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頂碗少年》語文教案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3.4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頂碗少年》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頂碗少年》語文教案

《頂碗少年》語文教案1

一、觀看錄像,導入新課

1、觀看視頻錄像(09年春晚雜技表演《抖槓》)。

2、説説你在觀看時的感受。

導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場驚心動魄的雜技表演。一位普通的頂碗少年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二十多年過去了仍記憶猶新。我想,讀過課文後這位少年會同樣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理清寫作順序。

1、學生根據 要求自學(投影出示自學要求):

A、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思考這篇文章主要寫一件什麼事。

B、頂碗少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檢查自學情況(詞語,及自學要求中的問題)。

三、深入課文,品讀詞句,體會情感。

1、你們真了不起,初讀課文就能理解這麼深。那麼究竟是哪些語句讓你留下了這麼深刻的印象,讓我們細細地品讀課文,找到讓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劃下來,圈圈重點詞,寫寫自己的感受。

2、重點句子交流:

(1)台上並沒有慌亂。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為什麼你對這個句子感受深刻?從哪裏看出來?結合 “微笑、不失風度、鞠了一躬” 這些詞語理解體會。

此時,少年的心裏會怎麼想?

有感情朗讀。

(2)台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朗讀(自由讀、指名讀),評價朗讀。

理解“不知所措”,結合“呆呆地、不知所措”這兩個詞語談感受。

有感情朗讀。

(3)少年鎮靜下來,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們鞠了一躬。

學生談感受。

3、是誰?是什麼力量使少年重新鎮靜下來表演?引出老者。

描寫老者的這段話,猜測這老者是誰?

從哪裏看出是老者給了少年重新鎮靜的力量?(老者的神情、動作、語言)

想像老者會對少年説些什麼呢?

4、正是有了老者的鼓勵,少年又一次重振信心,開始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當那摞碗又劇烈地晃動起來時,少年輕輕抖了一下腦袋,終於把碗穩住了。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

師引:少年不僅僅穩住了碗,還穩住了__?(學生交流。)

當學生説到觀眾時,引導學生找出前兩次少年表演時描寫觀眾的神情的句子,品讀感悟。

少年穩住了一切,他成功了!全場沸騰了,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聽着這掌聲,少年__?(笑了),老者__?(笑了),觀眾__?(笑了),他們為何而笑呢?

寫話練習: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

少年笑了,因為________

老者笑了,因為________

觀眾笑了,因為________

學生動筆寫,寫好進行交流。

如果當時你也在現場,你會説什麼?

四、小結全文:

讀到這兒,我相信同學們已經深深地感受到了頂碗少年那顆鍥而不捨、勇敢頑強的心。真心希望我們班的每一個同學都有一顆這樣的心,在生活中,在學習上,不怕困難,永不退縮。

五、迴歸文本:

回顧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並以這件事讓學生分3段,明確這種寫作方法,通過一件事來闡述一個道理,可以運用到以後的寫作中。

六、板書:

頂碗 失敗 失敗 成功

少年 不放棄 拼搏 強者

《頂碗少年》語文教案2

一、讀“連接語”,明確學習任務

今天我們學習第4課《頂碗少年》,這是我國著名作家趙麗宏先生的作品。請同學們認真看看課文前面的“連接語”,看看我們可以怎樣來學習課文?

(一是默讀課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二是説説自己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

二、默讀思考,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

1.作者看到的是一場難度非常大的雜技表演。

(1)看看課文哪些自然段是寫少年表演的過程的?(3—7自然段)

(2)自由朗讀3—7自然段,邊讀邊勾畫批註,想一想:為什麼説這是一場難度非常大的雜技表演?也可以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從少年兩次表演都失敗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難度很大,可以結合課文中的具體語句來體會。

(4)有感情地朗讀。從少年兩次表演的失敗中,我們感受到,作者看到的的確是一場難度非常大的雜技表演!帶着這樣的感受,朗讀3、4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是一場體現老者的寬容和關愛的雜技表演。這可以從老者的神態和動作,從少年前後表現的變化兩個角度感受到。

(1)“一位矮小結實的白髮老者從後台走到燈光下……嘴裏低聲説了一句什麼。少年鎮靜下來,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鞠了一躬。”從老者的神態和動作中可以體會到老者對少年的鼓勵和關愛。

(2)少年在第一次失敗後“沒有慌亂,而且不失風度”,可是第二次失敗後“呆呆地站着,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可見他第二次失敗後已經非常緊張,但當老者安慰他之後,他鎮定下來了,第三次表演獲得了成功,可見老者對他的關愛和鼓勵多麼重要。

(3)引導想象:老者可能對頂碗少年低聲説了什麼?體會到雖然我們不知道老者到底説了什麼,但我們可以肯定,正是有了老者的寬容和鼓勵,才有少年最後的成功!

(4)帶着這樣的感受,朗讀描寫老者的片段。

3.作者看到的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略)

4.作者看到的是一場讓自己難以忘懷的雜技表演。(略)

三、感悟寫話,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

1.引導寫話。請同學們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想想你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把你想到的內容寫下來。

2.寫話交流,體會“失敗乃成功之母”“成功來自拼搏”“寬容和關愛能夠幫助別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3.小結:樸實的話語,表達了作者的心聲,也表達了我們的感受。看來這也是一場讓我們獲得人生啟示的雜技表演!

四、摘錄詞語

1.詞語積累。課文中有很多值得積累的詞語。請同學們把你覺得值得積累的詞語抄寫下來。

2.詞語推薦。推薦一個詞語和大家分享。

3.結束語。相信同學們會把這些詞語記在腦海裏,運用在我們的習作中。

《頂碗少年》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讀課文。

2.體會文章思想感情。初步感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如:細節描寫、前後照應。

3.明白在困難面前像頂碗少年那樣拼博、不氣餒、堅持不懈。

教學重難點:

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複習:

我們預習了課文,誰能説説寫了件什麼事?(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二、新授:

預習時同學們根據課題、根據文中人物、根據首尾段、根據故事情節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問題,其中一個同學抓住文中感歎句,提出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這場表演中頂碗少年到底和什麼在拼博?(板書)

1、帶着問題我們邊讀邊想,做好批註,等會我們交流。

2、相機歸納:

全班交流:

①找出描寫碗的句子,體會難在自己高難度的動作。

A要教學的句子:

只見他頭上頂着高高的一摞金邊紅花白瓷碗……

又捧出一大摞碗,還是金邊紅花白瓷碗,整整十隻,一隻不少……

他手裏依然是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

B齊讀思考:

為什麼反覆強調是金邊紅花白瓷碗?

指名讀説從打點詞中你體會到什麼?

自由讀找出描寫碗搖晃的句子,體會難度大。

②頂碗少年與高難度動作拼搏,他的困難僅僅來自於碗嗎?(觀眾的壓力)

哪些描寫觀眾的語句可以感受到壓力?(找出描寫觀眾的句子和體會)

讀、議

③找描寫少年神態的句子體會最大的困難來自他內心。

歉疚、微笑——信心尚存

不知所措

——自信全無

鎮靜

——找回自信

3、迴歸整體

①師述:他的壓力這麼大,他的表演關係到雜技在外國人心目中的地位,關係到整個表演團的聲譽,關係到他的前途……。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少年最終取得成功,是什麼讓他成功的?

a少年:挑戰自我……

b老人、少女……給了他支持鼓勵。

②這場表演讓作者二十年來難以忘記。每每想起總有些激動,我們也有許多感悟。我們也從這三個不同角度談談自己的感悟吧。

三、總結全文

你們從不同的角度談出了自己的感受,讓我們記住了這位頂碗少年。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之路上也應該像他那樣……

板書設計:

碗 → 動作難

頂碗少年:拼搏(困難) 觀眾→ 壓力大

少年→ 信心少

《頂碗少年》語文教案4

教學理念:

語文教學是人的的建設,但這種建設是不能拋開語言文字的感受與運用而存在的。

設計特色:

在感受語言文字的同時感受頂碗少年的境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及17個新詞。

2、結合課文內容瞭解句子的含義。

3、能用指定的詞語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無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

5、背誦第6、7自然段。

教學重點:

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想象,理解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時間:10月9日星期二

教學目標:

1、知識:結合課文內容瞭解句子的含義。

2、過程方法;對重點語句能夠發表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想法,誦讀課文,積累語言。

3、情感態度: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

教學重點:

1)通過理解句子的含義,進而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觀點。

2)加強朗讀,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

教學難點:通過理解句子的含義,進而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觀點。

一、談話導入新課

孩子們,在雅典奧運會上我們健兒取得了三十二塊金牌的驕人成績。在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比賽中,哪一位健兒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談一談嗎?(學生談)今天吳老師再帶領大家去觀看一場驚心動魄的比賽。相信也一定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一場什麼比賽呢?

請同學們打開第一課《頂碗少年》,快讀一讀,一會告訴老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看看這場演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驚險、難度大、少年勇敢等)

三、默讀課文

你從哪可以體會到這場演出驚險、難度大、這位少年又是怎樣做的呢?邊讀邊畫出重點語句,邊做批註。

四、集體彙報

第一自然段

1、這位少年表演的難度大嗎?你從哪看出來的(頂着,高高的一疊,瓷碗驚羨的詞意,忽而…忽而…還可能怎樣…搖搖晃晃,騎,大幅度(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想象動作的驚險)評讀

2、第一次表演是否成功,你有何想法,當時觀眾的態度如何,這位少年是怎樣做的?(板書:沒有慌張)(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你覺得這位少年怎樣?

第二自然段

1、第二次表演結果又失敗了,這時少年的處境怎樣?(頂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臉上全是汗,有些不知所措。板書:不知所措)

2、結合課文,説説少年的處境。假如你是那位少年你會怎樣?

第三至五自然段

1、少年兩次敗後是怎樣做的?結果怎麼樣。有感情地讀讀6、7自然段,體會作者的感受。

A、聯繫上下文,理解“山窮水盡”的絕境,冰天雪地的嚴寒中的情境。

B、想想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如生活中、學習中)來談一談。

C、結合自身聯想,體會。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幾句話

2、學習完課文後你有什麼感受?(自由發言)

五、質疑

提出不懂的問題,互相解答。

六、板書設計

頂碗少年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沒有驚慌不知所措鎮靜

第二課時

教學時間:10月10日星期三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生詞。

2、理解加點詞語的意思,並會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6、7自然段。

教學重點:學習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指導背誦課文6、7自然段。

一、學習生字、生詞

1、指導字的正確讀音。

2、分析生字,説説易錯的字。

雅右邊“隹”不是“住”碗右邊是“宛”“夕”不是

疚裏邊“久”不是“夂”頹左邊“?”不是“禿”

3、學習新詞

(1)指名讀。

(2)結合課文説説帶點詞語的意思,並試着造句。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6、7自然段。

三、交流學習後的感受。

四、作業設計:

一、必做題:

1、生字組詞。

2、抄寫新詞。

二、選做題:

1、形近字組詞。

雅碗胛撼魄頹

難蜿膽感魂頜

2、造句。

三、(選做)興趣:摘抄文中優美的句子。

課後反思:

學生通過學習從中能夠受到一定的啟發,但在寫讀後感時,學生的內容只停留在書中,不能結合自己的實際來談,加強指導,繼續練習,在全班中交流。

《頂碗少年》語文教案5

一、課文簡説

文章描寫了一場扣人心絃的雜技表演。演雜技的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了,但他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一切重新開始;第二次,碗又掉下來了,少年又鎮定下來,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觀眾鞠了一躬;第三次,終於把碗穩住了,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多少年後,作者每每想起,總會產生一陣微微的激動……

文章描寫了頂碗少年三次表演的過程,緊緊圍繞表演的“驚心動魄”展開。

1、抓住少年表演時的動作、神情進行描寫,表現頂碗表演動作的高難度;

2、具體描寫了觀眾觀看錶演時的反應,突出表演的扣人心絃;

3、採用了擬人的手法對“碗”進行描寫,不僅體現了表演的難度之大,還烘托了表演的緊張氣氛。作者主要抓住“少年、觀眾、碗”具體描寫,突出表現了雜技表演的緊張程度。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弄清故事的梗概,瞭解課文的表達順序;二是感悟“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養學生面對挫折應有的信心和勇氣;三是能結合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體會和感悟。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把握主要內容,弄清頂碗少年是怎樣面對失敗,堅持一次次表演,最後獲得成功的。難點是領悟作者看錶演時受到的啟示。

二、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在輕鬆幽雅的樂曲聲裏,只見他頭上頂着高高的一摞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卧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

這句話是對頂碗少年表演的具體描寫,在柔美的樂曲聲烘托下,少年表演的柔美動作──“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體”,與樂曲融為一體,體現了東方雜技的優美,給人以美的享受。“忽而卧倒,忽而躍起……”寫出了表演動作的變化,柔中有剛,省略號藴含着表演動作的變化無窮。對碗的描寫襯托出了少年的表演技藝高超,同時也可以看出表演的難度很大。

②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這是對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時的表情、動作的描寫,表現出對觀眾的歉意和內疚,從“微笑”“不失風度”可以看出他對錶演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

③台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第二次失敗,使少年信心頓失,勇氣鋭減。“呆呆地站着”“臉上全是汗珠”“不知所措”這些描寫將少年此時的沮喪、尷尬刻畫得入木三分,躍然紙上。

④少年鎮靜下來,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經歷了兩次失敗,少年沒有被嚇倒。“鎮靜”表現出少年經受起了失敗的考驗,又重新開始第三次表演。

⑤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

這是作者看了表演發出的感歎,也是文章的題眼所在。表達了作者對頂碗少年不畏艱難、不怕挫折、承受壓力、敢於拼搏的讚歎。

⑥在以後的歲月裏,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

這句話與課文開頭的第一句相照應,突出這次雜技表演給作者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句末的省略號是作者從中受到的啟示,耐人尋味。

2、對詞語的理解。

不失風度:不喪失美好的舉止姿態。

驚心動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文中指頂碗少年的表演使作者受到很大震動,留下深刻感受。

附和:形容言語、動作追隨別人。文中用來形容在少年第二次表演失敗時,一些觀眾跟着別人起鬨的表現。

陶醉:形容很得意沉浸在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文中形容觀眾沉浸在優美的雜技表演之中。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2、弄清課文內容,瞭解課文的表達順序,懂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知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

四、教學建議

1、本文是略讀課文,要讓學生自主獨立地讀書,把握課文的梗概,瞭解課文的表達順序,感悟出“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2、引導學生閲讀課文前面的連接語,明白本課的學習目標:

一是默讀課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

二是説説自己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圍繞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人生哲理。

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為什麼説這場表演是“驚心動魄”“難度很大”的?指導學生重點理解3—7自然段,抓住人物動作、神態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如,描寫頂碗少年前兩次表演時的動作的語句,“在輕鬆幽雅的樂曲聲裏……碗,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體”“忽而卧倒,忽而躍起”“到最後關頭了,又是兩個人疊在一起……碗,又在他頭頂厲害地搖晃起來。……碗,又掉了下來”,從這些語句我們感受到這場雜技表演不僅精彩優美,而且表演難度很大。再如,描寫少年表演時神態的語句,“沒有慌亂,而且不失風度”“呆呆地站着,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可見他在第一次失敗後,還能保持鎮定,有重新表演的信心;但在第二次失敗後,他心情十分緊張,沒有了再次表演的勇氣。從對少年表演雜技的動作、神態描寫,體會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難度很大”的雜技表演。同時,還要從對觀眾的表情、言行的描寫,對“碗”的具體描寫,感受雜技表演的難度很大;從對老者神態、動作的描寫,體會老者對少年的寬容和鼓勵,正是這寬容和鼓勵,給了少年勇氣和力量,使表演獲得了成功。

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對這個問題要引導學生聯繫第一自然段來理解,發表自己的見解。作者從頂碗少年的表演中獲得了人生的啟示──那就是面對挫折,我們要勇於拼搏,不要輕易放棄。

3.瞭解課文的敍述順序。作者從對自己人生經歷的總結下筆,採用回憶的方式描寫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以雜技表演的順序“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又失敗──第三次成功”為線索進行描寫,最後抒發內心的感歎和激動。前後照應,首尾呼應,最後感悟出“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4.指導學生自主積累語言。“座無虛席”“驚慕”“目不轉睛”“不知所措”“驚心動魄”等詞語要在理解中積累,在習作中運用。

五、教學案例

1、讀“連接語”,明確學習任務

今天我們學習第4課《頂碗少年》,這是我國著名作家趙麗宏先生的作品。請同學們認真看看課文前面的“連接語”,看看我們可以怎樣來學習課文?

(一是默讀課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二是説説自己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

2、默讀思考,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

①作者看到的是一場難度非常大的雜技表演。

看看課文哪些自然段是寫少年表演的過程的?(3—7自然段)

②自由朗讀3—7自然段,邊讀邊勾畫批註,想一想:為什麼説這是一場難度非常大的雜技表演?也可以小組討論。

③全班交流。從少年兩次表演都失敗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難度很大,可以結合課文中的具體語句來體會。

④有感情地朗讀。從少年兩次表演的失敗中,我們感受到,作者看到的的確是一場難度非常大的雜技表演!帶着這樣的感受,朗讀3、4自然段。

3、作者看到的是一場體現老者的寬容和關愛的雜技表演。這可以從老者的神態和動作,從少年前後表現的變化兩個角度感受到。

①“一位矮小結實的白髮老者從後台走到燈光下……嘴裏低聲説了一句什麼。少年鎮靜下來,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鞠了一躬。”從老者的神態和動作中可以體會到老者對少年的鼓勵和關愛。

②少年在第一次失敗後“沒有慌亂,而且不失風度”,可是第二次失敗後“呆呆地站着,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可見他第二次失敗後已經非常緊張,但當老者安慰他之後,他鎮定下來了,第三次表演獲得了成功,可見老者對他的關愛和鼓勵多麼重要。

③引導想象:老者可能對頂碗少年低聲説了什麼?體會到雖然我們不知道老者到底説了什麼,但我們可以肯定,正是有了老者的寬容和鼓勵,才有少年最後的成功!

④帶着這樣的感受,朗讀描寫老者的片段。

4、作者看到的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略)

5、作者看到的是一場讓自己難以忘懷的雜技表演。(略)

六、感悟寫話,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

1、引導寫話。請同學們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想想你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把你想到的內容寫下來。

2、寫話交流,體會“失敗乃成功之母”“成功來自拼搏”“寬容和關愛能夠幫助別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3、小結:樸實的話語,表達了作者的心聲,也表達了我們的感受。看來這也是一場讓我們獲得人生啟示的雜技表演!

七、摘錄詞語

1、詞語積累。課文中有很多值得積累的詞語。請同學們把你覺得值得積累的詞語抄寫下來。

2、詞語推薦。推薦一個詞語和大家分享。

3、結束語。相信同學們會把這些詞語記在腦海裏,運用在我們的習作中。

《頂碗少年》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本課生字新詞。

2.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句子的含義,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自然段。

教學重點

結合課文內容瞭解句子的含義,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過雜技比賽嗎?説説你在觀看比賽時的感受。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場驚心動魄的雜技表演。

二、初讀課文,掌握字詞

1.自由讀課文,根據課後生字表讀準字音(教師巡視指導)。

用自己的話説説這篇文章主要寫一件什麼事。談談自己讀後的感受。

2.指名讀課文,矯正字音。

3.檢查詞語理解情況

優雅頹喪迷惘座無虛席不知所措

4.理解課文內容,理清寫作順序。

(1)默讀,給課文分段,總結段意。

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倒敍式開頭。

第二部分:

第2自然段到倒數第2自然段:寫頂碗少年不怕失敗,第三次終於穩住了頭頂的那一疊瓷碗,贏得了所有觀眾的熱烈掌聲。

第三部分:

第7自然段:寫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2)自由讀第二部分。

用序號從文章標出頂碗少年一共嘗試了幾次。

第一次失敗。第2自然段。

第二次失敗。第3自然段。

第三次成功。4到6自然段。

5.齊讀文章最後一個自然段。

三、作業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回憶一下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二、品讀詞句,體會情感。

1.默讀課文,思考:頂碗少年進行了幾次表演?(三次)

2.生讀課文,以讀帶思。

(1)學生讀第一個場面描寫,畫出失敗後少年的表現(台上,卻並沒有慌亂。頂碗的少年歉

疚地微笑着,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2)學生讀第二個場面描寫,畫出失敗後少年的表現(台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臉上全是

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3)學生讀第三個場面描寫,畫出少年的表現。

3.讀這三句話,(投影出示)體會頂碗少年三次表演的心理變化。(聯繫前後文的場面描

寫。)(1)台上,卻並沒有慌亂。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2)台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3)少年鎮靜下來,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們鞠了一躬。

4.頂碗少年連續兩次失誤,當第三次繼續表演這個節目時,他心裏會怎麼想?如果表演者

是你,你會怎樣做?

三、課後拓展,深化感悟。

讀了課文,我們從中得到什麼啟發?假如你到現場看了頂碗少年的表演,你會在觀眾留言簿上寫些什麼?

四、總結:

讀到這兒,我相信同學們已經深深地感受到了頂碗少年那顆鍥而不捨、勇敢頑強的心。真心希望我們班的每一個同學都有一顆這樣的心,在生活中,在學習上,不怕困難,永不退縮。

五、板書設計:

第一次失敗:微笑鞠了一躬

第二次失敗:呆呆地不知所措

第三次成功:鎮靜鞠了一躬

驚心動魄的拼搏

語文A版第十冊《頂碗少年》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理解座無虛席、驚羨、歉疚、驚心動魄、陶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體會文章藴含的哲理,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4、學習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

1、課前選讀哲理小故事,試着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課文最後一段的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雜技表演嗎?談談你的感受。

是的,雜技是一項很複雜的表演,有時一個節目經過幾年的訓練,可以説是台上3分鐘,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過沒有,當一個雜技演員在表演時兩次出現了失誤,他還有信心表演下去嗎?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頂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許你會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來。

板題:

頂碗少年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聽讀,糾正字音後練習讀熟。

3、默讀課文分段,看看課文是分幾部分寫的,每部分寫了什麼內容。

(第一部分:1~7自然段 寫頂碗少年不怕兩次失敗,第三次終於穩住了頭頂的那一疊瓷碗,贏得了所有觀眾的熱烈掌聲。第二部分:8自然段 寫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三、自學感悟,理解課文

出示自學思考題,學生小組自學討論:

1、默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

一摞金邊紅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每一次的出現你都有什麼感受?

2、自由讀課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達的含義。

四、彙報交流,朗讀體會

1、指名交流討論結果。

2、結合彙報讓學生朗讀相應的部分,朗讀第一部分讓學生充分地在讀中去體會少年的心理變化及觀眾的心情。

3、白髮老者會對少年説些什麼呢? 引導學生髮散思維。

4、反覆讀,反覆品味在以後的歲月裏,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從文中的省略號你讀出了什麼?

5、有感情朗讀全文。

五、暢談感受,明確哲理

學習課文後你有什麼感受?

總結: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會遇到失敗的考驗,但是,只有敢於拼搏的人,才是勝利者。在山窮水盡和絕境裏,如果我們再搏一下,也許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嚴寒,再搏一下,可能會迎來温暖的春風;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會到達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頂的山腳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會登上世界最高峯課文學完了,但是讓我們永遠記住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六、拓展延伸,啟迪思維

課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筆墨寫白髮老者,但正是這位老者的出現,使故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他給少年的僅僅是幾句話,但他給少年的也許是能啟迪少年一生的哲理,請你按提示改寫課文。

《頂碗少年》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2、弄清課文內容,瞭解課文的表達順序,懂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知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能回答課後問題。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以及收集到的資料信息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看過雜技嗎?都看過那些雜技表演?

2、教師小結:同學們,我們看到的都是雜技演員在舞台上成功的表演。其實,雜技師一項很複雜的表演,“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一位普通的頂碗少年,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過去了二十多年仍記憶猶新。我想,這位少年同樣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一同回到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劇場,去感受那激動人心的一幕。(教師板書課題)

3、介紹作者。

4、教師導讀:《頂碗少年》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二、提綱導路,學生自讀

1、默讀課文,聯繫上下文或利用工具書瞭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不失風度驚心動魄附和陶醉不知所措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3、填空:這真是一場的雜技表演。

4、把令你感到的句子畫出來,把自己的感受批註在旁邊。

三、自學反饋,整體感知

1、認讀生字新詞,正確認讀文中的多音字。

喝(hè)彩屏(bǐng)住氣附和(hè)結(jiē)實

2、理解詞語的意思。

3、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4、快速默讀課文,瞭解文章的表達順序。(作者採用回憶的方式描寫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以雜技表演的順序“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又失敗——第三次成功”為線索進行描寫,最後抒發內心的感歎和激動。前後照應,首尾呼應。)

5、交流:讀了課文,你覺得作者當年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

6、教師小結:是呀,這場雜技表演令作者永生難忘,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課文的描述也去好好感受一番。

四、品析文本,感悟哲理

1、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找找哪些描寫讓你感受到了雜技表演的驚心動魄,並在一旁寫上自己的理解與感受。

2、指名反饋,全班交流。

(1)少年的表現。

(2)碗的描寫。

(3)觀眾的反應。

3、教師小結過渡: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雜技表演呀,然而令作者永生難忘的僅僅是頂碗少年高超的表演技藝嗎?如果不是,那到底是什麼讓作者每每想起心中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呢?

(1)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描寫少年面對失敗時的表現進行品析。

(2)教師導言:在親眼目睹了表演的全過程後,作者對這場雜技表演發出了怎樣的感歎?請從文中找出來。

(3)指名反饋:“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

(4)引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5)交流:你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來什麼?

4、瞭解文章結尾的表達效果。

5、學生練習有感情地齊讀課文首尾兩個自然段。

五、總結全文

1、教師引導交流:作者從一場驚心動魄的雜技表演感悟到了一個人生哲理,那麼學完這篇課文,你們又獲得什麼啟示呢?

2、學生暢所欲言。

3、教師總結。

六、佈置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詞句。

2、選做:寫一寫讀後的感想。

《頂碗少年》語文教案8

課題

4、頂碗少年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課文的表達順序,情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2、品讀課文對人物動,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學習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

重點

難點

關鍵

:把握主要內容,弄清頂碗少年是怎樣面對失敗,堅持一次次表演,最後獲得成功的

:體會作者的情感,並從頂碗少年的表演中領悟人生哲理

步驟

師生雙邊活動

個體設計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看過雜技嗎?都看過哪些雜技表演?

2、師:雜技是一項很複雜的表演“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今天我們就去了解一下頂碗少年的故事

3、介紹作者

二、初讀課文

1、初讀課文,想想課文講述了一件什麼事?

2、聯繫上下文或利用工具書理解本課的詞語

3、快速默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

4、你覺得這是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

三、品讀語句

1、畫出描寫少年表演時的情形以及描寫觀念的語句,讀一讀把你的感受和同學交流一下。

2、集體所饋,感情朗讀

(1)第一次表演

(2)第二次表演

(3)第三次表演

3、從三次表演中,你們從中悟到了什麼

4、讀到這裏,你們體會到作者每次想起這場表演心裏的那份微微的激動了吧!拿起筆,把作者省略的部分補充完整

板 書 設 計

4、頂碗少年

鎮定,自信→緊張、喪失勇氣→鎮靜、自信、充滿勇氣

失敗 再失敗 成功

失敗乃成功之母

課後記:略

《頂碗少年》語文教案9

教材分析:本篇課文是一篇寫人的文章,情節簡單而又一波三折,十分吸引學生;文章表述層次清楚,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作者對人物神態,動作和外貌的描寫生動細膩,適於學生學習寫人文章的方法,並作語言的積累,新課標語文6年下《頂碗少年》教學設計。文章語句優美,適於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學生分析:學生在生活中有過一定的失敗體驗,課前又做過相關調查,掌握了有關資料,很可能與頂碗少年在某些地方產生共鳴,容易激發起學生向頂碗少年學習百折不撓的精神的熱情。

教學理念: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充分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

·聯繫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激情。

·抓住人物語言,進行積累。

教學目的:

1.讀懂課文內容,能回答課後問題。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2.結合課文內容以及收集到的資料信息,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6、7自然段。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容,能回答課後問題。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

·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教學難點:結合課文內容以及收集到的資料信息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導入:

一位普通的頂碗少年,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過去了二十多年仍記憶猶新。我想,這位少年同樣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一同回到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劇場,去感受那激動人心的一幕。

二、指導深入理解:

1.默讀課文,想一想:頂碗少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再次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並對上節課內容進行回顧。]

可用以下問題進行啟發:

少年兩次失敗,當時情況如何?觀眾反映怎樣?

少年表現有何變化?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課文。

可以自己學,也可以小組學習探究,也可先自學,再小組合作。

[用學生喜歡的方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培養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在新的學期面對新的學生要教一些合作學習的方法。

強調不必把問題一一思考解答,可選擇感興趣的去品讀思考。]

3.集體交流

[小組合作進行彙報,要注意小組組員之間的合作關係,避免成為“一言堂”。發言的人要能夠代表本小組的不同意見,要逐步培養學生蒐集、整理的本領,並要養成傾聽別人發言的習慣。]

學生結合自己找的重點句談想法,並注意“推己及人”想象頂碗少年兩次失敗時的想法,並探討他能夠取得最後成功的原因。

可通過以下兩題進行讀中想象:

(1)如果你是這位少年,面對兩次表演失敗會想些什麼?

(2)老者可能會對我説些什麼?

4.有選擇的朗讀:抓住印象最深的場面,反覆朗讀,想象當時的情景,和同學交流感受。

三、通讀深入探究:

1.思考:假如你在現場,你會想什麼?説什麼?

[引導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只要堅持下去,不屈不撓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2.重點理解結尾句。體會文章表達的感情。

(1)自讀思考作者有哪些想法?。

(2)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談體會。

人生會有許多挫折,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不要喪失信心,不要退卻。要看到光明,要以極大的韌性去戰勝困難,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3)背誦第6、7自然段。

A.朗讀第6、7自然段,想主要寫了什麼?

第6自然段有兩個意思:

(1)深信當年那位頂碗少年已成為一名稱職的雜技藝術家。

(2)那一夜頂碗少年的演出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第7自然段用文學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深切感受。

B.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背誦。

C.同學互背。

D.看誰背得又多又對。

四、有感情通讀全文,進一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課外延伸:

1.學習了這篇課文,對你今後做事有哪些啟發?想一想用一兩句話説一説。

2.你還了解哪些不怕困難,勇於拼搏的.人物和事蹟,給大家講一講。

六、佈置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詞句。

2.選做:寫一寫讀後的感想。

《頂碗少年》語文教案10

學習目標:

1.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理解“座無虛席、驚羨、歉疚、驚心動魄、陶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體會文章藴含的哲理,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4.學習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給學生推薦趙麗宏的作品《三峽船伕曲》《雨中》《學步》《雨中的鴿子》等。

2.蒐集並閲讀其他面對失敗,勇敢堅強戰而勝之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談話:學習第三課《桃花心木》,我們知道林清玄是個善於觀察生活的人,他看種樹的人給桃花心木澆水,悟出了人的成長的道理。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偶然遇到一些人和一些事,從這些偶遇的人和事中,有心人也能得到啟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今天,就讓我們去看一場雜技表演,去認識一位頂碗少年。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介紹作者:趙麗宏,1951出生,著名的詩人、散文家,上海人。發現和表現社會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趙麗宏散文創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摯細膩,文風清麗典雅,被譽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詩”。代表作有《三峽船伕曲》、《雨中》、《學步》、《雨中的鴿子》等。

4.指生自讀閲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自己喜歡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

2.指生逐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一場雜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頂碗時,頭頂上的碗兩次失誤掉了下來,少年不氣餒,第三次頂碗終於獲得了成功。)

3.指生朗讀自己標畫下來的喜歡的句子,談感受。

三、品讀課文,明白道理

1.猜問激趣:老師在備課時,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可是始終沒有找到滿意的答案,你們想知道老師思考的是一個什麼問題嗎?請同學們猜一猜。(學生猜問,教師及時引導)

2.教師根據學生猜問題的情況,提出自己一直思考的問題:頂碗少年的表演精彩嗎?他表演成功了嗎?

3.教師引導學生分成兩方:一方認為頂碗少年的表演很精彩,很成功;一方則認為則頂碗少年的表演不夠精彩,不很成功。

4.分組學習:同組內觀點不一致的同學先進行辯論,同組內觀點一致的同學互相交流,歸納總結自己的觀點。教師及時參與學生討論,給予指導。

5.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展開辯論,教師及時推波助瀾,激化矛盾,引領學生對自己的觀點進行深入思考。

⑴具體觀點歸納如下:

認為頂碗少年的表演很精彩,很成功的:

①精彩之一――第一次頂碗時:“在輕鬆優雅的樂曲聲裏,只見他頭上頂着高高的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卧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他騎在另一位演員身上,兩個人一會兒站起,一會兒躺下,一會兒用各種姿態轉動着身軀。”

②精彩之二――第二次頂碗時:“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複着剛才的動作,依然是那麼輕鬆優美……到最後關頭了,又是兩個人疊在一起,又是一個接一個艱難的轉身”。

③精彩之三――第三次頂碗時:”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當那疊碗又劇烈地晃動起來時,少年輕輕抖了一下腦袋,終於把碗穩住了。”

④成功――儘管頂碗少年前兩次的表演失敗了,可是他沒有被失敗嚇倒,第三次表演獲得了成功。從“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可以感受到,觀眾也認為少年的表演是精彩的,成功的。

認為頂碗少年的表演不夠精彩,不很成功的:

①少年前兩次的頂碗表演時,由於沒有把握好平衡,頭頂上的碗兩次掉下來摔碎了――“在一個大幅度轉身的剎那間,那一大疊碗突然從頭上掉了下來!”;“那一疊碗卻彷彿故意搗亂,突然跳起搖擺舞來。少年急忙擺動腦袋保持平衡,可是來不及了。碗,又掉了下來。”

②從觀眾的反應看出――“觀眾中有人在大聲地喊:‘行了,不要再來了,演下一個節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來。”觀眾對少年表演中出現的兩次失誤不滿意。真正精彩、成功的表演,應該是一次就成功,而不應該是第三次。

③從少年表演失誤後的表現看出來――第一次:“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第二次:“台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少年鎮靜下來,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們鞠了一躬。”

⑵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充分自主讀書,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不管是贊成哪方觀點,陳述時都要做到有理有據,“理”,即自己的觀點,“據”,即從課文中尋找相關句子證實自己的觀點。

⑶教師要在學生充分交流、辯論的基礎上,適時引導:

①從表演的過程來看,頂碗少年的表演出現了兩次失誤,沒有一次成功,的確並不精彩;

②從頂碗少年在表演中所體現出來的不怕失敗,面對兩次失敗,勇於拼搏的精神來看,他的表演是十分精彩、成功的。正是有這樣的拼搏精神,他的第三次表演才取得了成功。

③如果,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就獲得了成功,觀眾欣賞到的就只是一次“精彩、成功”的雜技表演而已。正因為頂碗少年的表演是在出現了兩次失誤後的第三次成功的,觀眾才不僅看到了精彩、成功的雜技表演,而且從這位頂碗少年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種不怕失敗、勇於拼搏的精神。這種精神遠比看到一場沒有失誤的雜技表演更有意義。每一位觀看過表演的觀眾,都可能“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因為,他們從中“得到了啟示,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哲理――面對困難和失敗,只有堅持下去,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四、感情朗讀,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1.在學生找到課文中描寫少年神情、動作的句子論證自己的觀點時,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體會少年兩次失誤後的心理活動。

2.指導學生朗讀描寫少年神情、動作的句子,感受少年的心理活動。

3.拓展延伸,想象説話(請學生任選一、兩個話題展開想象,進行説話練習)

⑴“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學生找到這句後,教師要及時引導體會為什麼一次雜技表演成為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少年在與誰搏鬥?這場搏鬥何以驚心動魄?

⑵如果頂碗少年的第三次表演仍然沒有成功,你覺得他該怎麼辦?是放棄了,不再表演,還是繼續表演第四次?如果你就是頂碗少年,你會怎麼做?

⑶表演結束後,如果你是一位記者,你會怎樣採訪這位頂碗少年?向他提些什麼問題呢?

⑷你的生活、學習中有沒有遇到過困難和失敗,你是怎麼做的?學習了本文,你得到什麼啟示?

《頂碗少年》語文教案11

學習目標:

1.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理解“座無虛席、驚羨、歉疚、驚心動魄、陶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體會文章藴含的哲理,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4.學習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給學生推薦趙麗宏的作品《三峽船伕曲》《雨中》《學步》《雨中的鴿子》等。 2.蒐集並閲讀其他面對失敗,勇敢堅強戰而勝之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談話:學習第三課《桃花心木》,我們知道林清玄是個善於觀察生活的人,他看種樹的人給桃花心木澆水,悟出了人的成長的道理。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偶然遇到一些人和一些事,從這些偶遇的人和事中,有心人也能得到啟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今天,就讓我們去看一場雜技表演,去認識一位頂碗少年。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介紹作者:趙麗宏,1951出生,著名的詩人、散文家,上海人。發現和表現社會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趙麗宏散文創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摯細膩,文風清麗典雅,被譽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詩”。代表作有《三峽船伕曲》、《雨中》、《學步》、《雨中的鴿子》等。

4.指生自讀閲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自己喜歡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

2.指生逐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一場雜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頂碗時,頭頂上的碗兩次失誤掉了下來,少年不氣餒,第三次頂碗終於獲得了成功。)

3.指生朗讀自己標畫下來的喜歡的句子,談感受。

三、品讀課文,明白道理

1.猜問激趣:老師在備課時,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可是始終沒有找到滿意的答案,你們想知道老師思考的是一個什麼問題嗎?請同學們猜一猜。(學生猜問,教師及時引導)

2.教師根據學生猜問題的情況,提出自己一直思考的問題:頂碗少年的表演精彩嗎?他表演成功了嗎?

3.教師引導學生分成兩方:一方認為頂碗少年的表演很精彩,很成功;一方則認為則頂碗少年的表演不夠精彩,不很成功。

4.分組學習:同組內觀點不一致的同學先進行辯論,同組內觀點一致的同學互相交流,歸納總結自己的觀點。教師及時參與學生討論,給予指導。

5.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展開辯論,教師及時推波助瀾,激化矛盾,引領學生對自己的觀點進行深入思考。 ⑴具體觀點歸納如下:

認為頂碗少年的表演很精彩,很成功的:

①精彩之一――第一次頂碗時:“在輕鬆優雅的樂曲聲裏,只見他頭上頂着高高的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卧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他騎在另一位演員身上,兩個人一會兒站起,一會兒躺下,一會兒用各種姿態轉動着身軀。”

②精彩之二――第二次頂碗時:“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複着剛才的動作,依然是那麼輕鬆優美……到最後關頭了,又是兩個人疊在一起,又是一個接一個艱難的轉身”。

③精彩之三――第三次頂碗時:”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當那疊碗又劇烈地晃動起來時,少年輕輕抖了一下腦袋,終於把碗穩住了。”

④成功――儘管頂碗少年前兩次的表演失敗了,可是他沒有被失敗嚇倒,第三次表演獲得了成功。從“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可以感受到,觀眾也認為少年的表演是精彩的,成功的。

認為頂碗少年的表演不夠精彩,不很成功的:

①少年前兩次的頂碗表演時,由於沒有把握好平衡,頭頂上的碗兩次掉下來摔碎了――“在一個大幅度轉身的剎那間,那一大疊碗突然從頭上掉了下來!”;“那一疊碗卻彷彿故意搗亂,突然跳起搖擺舞來。少年急忙擺動腦袋保持平衡,可是來不及了。碗,又掉了下來。”

②從觀眾的反應看出――“觀眾中有人在大聲地喊:‘行了,不要再來了,演下一個節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來。”觀眾對少年表演中出現的兩次失誤不滿意。真正精彩、成功的表演,應該是一次就成功,而不應該是第三次。

③從少年表演失誤後的表現看出來――第一次:“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第二次:“台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少年鎮靜下來,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們鞠了一躬。”

⑵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充分自主讀書,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不管是贊成哪方觀點,陳述時都要做到有理有據,“理”,即自己的觀點,“據”,即從課文中尋找相關句子證實自己的觀點。

⑶教師要在學生充分交流、辯論的基礎上,適時引導:

①從表演的過程來看,頂碗碗少年的表演出現了兩次失誤,沒有一次成功,的確並不精彩;

②從頂碗少年在表演中所體現出來的不怕失敗,面對兩次失敗,勇於拼搏的精神來看,他的表演是十分精彩、成功的。正是有這樣的拼搏精神,他的第三次表演才取得了成功。

③如果,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就獲得了成功,觀眾欣賞到的就只是一次“精彩、成功”的雜技表演而已。正因為頂碗少年的表演是在出現了兩次失誤後的第三次成功的,觀眾才不僅看到了精彩、成功的雜技表演,而且從這位頂碗少年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種不怕失敗、勇於拼搏的精神。這種精神遠比看到一場沒有失誤的雜技表演更有意義。每一位觀看過表演的觀眾,都可能“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因為,他們從中“得到了啟示,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哲理――面對困難和失敗,只有堅持下去,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四、拓展延伸,想象説話(請學生任選一、兩個話題展開想象,進行説話練習)

1.如果頂碗少年的第三次表演仍然沒有成功,你覺得他該怎麼辦?是放棄了,不再表演,還是繼續表演第四次?如果你就是頂碗少年,你會怎麼做?

2.表演結束後,如果你是一位記者,你會怎樣採訪這位頂碗少年?向他提些什麼問題呢?

3.你的生活、學習中有沒有遇到過困難和失敗,你是怎麼做的?學習了本文,你得到什麼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