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阿西莫夫短文》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96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阿西莫夫短文》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阿西莫夫短文》教學設計

《阿西莫夫短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瞭解説明的內容,理清説明的順序。

體會簡練、縝密、生動的語言。

增強學生的科學意識,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科普文章的準確、生動的語言。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o查工具書,給加點的字注音,

解釋詞語。

正確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思考閲讀提示和課後練習。

可查閲有關恐龍的科普讀物,收集整理關於恐龍的知識。

教師:O製作課件。《侏羅紀公園》片段、光碟《中國冰川》中大陸漂移示

意圖。

準備多媒體教學平台。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恐龍無處不在》

教學步驟

激趣導入

(放映《侏羅紀公園》片段)

大家看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吧,一定會被那奇特的想像和栩栩如生的畫面所震

撼。那麼你們知道恐龍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動物,為什麼卻在6

500萬年前滅絕了呢?

恐龍的化石會告訴我們一些什麼祕密呢?請看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説家阿

西莫夫是怎樣為我們揭開謎底的。(板書課題及作者)

■整體感知

學生閲讀,檢查預習。

遺骸(hai2):遺留下來的骨骸。

蟾蜍(chan2chu2):一種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癩蛤蟆。

褶皺(zhe3zhou4):由於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追溯(su4):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地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天衣無縫:神話傳説中,仙女穿的仙衣,不用針線製作,沒有縫兒。比喻事物沒有一

討論:課文標題是《恐龍無處不在》,那麼它的説明對象是否就是恐龍呢?

明確:作者談恐龍的滅絕,談到恐龍化石無處不在,是為了證明另一項科學理論——

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

研讀探究

請同學快速閲讀一遍課文。(小組討論)

問題提得不正確

這篇短文説明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按什麼順序説明的?作者如何得出結論的?

課文的説明內容涉及到哪兩個學科?主要運用了什麼説明方法?

阿西莫夫素以駕馭語言和概念的能力強著稱。你能找出語言表達平實而又生動的句

子嗎?

明確:

發現問題:南極發現恐龍——恐龍並不適應南極氣候——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

個大陸上去的呢?

找出答案: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提出大陸板塊構造理論——

“泛大陸,,形成時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温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不同地區舒適地生活——後來“泛大陸’’又分裂成四部分一所以每一塊大陸都攜帶着自己的恐龍而去。

得出結論:“恐龍無處不在’’是支持“板塊構造理論”的新的有力證據。作者在這裏採用的是邏輯順序,重在説明事理,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解剖,既嚴謹,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恐龍的滅絕)生物學——(板塊構造理論)地質學,道理正如課文第一段所説:“在一個

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作者主要採用了舉例子的説明方法來説

明白己的觀點,行文嚴謹。本文的準確性與條理性已經看出來了。

a.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補充説明文字:

“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用人們常見的青蛙和蟾蜍來舉例,體現了科普作品語言淺顯易懂的特點。

“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通過看地圖證明南美與非洲的相離,更使人信服,補充説明了大陸漂移學説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

b.課文中多處使用了設問句。這樣既將中心內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讀者感到非常親切,

如面對面交流。

“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呢?”引出恐龍如何到另一個大陸的問題。

“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生存,那麼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引出板塊構造理論。

c.採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語言既生動形象又明白如話。

加.“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説明了南極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極洲在地球中的位置。

又如:“板塊背上馱着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非常形象可感。

■拓展延伸

説説學了本文之後的啟示。

明確: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結合具體的實例説説對“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的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被壓扁的沙子》

教學設計

舊課導入

《恐龍無處不在》通過南極發現恐龍的例子,提出恐龍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的

問題,引出了板塊構造理論,從而證明了“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

影響“這一觀點。那《被壓扁的沙子》是否也與恐龍的謎案有關係呢?讓我們先來閲讀一

遍這篇短文。

質疑討論

出示問題:

o在《被壓扁的沙子》裏作者提到恐龍滅絕的兩種理論,你能找出來嗎?你贊成哪一種,為

什麼?

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麼?根據又是什麼?

明確:

“撞擊説”和“火山説”。(可將自己查找的資料整理成論據加以證明。

“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證據一:因為在恐龍滅絕的那個

年代的巖層中,發現了斯石英——壓扁的'沙子。證據二:斯石英只在被撞擊後才形成,

所以如果是火山爆發吞沒了恐龍,就不會有“斯石英”存在。結論:無疑是撞擊毀滅了

恐龍。

■對比閲讀

本文與前一篇文章有什麼異同之處?(從説明順序、説明方法、説明角度、説明語言方面

比較)

a.説明順序:兩篇文章採用的都是邏輯順序,重在説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內,將抽象的

科學知識層層剖析,既嚴謹又深入淺出地解釋清楚。

b.説明方法:都採用了多種説明方法。

首先都採用了舉例子:《恐龍無處不在》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

化石”,説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舉“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説明南極不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被壓扁的沙子》中舉“斯石英與金剛石”,“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巖石”證明斯石英是由撞擊產生的巨大壓力形成的,從而得出“恐龍的滅絕是撞擊造成的”。

其次都採用了作比較:《恐龍無處不在》中將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

行比較。而《被壓扁的沙子》則是運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較方法來説明斯石英與普通沙子區別。

除此以外,還有“打比方”列數字”“作詮釋”等説明方法。

c.説明的角度:《恐龍無處不在》是從恐龍化石遍佈全球的角度來談大陸板塊的移動;《被壓扁的沙子》是從探尋恐龍滅絕的原因推斷地球可能曾受到撞擊。

d.説明語言:準確簡練,淺顯易懂。

拓展練習

分組自由討論:

由本文的學習,科學家的哪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對你有所啟發?

培養創造力需要哪些思維能力?

明確:(2)多角度看問題,聯想與想像能力,邏輯推理能力。

板書設計

《恐龍無處不在》

佐證

《阿西莫夫短文》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明確兩篇文章的説明內容,學習快速提取、概括信息的方法。

2、瞭解不同領域裏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並且從中得出新結論的科學現象。

3、瞭解科學家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運用假設、推理探究自然奧祕的科學思維方法。

過程與方法:

默讀,圈點勾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瞭解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象,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探索慾望和創新意識,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概括、篩選信息,明確兩篇文章各自的説明內容,理解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2、培養學生進行科學研究時質疑、思考、實證的科學態度,瞭解一些基本的科學研究的方法。

教學難點:

1、理解在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時,兩篇文章卻從不同角度説明問題、介紹相關知識的創作思路。

2、提取關鍵信息並按要求表達。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不建議做過多的形式上的花哨處理,建議引導學生靜下心來仔細閲讀文本,理解文章的説明內容和科學精神。另外,這兩篇短文在原文中編排在一起,內容上也有一定關聯,説明方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互相參照閲讀。建議以學生自讀自學為主,通過圈點勾畫靜心讀文,同時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關鍵處和難點教師要給予及時點撥。結束本課的課文學習後,教師可以適度給一些與此有關的現今的研究成果等,進行適度的擴展,目的還是為了引導學生體會實證的力量對於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恐龍的突然滅絕成為生物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為此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與研究。這一課體現的就是與此有關的兩則短文,下面讓我們深入地瞭解科學家們的研究結果。

【設計意圖】提出這兩篇課文共同關注的問題──恐龍滅絕,聚焦在這個視野後,可以自然地引出對這兩篇文章的學習。

2、介紹作者。

(二)整體感知

1、兩篇文章都提到了“恐龍滅絕”,速讀兩文,請談談你得到哪些與此有關的知識?

恐龍大概在公元6500萬年以前滅絕;

恐龍滅絕前曾經遍佈世界各地;

恐龍滅絕的原因應該是小行星或彗星等撞擊地球的結果;

…………

2、這兩篇文章雖然都談到了恐龍滅絕,但是它們要説明的主要問題完全不同。請用簡練的語言説説兩篇文章主要説明的問題分別是什麼?

第一篇:通過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説明“大陸漂移學説”,進而説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第二篇:恐龍滅絕的原因應該是小行星或彗星等撞擊地球的結果。

【設計意圖】對兩篇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理解作者把這兩篇文章放在一課的目的。它們不僅都是阿西莫夫的作品,而且探究的內容都和恐龍滅絕有關係,但同時兩篇文章説明的內容卻又截然不同。

(三)分篇學習,深入分析解讀文本

1、恐龍無處不在。

(1)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這個例子是如何説明“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結論的?

明確:恐龍不適應寒冷的氣候,不可能在南極地區生存,也不可能越過大洋到另一塊大陸上,所以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地殼是由一些緊密拼合在一起但又緩慢運動的大板塊構成。每隔一段時間板塊會將所有的大陸匯聚在一起,板塊繼續運動時大陸又重新被分開。“恐龍無處不在”正説明2。25億年前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形成時,早期恐龍已經開始出現並有機會分散到泛大陸的各個地方。大約2億年前泛大陸逐漸分裂,此時每一個大陸都攜帶着自己的恐龍而去。經過了大約1億年的變遷,南極的氣候逐漸變冷,慢慢不適宜生物生存,動植物種類數量大量減少,恐龍最終滅絕了。

南極洲發現化石是生物領域的新發現,但最終卻不僅證實了“恐龍遍佈世界各地”,無處不在,更可以説明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地質活動的特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仔細閲讀文本,提取主要信息,進一步弄清文章説明的內容,同時訓練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抓住要點,有條理地進行表述。

(2)科學家經過思考、分析得出跨領域的新知,對此你有什麼感悟?

【設計意圖】體會科學研究的精神及方法。

2、被壓扁的沙子。

(1)包括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有兩種對立的理論,它們分別是什麼?

明確:兩種對立理論是“撞擊説”和“火山説”。即“因為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和“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

【設計意圖】訓練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文章的重要內容。

(2)為什麼“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努力尋找證據來驗證這兩種理論”?(請用不超過20個字來表述)

明確:這不僅是個嚴肅的學術問題,更是因為人類將來再遇到大災難時可以儘可能多地瞭解其影響並採取相應應急措施。

【設計意圖】訓練提取並概括信息的能力,這個問題比上一個問題要難一些,不能像上一問題僅靠簡單的摘抄即可,還需要自己刪減、壓縮或調整原文語句表述的次序。

(3)題目“被壓扁的沙子”指什麼?文章為什麼以此為題?

明確:“被壓扁的沙子”指“斯石英”。以此為題,首先,因為“斯石英”是本文説明內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斯石英”出現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且肯定沒有發生過火山活動。據此,因為年齡為6500萬年(也就是大致恐龍滅絕年代)的巖層中發現了“斯石英”,所以才得出本文的結論: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其次,“被壓扁的沙子”這種表述比較生動、有趣,作為題目更容易引起讀者閲讀興趣。

【設計意圖】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

(四)小結

學過這兩篇文章後請你從科學知識、科學研究的精神和方法、語文能力這幾方面總結一下學習本文的收穫。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自己總結、回顧,以後每篇説明文可以按這個方法自己進行總結反思。“語文能力”教師可以解釋一下,本文主要側重在“提取、概括信息方法”的總結。

(五)佈置作業

請組織好語言,以第二篇文章中“斯石英”為例,對第一篇文章“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結論進行説明。

【設計意圖】作者通過“被壓扁的沙子”──斯石英來説明恐龍的死因,其實也可以用此來説明“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結論。通過這個環節不僅會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更清楚、深入的理解,還可以更好地體會舉例子這種説明方法的作用,其目的是可以把要説明的知識介紹得清楚明白

《阿西莫夫短文》教學設計3

【教學設計思路】

本文是一篇科學説明文,但所説明的對象是同學們感興趣的話題,文章內容並不深奧。授課過程中,可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解決閲讀中的疑難問題。最後設置自由問答環節,給喜歡鑽研的同學一個空間,由興趣引領他們在科學的道路上前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詞語,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鱗片、脊椎、兩棲”等詞的讀音、字形、詞義;弄清“繁衍、相安無事”的詞義。

⑵收集有關克隆的科學知識。

2、能力目標:

⑴整體感知文意,通過篩選信息,概括內容要點,逐步提高閲讀科普文的能力。

⑵能夠理清本文的説明順序,並理解這樣安排的好處。

⑶揣摩本文運用的説明方法,探究作者説明的技巧。

3、情感目標:

體會學習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態度和精神,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全面看待科學技術的發展,實現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的統一。

【教學重點】

1、瞭解有關克隆的知識和克隆研究的動態。

2、理清本文的説明順序,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説明方法。

3、揣摩語言,體會説明文的科學性。

【教學難點】

1、理清“克隆鯽魚出世前後”的説明順序,理解這樣安排的原因。

2、對文章結尾一段話的理解。

【教學方法】

自讀和點撥相結合。

【教具準備】

幻燈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篩選重要信息,整體把握文意;理清説明順序、説明方法,體會説明文的條理性、科學性。揣摩語言,體會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科學態度。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20xx年11月份,我國多家媒體曾轉載國外媒體報道的一條驚人消息:一羣受邪教組織操縱的科學狂人,正在美國內華達州大漠深處進行着一項克隆人的祕密實驗。他們根據英國科學家創造世界第一隻複製羊“多利”的同樣原理,從一個當年2月份夭折的10個月大的美國女嬰身上提取細胞製造克隆人。(選自20xx.11《文匯報》)消息披露後,克隆技術及其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今天,讓我們走進《奇妙的克隆世界》,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這一問題。(板書文題)

設計(二):

《西遊記》裏的孫悟空有一個絕招令人拍案叫絕:他與妖魔作戰一旦吃緊,便從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羣小猴來參加戰鬥。這當然是神話,但是今天的科學卻能實現類似的“奇蹟”,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廣大?還是聽聽遺傳學家的解釋吧。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

多媒體顯示:

1、給下列加黑字注音:

囊胚胎蟾蜍脊椎兩棲

2、解釋下列詞語,並用詞造句。

繁衍

相安無事

3、克隆是什麼?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4、“克隆鯽魚出世前後”和“克隆綿羊‘多利’”分別為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複製羊的誕生為什麼在全世界引起“轟動”?

5、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克隆技術造福於人類?

學生快速閲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計時閲讀,然後小組組長代表本組發言進行全班交流。教師作總結髮言,以歷時最短、概括較準確的小組為優勝組。

明確:

1、nánɡ pēi tāi chán chú jǐ zhuī qī

2、繁衍(yǎn):逐漸增多或增廣。

相安無事:相處沒有衝突。

3、克隆是無性繁殖的新興生物技術。

4、“克隆鯽魚出世前後”勾勒了克隆技術的發展脈絡,為我們介紹了中外科學家所進行的克隆實驗及實驗進展情況,突出了中國科學家在克隆實驗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貢獻。

“克隆綿羊‘多利’”較為詳細地描述了“多利”的誕生過程,並揭示了複製羊的成功的重大意義和巨大反響。

複製羊的誕生在世界引起了轟動,主要原因是它標誌克隆研究取得新的進展和重大突破,

“這個結果證明:動物體中執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態的所謂高度分化的細胞與受精卵一樣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也就是説,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一樣,也具有全能性。”這一突破意味着它既可以造福於人類,也可能危害於人類。

5、課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寫克隆技術造福於人類。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來挽救珍稀動物;第三,克隆對於人類疾病的防治、壽命的延長具有重要意義。

三、理清文章的説明順序,分析本文所運用的説明方法,體會説明文的條理性和科學性

學生精讀課文,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閲讀。

多媒體顯示:

1、文章四個部分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能調換順序嗎?

2、文章第一部分為了説明“克隆是什麼”,作者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

3、文章第二部分“克隆鯽魚出世前後”採用了什麼樣的説明順序?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4、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介紹多利的誕生過程,採用了什麼樣的説明順序?

學生思考,自主作答,如有不妥之處,另選幾位同學作補充或糾正。

明確:

1、文章先寫克隆的含義,接着寫克隆實驗,再寫克隆的發展,最後寫克隆對人類的造福和對克隆的理性思考。全文采用了邏輯順序説明事理,逐層深入,步步推進。

2、作者為了説明“克隆是什麼”,運用了三種説明方法:舉例子、作解釋和引用。舉例子,列舉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們比較熟悉的例子來説明,把艱深的科學知識説得簡明易懂。作解釋:對克隆一詞進行溯源並作出解釋。引用:引入《西遊記》中孫悟空拔一根猴毛變出一大羣猴子的故事,生動説明“克隆”是怎麼一回事。

3、文章第二部分採用了時間順序。小標題“克隆鯽魚出世前後”顯示這一部分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的,這樣便於勾勒克隆技術發展的脈絡。

4、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材料的。文中有標誌性詞語可供分析,如“‘多利’綿羊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先給……與此同時……手術完成後……然後……到去年七月……‘換核卵’一步一步發展的結果,因此是‘複製羊’”。

教師對學生交流的情況作評價,對不當之處應予以糾正。

教師提示:關於第二部分的説明順序,應考慮如下一些內容:第一節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從中國的“克隆試驗”寫到外國的“克隆試驗”,一條是寫“克隆試驗”從魚類、兩棲類再到哺乳類。以此來看,關於“時間順序”的判斷是不準確的。

那麼,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呢?第一條線索突出反映了我國科學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貢獻。第二條線索體現了科學研究是一個不斷求索探究的過程,體現了科學家們的追求精神,同時也為下文寫“克隆綿羊‘多利’”的誕生提供了科學基礎,做好行文的鋪墊。

四、揣摩語言,體會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科學態度

同學們,在科學的道路上是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科海泛遊靠的是淵博的科學知識,精湛的科學技術、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堅持不懈、永不言敗的科學精神。請從課文中找出能表現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態度與精神的句子,仔細體會。

生1:“用鯽魚囊胚期的細胞進行人工培養,經過385天59代連續傳代培養後,用直徑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顯微鏡下從培養細胞中吸出細胞核。”

生2:“在189個這種換核卵細胞中,只有兩個孵化出了魚苗,而最終只有一條幼魚渡過難關,經過80多天培養後長成8釐米長的鯽魚。”

生3:“經幾百次灰、黑、白這樣的操作以後,白色小鼠終於生下了三隻小灰鼠。”

生4:“經過247次失敗之後,他們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隻名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綿羊。”

……

選兩位同學談體會。

五、學生自由問答、質疑、釋疑

學生爭論的焦點在於文章最後一段。文章寫道:“有關‘克隆人’的討論提醒人們,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科技越發展,對社會的滲透越廣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許多有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

這段話該如何理解呢?教師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1、科學是一把雙刃劍,既可造福人類,也可殃及人類,而且科學造福人類和殃及人類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長,如核的發現和利用;

2、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從自然界逼近了人類本身,越來越深刻地觸及人類的倫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類心靈,如克隆人問題;

3、科學發展也會引發人類道德倫理觀的變革和更新。如何確立並完善現代社會倫理道德價值觀,使之既能導正科學技術的發展,又能適應科技的進步,理性而德性運用科學之劍,使之為人類造福,這將是現代社會必須探討和麪對的問題。

學生各抒己見。

教師可以提示學生課後查找資料,完善自己的觀點看法。

六、佈置作業

1、課後閲讀有關克隆的文章或上網查詢相關資料,並進行整理。

2、請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此的看法,可以編述故事,也可以發表議論,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