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中考文言文閲讀要點之《曹劌論戰》(人教版九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49W

 中考文言文閲讀要點之《曹劌論戰》

中考文言文閲讀要點之《曹劌論戰》(人教版九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舍利中學 張庸

   一、文章內容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莊公接見。他的同鄉説:“大官們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説:“大官們眼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進宮廷去見莊公。曹劌問莊公:“您憑什麼跟齊國打仗?”莊公説:“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佔有,一定拿來分給別人。”曹劌説:“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莊公説:“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從來不敢虛報數目,一定要做到誠實可信。”曹劌説:“這點誠意難以使人信服,神是不會保佑您的。”莊公説:“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不能件件都瞭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曹劌説:“這才是盡本職的事,可以憑這一點去打仗。作戰時請允許我跟您去。”

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莊公(一上陣)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説:“(現在)不行。”齊軍擂過三通戰鼓後,曹劌説:“可以擊鼓進軍啦。”齊軍大敗。莊公正要下令追擊,曹劌説:“還不行。”(説完就)下車去察看齊軍的車印,又登上車前橫木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説:“可以追擊了。”於是追擊齊軍。

打了勝仗以後,魯莊公詢問取勝的原因。曹劌答道:“打仗,要靠勇氣。頭通鼓能振作士兵們的勇氣,二通鼓時勇氣減弱,到三通鼓時勇氣已經枯竭了。敵方的勇氣已經枯竭而我方的勇氣正盛,所以打敗了他們。(齊是)大國,難以摸清(它的情況),怕的是有埋伏,我發現他們的車印混亂,軍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擊他們。”

 二、文學常識 

   1、本文選自《左傳》,《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況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2、《左傳》相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所作,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年),終於魯哀公十四年(前454年),共200多年間的許多史料。 

3、《左傳》分年記事,沒有篇名。晉杜預把它按年代順序分附在《春秋》後面,認為它是用史實來闡述《春秋》經義的。《春秋》記事非常簡單,近乎大事年表,例如這篇課文所記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話:“十年春,王正月,公敗齊師於長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左傳》節文的標題,都是後人加的。

   三、語音 

   劌(guì) 孚(fú) 轍(zhé) 軾(shì) 遂(suì) 盈(yíng) 靡(mǐ) 玉帛(bó) 鄙(bǐ) 又何間(jiàn)焉 小惠未徧(biàn) 弗(fú)敢專也 

   四、通假字 

   1、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徧:同“遍”,遍及、普遍 

   五、古今異義詞 

   1、小大之獄 獄:古義:官司、案件 今義:監禁罪犯的地方。 

   2、犧牲玉帛 犧牲:古義:古代祭祀用的牛、羊、豬等祭品 今義:為正義事業獻出自己的生命。 

   3、齊師伐我 伐:古義:討伐,攻打 今義:砍伐 

   4、又何間焉 間:古義:參與 今義:中間,隔開,不連接,空間,時間 

5、肉食者鄙 鄙:古義:鄙陋,這裏指目光短淺今義:輕視,看不起 

   6、弗敢加也 加:古義:虛誇,以少報多 今義:增加 

   7、雖不能察 雖: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8、再而衰 再:古義:第二次 今義:表示事情或行為重複,又一次 

    9、必以信 信:古義:信實、誠實 今義:書信 

    10、忠之屬也 忠:古義:盡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義:忠誠 

   六、詞類活用 

   1、神弗福也 福:名詞用作動詞,賜福 

   2、一鼓作氣 鼓:名詞用作動詞,擊鼓(進軍) 

   七、一詞多義 

   實詞:

1、間:①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     )

②挑撥離間(    )親密無間(     ) 

   2、師:①遂逐齊師 (       ) 

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 

   3、屬:①忠之屬也 (       )

②屬予作文以記之(          ) 

   4、犧牲:犧牲玉帛(        ) 為國犧牲(         ) 

   5、故:故克之(因此,所以) 公問其故(緣故,原因) 

   6、請:曹劌請見(請求)     戰則請從(請讓我) 

   7、從:戰則請從(跟隨)     

民弗從也(服從,聽從您的命令拼死作戰) 

   8、信  必以信 (誠實,意思是對神説實話)   

小信未孚   (信用) 

虛詞:

(1)何  何以戰   (什麼) 又何間焉  (為什麼,何必) 

(2)焉  又何間焉  (語助,呢) 

 懼有伏焉  (“之於” 的合音,在那裏) 

(3)以  何以戰    (用,憑,靠)  

必以分人  (把)     必以情 (根據)   

 必以信   (對)     可以一戰   ( 憑) 

(4)之   肉食者謀之  (迎戰齊軍這件事)    

公與之乘   (他,指曹劌) 

          小大之獄   (的)    

公將鼓之  (助詞,無義)   

登軾而望之   (齊軍撤退的情況) 

          故克之    (他們,指齊師) 

  忠之屬也  (  這)       

故逐之   (他們,指齊師) 

(6)從   民弗從也    (聽從)        

戰則請從     ( 跟隨) 

(7)其   公問其故      (這樣,如此)          

吾視其轍亂     (他們,指齊師) 

          其鄉人曰      ( 他的,指曹劌)          

下視其轍      (他們,指齊師) 

   八、重點詞語解釋 

1.齊師伐我(攻打)(我指魯國) 

2.肉食者鄙(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祿的人。鄙:鄙陋,指目光短淺) 

3.又何間焉(參與)            4.乃入見(於是)   

5.衣食所安(養)    

6.弗敢專也(獨自專有,獨自享受)  

7.神弗福也(賜福,保佑) 

8.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 

9.小信未孚(為人所信服) 

10.小大之獄(案件)    

11. 犧牲玉帛(祭祀用的豬、牛、羊等) 

12.弗敢加也(虛誇,這裏是以少報多) 

13.神弗福也(賜福,保佑) 

14.雖不能察(即使)(一一明察,弄清楚)   

15.必以情(實情) 

16.忠之屬也(盡力做好本分的事)(類)  

17。可以一戰 可以:可以憑藉

18.公將鼓之(擊鼓) 

19.下視其轍(車輪滾過的痕跡)       

20.齊師敗績(大敗) 

21.公將馳之(驅車追趕)(助詞,無實義) 

22.登軾而望之(古代車子前面的橫木,供乘車人扶手用) 

23.遂逐齊師(追擊)         24.既克(已經)(戰勝) 

25.一鼓作氣(振作)         

26.再而衰(第二次)(衰弱) 

27.三而竭(耗盡)        

28.彼竭我盈(充滿,指士氣正旺盛) 

29.難測也(推測,估計)     30.望其旗靡(倒下) 

   九、特殊句式 

   1、夫戰,勇氣也 判斷句 

   2、再(鼓)而(氣)衰,三(鼓)而(氣)竭 省略句 

   3、(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馳)矣。”(魯軍)遂逐齊師。 省略句 

   4、夫大國,難測也,(我)懼(齊軍)有伏焉 省略句 

   5、何以戰 倒裝句:以何戰 

   十、朗讀節奏 

   1、可/以一戰 

   2、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3、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十一、理解性默寫 

   1、《曹劌論戰》中反映戰前政治準備,表現曹劌“取信於民”的戰略思想的一句話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 曹劌衝破阻撓,堅持進見魯莊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3、 曹劌在對戰爭的論述中提出追擊敵兵時機的句子是:視其轍亂,望其旗靡; 

   4、 本文中出現的一個成語是:一鼓作氣。 

   5、曹劌阻止魯莊公追擊的原因是:懼有伏焉。(限四個字) 

   6、曹劌認為“可以一戰”的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7、魯軍發起反攻的時機選擇在彼竭我盈之時,魯軍追擊敵軍的時機選擇在齊軍轍亂旗靡之時。 

   8、文中表現曹劌積極“參與”精神的詞語是:請見、請從。 

   9、文中“忠之屬也”具體指的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10、曹劌請見的主要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11、曹劌阻止魯莊公追擊的原因是:懼有伏焉(限4個字) 

   12、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十二、重點語句翻譯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居高位、得厚祿的大官們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去參與呢?

2.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居高位、得厚祿的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3.何以戰?   

你憑什麼條件(跟齊國)作戰?

4.小惠未扁,民弗從也。

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命令去死戰)的。

5.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豬牛羊、玉帛之類(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數量,一定對神誠實。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對神不説謊話,這只是小信用,還不能算是大信用,未能(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是不會保佑您的。

7.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瞭解清楚,也一定根據實情來處理。

8.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曹劌回答説:“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以憑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隨着去。”

9.既克,公問其故。

戰勝(齊軍)以後,魯莊公詢問這樣(做)的原因。

10.夫戰,勇氣也。      

打仗,是靠勇氣的。

1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擂鼓,士兵們的勇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擂鼓,士兵們的勇氣)就消耗盡了。

12.彼竭我盈,故克之。

他們的士氣已盡,我們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打敗了他們。

13.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像齊國這樣的)大國,(它的軍事行動)是很難推測的,我恐怕在那裏有埋伏。

14.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看到他們的戰車的輪跡很亂,遠望到他們的軍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逐他們。”

   十三、課文內容理解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公元前684年齊魯長勺之戰,是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之一。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不是記敍這次戰役的進程,而是記錄曹劌關於戰爭的論述,它生動地説明,政治上取信於民,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和掌握戰機,是弱國戰勝強國的必要條件。全文的關眼是“遠謀”一語,通過人物對話,曹劌的“遠謀”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鮮明的再現。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敍述戰前曹劌求見魯莊公,通過他和魯莊公的對話説明政治上取信於民是作戰的先決條件。可分兩層:

第一層(開頭到“乃入見”),寫曹劌求見魯莊公的原因。開篇就指出戰爭發生的時間,作戰對象,戰爭的性質和魯莊公決定應戰。文中只説“公將戰”而不提其他事情,實際上是説莊公處於被動地位,不得已而應戰,是為下文“曹劌請見”作鋪墊。接着寫曹劌和鄉人對話。鄉人的勸阻未必有深意,但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人民對統治者的態度;而曹劌的.回答則説明他對這次戰爭已有深遠的考慮,對統治者的鄙陋也有認識,肯定了“請見”的必要。曹劌的答語正是全文的綱領,下文便一面寫曹劌的“遠謀”,一面寫莊公之“鄙”。

第二層(“問‘何以戰’”到段末),寫曹劌和莊公關於戰前準備的對話,説明政治上取信於民是贏得戰爭勝利的先決條件。對話一開始曹劌就提出了戰前準備的關鍵問題“何以戰”,顯示了鋭利的眼光。莊公前兩次的回答是“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和“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説明他把取勝的希望寄託在近臣的擁護和神的保護上,表現了十足的鄙陋。曹劌對這兩次答覆都予以否定,指出莊公所説的不過是“小惠”“小信”,並強調了“民從”和“孚”的重要性,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在他的啟發下,莊公終於認識到作戰要依靠人民,決心為人民作一點好事,於是説:“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從這番對話可以看出,曹劌求見莊公,目的就是要使莊公認識到人心在戰爭中的作用,努力爭取人民的支持,為勝利奠定可靠的基礎,這就初步顯示了他的“遠謀”。

第二段,敍述齊魯長勺之戰的經過。文章把莊公和曹劌的不同指揮方式作了對比描述:寫莊公,以“將鼓”“將逐”跟上文“將戰”相應,表現他在作戰中不察敵情,急躁冒進;寫曹劌,則以兩個“未可”和兩個“可矣”前後映襯,表現他臨陣從容,胸有成竹,善於掌握戰機。這實際上是又一次把曹劌的“遠謀”和莊公之“鄙”作了對比。但作者又有意設伏;對曹劌為什麼必待“齊人三鼓”而後才認為可以擊鼓進軍,為什麼在“齊師敗績”之後還要“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然後才認為可以追擊,都先不作交代。把這兩個問題留到下面去解答,才能更好突出“論戰”的主旨。

第三段,寫曹劌論述這次戰役取勝的原因。先用“既克,公問其故”一句承上啟下。“既克”而不知“其故”,足見莊公完全不懂軍事,這既印證了開頭説的“肉食者鄙”,又自然引出曹劌的論述。這段論述用兩個“夫”字依次帶出兩層意思:第一層以“戰,勇氣也”為根據,提出要選擇“彼竭我盈”的時機發動進攻的觀點,回答了作戰時為什麼在“齊人三鼓”之後他才認為“可”“鼓”的問題;第二層以“大國難測”,以謹防埋伏為根據,提出判斷敵方真實動態的觀點,説明了他“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之後才認為“可馳”的原因。這就進一步説明曹劌的確是一位有“遠謀”的軍事家。

二、問題研究

1.本文在寫作上有哪些特點?

這篇文章形式上是記載史實,圍繞着齊魯長勺之戰記述魯莊公和曹劌的對話,但實質上是議論性的,主要寫曹劌關於戰爭問題的論述,着眼於表現他的“遠謀”。全文的詳略安排即由此決定。第一段在略敍背景後就引出實質性的對話,由曹劌提出“何以戰”開始,步步緊逼,直到莊公説出對“小大之獄”的態度後,曹劌才作了“忠之屬也,可以一戰”的結論,表現了他在政治上取信於民的思想。第二段着重寫曹劌在戰場上的決斷能力,兩次以“未可”和“可矣”來表現他善於掌握戰機,以“齊師敗績”和“遂逐齊師”來證明他決斷的正確。第三段再通過論述取勝原因,把他以小敵大必須抓準戰機、詳察敵情的戰略戰術思想表現出來。以上是詳寫的內容,其餘與表現曹劌的“遠謀”無關的事,如戰爭的起因,雙方參戰人數,戰爭的激烈程度等一概不提,而對“論戰”起引線作用的事件如“請戰”“從戰”“克敵”等也只是一筆帶過。這樣剪裁,對再現軍事家曹劌的形象,突出文章中心具有極大的作用。

本文語言十分精練,這跟所謂“史家筆法”有密切的關係。例如對魯莊公,文中沒有直接用貶語;但從他前兩次對曹劌的回答可以看出他政治上的無能,從“將  戰”“將鼓”“將馳”可以看出他軍事上無知妄動,這就叫做“唯書其事蹟”和“因言語而可知”。寫齊軍,僅用“三鼓”一語就表現出他們依仗數量上的優勢急切取勝的心理。

2.怎樣評價魯莊公?

魯莊公是個平庸的國君,但不是一個昏君。他把戰爭的希望寄託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靈的保佑上,説明他政治上無能;他急切求戰,又説明他軍事上無知。但在曹劌的啟發下終有所悟,在作戰中聽從曹劌正確指揮,説明他跟一般的昏君還是有區別的。

本課常識: 

1、《曹劌論戰》選自《左傳》,相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所作。 

《左傳》原名《左氏春秋》亦稱《春秋左氏傳》是根據魯史編寫的編年體史書,保存了我國自公元前722年以下200多年間的許多史料。 

2、《曹劌論戰》以曹劌的活動為線索或以長勺之戰的過程為線索,反映了魯莊公政治上的昏庸無能(這表現在他輕信近臣的擁護,把戰爭取勝的希望寄託在近臣的擁護和神靈的保佑上)和軍事上的急躁輕進(不察敵情就想“鼓之”“逐之”)。 

3、曹劌是一個深謀遠慮,有卓越軍事才能的人。

4、齊魯長勺之戰是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取勝原因有三:一.是戰前的政治準備:取信於民(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二.是善於捕捉進軍反攻的時機--彼竭我盈;三.是追擊時機的判斷正確:轍亂旗靡。 

5、《曹劌論戰》各部分之間注意過渡和照應,文章結構嚴謹、周密。 

6、《曹劌論戰》一文的中心是表現曹劌的政治遠見和卓越的軍事才能,説明必須取信於民,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掌握戰機,才能取得戰爭勝利的道理。 

7、“遠謀”一語是“論戰”的中心,貫穿全篇,而魯莊公的“鄙”又自始自終襯托曹劌的“遠謀”。 

8、文章詳略得當。文章詳寫曹劌關於戰前準備和戰機把握以及戰後論述取勝的原因的言論,略寫戰爭過程,從而表現了曹劌的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軍事上傑出才能,而對錶現中心無關的內容,如戰爭的起因、戰爭的規模,軍事裝備情況,戰爭的激烈程度,戰後的處理等都略而不提。 

9、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有:赤壁之戰、牧野之戰、官渡之戰、淝水之戰、鉅鹿之戰、城濮戰役。 

10.曹劌認為取得人民的信任與支持(即取信於民)是作戰取勝的先決條件。也就是文中魯莊公所説的“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這句話的譯文是:“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瞭解清楚,也一定根據實情來處理。”這一句話所表達的意思其實與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所説的“人和”是一個意思即:希望統治者能夠贏得最大多數人的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 

具體問題如下:

   1、曹劌認為“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在戰前曹劌與魯莊公的論戰中,魯莊公的“鄙”表現在哪裏?曹劌的“遠謀”又表現在哪裏?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魯莊公把戰爭取勝的希望寄託在少數人的支持和神靈的保佑上。曹劌認為取信於民是獲勝的保證。  

   2、本文多處將魯莊公與曹劌進行對比描寫,請找出其中一例,分析這樣寫的好處。 

  *戰前:魯 淺陋 ; 曹 有遠謀 

  戰時:魯 不作調查,急躁冒進;曹 實地調查,抓準時機 

   戰後:魯 茫然不知    

曹 細説原委(舉出1例,即可得2分) 

   通過對比,突出曹劌指揮作戰的軍事才能。(1分) 

   3、曹劌的“遠謀”體現在哪裏?用自己的話從政治和軍事兩方面簡要説説。(2分) 

   答:(1)政治方面:認為取信於民是作戰的先決條件。 

   (2)軍事方面:善於把握進攻和追擊的時機。(或:適時出擊,適時追擊) 

   4、談談“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為下文寫莊公作鋪墊②襯托曹劌的遠見卓識 

   5、文章第2節主要內容是齊魯兩國長勺之戰的概況。 

   6、文章第3節主要內容是戰後曹劌論述戰鬥取勝的原因。 

   7、文章第2節通過曹劌的言行表現了他的品質或才能是胸有成竹、指揮從容、善於把握戰機。 

   8、文章結尾一段表現了曹劌哪些方面的才能? 

   *作戰中善於把握戰機,注意觀察敵情,做到知己知彼。 

   9、就曹劌和魯莊公的對話,聯繫全文,説説曹劌在對話中表現出來的主要思想。 

   *只有盡心盡職才能取信於民,只有取信於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戰爭取勝的基本條件。 

   10、下列説法不正確的一項是(D) 

   A、曹劌與魯莊公的對話,表現了曹劌的遠見卓識。 

   B、曹劌與同鄉人的對話,表明從“請見”的原因。 

   C、“齊師伐我”中的“伐”是攻打的意思。 

   D、魯莊公和曹劌都認為“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是作戰的先決條件。 

   11、曹劌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點是什麼?請結合文章內容略作分析。 

   *(1)有愛國心與責任感。 

   祖國被侵伐時,立即“請見”,去參與“肉食者謀之”的事,並主動要求作戰。 

   (2)對作戰的條件有深刻的見解。 

   把國君“忠”其事,取信於民作為取勝的先決條件,有“遠謀”,其見解顯然高於“肉食者” 

   (3)有很高的説服他人的説話技巧。 

   與地位相當的鄉人説話,直接解答疑慮,簡潔明快。與國君商討問題,循循善誘,啟發、分析,促其領悟。

(答案不限於以上所列三點;答出一點,言之成理,語言通順,就可得滿分) 

   12、用自己的話説説,曹劌否定了“公”前兩次的回答,這是因為“公”把戰爭取勝的希望第一次寄託於近臣的擁護,第二次寄託於神靈的保佑。 

13、墨子“起於齊,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的目的是什麼?體現了墨子什麼主張?

阻止楚國攻打宋國。非攻(反對侵略戰爭、反對不義戰爭)

14、“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墨子真的要請公輸盤替他做這件事嗎?請簡答。 

當然不是。其實墨子是先用激將法,誘使對方説出“吾義固不殺人”,然後指出對方行為與觀點相違背,從而使對方陷入自相矛盾中而無法爭辯。(或墨子是採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使公輸盤理屈詞窮)

   十四、開放性試題 

   1、根據上文有關內容,發揮合理想像,在“齊師敗績”前簡要補寫出戰鬥的經過(可以運用文中原有的字詞靈活組合或用自己的話敍述)。 

   *公鼓之,齊師士氣已竭。(意思對即可,可用現代文回答。) 

   2、.“一鼓作氣”流傳至今已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但卻有人常常把它誤寫成“一股作氣”、“一鼓足氣”等。想一想,你怎樣運用文中的知識來幫助人們避免這些錯誤。 

   

   * 不設統一答案。(合理解釋“鼓”和“作”的意思) 

   3、學習這篇文章之後,你能從曹劌或魯莊公身上獲得什麼啟示或明白什麼道理?(結合文章説理由)(4分) 

   *從曹劌身上獲得啟示:可從遠見、愛國、責任感等方面説 

   從魯莊公身上獲得啟示主要是反面的、領導與人民的關係方面説。 

   3、曹劌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點是什麼?請結合上文略作分析。 

   *(1)有愛國心與責任感。祖國被侵伐時,立即“請見”,去參與“肉食者謀之”的事,並主動要求參戰。 

   (2)對作戰的條件有深刻見解。把國君“忠”其事、取信於民作為取勝的先決條件,有“遠謀”,其見解顯然高於“肉食者”。 

   (3)有很高的説服他人的説話技巧。與地位相當的鄉人説話,直接解答疑慮,簡潔明快;與國君商討問題,循循善誘,啟發、分析,促其領悟。 

   (答案不限於以上所列三點;答出一點,信之成理,語言通順,就可得滿分) 

   4、你是否贊同曹劌“夫戰,勇氣也”這一觀點?請談談你的理由。 

   *開放性試題,談出自己的看法,並對自己的觀點作簡要闡述,言之成理即可。 

   5、參考“示例”,根據所給詞語中加點字的意思,另寫一個含這個字的成語。(3分) 

   [示例]遂逐齊師--隨波逐流 

   (1)既克-- 

   (2)夫大國,難測也-- 

   (3)望其旗靡-- 

   *(1)克敵制勝(攻無不克) 

   (2)深不可測(高深莫測、莫測高深、心懷叵測、居心叵測、天有不測風雲) 

   (3)望風披靡(所向披靡、所向風靡、望風而靡) 

   6、有人説,“長勺之戰”的勝利,曹劌功不可沒;但從某種意義上説,魯莊公也有一定的功勞。你的看法呢? 

   

   *本題是開放題,可從“有功”“無能”或“兼而有之”三個角度來答題,能自圓其説即可。從“有功”方面答:魯莊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虛心聽取曹劌的意見,作為決策者,有一定的功勞。也可從“無能”方面答:魯莊公是個平庸的國君,作為統治者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他把戰爭的希望寄託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靈的保佑上,説明他政治上、軍事上的無能,完全依靠曹劌的才能才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也可以把“有功”“無能”結合起來答。 

   

   7、文中曹劌的形象,令人敬佩。請寫出中國近代史(1840-1949)上,你最敬佩的一位愛國將領,並用一句話加以評價。 

   愛國將領: 

   評價: 

   8、讀了這則短文,魯國獲勝給你啟示最深的一點是什麼呢?請聯繫生活實際簡要談談你的看法。 

   *魯國獲勝的主要啟示有: 

   (1)獲勝的根本是取信於民,獲得人民的支持。 

   (2)戰爭中要善於分析敵情,把握戰機。 

   (3)統治者應善於聽取並採納羣眾的意見…… 

   (結合文章任選一個角度,聯繫實際談出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9、選文闡明瞭弱國在對強國的戰爭中所應採取的戰略戰術原則是什麼?請再舉出一個我國曆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10、學習這篇文章後,你能從曹劌、魯莊公身上獲得什麼啟示或明白什麼道理?(結合文章內容説明理由) 

   *從曹劌身上獲得啟示:可以從遠見、愛國、責任感等方面説。 

   從魯莊公身上獲得啟示主要是反面的、領導與人民的關係方面説。

《曹劌論戰》練習題  姓名          

一、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又何間焉(    )        望其旗靡(    )          小惠未遍  (     )     下視其轍(    )        遂逐齊師(    )      肉食者鄙(     )

犧牲玉帛(    )        肉食者謀(    )      

夫戰,勇氣也(     )

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含義。

  (1)齊師伐我(       )(       )

(2)齊師敗績(          )

  (3)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        )

  (4)小大之獄,雖不能察(       )(        )

三、辨別下邊的一詞多義。

1、既克,公問其故(       )  2、民弗從也(        )

彼竭我盈,故克之(        )     戰則請從(    )3、曹劌請見(        )         4、又何間焉(        )

戰則請從(        )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

5、其鄉人曰(        )       6、肉食者謀之(        )

公問其故(        )          公與之乘(        )

望其旗靡(        )           登軾而望之(        )

四、指出下列詞類活用。

 1、神弗福也(         ) 2、忠之屬也(        )

 3、公將鼓之(         ) 4、公與之乘(         )

五、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義和今義。

   1、犧牲玉帛    古義:           今義:

   2、忠之屬也    古義:           今義:

   3、又何間焉    古義:               今義:

   4、肉食者鄙    古義:               今義:

   5、小大之獄    古義:               今義:

   6、再而衰      古義:               今義:

   7、必以情      古義:               今義:

六、閲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用原文語句回答下列問題。 

(1)曹劌主動求見魯莊公原因是什麼?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2)曹劌認為“可以一戰”的條件是什麼?                                   

(3)為什麼“齊人三鼓”曹劌才同意擊鼓進軍?                               

(4)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後才同意追擊的理由何在?                                                                        

(5)曹劌進見時,他的同鄉反對的理由是                                   

(6)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是                                  

(7)能體現曹劌軍事思想的句子是                                          

2、第一段寫魯國戰前的準備。可分兩層:前一層寫曹劌跟鄉人的對話,説明:                                       

;後一層寫曹劌跟魯莊公的對話,説明:                                                                        

3、第二段內容可概括為(        )

A、寫追擊齊師的時機     B、 寫齊師敗績的情況

C、寫長勺之戰的概況     D、寫曹劌的軍事才能

  4、第二段寫曹劌的言行,目的在於表現曹劌(        )

A、忠君報國的思想  B、勇於犧牲的決心

C、衝鋒陷陣的精神  D、胸有成竹、從容不迫、善於掌握戰機。

   5、第三段內容可以概括為(         )

 A、曹劌論述戰爭取勝的原因  B、敍述長勺之戰的全過程

 C、論述作戰要靠勇氣        D、交代魯國戰勝了齊國

6、文中用了哪些事例證明曹劌的“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的看法是正確的?

A.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B.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C. 公將鼓之,劌曰:“未可。”D. 公將馳之,劌曰:“未可。”

7、出自本文的一成語是              ,意思是                               

                                        。

 8、就曹劌與莊公的對話,聯繫全文,説説曹劌對話中表現出來的主要思想。

                                                                          

 9、分析“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10、結尾一段表現了曹劌那些方面的才能?

                                                                            

11、曹劌説的“忠之屬也”指的是什麼?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12、選文寫鄉人對戰爭的冷漠態度何魯莊公的見識淺陋是為了反襯曹劌的 愛國熱情和深謀遠慮。

13、選段主要使用了記敍的表達方式,通過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刻畫了曹劌卓越軍事家的形象。

  14聯繫全文看,本文所寫的事件是長勺之戰,發生的時間是魯莊公十年,地點在長勺。

  15、曹劌在這場戰役中的表現給了你哪些啟發?

   例如:①我們遇事要三思而後行,切不可莽撞行事。②對事物的正確判斷應建立在仔細觀察、周密分析的基礎上。(答到一點即給2分)

 

熱門搜索
大戰小學作文 我們是朋友的感人作文 秋季開學工作會議領導講話稿 不深不淺種荷花高中優秀説明文 大班數學教案按羣計數 適合早上發的早安問候語語錄26條 公司總經理祕書引咎辭職信 公司工作能效情況的自查報告自查報告 環境科學電子簡歷 難忘的一節課 優秀作文 易陽 寫梅花糕的作文 課堂教學的總結報告 小學生感恩父親作文600字 小學新生的心理素質該如何培養 遊府山公園作文400字 感想400字優秀作文 小班教案 | 小班數學《1是蝸牛 回憶作文700字 時間作文400字初中初二作文 住房公積金的會計處理通知 軍訓的感受400字作文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閲讀理解附答案 《望廬山瀑布》優秀公開課教案 美麗的維多利亞大瀑布作文350字 重陽節的趣事小學生作文 450字作文:考試之後 吹送 小瓢蟲的小班數學教案 財政收入 我錯了六年級作文 參加展會工作總結 我身邊的小能人五年級學生作文 北京立交橋 為什麼生活用水總是用不完 隨機事件教學設計 研討會暨培訓班的通知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語文教案 冀教版數學六年級上《扇形統計圖》教學反思 追求的感悟-五年級作文 試評 中國石油加油站經理競聘演講稿 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教案《火眼金睛》含反思 有些事輕輕放下 難忘的那場雪中學生作文 車迷老爸400字作文 反省工作檢討書 一週工作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