綜合實踐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扮演醫生、護士等角色,幫助學生了解醫護人員的辛勤勞動,從而喚起學生對他們的理解和尊重。

2、通過扮演小患者角色,幫助學生養成在公共場所使用文明用語的習慣。初步瞭解患者看病的順序。增加社會生活小常識。

學生全面、公正、客觀地瞭解醫護人員的工作情況

認識到每個人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幫助、互相服務

一、導入。

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背景資料,引出學生髮現“醫院看病是怎樣的順序”。

二、活動過程。

1、想一想。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開個小小醫院應該做哪些準備?”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收集來的信息回答問題。

2、玩一玩。

進行體驗於實踐。設計下面幾種情況:

醫護人員互相配合得非常好,為搶救患者贏得了時間……

醫護人員互相配合不默契,為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醫護人員態度和藹、配合默契,但患者卻在診室大喊大叫……

醫護人員態度生硬,患者、陪者小心回答着各種問題……

對於以上的各種表演情況,教師要給予充分肯定,因為這些情況在生活中是客觀存在的,關鍵是如何正確看待和處理這些問題,對於表演非常好的組及時表揚和鼓勵。

3、議一議。

針對學生表演的幾種情況,引導他們進行分析、反思於交流,幫助他們正確認識醫患之間的關係。

三、活動評價。

在評價時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活動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上。學生還可以自由地交換意見、發表看法。

四、活動延伸。

在課下進行,學生可以向周圍的人去了解醫護人員是怎樣工作的,然後進行彙報、交流,並試着練習用體温表測體温。練習用體温表測體温。

綜合實踐教案 篇10

活動由來:

一日三餐是人們生活中的大事,俗話説:民以食為生。健康的飲食能提供人體生長、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營養,讓人們擁有強健的身體、充沛的精力、擁有健康的人生,對於處在生長髮育時期的學生來説就尤為重要。但是,生活中不少學生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衞生、不合理、不科學的飲食現象在學生中普遍存在。因此,展開這次活動對學生來説,既比較實用又非常有價值。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飲食與健康的密切聯繫,瞭解不同食物的營養價值,養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關注自己與他人的健康。

活動準備:

一、提出活動主題

不管是胖還是瘦,都與飲食有直接的關係。你瞭解我們的飲食情況嗎?我信的飲食是否科學?飲食是否均衡?我們的身體健康嗎?哪些食物對我們的生長有好處?哪些食物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傷害?根據你的實際情況,確定一個感興趣的活動主題,在班裏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同學與你的共同的想法?哪些同學想研究的主題與你的有一定聯繫,組成一個活動小組,明確小組的活動主題。

二、制定活動方案

師:活動主題出不了,那還是第一步喲!要使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可一定要有明確的活動計劃,與小組同學一起,對活動過程中主要研究什麼,怎樣活動、人員分工等方面進行具體的安排,相信你們一定能制定出一份周詳的活動方案。

小組在書上填寫小組活動方案。

三、活動準備

1、利用課餘時間,收集、整理飲食與健康方面的資料。

2、向父母、老師或身邊的廚師瞭解各種菜譜中的營養搭配技巧。

3、編制調查表。

4、關注身邊肥胖或消瘦或體重正常的人員,確定調查對象。

活動過程:

一、交流、整理資料

1、你找到了哪些有價值的資料?與同學們分享吧!

2、通過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你瞭解了什麼?發現了什麼?明白了什麼?

二、調查與分析

1、同學們,你平時的飲食衞生嗎?有沒有做到飯前便後洗手?有沒有吃過期、變質的食品?你的飲食習慣科學嗎?你周圍的人呢?圍繞這些內容展開一次調查,瞭解一下你和周圍人的飲食衞生。

2、分小組設計調查表。

3、學生調查。

師:在我們周圍的同學中,有不少“小胖墩”或“豆芽菜”,他們平時吃些什麼呢?他們的胖與瘦和他們的飲食有關係嗎?請你作一個小調查,現試着分析一下原因。

活動地點:學校、家庭、小區。

活動時間:一週。分散在平時。

4、調查彙報

你是用什麼方法進行調查的?觀察分析小組成員的調查結果,你從中發現了什麼?

師介紹方法:《學會分析事物之間的關係》

5、撰寫調查報告

通過以上資料的收集與整理,調查與分析,前後聯繫起來看,你發現了什麼?撰寫小組的調查報告。

三、實踐活動

針對學校菜餚的實際情況,結合有些同學偏食、厭食等不科學的飲食習慣,開展一次科學飲食宣傳活動,可自由組合進行設計,以建議、提醒食堂工作人員合理搭配膳食,確保學生的均衡營養,提醒、教育身邊的同學吃飽、吃好、吃出健康的身體。

1、分組討論,動手設計一條宣傳標語或擬寫一份倡議書。

2、收集整理有關飲食與健康的資料,下發給食堂工作人員。

3、在學校、家庭或社區等場所進行宣傳。

四、拓展性活動。

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一次“我是小小營養師”設計活動,比比哪組的設計棒!

五、活動總結

1、彙報與展示

(1)組內交流收集的資料,調查的內容,分析的結果,展示活動方案和活動資料,整理活動所得、改進之處。

(2)班級彙報,互相學習,共同分享。

(3)交流典型的事例、倡議書等材料,展示“我是小小營養師”設計成果。

2、收穫與體會。

通過參與本次主題活動,我們親身體驗到了資料收集、調查分析、設計宣傳等活動,一定有許多收穫與體會,把它們寫下來吧!

學生寫“我的收穫”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