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樹和喜鵲》教學設計(通用5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24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樹和喜鵲》教學設計(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樹和喜鵲》教學設計(通用5篇)

《樹和喜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複習鞏固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二、過程與方法:

1、多種方法反覆誦讀中複習生字、詞語,奠定牢固的語文基礎。

2、通過觀察圖畫,結合生活實際,與小組夥伴共同交流等方法來領會課文內涵,同時獲得閲讀方法的滲透。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學生明白有朋友才有快樂,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團結友愛會使同學的相處更加快樂。

教學難點:

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領會閲讀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出示謎語。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看看誰的小腦瓜最聰明,第一個猜出來。

二、複習舊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6課:《樹與喜鵲》,跟着老師寫課題。

1、讀課題。

2、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在樹和喜鵲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那就讓老師看看大家準備工作做好了嗎?

3、考察字詞掌握情況:

(1)開火車領讀不帶拼音的字寶寶。

(2)男女同學賽讀詞語。

(3)挑戰讀含有生詞的句子。

4、聽故事錄音。

5、自由讀課文:

(1)數一數共有幾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三、品讀課文:

1、齊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

什麼是孤單?為什麼樹和喜鵲都很孤單?

體會“只有”的意思

(相機板書:一棵樹——一個鳥窩——一隻喜鵲(孤單)

2、你有過這種經歷嗎?周圍沒有朋友,沒有家人,當時自己是怎麼想的?感覺如何?

3、看圖體會樹和喜鵲的心情然後有感情的朗讀。

4、樹和喜鵲會一直這樣孤單下去嗎?讓我們自語閲讀後面的課文找出答案吧。

出示自讀要求:

(1)樹和喜鵲後來有了什麼變化?

(2)是什麼原因讓他們產生變化的?(邊讀邊用筆畫出相關的句子)

5、四人小組合作交流上面兩個問題。

6、彙報交流結果:

7、是啊,樹和喜鵲都有了朋友他們很快樂,同學們,你們快樂嗎?

能不能把你和朋友在一起的快樂事情給大家分享一下?(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快樂)

8、讓我們來看看樹和喜鵲與他的朋友們是怎樣在一起快樂生活的?(學生找出課文中的相關段落)

9、出示第五自然段:

(1)這段共有幾句話?分別寫的什麼事?

(2)“嘰嘰喳喳”“安安靜靜”照樣子説詞語。

(3)體會快樂,指導朗讀。

10、出示第6自然段,仿寫“也”句。

四、總結全文

有朋友是一件多麼令人愉快的事啊!同學們,學完這篇課文你有沒有什麼話想對大家説?——有朋友才有快樂!

《樹和喜鵲》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小鳥和小樹由孤單到快樂,只因為它們有了鄰居,有了朋友,一同玩耍,一同遊戲,共同享受快樂的生活。課文如一首優美的散文詩,又像一幅情節生動的連環畫,清新質樸,留給人豐富的想象空間。人與人之間何嘗不是如此呢,有朋友才會有快樂,有友愛才會有幸福。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只、窩、孤”等12個生字,認識部首“子、丷”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讓學生在遊戲中識字。在朗讀中感悟課文表達的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朋友之間的真摯友誼。

課文重點:

會認“只、窩、孤”等12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文難點:

感悟朋友之間的真摯友誼。

教學準備:

課件、字卡、音樂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找朋友》

1、師:開始上課之前讓我們先一起來玩一個音樂遊戲吧?(師生一起邊唱歌曲《找朋友》邊找到朋友並互相做自我介紹,這一環節的設計不但可以讓師生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而且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和朋友在一起的開心和快樂。)

2、引入課文《樹和喜鵲》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兩個小夥伴,它們也想和大家一起做遊戲呢,讓我們一起請出它們吧?(出示樹和喜鵲的圖片,讓學生和它們打招呼。)板書課題,讓學生齊讀課題。

3、生質疑

樹和喜鵲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呢?

師:讓我們一起去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

師出示自讀要求:先給課文標自然段,然後自己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並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三、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

師:在課文中有許多新的生字寶寶,你們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師出示生字,生認讀。

1、正音:前鼻音臨lín,後鼻音靜jìng

2、多音字:只種都樂

3、師引導學生多種方式認讀生字。

4、遊戲識字

給生字寶寶找朋友(小朋友們拿着帶有生字寶寶的卡片,一邊唱着找朋友的歌一邊找到可以和自己的卡片組詞詞語的生字寶寶。)

5、師小結

師:剛才看小朋友們一起學習一起做遊戲,是多麼的開心快樂呀!可是我們的新朋友樹和喜鵲這會還有點不開心呢。我們一起去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三、學習課文

(一)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1、出示多媒體圖片,生在課文中找到和圖片相對應的段落。讀一讀,找原因。

2、學生交流自己在課文中發現的祕密。

3、句子學習

從前,這裏只有一棵樹,樹上只有一個鳥窩,鳥窩

裏只有一隻喜鵲。

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師引導學生抓重點詞語只有……只有……只有,孤單,邊讀課文邊感受,樹和喜鵲因為沒有朋友而顯得很孤單,很不快樂。)

4、多種方式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樹和喜鵲的孤單。

板書(沒有朋友——孤單)

(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自己一個人,沒有朋友,沒有親人,自己一個人是什麼感覺?)

(二)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1、師:樹和喜鵲那麼孤單,那麼不快樂,小朋友們有什麼辦法幫助它們嗎?

生:多種樹

生:再養好多好多鳥

出示圖片和課文的第二部分的內容,讓學生看圖,讀課文,感受樹和喜鵲因為有了鄰居,有了朋友而變得開心快樂。(板書:有了朋友——快樂)

2、通過集體讀,個人讀,教師引讀,同桌之間挑戰讀,來讀出樹和喜鵲的開心和快樂。

(三)學習課文的第三部分

1、師:樹和喜鵲有了朋友,它們會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什麼呢?

生:做遊戲,唱歌……

每天天一亮,喜鵲們嘰嘰喳喳叫幾聲,打着招呼一起飛出去了……安安靜靜地睡覺了。

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2、師引導學生邊想象畫面,邊讀課文,在讀、想中感受樹和喜鵲在一起的開心和快樂的場面。

3、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隻喜鵲,或者是其中的一棵樹,你最想説什麼?最想做什麼?

四、迴歸課文整體

引導學生帶着感情完整地朗讀課文,感受樹和喜鵲心情的變化以及發生這些變化的原因。

五、課堂小練筆(寫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 ___________。

六、音樂小結

1、今天我們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到了樹和喜鵲的心情變化,感受到了樹和喜鵲的快樂。喜鵲快樂的時候會一起嘰嘰喳喳地唱歌。小朋友們和同學們一起學習,遊戲,你們一定也是非常開心和快樂的,那讓我們也用歌聲把我們的快樂唱出來吧!

2、師根據課文創編歌曲並帶着小朋友們一起學唱。

一隻小小鳥,一棵小小樹,小鳥很孤單,小樹很孤獨。

許多小小鳥,許多小小樹,大家在一起開心又幸福。

七、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句子練習

_______,____也______。

《樹和喜鵲》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十一個生字。

2、學習新筆畫“橫折彎鈎”。

3、學習“裏、有、幾、飛”四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

1能夠藉助拼音,熟練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複述故事,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學習中,逐步學會和同伴一起學習。

2、培養學生團結、互助、友愛的精神和合作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能夠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有了朋友才會有快樂,與朋友友好相處,才會感到更加的快樂、幸福。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制作的課件。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引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喜鵲嗎?大多數是在什麼地方看見的?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樹和喜鵲》的課文,請打開書11課。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範讀課文:

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做到:1、坐姿端正。2、認真看課文,仔細聽老師讀課文。

三、 自己讀課文:

1、自己藉助拼音,讀一讀課文。2、同桌兩人一起讀一讀課文。3、用自己的'話説一説,課文裏講的故事。

四、請學生複述課文。其他學生做到:學會傾聽,注意聽後試着補充故事內容。嘗試自己理清課文思路。

五、認讀生字:

1 、隨文認讀生字。2、多媒體出示生字認讀:從前、孤單、安靜、睡覺、喜鵲、幾個、後來。3、在句子中認讀生字:

從前,這裏有一棵樹。後來,這裏又種了很多樹。

樹很孤單,喜鵲也孤單。

幾個孩子在安靜地睡覺。

六、 理解內容:引導學生利用上下文理解。

1、“只有”是什麼意思?

2、什麼是“孤單”的意思?樹為什麼孤單?喜鵲為什麼也孤單?

3、後來,發生了什麼變化?

4、樹為什麼變得快樂了?喜鵲為什麼變得快樂了?

七、學後交流:在家裏,爸爸媽媽做自己的.事時,你有沒有感到孤單?或者感到快樂的時候?結合自己的生活説一説。

八、延伸閲讀:推薦任溶溶的詩歌《沒有不好玩的時候》

1、如果有時間,全班範圍內閲讀。

2、交流:説一説自己更喜歡怎麼玩?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複習課文。

1、説一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你明白了什麼道理呢?

二、處理課後第二題。再次體會“也”的作用

三、認讀十一個生字。

四、學習生字:

1、讀音準確,筆順正確。

2、按老師或田字格的佔格,書寫“裏 有 ”兩個字。

3、組詞。

4、試着用組的詞語説一句通順的話。

5、學習“橫折彎鈎”的寫法。並練習寫法。

6、照上面的學法,學習“幾 飛”

五、固練習生字。

《樹和喜鵲》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會寫“快樂”兩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樹和喜鵲由孤單變快樂的原因。

3、體會朋友和鄰居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

1、規範書寫“快樂”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朋友和鄰居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複習詞語,回顧內容

1.開火車認讀生字。(出示會認生字)點名認讀,開火車認讀,齊讀。

2、出示詞語:開火車朗讀。

從前 喜鵲 孤單 嘰嘰喳喳

後來 鄰居 快樂 安安靜靜

(注意有一組詞語意思相反)

設計意圖:字詞是低年段學生學習的重點。檢查學生上一節課生字詞的學習效果,夯實基礎。在分類積累詞彙的同時也指向文章核心。

二、品讀詞句,感悟內涵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在文中幫老師找到“孤單”,聯繫上下文説説什麼是孤單,為什麼樹和喜鵲都很孤單?

2.你有過這種經歷嗎?自己一個人,周圍沒有朋友,也沒有家人,當時自己是怎麼想的?感覺如何?

3.有感情地朗讀第1自然段,讀出樹和喜鵲的孤單。

4.出示句子: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説説從這個“也”字你感受到了什麼。

5.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二)學習第3、4、5、6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3—6自然段,後來樹和喜鵲又有了什麼變化?(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2.是什麼原因使樹和喜鵲變得快樂起來?輕聲朗讀課文,畫出相關句子。

3.出示句子: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1)指導學生理解“鄰居”。

説説你的鄰居是誰,你和鄰居的關係怎樣。(出示:遠親不如近鄰。)

(2)他們和鄰居怎麼相處呢?他們一起做什麼?

(喜鵲:每天天一亮……安安靜靜地睡覺了。)

(3)想象:樹會和鄰居做什麼呢?(一起交談,講故事,聊天……)

師:(有感情地讀)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4、師:是呀!有了朋友就會快樂,有了愛就會幸福。只要我們和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幫互助,那麼我們就不孤單啦!我們一起來把課文三至五自然段有感情地讀一讀,體會這份快樂吧!(生有感情朗讀。)

5、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第三至五自然段。

(三)學習第6自然段

1、.出示句子: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為什麼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1)小結:“因為____________,他們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2、請學生讀句子,説一説發現了什麼?你能用“……也……”説話嗎?

3、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

設計意圖:在本環節裏,讓學生在文字裏駐足、細品,不僅有利於學生把握文章的內容,理解文章內涵,還在無聲中告訴學生“抓住關鍵句閲讀”這種基本有效的讀書方法。

三、觀察生字,指導寫字。

1、教師範寫“快、樂”2個字,並讀一讀。學生觀察。

2、仔細觀察每個田字格中生字的位置和筆順,説一説你有什麼要提醒大家的。學生自由發言。

3、在學生説的基礎上,教師範寫,學生觀察書空。

4、學生描紅,教師巡視,特別注意提醒學生的書寫習慣。

5、展示學生作業,師生共同評價。

四、回顧知識,課堂總結。

同學們,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樹和喜鵲》,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樹和喜鵲只有自己的時候是孤單的,但是有了很多很多的樹和很多很多的喜鵲之後,它們是快樂的,所以朋友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我們都要交好多好多好朋友。

五、佈置作業:

要求學生在家長幫助下蒐集和“有朋友才會有快樂,有友愛才會有幸福”這些內容相關的文章,並談談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小培養學生蒐集材料、整理知識的好習慣。

《樹和喜鵲》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藉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互助友愛的精神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會寫6個生字;藉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瞭解課文內容,感悟朋友間的真摯友誼。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都有朋友嗎?設想一下,如果沒有朋友會怎樣呢?學生自由發言

2、引出課題,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自己讀準,並標上記號。

2、反覆讀課文,重點識記不認識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對生字的認讀情況。

(1)用“我來當小老師”“介紹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讓學生互幫互學。

(2)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普遍認讀有困難的生字。

三、自讀自悟——質疑問難——小組交流——全班師生交流

1、學生自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在四個人小組中交流,説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師巡視,參與討論,瞭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疑難所在,以便具體指導。

4、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下列語句。

(1)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孤單”是什麼意思。樹和喜鵲為什麼會感到孤單?

(2)你有過這種經歷嗎?自己一個人,周圍沒有朋友,也沒有家人,當時自己是怎麼想的?感覺如何?

(3)“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讓學生在交流中理解:是什麼原因使樹和喜鵲變得快樂起來了?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這句話。

四、書寫生字,鞏固生字。

1、書寫

(1)學生自己書寫。

(2)班內交流書寫時發現的應注意的問題。

(3)教師根據情況具體指導

2、通過編故事,複習、鞏固生字。

學生隨意挑選一些學過的生字、詞語,用這些生字、詞語編故事。

五、拓展思維

1、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説説自己有過像樹和喜鵲這樣的經歷和感受嗎?展開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推薦詩歌《沒有不好玩兒的時候》。

板書設計:

6、樹和喜鵲

孤單  沒有朋友

快樂  有了朋友

教學反思

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和細膩的語言描寫了小鳥和小樹由孤單到快樂的生活經歷。告訴孩子們有了鄰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遊戲,才能享受快樂的生活。在理解課文時我尊重學生獨特的心理感受,讓學生與實際生活相聯繫,談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讓學生更進一步感受到沒有夥伴和朋友的生活才會孤獨。理解“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這句話,很自然的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從而教育學生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我們的生活才會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