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教育科研認識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85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科研認識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科研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64—65頁例題和想想做做1—4題,教育科研“認識角”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並在操作活動中感受角是有大小的。

2.經歷角的大小變化過程,體會到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方法過程中,發展數學思維。

教學重點:掌握角的概念,比較角的大小

教具準備:PPT演示課件

學具準備:活動角,小棒,棉線,圓形紙片,長方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走進生活,喚醒認識

1.引出角。

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什麼內容?

2.找找角。

情境:角可調皮了,這不,它現在已經悄悄藏起來了!你們有信心把它找出來嗎?

【反思:我創設了學生熟悉的捉迷藏情境,讓學生帶着神祕感進入課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初步讓學生感知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3.提取角。

你們真是火眼金睛。下面就請我們今天這節課的主角“角”,閃亮登場。這樣的圖形就是角。

【反思:引導學生找物體上的角,並借用媒體突出這些角,繼而隱去實物,抽象出角。從具像的物體中抽象出數學圖形,這是概念教學中的重要一環。】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認識角

1.説一説。

知道角由哪幾部分組成?請學生介紹角各部分名稱。

讓學生分別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小結:每個角都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板書“頂點、邊、邊”)

兩條邊夾着的部分就是角,一般我們用小弧線做上記號。

2.找一找。

認識了角,找找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面上也藏着角?(黑板,書本,窗户,門,三角尺,房角……)並讓學生指出頂點和兩條邊。

【反思:通過讓學生找找生活中物體表面的角,讓學生更深刻的認識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但是這一環節,最好能安排在提取角之後,因為兩者同為生活中找角,放在一起,學生學起來更順暢些。】

小朋友們可真會發現呀!角摸上去該什麼感覺呢?

3.摸一摸。

拿出三角尺,自己摸一摸它的角。誰來説説你摸角後的感受?

(摸角,感覺角的頂點尖尖的;摸兩條邊,感覺直直的。)

反思:

4.畫一畫。

感受了角,你們能在紙上畫一個角嗎?自己畫一畫。

説説你是怎麼畫的?老師相機示範畫角後以兒歌小結:小小角,真簡單,一個頂點兩條邊。畫角時要牢記,先畫頂點再畫邊。(學生再畫一個角)

【反思:畫角環節,我是先讓學生自己試着畫一個角,通過我的觀察,好多孩子都是藉助三角尺,把三角尺上的角畫下來的。當然這樣畫角也是對的,但是這樣畫出來的角個數有限。因此,我追問學生:“怎樣畫,畫出來的角才會各不相同呢?”有學生就想到:先畫頂點,再從頂點出發,往不同的方向畫出兩條邊,這樣畫出的角就會各不相同,教學反思《教育科研“認識角”教學設計與反思》。這樣設計,學生就自然明白“先畫頂點再畫邊”的畫法的妙處所在了,接着再安排學生照這樣的畫法畫一個角,學生對畫角的方法就記得更牢了。】

5.做一做。

畫出了角,你能用小棒、圓形紙片或者一根棉線做出一個角嗎?選擇一樣或者幾樣學具做一個角,和同桌説説角各部分的名稱。(選用不同道具的三小朋友展示自己做出的角。)

【反思:我為學生準備了三種材料,讓學生進行創作做角。小棒是每個學生第一想到的材料,只要把兩根小棒一頭靠在一起就做成了一個角;棉線可以兩個學生合作完成,意在強調角的兩條邊是直直的;用圓形紙片折出一個角,大部分學生犯了難,經過個別學生的折角展示,其他不會的學生也學會了折出一個角來。這裏做得不到位的是,沒有能用投影儀,讓學生個別去展示台展示自己的作品。通過動手擺一擺、拉一拉、折一折,讓學生更深刻的認識到角的頂點是尖的,角的兩條邊必須是直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過渡:小朋友們都認識了角,能不能和角成為朋友,還得看你們的表現呢!

6.判一判

判斷是否是角?説説你的理由。

【反思:我讓學生先判斷哪些是角,再讓學生説説哪些不是角,為什麼。先幫助學生建立了正確的角的概念,再讓學生討論哪些不是角,更有利於學生的對角的概念的正確形成。】

7.數一數。

下面的圖形中各有幾個角?

觀察第二排的題,你有什麼發現嗎?

小結:像這樣的幾邊形,有幾條邊就有幾個角。

老師有幾道題考考大家,像這樣的八邊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十邊形呢?

【反思:由於考慮到時間問題,這道題我安排學生直接看一題回答一題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就沒考慮到反應慢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這裏應該用“先練後評”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的交流過程建立在自身獨立探究的基礎之上,這樣才能體現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小朋友們的表現可真棒啊,角決定和你們成為最好的朋友啦!

(二)認識角的大小

1.拉一拉

請出你們的好朋友活動角,任意拉一個角,舉起展示。告知學生:這些角還有大小呢!

2.比一比

同桌之間比一比,看誰的角大,誰的角小?

點名比角的大小,學生演示比角的過程。(角大小不明顯的可以將兩個角的頂點重合,再重合其中的一條邊後再比大小。)

3.變一變

怎樣把這個小角變成大角呢?一名學生示範拉角。

每個孩子舉起自己拉出來的角,一起將它變大,一起變小。你現在有什麼想説的嗎?

【反思:比角的大小這一環節,我安排學生先通過動手拉活動角拉出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再讓學生之間互比角的大小,再根據指令,一起將角變大,變小。讓學生在動手拉角的過程中,輕鬆瞭解到角的大小與角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小結:角的大小和角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兩邊叉開的大,角就大;兩邊叉開的小,角就小。

4.想一想

出示兩個大小一樣,兩邊所畫長度不同的.角。

想一想:這兩個角大小又是什麼關係呢?(課件演示)

5.看一看

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應用還不少呢!(挖土機、指甲鉗、扇子,剪刀,打開的門)

【反思:這些事物都是學生熟悉的,但學生平時並未發現它們角的大小作用。通過這裏的展示,讓學生更進一步瞭解到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作用之大,同時感知到數學知識原來就在生活之中。但是,如果這裏的挖土機,指甲鉗,剪刀,打開的門都能設置為動畫演示,這樣學生對角的大小作用的認識將會更形象,更深刻。】

角藏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角的大小對我們的生活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課後小朋友們可以自己去生活中找找,看角的大小對我們的生活還有哪些作用!

三、解決問題,發展新知

猜一猜,剪一剪

角和我們玩的特別高興,它還想和我們玩個遊戲呢!

一張長方形的紙片,剪去一個角後還剩幾個角?

【反思:這裏學生一般能想出三種不同的剪法,分別得出剩下三個角、四個角、五個角。學生想出的三種方法,我讓學生指着自己剪後的圖形自己來介紹,其他四種方法主要就是讓學生了解一下,目的在於拓寬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回顧課堂,總結延伸

今天我們和角成為了好朋友,説説你都有哪些收穫?

【反思:課末進行必要的新知小結與對話,幫助學生理順知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昇華學生思維,使教學環節更完整、學生思路更清晰。】

五、當堂檢測,鞏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