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公共生活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32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公共生活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公共生活教學設計

公共生活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到規則對於社會公共生活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從而初步形成在社會公共生活中的規則意識。就規則本身而言,主要有無形的道德規則和有形的法律規則兩種。這兩種規則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在社會生活中共同發揮着調整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作用。人們應該自覺遵守社會公共生活的規則,使服從公共生活的規則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習慣。只有這樣,生活才能夠更和諧、更完美。

學生目標:

1、通過學習,認識到社會公共生活需要規則。

2、理解公共規則的種類。

3、認識到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要遵守公共生活規則的必要性。

學法指導

通過小組內討論來認識社會公共生活需要規則討論社會中的哪些規則是有形的,哪些規則是無形的,從而理解有形與無形的區別。自覺遵守公共生活規則,創建和諧社會。

學習難點

1、我們要遵守公共生活規則: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

2、學法、守法、懂法、用法,依法規範自己的行為。

教學用具

小黑板、圖片、課前資料。

教學過程

一、閲讀本課學習目標、自主學習:根據自學提示,自學課本67頁-72頁第二站內容。

自學提示:

1、小組內討論67-68頁“思想驛站”中兩個問題。

2、為什麼説社會公共生活需要規則?

3、什麼是有形的規則?什麼是無形的規則?

4、我們遵守公共生活規則的必要性是什麼?

5、為什麼我們要遵守公共生活規則?

6、公共生活準則含義?意義?內容?

二、學生討論,教師講述。

三、練習。

材料題(分析問題―想想做法―説説理由)

假如你遇到下列問題,請寫出2個正確做法(要求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切實有效,並運用思想品德知識説明理由)。

乘出租車時,發現司機師傅一邊開車,一邊不停地打電話。

四、總結。

公共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同時擁有不同的角色或身份,每個角色都有一份應盡的責任。角色責任在家裏在學校在社會孩子學生公民尊重父母,關心父母,孝敬父母和尊重老師,團結同學,努力學習等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等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公共生活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第3單元生活離不開規則

第7課面對公共生活第1站理解公共生活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了解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社會角色,而不同的社會角色就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明確公共生活的要求。

2、過程與方法:發展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個人的社會角色相關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明確個人與社會及社會公共生活的關係,增強學生的社會意識。在此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人應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重點:使學生真正理解公共生活的要求,體會自己的角色和責任。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在承擔責任方面的自我控制能力。

教學方法:講授、多媒體演示

學情分析: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社會交往面的逐漸擴展,學生已經步入其社會化過程的一個重要階段。能否正確看待社會化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過程:

開門見山寫出課題(展示幻燈片1,並提示學生打開課本P63)開場白:大家下過象棋嗎?象棋規則裏,車、馬、兵、將各棋子應該怎樣走?(引導學生回答,然後來個轉折:講一講自己在家與外甥下棋時,小外甥不講規則隨意棋子都要吃我的,且我只能輸不能贏,要不他便會哭鬧。從而引發學生思考:自已小時候在家有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從而引出在家與走進公共生活的'不同之處)

小結:從幼兒園、小學至中學,一次又一次,我們總是從一個熟悉、親切的家園,走向另一個陌生的環境(轉眼初三畢業了,我們又得各奔東西,重新融入另外新的環境),我們的生活範圍一天天的在擴大,我們已經逐漸的在走向社會,過上公共的生活。在社會上,我們並不能再像在家裏一樣,為所欲為,調皮任性。社會上是有規則的,我們必須按規則辦事,否則就會亂成一團。(比如:1、你肚子餓了,如果在家你能不能馬上找點吃的,但現在在學校上課行嗎?

2、昨天夜裏你睡不着,早上雖然你很想睡,可以上學的時間到了,你還是得趕快起來)

俗話説無規矩不成方圓(提示學生把課本翻到P59,然後打開幻燈片2進行解釋)

過渡:正是因為有了規則,公共生活中才能井然有序的進行,人與人之間才能和諧相處。大家能想像一下,這社會上如果沒有了規則將會是什麼景象:

1、你手上的書、書包裏的東西、你家裏的財物,如果我喜歡我就可以拿走;

2、上課鈴響了,有的同學在吃盒飯、有的在唱歌、有的才起牀,有的在散步;

3、輪值的同學不打掃教室,垃圾滿地。

4、人人只想吃,不想勞動,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隨手拿來。

5、道路上,車和人橫衝直撞,撞到人也沒人管。

問(過渡):這樣的生活你能活下去嗎?(所以我們應該自覺遵守公共生活的規則,那麼我們首先得知道,公共生活中的規則對吧,要不遵守就無從做起啦,公共生活有什麼要求呢?)

(黑板板書)

一、每個人都同時擁有不同的角色和身份那麼什麼是角色?(打開幻燈片3)

闡述:上學期在學習《積極融入社會》這一課中,我們學過,隨着年齡和社會交往的不斷擴展,我們所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斷的變化和增多,且每一種角色都應承擔其相應的責任。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我們自己所扮演的有那些角色,都應承擔什麼樣的責任?(打開幻燈片4)(與學生互動,由學生回答)

當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我們就應當承擔與其相對應的責任,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卻往往做不到,現在我們一起來清點一下,在我們身邊,存在哪些不負責任的行為(打開幻燈片5、6、7)

總結:這些行為可以説是我們司空見慣的,卻很少人能注意到,並加以克服、改正,這雖然是生活中的瑣事,卻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

過渡:可能有同學會説,小事沒有必要那麼認真,需要認真負責任的事,我自然會負責。如果這麼想就錯了(東漢有一少年名叫陳蕃,獨居一室而齷齪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評他,問他為何不打掃乾淨來迎接賓客。他回答説:“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駁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俗話説: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台起於壘土。任何事物都是一個量的積累的過程,難怪有人説:細節決定成敗)可見(引出)

(黑板板書)

二、做好自己的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過渡:當然承擔責任在某種程度上對個人而言是一種代價和付出,又因為人是有私心和惰性的,所以需要個人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才能戰勝自我的私心和惰性。

例如:1、如果你正急需錢花,這時恰好看見有人丟了一打錢在地上,你將怎麼做?

2、你已經餓了三天三夜了,這時候你爸買來一支炸雞腿,吩咐你拿給你弟吃,你怎麼做?

3、你有急事,可開車正好趕上紅燈,這時你怎麼做?如果是在夜裏,你怎麼做?

可見(引出第三點)

(黑板板書)

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需要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例如:課本66頁的故事中的孩子一樣,如果沒能控制自己,那麼就會做出一些傷害人的事情,而這種傷害,有時是永遠沒辦法痊癒的。

過渡:當然,話説回來,公共生活中,要求我們應做一個負責任、遵守社會規則的人,這樣才能融入社會,但不代表我們就得人云也雲,毫無主見,盲目從眾(引出第四點)

(黑板板書)

四、不盲目從眾

現實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做事總是不加思索的,跟風附俗,人云也雲盲目從眾(打開幻燈片8、9、10)

本課小結:下面我們來回顧剛才講過的內容(打開幻燈片11,老師講解學生配合)

(如果時間夠的話,就做三頁練習)

課後語:人的一生是短暫的,從出生到死去只有幾十年的時間,可在這段短暫的日子裏我們每個人卻扮演着很多社會角色,必須去承擔很多與之相對應的責任。如果把人生比作一齣戲,那麼我們就是戲裏面的演員,我們就必須把這齣戲唱好,演好。

在我們老的時候,回首往事才不會有悔恨。下面就讓我們跟隨着視頻的旋律,來體味一下生命的軌跡。(播放視頻)

公共生活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領悟公共生活中的禮貌的重要性;

2、使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堅持不懈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公共生活中禮貌的重要性;

難點:如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星期一早上的奇蹟”

提問學生:“奇蹟是怎樣創造出來的?”回答是:由於一句簡單的問候語。

(二)、想想生活中的禮貌用語

生活中除了使用問候語之外,還有其他禮貌用語,比如表示謙虛、恭敬等禮貌用語。(參考作業本p11)提問:“在生活中,如果能運用以上禮貌用語,能為你在與別人交往時帶來什麼幫助?”引導學生回答:禮貌增進人際和諧。在生活中講究文明禮貌,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氛圍,使我們在尊重他人的同時,也贏得他人的尊重。

(三)怎樣養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提問:“既然文明禮貌這麼重要,那麼怎樣才能養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呢?”學生暢談個人觀點,根據學生的歸納總結:養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這不僅能“走遍天下”,還能造就幸福人生。

(四)、反思生活中的小事

例如:升國旗、奏國歌時,在上公共汽車時遇到老人或者小孩時,在課堂上想發言等時,自己都是怎麼做的?完成單元活動設計中:回顧、總結自己的日常行為習慣。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有好的禮貌,但也可能存在不良的習慣。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還必須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哪怕是一個很小的壞習慣。

不良習慣產生的原因:

1、社會環境的客觀條件;

2、家庭教育環境影響;

3、個體心理影響。

克服不良習慣的建議:

1、明確要改變哪個習慣;

2、改變要靠意志;

3、打斷自己的慣性;

4、必須輸入新的習慣。

(五)、總結

鼓勵學生擁有養成良好文明禮貌習慣的信念,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堅持不懈地做好。

Tags:公共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