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談談《大學》(之二)(備課資料)

欄目: 教學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3.28W

 二

談談《大學》(之二)(備課資料)

    “在明明德”,“明德”是光明正大的品德,就像天上的太陽一樣,取正直的、陽剛的、健康的德行。第一個“明”是個動詞,“在明明德”就是要擴大這種德行。我們中國古代講陰陽之道,陽就是明,陰就是暗。所以説我們中國古人就把天地萬物分為對立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所謂的明德,就是把那些好的品德發揚光大,這即是每個人修身的時候掌握的,也是在儒學裏應該學到的。這個“明德”説的是自己,儒家講的是德,“德”是先秦,包括儒家、道家,他們所普遍提的一個哲學概念,內容是不同的,但是大家都普遍認同“德”。德是道的體現。所謂什麼是道呢?我們可以簡要概括一下,就是整個天地運行的時候有一個規律,天地運行是依正道運行的,正道包括我們現在所説的公道自在人心等等。不管怎麼説,它是依照正道運行的,正道運行的各種表現就是德。道家認為這種德體現在天地萬物的總體的規律上。儒家認為這種德還體現在人與人的關係中。所以説道家關注的是天地的運行,儒家關注的是人倫的運行。我們現在説人的品德好、品德不好,主要人的道德表現,更接近於儒家的意思。“在明明德”,就是發揚這種品德。這是一個方面,就是我們要在人與人的交往之中,人與天的交往之中,都要按照正道來行,實現一種光明正大的這樣一種道,這就是所提倡的德。

     第二個“在親民”。所謂的親民,就是新民的意思,這是一個通假字。新民就是説革新的意思。從商朝開始,商湯王曾經有一個盤,就是洗臉盆,在上面刻字提醒自己要日新。到了周朝的時候,國君也是提倡日新,所謂的日新就是每天都要更新。這一點,先説要有德行,又説新民,就是自己每天都不斷地長進,並引導老百姓每天都不斷地長進。這一點也是説我們的理想。如果説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有進步,你想我們這一個人的一生,三萬多天的發展該有多迅速。如果每一個學生如此,每一個成年人也是如此,我們的社會會不斷進步的。尤其是今天我們在座的很多老年人,在人生閲歷、道德修養等方面都是比較成熟了,就不妨用德行去影響更多的人,影響自己的孩子、影響自己的晚輩,進而影響到周圍的鄰里關係,如果你感覺每天所做的事情都比昨天做的好,這樣的話我們的心胸會更加寬闊,我們志向也會更家遠大,我們的發展也會更加迅速。所以我們説儒家思想的進取意識充分體現在新民之中。就是自己日新,每天都發展,而且還引導了周圍很多人,影響了周圍的朋友、親朋,一樣日新月異的發展,這就是新民。

“在止於至善”,我們學《大學》、學到大道的時候,最後的目的是什麼啊?達到非常善的這種境界。“至善”就是善的極致。止於至善,就是達到至善的極致。儒家講的是善,以善作為衡量萬物的一個標準,所以善這個字的解釋有不同,但是總的來説是一種人倫完美的境界。這就是整個儒家經典所追求的目標。就是説儒家經典要教你怎麼發揚好的品德,怎麼教你去發展自己,影響別人,進而使整個社會達到一個完善的境界,要和善和睦的境界,最後大家共同來實現所有的善,達到一種極致。

三綱確定之後,怎麼樣來實現呢?《大學》列出了一些步驟。“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些話我們聽起來像繞口令,但是每一句背後都藴含了很深的意思。“知止而後有定”,“止”就是目標、理想和追求。一個人有了自己的理想、目標和追求,然後就能志向堅定。説你要有理想,光有理想還不行,還要能夠志向堅定,所以説你要知道自己應該達到的境界。比如説,我們有時候鄰里之間有糾紛,朋友之間有矛盾,我們要用很開闊的胸襟來以德報怨。知道自己的境界、知道自己的目標了,然後才能夠志向堅定。我們很多人失敗或者無法發展,在於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更多人是有目標而不能成功,正是因為志向不夠堅定。“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如果你志向堅定了,然後你就能鎮定不躁。在現在的社會中,大家會有很多問題,志向不定原因就是不鎮靜。誘惑太多,本來今年想做一件事情,但是有誘惑一來就改變了自己的志向。我們在家教孩子的時候經常問,“你長大後要做什麼?”孩子常列出的都是非常偉大的理想,要當科學家、要當哲學家、要當醫生,都是很偉大的一個志向。很多人都沒有實現,是因為他沒有把這個貫穿到自己的一生之中,不是用一生的追求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常常是志向不堅定,因為志向不堅定,所以他不能鎮定,經常被別的事情吸引,而改變自己的初衷,或者不能安下心來踏踏實實去做。

“靜而後能安”,因為心情鎮靜不躁的話就能夠心安理得。像我們現在讀書,讀書是非常清苦的,我們古代人叫做清苦。把大學比喻成“帶發頭陀寺,無官御史台。”説真要靜心去讀書,簡直就想和尚修行一樣,説明讀書是一件非常清苦的事情。我們想去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這樣一個艱苦的過程。之所以有些人最後沒有堅持下來,主要是因為不能心安理得,覺得我憑什麼,我付出這麼多,我什麼也得不到,這就是容易改變了志向。

     “安而後能慮”,心安理得才能思慮周詳。比如我們學了儒家經典,老年人修身養性,通過這個德行,德化家人,德化親朋,德化鄰里。通過自己的修養、品德的錘鍊,用自己德行影響到親朋好友之中,這也是非常好的事情。如果你這樣的話,遇到事情的時候就想,就能夠心安理得。這種心安理得也會使你思慮非常周詳,遇到不公不平的事情,能夠妥善處理,不會再像年輕的時候,一聽就暴跳起來,是有這樣一種心安理得在。心安理得才會有所思慮,這是翻來覆去的講,講的是一個人心的過程。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是説天上的萬物萬事都有自己的根本和末梢,都有輕重緩急,都有始有終。這我們要仔細講講,--儒家學説認為中國文化越遠古的時候人心是越好的,我們現在還説人心不古,是説人心比不上古代的人。最初的時候老子説道失而後德。最初的時候天也好、地也好,包括萬物也好,老百姓也好,都是照着道來運行的,道是按照天地運行的規律來運行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樣的一些規律。但是後來道失傳了,不能按照天道運行的時候就開始講德。儒家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要處好,得講人與人之間的德。德失而後仁,社會不再講德的時候就講仁。所以仁就是你關心我,我也要關心你,這些一種人的關係,就是仁愛。像我們現在説這個人人心不錯,熱心腸,有這樣一種仁愛在裏面。道失而後仁,仁失而後義。大家都知道孔子講仁者愛人,孔子講仁的時候,講人與人之間的關懷還可以,到了孟子時期,講仁又不行了,開始講義,義就是責任、義務。講責任、講義務,這個義就是責任感,使人與人之間的契約關係。是孩子就要贍養老人,這是孩子的責任;是丈夫你就要照顧妻子,是妻子就要照顧丈夫,這是一種責任,這個義就更具體了。而且孟子之後,講責任又不行了,只能講禮。叫義失而後禮。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責任有的人就不講了。我們現在也有,孩子不贍養老人了,父母不管孩子了,夫妻之間又不能相互之間幫助對方、關心對方,也出現這樣一個問題。這個時候怎麼辦?那就是義失而後禮。我靠禮來約束你,你必須得敬禮、行禮,必須按照禮治來規定。父母、君臣、上下一定要講義、講禮。最初的時候大家見面都行禮,就打個招呼。小孩見老年人要先讓座,這都是禮,這是一種社會道德。禮後來也不行了,到了戰國末期的時候,靠禮來約束別人不行了,這時候怎麼辦呢?禮失而後法。社會都不照禮來了,只靠法來約束。你不按照這種制度來,孩子不贍養老人,跟你講責任不行了,這個時候就要靠法制來約束。所以説儒家經典認為社會是一代不如一代,總是嚮往上古時期。--實際上古時期怎麼樣,也不一定比我們現在好。但是在儒家經典所勾勒的一個上古時期的堯舜禹,那是多好的一個社會啊,舜不光他父親對他不好,他弟弟對他不好,他都用自己的恩德感化了他們。我們現在想一想靠自己的恩德感化他人,有時候可以,君子之間可以講德,君子和小人之間不講德。儒家在孔子和孟子的時候講的主要是仁和義。因此在孔子的時候,仁和義都是從德的裏面派生出來,所以我們要發揚好的品德。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天下是這樣的一個道理,天下是這樣的一個發展趨勢,我們怎麼能夠理解、實現自己的理想,怎麼實現我們人生的追求?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啊,那麼我們要抓住根本。這句話説的就是這麼一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