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古詩詞景物形象鑑賞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2.2W

周道寶

古詩詞景物形象鑑賞

形象、意象、意境是三個容易混淆的概念,通俗實用説,以主、客觀特點可以區別形象和意象這兩個概念,以單一或多個(數量)可以區別意象和意境這兩個概念。也就是説,形象是指客觀的景、物、人;當客觀形象一旦寫入詩中,藴藉了詩人主觀的情感,那麼,詩歌中的形象便成了意象或意境;形象和意象或意境(“意”就是主觀方面的東西)的區別主要看有無主觀的感情色彩,因為寫入詩中的景物或人必然打上詩人情感的烙印,所以,嚴格地説,詩中形象應稱為“意象”或“意境”。那麼,意象和意境怎麼區別呢?簡言之,意象是指單一的突出的包含感情的形象,意境是指幾個包含感情的形象組合而成的情境氛圍。傳統而模糊地説,我們仍稱詩中的意象為形象。

景物形象,廣義而言,我們可以理解為自然景物形象和詠物詩中被人格化了的客觀物象。詩歌中的景物是浸潤了詩人情感的形象,是詩人抒情言志的載體。因此,鑑賞詩中的景物形象,就要從詩中所寫景物或事物的自然屬性(特點)入手,體味其表現的社會屬性。簡言之,一要藉助景物意象,品味意境;二要把握詩中描寫的畫面,並分析描摹圖景的方法技巧(包括遠、近,聲、色,動、靜,明、暗等),領會寫景狀物的方法(比喻、比擬、襯托、對比、誇張、通感、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正側結合、點面結合、遠近結合、聲(音)色(色彩)結合、白描等);三要領會概括其作用。

【命題角度一】表述景物形象的特點

【答題思路】

景物形象特點應分為為單個的景物特點和多個景物構成的意境特點。單個景物形象特點的答題模式:(1)這首詩塑造(或刻畫)了            景物形象;(2)詩中          皆説明這一景物形象特點;(3)詩人塑造這一形象是為了抒發         情感。多個景物形象構成的意境的答題模式:(1)勾畫描繪景物的重點詞語或詩句。(2)描述畫面。對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可先總説:本詩的描寫對象(主要指什麼季節的景象),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和景物的特點,然後連接成句,另外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3)概括特點。就是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蕭瑟淒涼、恬靜優美、明淨絢麗、雄渾壯闊等;(4)揭示情感。即流露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主要包含兩方面:樂情:愉悦、歡快、讚美、仰慕、豪邁、閒適、恬淡等;哀情:沉痛、悲憤、哀傷、惜別、依戀、憂國憂民、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等等。)

注意點:答題要具體,不能大而空、多而濫,針對性要強。

【例題引導】

小松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裏,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問題:試分析詩中小松形象。

答:這首詩塑造了不被統治者發現、重視但具有強大生命力終成棟樑之材的小松形象。詩中“自小刺頭深草裏”--小松剛出土,的確小得可憐,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沒在“深草裏”。但它雖小而並不弱,在“深草”的包圍中,它不低頭,而是“刺頭”, 顯示出小松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這裏連説兩個“凌雲”,前一個指小松,後一個指小松已長成大鬆。大鬆“凌雲”,已成事實,稱讚它高,並不説明有眼力,也無多大意義,因為,它已成棟樑之材。詩人借塑造小松形象,貶斥了統治不重視發現和培養人才的現象,也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

【類題訓練】

1.閲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日 暮  杜甫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

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頭白燈明裏,何須花燼繁。  

頸聯寫出了景物怎樣的特點?

答:                                                                                                                                            

2、閲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

鷓鴣天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該詞反映了什麼季節的景物的什麼特點?

答:                                                                      

【命題角度二】分析刻畫景物形象的方法

【答題思路】

景物形象的自然屬性不外乎從三個角度去鑑賞,即景物間的遠近關係,品味哪些是作為背景的遠景,哪些是作為主體的近景;景物間的動靜關係,品味哪些是動景,哪些是靜景,是以動襯靜,還是以靜襯動;景物間的色彩情況。景物形象的社會屬性,是指品味景物中所包涵的思想情感、寓意、象徵等。這四個角度便構成了景物形象“四品”。答題時,第一步,在整體把握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準確找出運用了表達技巧的詩句,指出運用了什麼表達技巧。第二步,結合詩句,分析這種手法所表現的內容。第三步,分析這些手法的運用,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最後,緊扣題目要求,整理出簡練的答案。

【例題引導】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問題:王維的詩往往詩中有畫,試分析詩人用什麼手法描繪怎樣一幅畫面。

參考答案:詩人通過動靜結合、遠近結合、注意色彩運用描繪一幅幽靜清新、色彩絢麗的山林圖。詩人用若有若無的“人語聲”反襯山中的寂靜;以蓊鬱廣袤的森林為背景,以眼前夕陽箭射樹林為主體,夕陽、青苔、翠木,色彩絢麗,詩人通過描繪此幅畫面,表現對鹿柴隱居閒適生活的喜愛。

【類題訓練】

3.閲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江 亭  杜甫

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

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  

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顰眉。

頷聯用什麼手法來寫景的?表現詩人什麼樣的內心世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閲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峯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該詞是用什麼手法寫景的?表達了詞人什麼思想情感?

答:                                                                      

【命題角度三】分析景物形象的作用

【答題思路】該題考查的是景物形象的作用。任何景物形象都有作者的寄寓和意圖,它可以渲染氣氛,抒發情感,代替作者寄寓心志,化虛為實或化抽象為形象。這類問題可概括為景物形象的作用、妙處、效果。鑑賞時的基本思路是以所寫景物的自然屬性為依據,感受所渲染的客觀氛圍,挖掘其深刻的社會屬性(即作者藉以抒發的感情、表達的心志等)。

具體答題步驟:(1)景物形象的基本特徵的分析,分析景物形象(意境)的特點,主觀感受意境氛圍;(2)挖掘景物形象內在的品格、精神,抓物與情、物與志的“契合點”,確定答題點;(3)結合作者的有關常識(詩歌內容和背景知識)來分析;(4)從渲染氣氛、抒發情感、表達心志和化實為虛等四個方面,選擇其中一點或者幾點來闡釋,這是最重要的。這樣就可以把景物形象所表達的意義、內涵、作用等闡釋清楚。

【例題引導】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及未休兵。

問題:試分析“月”這個意象在詩中的作用。

參考答案:“月”是中國傳統詩詞中典型意象,在此詩中,此意象有以下作用:引發詩人懷念家鄉,思念親人;夾雜着生離死別的焦慮;藉此意象來抒發詩人憂國憂民,不滿現狀,渴望社會安定的情感。

【類題訓練】

5.閲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書邊事 (唐張喬) 

 調角斷清秋,徵人倚戍樓。春風對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無兵阻,窮邊有客遊。 蕃情似此水,長願向南流。

問:詩的頷聯取“青冢”這一意象,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閲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菩薩蠻(韋莊)

人人盡説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問:分析詞中“春水”這一意象的的藝術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閲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

定風波 李珣

雁過秋空夜未央,隔窗煙月鎖蓮塘。往事豈堪容易想,惆悵。故人迢遞在瀟湘。縱有迴文重疊意,誰寄?解鬟臨鏡泣殘粧。沉水香消金鴨冷,愁永。候蟲聲接杵聲長。

注:金鴨,形狀如鴨的金屬香爐。

問:試分析這首詞中“雁”這一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題角度四】印證有關景物形象的觀點

【答題思路】

印證有關景物形象的題目,一般是針對某首詩中的某一句(或幾句),先引述前人的評價(思想內容方面、表達技巧方面和語言風格方面等),然後要求發表自己的看法,或印證前人的觀點,或闡述自己的看法。答題時,對原詩的內容情感和表達技巧,要有清楚、準確的把握。再讀懂前人評價的內涵(這很重要),並以此為“論點”去闡發,或贊同,或提出新見。語言表述要注意簡潔明瞭,力求要言不煩。

答題模式:(1)贊同(或反對)題乾的觀點;(2)因為,詩中景物形象具有   

特點,(3)具體詩句內容是         ,這就很好證明此觀點正確(或錯誤)。

【例題引導】

春宿左省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 

星臨萬户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 

問題:前人鑑賞此詞説,“頷聯大景有大寓意”,你同意這一看法嗎?請説明理由。

參考答案:同意這一看法。頷聯的確寫的是大景而且有大寓意。此句中 “動”和“傍”,分別為“閃動、浮動”,“靠着,相連”,前句説在星光的照耀下,宮殿中的千門萬户也似乎在閃動;後句説宮殿高入雲霄,照到的月光彷彿也特別多。這兩句不僅把星月映照下宮殿巍峨清麗的夜景形象地描繪出來了,並且寓含着帝居高遠的頌聖味道,虛實結合,形神兼備 ,語意含蓄雙關 ,意境闊大。寓意深遠。

【類題訓練】

8.閲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

蝶戀花(秋思)(周邦彥)

月皎驚烏棲不定,更漏將殘,軲轆牽金井。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執手霜風吹鬢影,去意徘徊,別語愁難聽。樓上闌干橫斗柄,露寒人遠雞相應。

前人分析這首詞説,首句中兩個意象有深意。你是否同意這種説法,請説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閲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裏笙歌作。[注]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歎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鋭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問題:有人評價説“尾句提到“黃鶴”意象較有意藴,也有一定作用”,你是否同意,請説出理由。

10、閲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

鷓鴣天 代人賦①

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山遠近,路橫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注)①這首詞作於作者遭彈劾解官歸居時。 ②青旗:酒旗,酒店門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問題:有人説,“詞的上闋描繪了初春時鄉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你是否同意,請簡述理由。

(本版參考答案見下期)

原創類題訓練參考答案:

1、頸聯寫出了景物的寧靜、悽清、幽冷的特點,以此來襯托詩人的不寧靜。抒發了詩人沉重的衰老感和濃濃的懷念故鄉的`愁緒。

2、該詞寫於蘇軾被貶到黃州期間。用樂景寫哀情(展開),反映的時間是夏末秋初,通過清新、幽雅的景物描寫,表現詞人抑鬱不得志的失意心境,反映其隱逸生活。

3、這首詩作於761,那時杜甫居於成都草堂,生活暫時比較安定。頷聯通過動靜互襯的手法來寫景的。流水、浮雲是動景,以動景反襯詩人外在形象的靜態,雙以詩人外在的靜反襯內心的動,抒發了詩人憂國憂民的焦灼心情。

4、這是一首送別詞,該詞用比喻、擬人、聯想等手法來寫景的,(展開分析略)構思新巧,表現對老朋友的深情厚意。上片寫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達了惜別深情,下片直抒胸臆,兼寫離愁別緒與對友人的深情祝願。

5、“青冢”,是漢朝王昭君的墳墓。這使人由王昭君和親的事蹟聯想到目下邊關的安寧,體會到民族團結正是人們長期的夙願,而王昭君的形象也會象她墓上的青草在春風中搖盪一樣,長青永垂。“梁州”,當指“涼州”。涼州,地處今甘肅省內,王昭君的墓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與涼州地帶一東一西遙遙相對。傍晚時分,當視線從王昭君的墓地又移到涼州時,夕陽西下,餘輝一片,正是一派日麗平和的景象。這就突出了邊疆的安定、祥和。

6、“春水碧於天”,該詞用“春水”這一意象,一者來表現江南的美好,二者,將對江南的無限喜愛和眷戀之情有形化了,可感化了。

7、雁是候鳥,隨着季節變化而遷徙,人們看到此遷徙的候鳥,自然而然勾起對遠行人思念,盼望着他也能像雁一樣擇日而返。所以,雁這一意象在詞中既起烘托悽清氛圍的作用,也起了藉此抒發女子徹夜難眠,思念遠行人情感的作用

8、同意。首句中“月”“烏”兩個意象的確有深意。因為這首送別詞選取早晨時間,分別寫別前、別時、別後的情景,從室外寫到室內,又從室內寫到室外,一直寫到登樓遙看路長、人遠,皆寫沉鬱之至。抒發情人之間難捨難分,情真意切。所以,“月”“烏”兩意象不僅渲染了離別的清寒環境,更寓指情人間的分離。

9、同意。藉此意象,既表明詞人的情感已轉入一層:轉到想象中的“提鋭旅”“清河洛”之後再登黃鶴樓的舒暢心情。同時,點題,收束全詞,使詞的結構完整。

10、同意。因為田間桑樹萌發出新芽,東鄰家蠶卵孵出幼蠶;平緩的山坡上長着細嫩的青草,黃色的牛犢在那兒鳴叫;夕陽斜照這初春傍晚的樹林,晚歸的烏鴉散落在那兒棲息。這些都是初春生機盎然景象的表現。

不同意。因為“斜日寒林點暮鴉。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反映春初的清寒蕭疏,而不是春意盎然。

 

敬愛的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