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認識時分》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82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認識時分》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認識時分》教學設計

《認識時分》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認識鐘面,認識時、分,知道1時=60分。

2、會正確認、讀、寫鐘面上的時間。

3、在教學中,儘量創設現實具體的情境,放手讓學生去觀察、操作、交流、實踐,在活動中去主動建構知識。

教學重難點:

知道1時=60分,並能準確認、讀、寫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準備:

課件、教具鐘面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趣導入

1、故事引入

(1)小朋友,你們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誰失敗了?

(2)小白兔失敗後心裏非常後悔,決定再也不驕傲了。有一天,它又碰到了老烏龜,決定繞着這些樹再進行一場比賽。小朋友,我們一起喊口令讓它們同時開始,好嗎?

2、提出問題

(1)比賽結束了,烏龜跑了多少?

(2)怎樣的一點?用圖上的物體做參照物説一説。(兩棵樹之間的一小節)

(3)多媒體顯示相鄰的一小節

(4)小白兔呢?(小白兔跑了一圈。)

(5)是怎樣的一圈?多少小段呢?咱們一起來數一數。(多媒體顯示,圓圈上標上1~12的數)

(6) 小白兔跑得真快啊!烏龜和小白兔跑過的路程不同,時間一樣嗎?

(7)請你想一想這像不像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樣東西,你猜的到是什麼嗎?(鐘錶)

(8)好,老師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繼續認識鐘錶。(引出課題)

二、自主探究

活動一:認識鐘面

1.關於鐘面,你都知道什麼?

2.剛才大家説了這麼多,那他們説的對不對呢?請你獨立觀察。

3.請把你的發現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4.請把你的發現和大家説一説。

(鐘面上面時針、分針和秒針)請你説一説你是怎樣區分他們的。

(鐘面上有12個大格)師生齊數。

(鐘面上有60個小格)你是怎樣數出來的呢?

師生齊數。

5.鐘面上有這麼多大格和小格,那他們究竟表示什麼意思呢?

(多媒體演示)時針走了多少?表示多少時間?

時針走一大格表示的時間是1時。

時針都2大格表示2時。

時針走6大格表示6時。

(多媒體演示)分針走了多少?表示的時間是多少?

分針走1小格表示的時間是1分。

分針走2小格表示的時間是2分。

分針走4小格表示的時間是4分。

(多媒體演示)那分針走一大格呢?(5分)

分針走了5小格,也就是走了一大格。

所以分針走一大格就是5分。

分針走2大格 也就是10分。

分針走4分表示的時間是20分。你是怎麼算的這麼快的?

(5X4=20)你説的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

那分針走9大格,也就是45分。

那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

6.剛才老師讓時針和分針分開來動了,現在老師讓他們倆一起動起來,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他們倆在相同的時間裏面分別走了多少。

請男生觀察時針,女生觀察分針。

(多媒體演示)現在請男生女生交換,女生觀察時針,男生觀察分針。

你有什麼發現?(時針走了一大格,分針走了一圈)。

你還發現了什麼?

(時針走一大格,是1時。分針走一圈是60分。所以1時=60分)

7.分大組比賽填空。

活動二:認識時間,表示時間

1.(多媒體出示9:00和9:30)這是我們一年級學習過的時間,你還認識他們嗎?説一説你是怎麼認的。

9時到9時半,分針走了多少個小格?

所以我們説9時半也就是9時30分。

(多媒體出示9:08)你會認這個時間嗎?説一説你是怎麼認的。

(多媒體出示9:45)那這個時間你會認嗎?説一説你是怎麼認的。(時針走過9,,還不帶10,就是9時多,分針走過了9個大格,5X9=45)

2.剛才我們認了這麼多時間,你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把時間認的又快又好?

小結:認時間的時候,我們一般都先看時針,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分針走過幾小格就是幾分,算分的時候,我們還可以藉助乘法口訣來算。

三、練習

1.師撥時間學生來認。5:05 8:16 3:40 10:30

2.剛才我們認識了時間,同學們想不想也試試自己撥一撥,

我們每天早上8:00做早操。

我們每天中午11:45放學。

我們每天下午2:30上第一節課。

我們每天下午4:05放學。

剛才老師説了一些學生們生活中的作息時間,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的作息時間呢?

老師每天5:55下班,請同學們自己撥一撥。

(展示2個學生撥的結果)他們撥的誰對誰錯?

(1)5:55時針走過4還沒到5快到5.

(2)5:55時針走過5還沒到6,快到6.

學生反饋。

3.連線。

四、小結

這節課你都有什麼收穫?

五、愛惜時間教育

時間不停的走,卻再也不會回來,請同學們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六、實踐作業

請同學們課後根據我們平時的作息時間,製作一個作息時間表。

《認識時分》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知道1時=60分,初步建立小時、分的時間概念。

2.認識鐘錶,掌握看鐘表的方法,使學生能正確地説出鐘面所指的時間,並用兩種方法表示出來。

3.通過操作、觀察、思考、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4.使學生懂得時間與人們的關係準確掌握時間的重要性科學的使用和安排時間,培養學生遵守、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知道1時=60分能正確讀寫鐘面上的時刻。

教學難點:能正確讀、寫鐘錶上所表示的接近整時的時刻。

教學準備:多媒體設備、學生自帶鍾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你們都帶來了什麼呀?那我們這堂課就來研究鐘面上的有關知識:時、分二、教授新課。

(一)認識鐘面。

1.讓學生自主探索去認識鐘面。

(1)看到有三根針,時針、分針、秒針今天我們主要認識的`是時針和分針,那你是怎樣區別時針和分針的?

(2)看到有12個數,它們是?

説明:(3)每個大格又有小格,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12—1之間有幾個大格?現在你們也到自己的鐘面上數一數還有幾和幾之間有5小格呢?用一句話怎麼説?

現在請你們在小組裏討論一下一共有幾個小格?你是怎麼想的?

2.總結:剛才我們一起玩了小鬧鐘,知道了這短的針是時針,長的針是分針,

(二)認識時、分。

1.認識時。

先讓我們仔細觀察時針怎樣走的?時針是向什麼方向轉動的?指出:時針走的方向稱為順時針方向。時針從幾走到了幾?

指出: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時針從1走到2的時間是幾小時?為什麼?時針從幾走到幾也是1小時?

2.認識分。

現在我們來觀察分針。走了多少?

指出: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接着再走1小格,問:現在是幾分?

提問:分針從12到1是幾分?為什麼?

12到6是幾分?你為什麼算得這麼快?你還想告訴大家分針從幾到幾

是幾分?

3.時與分的關係。

現在我們一起來撥一撥鍾,發現時針在走,分針也在?時針停了,分針也?現在我們讓時針和分針都指向12,先讓分針走一圈,同時看看時針走了多少?時針和分針誰跑的路多?誰跑的路少?

問:分針走了多少?就是幾分?時針走了多少?就是幾時?

那你們有沒有發現1時和60分之間有什麼關係?小組內討論一下。

4.感知時間。

(1)感知1時。

時和分是我們一直用的時間單位,在生活中我們是離不開它們的。那麼1小時到底有多長呢?

(2)感知1分。

我們已經知道1小時就是一節課加兩個課間的時間,那1分有多長呢?就讓我

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我們先聽1分鐘的音樂,看你們能在這1分鐘內能做些什麼?

放音樂,電腦記時,學生分組活動:口算、數脈搏次數、寫數字、跳繩、拍皮

球、讀課文。然後分組彙報。

(4)小結:時間一直在走,所以1分鐘是很短暫的,轉眼就過去了,如果你能把握好它的話,就能做好多事情。

(三)時刻的讀寫。

1.教學例1。

(1)天剛剛矇矇亮,城市的美容師就已經在打掃衞生了,這是幾時?那你知道5時在電子鐘上是怎樣表示的嗎?説明:這也讀作5時。

(2)看,小朋友們都去上學了,這是什麼時候?

(3)現在小朋友都在上課呢,這是幾時?

(4)問:剛才這三個鐘面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5)小結。

2.教學例2。

(1)現在是不是8時?要比8時?現在請你們互相説一説這是幾時幾分?你是怎麼看的?

做時間的主人。

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於現實,紮根於現實”,這是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提出的“數學現實”的教學原則。《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這是小學生數學教學的基本任務,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指導思想和重要原則。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又充滿着數學。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數學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摸到數學。通過生活問題數學化,讓學生深深體會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是求解生活的鑰匙,從而加強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性,加強學習數學的趣味性。

一、結合生活實例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階段正處在一堂課的起始階段,處理的是否

恰當,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情緒,以及思維的活躍程度,結合學生身邊的實例導入新課,不但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的內驅力,而且可使所要學習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形象化。

教學伊始,我善於抓住學生好勝的心理,故意拋出“誘餌”:鐘上的時間你們

認識嗎?學生齊刷刷的説“會”。以此來喚起學生看鐘表的已有經驗,感受到生活中需要認識鐘面、瞭解時間。簡單的一問激起了學生探究新知的高度熱情,為下面的教學做了很好的心理鋪墊,這時提出探究內容和要求可謂是水到渠成。這堂課的導入,從富於現實意義的數學問題引出課題,使學生感到親切、熟悉,產生學習興趣,也使學生感受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巧妙的滲透“數學源於生活”的樸素思想。

二、聯繫生活實際加深理解新知。

在新知的教學時,如果能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創設學生熟悉與感興趣的具

體生活活動情況,就能引導學生通過聯想、類比,溝通從具體的感性實踐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對新知的理解。

在學習新知時,讓學生對鐘面的已有知識的交流,並通過觀察、驗證、總結認識時分,會讀時、記時、撥起牀、出生時刻,初步建立一時一分的觀念等。同時注意讓學生聯繫實際生活,豐富對1分、1時的感性認識。整個教學過程與生活實際緊密相聯,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讓課堂教學煥發了生命的活力,這樣用學生身邊的事情,呈現教學內容,增加了數學學習的趣味性、現實性,使學生體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從而培養了學生喜愛數學,學好數學的情感,也保證全班同學,人人蔘與數學學習,個個成為學習主體,創設了良好的課堂環境。

布魯納説過:“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沒有探索,便沒有數學的發展,而在兒童的世界裏,更想自己是一個探索者和發現者。因此,當學生視自己為學習的主人,有了探索和創新的熱情,定會在學習中體驗到探索的價值,從而確立學習的動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在本節課中,我將認識鐘面及瞭解時分的關係等環節大膽的放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去探索,去發現。讓學生時刻感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積極思考、大膽操作,且爭先搶後地上台展現自己,既鍛鍊了學生的動手、動口能力,有培養了他們勇於創新的精神,並從中體會到探索的價值。這樣不僅擺正了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作為組織者與主體者的關係,同時又實現了師生、生生的交流互動。

三、在生活實踐中鞏固新知。

數學來源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為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創設運用數學

知識的條件給學生以實際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知識的鞏固。本節課在讓學生體會1小時、1分鐘的長短時進行了分組活動。第一組學生抄語文生字,第二組學生做口算題,第三組學生測脈搏,第四組學生做眼保健操。從而加深了對1分鐘的理解。最後佈置了一個活動作業“做一做,1小時可以做哪些事情”,加深對1小時的理解。

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不止是一些枯燥、乏味的數學符號的集結,我們在數學教學時,不應只是刻板地對知識的傳授,而應遵循於生活、富於生活、用於生活的理念。

Tags:教學 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