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錦集7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3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錦集7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初中數學教學是一個複雜的動態系統,如何使系統中的各個組成要素(如教師、學生、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教學內容等)組成最佳結構序列,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提高教學效能,是研究教學設計的主要任務。教學設計作為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工作之一,對教學工作起着先導作用,它往往決定着教學工作的方向;同時,教學設計的技能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已成為教師從師任教必備的基本功。因此,加強課堂教學設計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加強教學對象研究,提高課堂教學針對性

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任務是發展學生的主體性,教學設計的過程首先就是深入研究學生的過程。只有瞭解學生,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避免無效勞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何才能瞭解學生呢?教師不妨先回答下列問題:學生是否已經具備了進行新的學習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學目標中要求學會的知識和技能?沒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樣?哪些知識學生自己能夠學會?哪些需要教師的點撥和引導?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關注學生的智力發展情況,注意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狀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

二、加強教學內容研究,準確把握教學內容

1、研究教學內容的特點,確定如何體現新課程理念,以及該部分內容在整體內容中的地位和作用。

2、研究本節教學內容的範圍與深度、重點與難點,以適應多層次學生的需求,注意選擇教學內容的典型性。

3、研究藴含於知識中的智力因素和情意因素,以利於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和智力的開發。

三、研究教學目標的制定,準確把握教學方向

一堂好課應有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既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也是課堂教學的落腳點,它支配着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規定着教與學的方向。那麼怎樣設計教學目標?

1、鑽研課標,做到“依據課標,忠於課標”。在設計一節課時,鑽研課標主要應鑽研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標準,對課標進行分解,認真研究學生在課堂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所應達到的基本要求。

2、鑽研教材,做到“立足教材,超越教材”。

鑽研教材應依據課程教學目標“直讀”教科書中直觀素材的編寫意圖:教材編寫者為什麼要設計這個內容?其目的何在?對於這節課的整體目標有什麼作用?這個題材對我的課堂、我的學生能用嗎?如果不能用,改用哪些替代材料更合適?……另外,還應挖掘教科書中直觀素材背後的隱義。

3、鑽研教學資源,做到“充分運用,優教促學”。教師在選用教學資源時應該從優教、促學兩方面出發,提高使用的有效性。“優教”是指教學資源的內容和形式有利於教師科學組織課堂教學;“促學”是指材料內容和形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需求,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提高學習效益。因而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鑽研教學資源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典型性,注意貼近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並能在課堂上充分運用,以促進教學。

4、進行學情分析,調整學習目標,即將操作目標結合學情分析進一步細化。學情分析包括教學起點分析,對學科知識、學生和教師進行的全面分析以及對學習環境和學習資源的正確分析。

四、研究教學策略選擇,優化課堂教學設計

所謂教學策略,就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方法、步驟、媒體和組織形式等教學措施構成的綜合性方案。它是實施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據特定的教學條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學生提供教學信息、引導其活動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驟。教學策略因着眼點不同而有不同的分類。

具體的教學策略有:

1、傳統的接受式教學策略;

2、布魯納的發現式教學策略;

3、斯金納的程序法教學策略;

4、布盧姆的掌握學習教學策略;

5、巴班斯基的最優化教學策略;

6、提問教學策略;

7、創設情境教學策略;

8、反饋和矯正教學策略等等。

五、研究教學評價設計,提高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教學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進程的預設及評價,是促進教學進程反饋調控、教學環節連貫落實、教學目標逐步達成的必要途徑,是教學設計必不可少的內容。

1、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是一種過程性評價,目的是診斷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教學中的不足,以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形成性評價一般有提問、討論、練習、小測驗、問卷、觀察、個別談話等。

2、總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是一種階段性評價,也是一種目標參照性評價,其目的在於檢測教學目標的達成度。總結性評價一般有單元考試、學期考試、學年考試等(給出成績或等級)。

評價應為學生學習服務,提高學習的效率,成為學習的動力和源泉。教學評價應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關注學生的處境和需要,尊重和體現學生的差異,激發學生的主體精神,以促進每個學生最大可能地實現自身價值。在具體評價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發展性評價:發揮評價的激勵、導向、反饋功能;

2、加強過程性評價:重視過程記錄與分析反思;

3、加強綜合性評價:三維目標的評價;

4、加強自主性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之間的評價。

可以説,教學設計是一門藝術。對於教師來説,一個好的教學設計,是成功課堂的良好鋪墊;對於學生來説,一個好的教學設計,是快樂學習的美麗詩篇。優秀的教學設計,是應該讓老師教得快樂、學生學得開心,是應該能提升課堂教學整體效果、促進師生和諧進步的。追求有效,是基礎教育課堂教學的永恆主題,是一種理想的境界,它的實現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我們老師去實踐、思辨、提升,使它成為現實。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文本透視】

《三月桃花水》是北師大版教材四年級下冊一篇描寫江南春水的優美散文。課文通過詩化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讚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還貴,比銀子還亮,美得讓人沉醉。文章詞如璣、語如詩、景如畫,字裏行間跳躍着“美”的音符,綻放着“美”的花朵,真是文中有“畫”,“畫”中有情。課文結構清晰,線索明朗,前後文之間,有問有答,各個段落在錯落中,又有句式的重複和押韻,讀起來琅琅上口,聽起來令人身心愉悦。三月桃花水的美是與淳樸、恬靜的鄉村生活緊緊相連的。全篇皆是清新淡雅的詞句,並巧妙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再融合了作者濃郁的喜悦、喜愛之情,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水的真摯情懷。

【設計理念】

教學活動應真正着眼於學生的言語發展,實實在在地教語文。學生為需要而學,教師為學生的真正需要而教。注重學習過程,滲透學習方法,紮根於語言文字,從關鍵字詞中提取最有價值的信息,使學生在閲讀中展開豐富的想象,走進課文情境,獲取真實的感受。

實實在在,想象出最美的畫面;簡簡單單,誦讀出最真的情感。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不同形式的讀將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如詩如畫的情境中,感受課文的整體美。

2、讓學生用心體會文中的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和對偶句的等句式,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受到語言美的薰陶。

3、讓學生在熟讀成誦中,達到積累語言、提高表達能力的目的。

(第一課時)

一、課題導入,瞭解“桃花水”。

春天冰雪消融,雨水漸多,河水上漲,便稱這為“桃花水”。“桃花水”指的就是“春水”。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整體感知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字詞檢測

3、默讀課文,讀完後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4、完成書後思考題,把握文章結構

一方面寫聲 ,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

二方面寫色 ,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鏡。

三方面是對全文的總結,讚揚了三丹桃花水比金子還貴,比銀子還亮,叫人沉醉。

(第二課時)

【教學預設】

一、詞串欣賞

從讀好詞語入手,用聲音和表情來表達出詞語的意思,並能發現每組詞語的特點。

課件出示:第一組:絢麗的朝霞、明潔的絲綢、裊裊炊煙、

第二組:草如茵、柳如眉、如霧如煙

第三組:應和、低語、談心、催促

二、精讀感悟

用心地去讀這幾個詞語,就能讀出它的畫面,讀出它的色彩,讀出它的感情……同樣的,用心地去讀文章的每一句話,也能讀出很多的感受。

(一)、學習第二小節

1、學生自讀,談感受

2、老師範例:批註式閲讀

課件出示:教師在詩歌第二小節上做的一些筆記,如在關鍵詞語下面點着重

號,在詩歌旁邊寫下自己的感受等。

(二)、學習第三、四小節

1.自由閲讀,引導學生讀思結合做批註。

2.交流研讀句子,表達自己的閲讀感受。

3、融入閲讀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重點句。

[引導學生從“輕柔的弦、纖細的低語、談心、催促……”關鍵字詞中提取最有價值的信息,使學生在閲讀中展開豐富的想象,走進課文情境,獲取真實的感受,讓學生感受桃花水的美,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三)、學習第五、六小節

1、請快速默讀第五、六小節,看看在三月桃花水的這面鏡子裏你看到了什麼?

2、帶上你的喜愛之情讀一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3、仿詩練説,拓展畫面

4、指導讀出省略號的味道

[引導學生美美地讀,讀出最真的情;靜靜地想,想出最美的畫面]

三、整體誦讀

全文配樂朗讀,師生共同合作美讀

四、拓展仿寫

試着仿照課文的任意一小節來寫一寫,表達自己的感情。

五、激情小結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學習目標:

1.啟發學生採用偏旁歸類的方法複習漢字。

2.通過詞語搭配練習,學習準確運用詞語,不斷積累詞語。

3.瞭解詞語重疊後在表達上的不同,並學説這樣的詞。學習猜謎語。

二.課前準備

1.蘋果樂園圖及紅蘋果粘貼紙。

2.房子圖。

3.本課第二題中的詞卡。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秋天到了,果園裏的果子成熟了,香香甜甜的果子真誘人啊!今天老師要帶着你們漫遊語文園地。在園地的深處有一座蘋果樂園,在那裏,智慧老人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棵蘋果樹。哪個小組的小朋友肯動腦筋、會學習,他們小組的蘋果樹上就會結出一個個有香又甜的紅蘋果。(出示蘋果園)

 (二)我會説

1.出示題目。(出示房子圖,上面寫着偏旁)同學們知道這些房子裏都住着誰嗎?(房子裏住着帶有這些偏旁的字)

2.小組學習。

A.小組的夥伴商量一下,你們要拜訪誰的家?(如:我們要拜訪走字兒的家)

B.請找出你們拜訪的主人,比一比哪個小組找的又快又好。

3.集體交流。小組派代表彙報,教師板書。哪個小組説的最多,就在哪組的蘋果樹上貼一個紅蘋果。

4.口頭組詞:這些字自己住在房子裏多孤單呀,我們給他們找些好朋友吧!

5.擴展練習:你們能幫他們找一些新鄰居嗎?(學生交流課外認識的漢字)

A.在老師分的房子圖上寫上其他偏旁,並説説誰住在裏面。(小組合作學習)

B.集體交流,給説的好的小組貼一個紅蘋果。

 (三)我會連

1.小組合作連線,派代表彙報。

2.遊戲找朋友:老師將詞寫在詞卡上,分給學生,學生找到對應的詞,然後讀出來。(找對了就貼一個紅蘋果)

3.看圖鐵詞語。(出示相應的圖片,讓學生把詞貼在圖下)瞧!這些圖片也來找朋友了,誰來幫幫忙呢?(找對了就貼一個紅蘋果)

(四)讀讀説説

1.過渡:看,蘋果樹上的紅蘋果越來越多,小朋友高興嗎?(高興)那就讓我們一起高高興興地來讀讀這些詞語吧!

2.小組討論:每組前後兩個詞語有什麼不同?

3.集體交流。(誰説的好就給他們小組貼一個紅蘋果)

4.你知道還有哪些詞也能這樣説嗎?誰願意向大家展示一下?

(五)我會猜

1.過渡:同學們真聰明,每棵蘋果樹上的蘋果都不相上下。怎麼辦呢?智慧老人準備了兩則謎語來考大家,看誰能得到最後的勝利。

2.先自己輕聲讀一讀,讀會了就悄悄告訴自己的好朋友。

3.集體交流:分組讀謎語、猜謎語,猜對的同學要説説是怎麼猜出來的。

4.擴展活動。

A.在小組裏互相猜謎。

B.小組挑戰:以小組為單位向其他小組挑戰,勝利的一方可以得到一個紅蘋果。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會讀頹然、咕嘟咕嘟、等十一個生字。2、在品讀語言文字中感受夸父的巨人形象,體會神話傳説的神奇。

3、樹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養堅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 重難點:1、從夸父的神奇感受夸父為追求光明實現願望的決心和毅力

2、體會神話故事的神奇

課時安排 1課時40分鐘 工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導入:同學們,相信 你們平時都喜歡讀神話故事,下面我想請同學們猜猜神話故事中的人物:請看大屏幕:

1、課件逐一出示:

老師:(1)他開闢了天地,並用身軀化作世間萬物。他是——盤古

(2)他帶領百姓戰勝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他是——大禹

(3)他為民除害,射下了天上的九個太陽。他是——后羿

(4)她懷抱玉兔,在月宮遙望親人。他是——嫦娥

(5)她化作小鳥,把石子投入大海。他是——精衞

(6)她創造人類,使百姓獲得新生。她是——女媧

2、小結:這些神話故事和人物帶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神奇)是的,神話故事帶給我們最大的感受莫過於神奇,因為這些神話故事是我們的老祖先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裏面充滿神奇的想象。今天,我們再來學個神話故事。

一、圖片揭題,鋪墊導入

師:(激情飽滿地):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麼?(出示兩幅光芒四射的太陽

圖象)

生:太陽!

師:多好的太陽啊!它能給我們帶來無限光明,可惜太陽不能永遠地停留在天上,等他下山後,取而代之的是茫茫的黑夜。於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他想把太陽永遠地留在天上,他的名字叫——

生:夸父!

師:同學們,太陽能追的上嗎?

生:不能!

師:為什麼?

(生的回答可以先和學生説説)

生1:太陽離我們太遠了,有15億公里遠,追不到!

生2:太陽太大了,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呢!

生3:太陽太熱了,表面温度就有六千多度,稍一接近就會被烤焦的!

師:所以,《夸父追日》是一篇神話故事!同學們都知道神話故事是古代勞動

人民創造出來的,因為當時人們無法征服自然,所以便把許多美好的願望加在了神話人物的身上。你們知道嗎?(神祕地、誇張地)在神話故事中,據説夸父身高二十幾米,(邊説邊出示夸父圖象)他的兩條腿就有十幾米長,大概有七八層樓那麼高呢!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神話《夸父追日》,邊看邊跟着老師寫課題 這是一種

很好的學習習慣。(齊讀課題)

二、學習提示,初讀感知

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習略讀課文,我們有個好幫手,就是課文前面的“學

習提示”,請你自己讀一讀,看看這篇課文有哪些學習任務?

師: “學習提示”向我們提了哪些要求?聰明的孩子一眼就看出來了。請你來説。

生:説説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師:對了。這是第一個任務:説説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第二個任務呢? 生:再交流一下,從故事中想到些什麼?

(幻燈片逐次出示兩個學習要求)

1、説説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再交流一下從故事中想到些什麼。

師:下面請你帶着第一個任務讀一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師:好,誰來説一説?

生1:夸父追太陽沒追到,想到大澤去喝水,可是,還沒到大澤,就渴死了。

他倒下地,就成了一座山,他的手杖變成了桃林。

師:説得真好,精煉!誰再來?

生2:夸父不喜歡黑暗,喜歡光明,(師:講出了事情的原因)他就去追趕太

陽,他手裏拿着手杖,提起長腿,像風似的奔跑,一下子追了兩千里路,結果口渴了?(像複述課文)

師:如果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這個角度來説,我更喜歡前面那位同學的。我們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時候,要簡練,越簡練越好。為了把這篇文章的內容概括好,老師這裏有個提示,請同學根據提示來説一説。

師:(出示幻燈片)這個神話故事主要講了夸父(),就去追趕(),追到()時,他倒下變成了(),他的手杖變成了()。

(指名2生説)

師:他説得對不對?(對)你們會不會説?(會)自己小聲地説一遍。(學生看着提示自由地説)

師:課文內容都概括出來了,接下去我要來檢查你們的`生字詞預習情況。(出示幻燈片)虞淵 渭河 翰海 大澤

手杖 頹然 遺憾

一眨眼霎時間

(指名讀,男女生讀)

三、指導閲讀,感受神奇

師:神話故事就是這麼神奇。夸父倒下後變成了一座大山,連手杖也變成了一大片桃林。在課文中,像這樣神奇的句子和詞語還有很多很多。下面請同學們拿出筆,靜心地默讀課文,劃出讓你感到很神奇的句子,想一想,它

神奇在什麼地方?

(學生默讀課文,劃句子,老師巡視)

師:劃好的同學請舉手。

(生説劃出的句子,師相機出示下列句子)

句子一:於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着西

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裏。

句子二: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他喝乾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句子三:他還沒到大澤,就像一座大山頹然倒了下來,大地和山河都因為他

的倒下而發出巨響。

句子四:第二天早晨,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時候,昨天倒在

原野的夸父,已經變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邊,有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變成的。

師:請同學們自由地把這些句子讀兩遍,然後選擇其中的一個句子,重點讀一讀,想一想它到底神奇在什麼地方?(學生自由品讀句子)

師:好!我們來交流一下。

生1:他像風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陽奔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裏。 句子一:他像風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陽奔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裏。師:神奇在哪裏?

生:一眨眼就跑了兩千裏。

師:是啊!“一眨眼”有多短?你眨一下眼。(生使勁地眨了一下眼睛)你們眨

一下眼。(學生都眨了一下眼)一眨眼就到了哪裏?(兩千裏外)你知道兩千裏有多遠嗎?(誇張地)兩千裏等於一千公里!一千公里等於一百萬米啊!

師:我們的操場跑一圈是200米,你算一算,一百萬米相當於跑幾圈? 生:5000圈小操場。

師:是啊!就這麼一眨眼的功夫,夸父就跑了5000圈操場,夸父就跑了這麼

遠,速度快吧?

生:快。

板書 速度之快

師:那應該怎麼來讀這句話?(生讀)

師:哇,跑了1900裏了,還差一點,現在咱們全班同學一起讀。全班讀這句

話。

想象説話。試試時間不夠這段就不要了。

師:好一個奮勇前行的夸父,可惜文中寫夸父追日的情景就這麼一句話,老師真想再讀一讀,再看一看啊,現在,我要把這個任務交給你們這些小編劇們,請你們(出示:“一路上,他??”)接着這句話往下想象,想好了同桌先互相説説。

生1:一路上,他越過一座座高山,穿過一片片叢林,來到了虞淵這個地方。 生2:一路上,他汗流浹背卻顧不得去擦一下。

生3:一路上,他的腳被石頭刺得鮮血直流,可他卻不顧疼痛,奮勇前行,他

一心只想着追太陽,他怕太陽落山了。

生4??

師:你們真了不起啊,讓老師感受到了夸父太神奇了。其實更神奇的還在後面

呢。

句子二: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他喝乾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師:誰來讀?

生: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被他喝乾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師:神奇在什麼地方?

生:神奇在他一下子就把兩條大河喝乾了。

板書 口渴之極

師:一下子就把兩條河喝乾了,大家把這種神奇的感覺送進句子裏讀一讀。 師:這兩個“咕嘟咕嘟”該怎麼讀?(讀快一點)對,夸父非常口渴,他一個“咕嘟”就喝完了一條河的水,再一個“咕嘟”就把另一條河的水喝乾了。 師:誰再來讀一遍。

生3: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被他喝乾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師:可是還沒止住口渴,看看,霎時間喝完了兩條大河,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這個夸父太不一般了,來,我們來讀出這種不一般。齊讀

師: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到了神奇?

生:第二天早晨,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時候,昨天倒在原野的

夸父,已經變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邊,有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變成的。

句子三:第二天早晨,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時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經變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邊,有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變成的。

師:神奇在那裏?

生:夸父倒下去,他的身體變成了一座大山,手杖變成了桃林。

師:真是神奇的變化。

板書 變化之奇

??

四、感悟精神,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夸父耗盡所有的力氣去追趕太陽,這是為什麼?讀讀第一段,找

找原因。

生: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轉載於:夸父追日教學設計板書)它固定在天

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出示句子: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師:是的,當夸父追得口渴難忍時,他是這樣想的——(1生讀出示的句子) 師:當追得氣喘吁吁時,夸父還是這樣想的——(2生讀出示的句子)

師:當追得耗盡全身力氣,頹然倒下時,夸父仍然是這樣想的——(全生再讀

出示的句子)

師:從這裏,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夸父。

生1:一個勇敢的夸父;板書:勇敢

生2:一個追求光明的夸父;板書:堅持不懈

生3:一個執著追求的夸父。板書:執着

師:夸父的這種精神很使我們感動,他至死追求光明,他把自己的手杖化作桃

林,給追尋光明的人解渴。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都沒有放棄啊!小朋友們,自古成敗論英雄,夸父最後並沒有追到太陽,你能不能安慰他幾句,你有什麼想説的?

生預設:1.你真了不起,很勇敢。

2.請你不要傷心,你已經盡力了。

3.夸父,你雖然沒有追到太陽,但你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你依然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四、總結(1分鐘)

1、是啊,夸父雖然沒有追到太陽,但確實了不起,他的這種向着目標奮勇前行的精神和奉獻、犧牲精神,感動並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人們也把這種精神稱為“夸父精神”。(板書:夸父精神)

2、同學們,我想,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像夸父那樣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標,奮勇前行的話,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好的。

師:同學們,《夸父追日》這個故事出自我先秦古籍《山海經》。在古文裏,是

這樣寫的。

(出示幻燈片)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師:聽老師讀一遍。

師:現代文與古文各有長處,現代文好讀,容易懂;古文精煉,很講究用字。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山海經》,也可以把這個神話故事講給你的父母或朋友聽。

“功竟在身後”,是呀,同學們,精彩神奇的神話故事,帶給我們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多的則是一種催人奮進的精神,一個發人深省的深刻道理,或許還是一個個催人淚下的真情故事。即將下課,老師送給大家一份小小的禮物,這份禮物或許並不值錢,但是如果你能好好運用的話,將會是無價之寶。 課件出示:中國神話、希臘神話、歐洲神話、阿拉伯神話等書的封面。 好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下課。

和身邊的老師説聲:謝謝老師陪我們上課。

板書設計:

速度之快

神奇口渴之極

變化之奇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方面:要求學生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用“這是----那是-----”説話

情感方面:讓學生感受家鄉在變化,祖國在變化,初步培養學生愛家鄉,在祖國的情感

能力發展方面:培養學生規範的口頭表達能力,一定的想象創造能力,並讓學生初步認識網絡,瞭解網絡,體驗網絡

二、教學重難點

1、通過數數説説家鄉的新樓房,感受家鄉的新變化,從而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正確運用句式:這是-----那是------説話,理解兩者的遠近關係。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住在杭州網站,展板四塊,學生自己設計的新房作品(每人一份)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出示詞語:我和同學在山上放學後數新房誰來讀一讀,讀正確

2、老師不小心把這些詞語打亂了,小朋友能幫老師整理一下,連成一句完整,通順的句子嗎?

3、和同桌合作討論,指名説,比一比哪一句連得最好,齊讀句子

4、那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齊到山上去數一數新房,好嗎?

(二)學習第2句話

1、請小朋友打開書本,讀讀第2句話,把句子讀正確,找一找我和同學看到了哪些新房?用橫線劃下來

2、指名讀句子,指名説一説

3、課件出示新學校,新工廠,書上是用什麼詞語把他們連起來的,出示“這是-----那是-----”,我們也來數一數,讀出介紹,數的語氣

4、老師和大家數的不一樣,想聽嗎?這是新工廠,那是新學校。可以嗎?為什麼?

哦,我知道了,離我們近的用“這是”,離我們遠的用“那是”

5、家鄉除了有新工廠,新學校,還有很多的新房子,瞧!新銀行,新醫院,新郵局,新飯店,誰來把他們放到圖裏去,並用上“這是---那是----”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6、有那麼多的新房呀,現在請你選擇其中你最喜歡的兩座新房再用“這是---那是---”來數一數

7、除了新學校和新工廠,還看到了什麼?出示圖片:一幢樓一片樓

哪一幅圖上是一大片新住房?出示“一大片”

“大片”原來有那麼多呀!該怎麼讀好呢?自己試一試,指名讀,齊讀

8、有感情地讀好整句話

(三)課中操

小朋友,我們一起到網上去數數自己家鄉的新房吧!打開“住在杭州”網站,做課中操

(四)學習第3句話

1、示許多住房,小朋友,準備好,我們開始數了,比比誰能數清楚,好嗎?

2、能數得清嗎?為什麼呀?

3、書上是怎麼寫的?把你剛才數的感覺讀出來,好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4、家鄉有這麼多數也數不清的新房,你覺得怎麼樣?

(五)朗讀全文總結

1、是呀!就讓我們帶着這種自豪,高興的心情,配上音樂,把全文連起來有感情的讀一讀

2、我們的手中也有很多昨天小朋友自己設計的新房,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設計自己家鄉的未來,未來的杭州,出示展板,以小組為單位設計

3、展示學生作品,説説你的想法

4、總結:大家説的多好呀!相信小朋友今天好好學習,將來一定能用自己的智慧把我們的家鄉,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麗!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板書:《七色花》

誰見過七色花?(沒見過),那麼,看到這個題目,你會產生哪些疑問呢?

(七色花什麼樣?哪些地方與其它花不同?誰有七色花?這七色花是怎麼來的?它有什麼作用?……)

過渡:剛才同學們圍繞題目提出的問題很好,很值得我們去研究。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看我們提出的問題能不能通過讀解決。

二、自由讀文,瞭解大意。

請同學説一説,你讀了一遍課文知道了什麼,用簡練的語言回答。

(課文主要講珍妮意外地從老婆婆手裏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她利用七色花的花瓣實現了自己的種種願望,並且用它幫助了一位有殘疾的小男孩的事。)

三、快速默讀,自學生字詞。

1.要求讀準字音。

“秩”:應讀“zhì”,不要讀成“chì”。

“跛”:應讀“bǒ”,不要讀成“pǒ”。

2.理解詞義。

陌生:生疏,不熟悉。

合攏:合在一起。

孤零零:形容孤單,無依無*。

眨眼功夫:形容時間極短,瞬間。

羨慕:看見別人有某種長處、好處或有利條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跛子:跛腳的人;瘸子。

小心翼翼: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敢疏忽。

四、引導探究性學習

1.同學們讀了兩遍課文後,一定會有許多疑問或感興趣的話題,請你再快速讀瀏覽一遍課文,把你感興趣的內容用“﹏”畫下來;有疑惑的句子用“—”畫下來。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感受,解決問題。

以下句子要重點理解:

(1)她想:六片花瓣都浪費了,這最後一片,要它做什麼事,得好好想一想。

(這句話是在珍妮只剩下一片花瓣時的想法。“得好好想一想”,説明她此時已經意識到了前六片花瓣的使用意義及作用不大,因此,對最後一片花瓣顯得格外地珍惜,她要讓最後一片花瓣充分發揮作用,把它用在可用之處,用在有意義之處,要充分體現它的價值。)

(2)珍妮想買巧克力糖,買蛋卷……可是吃過就沒有了;買三輪小車,買電影票……不,等一等,讓我再想想看。

(這句話寫出了當剩下最後一片花瓣時,珍妮複雜的心理活動。在她腦中閃過了不少念頭,然而又被她一一否決了,因為她發現如果買吃的,“吃過就沒有了”;買玩的,玩一段時間就膩了;看電影,看過就完了……“讓我再想想”,説明她想用這僅有的一片花瓣給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東西,給他人帶來一些有意的幫助……)

五、指導朗讀

課文中有一句話“飛吧,飛吧!我要……”出現的次數較多,但是每次出現情況都不相同。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根據每次出現的具體情況,聯繫上下文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情。前幾次七色花滿足了珍妮的願望,她感到很開心,要用輕鬆的語氣讀。用最後一片最珍貴的花瓣為小男孩做了一件好事的時候,她的心裏是多麼快樂啊!在朗讀時,先要讀出小珍妮心情沉重,認真思考的語氣,最後要表現出小珍妮幫助了別人後那種愉快的心情。

六、討論

1.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會怎樣用?

2.我們周圍有什麼人需要什麼樣的幫助,舉出具體實例,説説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附: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目標與分析】

1、知識與技能:

⑴ 簡要複述小説內容,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⑵ 分析和評價小説人物形象,理解“心聲”的含義。

(設計意圖:此目標就是讓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並會複述故事情節,不斷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明白小説是藉助人物形象刻畫來體現主題。)

2、過程與方法:

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課文,整體感知:課上速讀課文,掌握故事情節;課中精讀課文,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畫;獨立思考,討論交流,理解文章主題和細膩的心理描寫;聯繫自己的生活經歷,明白小説所反映的問題。

(設計意圖:根據本文篇幅長的特點,注重培養學生“讀”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⑴ 展示學生個性,引導學生從文中攝取有益的東西,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⑵ 讓學生從京京的身上體悟親情,懂得在今後的生活中應怎樣去珍惜親情、友情。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

【教學策略】

由於本課具有篇幅長、情節清楚、線索分明、人物心理刻畫細膩等特點,教學時採用:

1、課前認真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能概述小説內容。

2、課上細讀課文,理解人物形象刻畫。

3、課中精讀課文,體會心理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4、課末合作交流,全面理解程老師的做法和所反映出的問題。

(設計意圖以上設計主要是根據本課的特點,注重培養學生閲讀的速度和文章概括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對文章主題的把握,對細膩心理描寫的品析。)

【教學設計思路】

1、課前預習──瞭解梗概──培養概括能力。

2、課前演講──複述概況──鍛鍊口語表達。

3、課上細讀──分析形象──體會人物塑造對錶現小説主題的作用。

4、課中討論──“心聲”含義──概括主題。

5、課後拓展──實踐活動──在延伸中體悟小説的主題。

(設計意圖:課前預習是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和概括能力;課前演講是對課前預習的檢查,又是一個鍛鍊學生、培養語感的體現;課上細讀是讓學生學會分析小説人物形象的特徵;課中討論是讓學生領悟到:小説主題的歸納應建立在對人物分析的基礎上。)

【重點解決與難點突破】

本文重點是弄清“心聲”含義,在熟識小説情節的基礎上,分析小説人物形象進行歸納。小説在塑造人物時主要運用心理描寫,這是本課的難點;初次接觸小説,側重引導他們體會心理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時數安排】

兩個課時。

【教學步驟進程】

(點擊鼠標,演示課件流程,推進教學進程。)

一、展示課件封面

優美畫面配以名樂名曲,讓學生在課前休息時間得以放鬆身心。

二、“學生複述故事”為話題引入

請兩位學生複述本文的故事梗概,師生共同指出其不足,

點擊出示主要情節內容,然後,引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

字幕:

公開課前,李京京非常渴望朗讀課文,可程老師怕影響公開課的效果,執意不讓他讀。

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樹林裏讀起課文,並深情回憶起鄉下的爺爺和妮兒。

第二天放學後,李京京聽被指定的趙小楨讀課文,勇敢地指出她的不足卻反遭嘲笑。

公開課上,在被指定的同學不舉手的情況下,李京京勇敢地舉手並深情地朗讀課文,以至打動了程老師和同學們。

板書:

情節結構:公開課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學→公開課上

(想讀課文)(偷讀課文)(聽讀課文)(終讀課文)

三、師生互動,小組討論,深入探究

讓學生明白本文通過人物形象的刻畫所體現的主題:

1、同學們讀了課文以後,想想文中出現了哪些人物?(李京京、程老師、趙小楨、林蓉等)

2、主要描寫了哪幾人?(李京京、程老師)

3、你最喜歡哪個人物?結合小説內容,簡述你的看法、理由。(學生可能大多回答:李京京。)

引導學生所應把握的基本點:

⑴ 程老師:認真、好強,又有點自信,對工作認真負責;也存在不足。

⑵ 李京京:樸實真誠、善良而寬容、自信而勇敢、執著追求不輕言放棄、銘記親情友情並渴望表達。

4、本文在塑造李京京這個人物形象時,作者運用了多種人物描寫方法,請大家舉例説説。(語言、動作、神態、心理,舉例略)

教師點撥:這些描寫刻畫細膩、真實,讓人感到親切自然。特別是文中的心理描寫,更讓人覺得真切,請同學們找出認真體悟,分析它的作用。(學生討論後發表意見)

點擊出示幾組句子:

字幕:

1、京京垂下頭。他多麼喜歡這個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幾行字的那麼一小段呢!他準能念好。

2、他真想站起來。可是,如果舉了手,程老師會喊他嗎?課後趙小楨會不會嘲笑他?

3、他想跟程老師道個歉,請老師原諒,可是心理難受得要命,什麼話也説不出來。這個小小的可憐的“凡卡”,不知不覺中把他的魂兒都抓走了。老天爺,寫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4、京京在坐位上不安地扭動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師,彷彿想説什麼。

5、京京站起來,結結巴巴地説:“老師,我能……念一段嗎?”

6、他咬緊了嘴脣,鄭重地舉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師。

教師點撥:文中有直接的心理描寫,如上面1~3句及“樹林裏對爺爺,對妮兒的思念”;有間接的心理描寫,如4~6句中希望自己得到朗讀機會。這些描寫,細膩而真切地寫出了李京京的心理歷程,使人物形象刻畫得真實、豐滿。

5、文中李京京最迫切的願望是什麼?(想朗讀課文)

6、為什麼特別渴望在公開課上讀一讀課文?提示:為什麼凡卡的故事能深深打動李京京,甚至使他在朗讀時湧出了淚水。

(凡卡的命運和李京京非常相似,使他產生情感共鳴,才萌生出了朗讀課文的強烈願望。)

7、由李京京讀課文這件事,你認為朗讀課文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提示:模仿趙小楨的讀法、學學李京京的朗讀課文第56自然段,比較異同。

(進入角色,應與課文中的人物統一情感。)

8、學完《心聲》,同學們在敬佩李京京在課堂上表現出的勇氣的同時,對程老師公開課的做法有什麼看法?

小組討論並歸納:(程老師“認真、好強,又有點自信”,區教育局公開課交給她完成,説明他水平不低,特別是為了上好這節課,她絞盡腦汁。她不讓李京京朗讀課文,是因為李京京的嗓子沙啞,怕影響了學校榮譽。這種對工作負責的精神應當肯定。但程老師為求得領導好評,採取急功近利的辦法,把公開課上成表演課,只追求形式,甚至弄虛作假的做法應當摒棄。)

9、綜合上述分析,請大家討論下“心聲”的含義有哪幾層?(提示:本課以“心聲”做標題,作者描述了什麼人的心聲?怎樣的心聲呢?)

字幕:

“心聲”的含義:

1、深埋在京京心底的親情、友情。

2、京京渴望表達自己內心感情的願望。

3、作者藉此呼籲教育者要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的期望。

四、學習小結

1、內容總結。

2、方法歸納:

在刻畫人物形象時,要善於運用肖像、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各種描寫方法。

五、延伸拓展

1、寫一段你生氣或害怕時的心理。

2、以李京京的身份結他鄉下的爺爺寫一封長長的、像凡卡寫的那樣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