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公共空間設計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05W

近來,不少朋友問小編如何寫公共空間設計的相關論文,那麼,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公共空間設計論文,內容僅供參考。

公共空間設計論文

公共空間設計論文1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間的基本概念和現實意義,並對現狀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剖析,然後從“人”、“目標”和“角度”三個方面,並給出相關建議。

關鍵字:城市規劃;城市公共空間;設計

1.關於城市公共空間

1.1基本概念

公共空間是城市空間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是城市公共生活的主要載體,公共空間主要由公共產權用地上相對獨立完整的公共空間和私有產權用地上的附屬公共空間構成。前者包括街道、廣場、河道、公共綠地等,後者主要指建築後退紅線形成的臨街空地、小廣場、街區內院、底層架空的騎樓空間,以及跨越不同用地範圍通向地鐵站等交通樞紐或重要城市公共設施節點的空中連廊、地下通道和公共垂直交通空間等。

1.2現實意義

——使用功能

城市公共空間為人們的日常活動和遊憩提供場地,為其精神層面的交流共享提供平台。舒適開敞的公共空間給人以積極的外在影響,有利於增進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增強社會凝聚力。

——生態功能

城市公共空間是城市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的過渡空間,作為城市綠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維持着城市人工與自然的整體平衡與良性循環,並肩負着實現市民大眾 “詩意棲居”的理想。

——景觀功能

城市公共空間作為城市的“客廳”,展示着城市的形象與面貌,體現了不同城市的體制與內涵。優美的空間設計給人以藝術感和享受,增添城市魅力。

——避災功能

城市公共空間結合生命線工程、道路等共同組成城市防災避難體系,是災時疏散的主要空間載體,對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有着重要作用。

2.城市公共空間面臨的一些問題

城市公共空間作為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兼顧實用功能與審美功能,受到越來越多的市民的青睞。因為良好的居住環境、優美的自然景觀與文化底藴濃郁的人文景觀完美結合所創造出的開敞空間,不僅可以放鬆身心、陶冶情操,還可使市民素質得到提高, 提升城市形象。然而,目前的城市公共空間規劃設計中還存在着許多的問題。

2.1唯設計師的設計

自從誕生設計師這一職業後,那些沒有設計師的公共空間的豐富的含義似乎便失去了。設計師或為他自己而表現設計,或為他所依附的神權、君權、財權或機器而設計,卻忘記了為人和生活的人而設計。只要簡單地回顧一下城市景觀的歷史,人們實際上很少在為人而設計。這裏的“人”是指普通的人,具體的人,富有人性的個體。

2.2被擠壓的公共空間

傳統的中國社會,公共空間一直擠佔私人空間。公共的力量是那麼兇悍,有時甚至連家庭也成為公共空間的一部分。但現在,對公共空間的擠佔已變成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現象。在全球化、商業化的時代背景下,人們變成越來越獨立的個體,由於經濟利益和自私心理的驅使,人們不斷擴張自己的私人空間,把公共空間壓縮到最低限度。

2.3人文自然空間的破壞

所謂公園地產項目大多數是借景、賣景,與風景並沒有直接的交流關係,從而導致人文自然空間的破壞。公園地產是否值得開發以及風景區的開發價值問題,關鍵在於資源是不是得到了保護、實現了更高的開發價值。文化保護區或者公園區域的地產開發首先要有社會責任感,站在保護的角度去做。

2.4歐式化顯現嚴重,效仿成風

現在許多城市廣場、街旁綠地、公園等公共景觀空間,大量充斥着羅馬廊柱、歐式建築。歐式廣場、噴泉、拱廊、羅馬柱等擠滿了城市公共空間,似乎只有沾上歐式風格,才能提升環境空間品味。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中,出現一些歐式風格的設計無可厚非,不同的設計風格、不不同的民族特色,可以增加設計的新奇感,可以豐富景觀環境。但是,千篇一律的模仿,將會造成我國城市公共空間的“千城一面”。

3.幾點建議

公共空間的概念在不同的城市會有不同的含義,各城市應該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管理需求出發,制定自己的城市公共空間管理方法。在滿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的基礎上,創造出具有場所精神的、有特色的、有文化內涵的城市公共空間。

3.1“以人為本”的規劃設計

所謂“以人為本”就是能夠創造條件,讓人在其中有愉悦的心理感受和體驗。在這樣的設計中,人們可以通過各種行為的活動獲得親切、舒適、自由、愉悦、輕鬆、有意味的心理感受,那是一個展示自身價值的空間,是一個供人分享、同歡、看和被看的所在,是寄託希望並以其為歸屬的地方。

所以城市公共空間規劃應該從“人”的角度出發,以人為母體,以人性為核心,以文化為背景,以價值為重點,運用新的價值觀念。尋求文化,人,空間的相互聯繫。從而建立符合人性的設計理論框架,探索具有健康人格和現代人性價值的、真正以人為主體的城市公共空間。

3.2橫向對比,明確建設目標

研究了國外著名城市如舊金山、温哥華、倫敦、新加坡等的公共空間規劃和實踐經驗,結合自身城市建設目標,建立“公平”與“活力”的有效機制。

“公平”,意味着充足合理、機會均等 —— 平等地為所有人提供户外公共活動的`條件與機會;

“活力”,意味着聯繫方便、激發參與;而實現“公平與活力”,則需要一套務實的設計、實施和管理一體化的公共空間規劃管理體制。最迫切的現實任務是“公平”

3.3以新的角度進行公共空間的設計

現代好多的城市空間脱離了城市的歷史、環境和人文背景,使人們在其中喪失基本的歸屬感和認同感,要重新建立這種品質,必須重視具體的有特色的場所的營造,重視公共空間與日常生活的實際聯繫,加強多用途、多層次的綠化開放空間體系的建設,滿足不同年齡、性別、愛好和收入的居民在不同時間的不同需求。

4.小結

從人的需求、文化、自然和空間本身的因素考慮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重視特色場所的營造,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找相應的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城市公共空間作為一個城市的象徵,將更好地發揮休閒娛樂、康體鍛鍊、聚會等功能,體現現代人的價值觀和審美趣味。

參考文獻

(略)

公共空間設計論文2

摘要城市公共空間是城市形象的體現,其實質是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的社會公共活動場所。結合山東省濰坊市幾個公共空間的分析,探求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理念和內涵以及對人民生活產生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城市公共空間;人性化;地域特色;生態性

久居都市,面對來源於生活的種種壓力,人們總是渴望在擁擠喧譁中尋找一處心靈的棲息地。融於自然優美的環境,與三五好友促膝閒談,攜家共享幸福時光,亦或獨自體味生活的恬靜與舒適,感受空間環境帶給自身心靈的呵護。城市公共空間是使融入其中的人有愉悦心理感受的空間,是一個體現人類自身價值和展現社會生活的舞台。伴隨着公共空間在城市建設中地位的逐步提升,我們本着探求“如何打造舒適合理城市公共空間”的想法,走進濰坊尋找答案。

1城市公共空間的概念和意義

城市公共空間是指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間。它是一個多層次、多含義、多功能的共生系統,往往集節慶、交往、休息、觀演、遊樂、健身、餐飲、文化和教育等功能於一體。

2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理念及表達

近幾年來隨着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的訴求也日益強烈,但其建設也暴露出許多重大問題,如公共空間的設計沒有充分考慮到與使用者的關係,缺少人情味,規模尺度過於宏大,忽略綠色環境的塑造,缺少文化地域特色,健身娛樂及公共服務設施不健全等。因此,現代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應該尊重人的需求,體現人文關懷。通過對濰坊公共空間的實地考察,總結出城市公共空間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2.1凸現區域文化的特色空間城市在發展過程中會形成其自身的結構特點,但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外來思想的過度引入借鑑,歷史留給地域的獨特記憶和城市原有的肌理也隨之逐漸喪失。而現代的城市公共空間創作理念應承載着人們對地方文化和傳統的認知和繼承,體現出人文精神和場所特徵,延續城市的肌理,將城市的歷史在公共空間中完美的延續下來。山東省濰坊市人民公園改建將地域文化內涵融入項目當中,把現代園林風格與地方特色和當地民俗相結合,以“民間剪紙的地域文化”“傳承意境的標名文化”為主題,透過山水草木以及園林小品的應用將地域文化信息傳遞出來,深入人心,喚起人們對地方特色文化的關注和傳承。

2.2參與交流聚會的開放空間要使建成的公共開放空間具有持續的活力和吸引力,必須以城市環境與實際生活的互動為起點,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為核心,客觀地分析空間環境對人們產生的功能和影響。公眾的參與,多彩的節目活動,輕鬆的溝通交流,户外的社會活動是城市中最吸引人的因素,因此城市公共空間應當成為反映人們社會生活的開放性場所。

2.3體現生態景觀的綠色空間生態性的景觀開放空間具有改善城市自然環境,提高城市生態多樣性和環境自淨能力的功能。營造此類空間應該充分分析當代自然植被羣落的演替規律,結合生態學原理,儘可能使用鄉土樹種和植物,創造出近自然植物景觀的綠色空間,這樣的植物景觀多樣性高,羣落結構穩定,自我更新能力強,利於恢復自然生態系統並且創造一個綠色的城市休憩空間。人民公園將鬱鬱葱葱的植物羣落錯落有致的栽植在幽靜的溪水兩側,形成了一條生態綠色廊道。

2.4注重以人為本的細節處理人性化設計能夠賦予空間生命和情感,使其更貼近普通城市居民潛意識中的某種精神需求,反映“為人而設計”,為老百姓服務的本質特徵。不僅給生活帶來方便,更重要的是讓使用者與景觀之間的關係更加融洽。

3結語

參觀考察濰坊市的公共休閒空間歸來,感受到其園林建設和城市綠化方面成果的顯著,其中有許多寶貴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城市中的公共空間不僅是城市建設的一大亮點,對於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樹立獨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不可複製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給居住在喧囂熙攘環境中的人們帶來精神的愜意和物質的享受。現代社會不斷向着文明和理性發展,也將越來越關注人的需求和健康。舒適合理的城市公共空間設計會使人與自然產生良好的互動關係,和諧共生,從而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這也是我們作為景觀設計工作者今後所要一直探索和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