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石鐘山記》的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14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石鐘山記》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石鐘山記》的教學設計

《石鐘山記》的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焉”“是”“得”“相”等文言詞語的用法。

2.理解掌握文言詞語的古今意義差別,特殊文言句式,文言通假字,文言詞類活用等知識。

3.通過學習本文了解蘇軾散文的特點及其嚴謹治學的態度。

[教學重點]

文言詞語的用法和句式。

[教學難點]

蘇軾散文特點及其治學精神。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導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蘇洵、王安石、歐陽修等宋代文學家的散文,對宋代散文的總體特點已有所瞭解,今天我們在學習蘇軾的散文《石鐘山記》,以進一步加深對宋帶散文的理解。

二.作者作品與寫作背景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少時博通經史,20歲中進士,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等,政治上反覆升沉,飽經憂患,曾因反對新法而遭貶謫,後又因反對舊黨盡廢新法而貶至瓊州。蘇軾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詩詞都“雄視百代”;書法和繪畫的造詣也很高。其散文平順曉暢;詩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詞波瀾壯闊,豪放天成。著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易傳》《書傳》《論語説》等。與父蘇洵、弟蘇轍並稱“三蘇”,與黃山谷並稱“蘇黃”;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本文是元豐七年六月,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團練副使時寫的,此時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時,此前因寫詩諷刺新法被捕入獄,由湖州刺史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三.聽朗讀錄音,正音正句讀

1.對下列三組句中劃線的詞語注音、釋義有誤的一項是

(1)()

A彭蠡(li指鄱陽湖)之口有石鐘山焉

B今以鐘磬(qing古代用玉或石製成的樂器)置水中

C枹(pao鼓槌)止響騰,餘韻徐歇

D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kong指聲響)焉

(2)()

A而山上棲鶻(hu老鷹),聞人聲亦驚起

B磔磔(zhe鳥叫聲)雲霄間

C或曰此鸛鶴(huanhe一種水鳥)也

D噌吰(cenghong形容聲音洪亮)如鐘鼓不絕

(3)()

A則山上皆石穴罅(xia裂縫)

B有窾坎鏜鞳(tangta鐘鼓聲)之聲

C汝識(zhi通“志”,記住)之乎

D周景王之無射(she弓箭名)也

2.朗讀下列句子,準確處理好句中停頓。

A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B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

C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

D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

E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

四.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補充註釋

1.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焉:語氣助詞,不翻譯

2.微風鼓浪鼓:振動

3.水石相搏搏:拍擊

4.南聲函胡函胡:重濁而模糊

5.北音清越越:高揚

6.枹止響騰,餘韻徐歇騰:傳播;歇:消失

(二)理解下列詞語在句中的意義和用法

1.臨

A酈元以為下臨深潭

B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C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D蒞臨指導

2.是

A是説也,人常疑之

B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C覺今是日昨非

D人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3.得

A得雙石於潭上

B此餘之所得也

C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

D為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三)解釋下列句中活用的詞語

1.微風鼓浪,水石相搏

2.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3.枹止響騰,餘韻徐歇

4.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四)補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酈元以為下臨深潭

2.今以鐘磬置水中

3.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為得之矣

(五)朗讀第一段,邊讀邊翻譯。

五.分析體會

1.《水經》是誰的作品?是一部什麼書?

答:《水經》也叫《水經注》,是酈道元的作品,他是記載我國山川地理概貌的遊記。

2.酈道元認為石鐘山是怎樣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聲如洪鐘命名。

3.李渤認為石中山又是因為什麼命名?

答:以山石敲擊所發出的聲音像鐘聲而命名。

4.作者認為李渤的觀點不對,基本理由是什麼?採用了什麼方法來反駁?

答:石頭大都能敲擊發出如鍾一般的聲音;這是駁論據。

六.作業:背誦第一段,並把它翻譯成現代散文。

七.教學後記:

第二課時

一.背誦複習第一段。

二.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補充註釋

1.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適:到,往

2.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赴:赴任,就職

3.餘固笑而不信也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nb

sp;森然:陰森森的樣子

5.微波入焉焉:兼詞,相當於“於之”,在洞和縫裏面

6.涵淡澎湃而為此也涵淡:水波動盪

7.因笑謂邁曰因:於是

(二)理解下列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和用法

1.因

A因得關所謂石鍾者

B因笑謂邁曰

C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D事出有因

2.焉

A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C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

D語焉不詳

E且焉置土石

3.固

A餘固笑而不信也

B固已怪之矣

C君臣固守以窺周室

D自以為關中之地,崤函之固

E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4.相

A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

B與向之噌吰者相應

C則將焉用彼相矣

D今由與求也,相夫子

E蘇秦合縱,為六國之相

F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三)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和現代漢語用法是否相同?

1.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2.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

3.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4.與向之噌吰者相應

(四)辨析寫列句子的句式特點

1.而大聲發於水上

2.空中而多竅

3.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4.古之人不餘欺也

5.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五)朗讀第二段,並通譯全段

三.分析第二段

1.作者參觀石鐘山的緣由是什麼?

答:“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得興尉”。

2.作者是怎樣才有了獨到發現的?

答:深夜泛舟江面。

3.作者的獨到發現是什麼?

答:石鐘山得名是因為風水進出石洞縫穴發出的聲音與鐘聲相似。

4.本段寫了作者的兩次“笑”,你能説説他當時的心理嗎?(討論)

四.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補充註釋

1.而臆斷其有無臆斷:主觀地作出判斷

2.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殆:大概

3.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終:總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考:敲

5.自以為得其實實:事情能夠的真相

6.蓋歎酈元之簡蓋:表原因、目的

(二)解釋下列詞語在句中的用法和含義

1.實

A自以為得其實

B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

者,其實百倍

C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D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2.絕

1.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2.噌吰如鐘鼓不絕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4.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三)解釋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

1.事不目見耳聞

2.而言之不詳

3.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4.自以為得其實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加以解釋。

1.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2.餘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識之乎?

5.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

6.及讎仇已滅,天下已定

7.長樂王回深父

8.暴秦之慾無厭

(五)分析賞讀

1.酈道元、李渤、蘇軾關於石鐘山命名的由來陳説有何不同?

答:酈道元認為是水石相擊產生的聲音像鍾而得名;李渤認為是山石敲擊發出的音像鍾而得名;蘇軾認為是風水進出洞穴發出的聲音像鍾得名。

.本段在評説中採用了什麼方法進行議論?

答:類比和對比的方法。

3.“此世所以不傳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體什麼?

答:“此”指石鐘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類人。

4.作者的觀點是什麼?

答:做事不可主觀臆斷,要實地考察。

五.作業:完成課後練習,翻譯背誦全文。

《石鐘山記》的教學設計 篇2

教師出示蘇軾詩詞: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四日夜記夢》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念奴嬌赤壁懷古》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

一、文化常識

作者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父親蘇洵;其弟蘇轍。)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曆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又與陸游並稱蘇陸;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現存詩2726首;詞398首,散文4800餘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石鐘山:

石鐘山,中國千古奇音第一山,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景觀。她像一座玲瓏剔透的天然美景聳立在鄱陽湖與長江交匯的江西九江市湖口縣雙鍾鎮。

自古有上下石鐘山之分,其南臨匡廬,北鎮長江,俯瞰鄱陽湖,煙波浩淼;眺望長江,白浪滔滔,江湖交匯,水分兩色,天然匯成了一幅壯觀奇妙的,天工造化,歎為觀止。

石鐘山,海拔57米,全山面積為九萬平方米,是喀斯特熔巖,第四紀冰川遺蹟,控江扼湖,為“八省通衢”集亭、台、樓、閣、塔、榭、舫、廊等20多種古典建築為一體,是典型的江南園林。聯合國專家稱石鐘山集風光、古蹟、名勝、園林於一身,堪稱世界之最。

石鐘山在歷史上使儒家的聖地,是佛家的道場。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鐘山寶鍾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古代儒學名流陶淵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蘇軾、蘇轍、黃庭堅、陸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曾登臨覽勝,或提詩、攥文,以記勝抒懷。

二、聽名家朗誦,理解本文

三、文白對譯

原文

原文

《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譯文:

《水經》上説:“鄱陽湖的出口處有座石鐘山。”酈道元認為(這座山)的下面緊挨着深水潭,微風鼓動波浪,水和石頭互相碰撞,發出的聲音像大鐘一樣。

原文

是説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譯文:

這個説法,人們常常懷疑它。鍾和磬放在水裏,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

原文

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枹止響騰,餘韻徐歇。

譯文:

到了唐朝李渤才開始尋訪它的遺留下來的蹤跡,在水潭邊上找到兩塊山石,敲一敲,聽聽它們的聲音,南邊的那塊山石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的那塊山石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繼續)傳播,餘音慢慢消失。

原文

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説也,餘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譯文:

李渤自認為找到了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這個説法,我更加懷疑它。山石(被敲打時)發出聲音,到處都是這樣。可是惟獨這座山用鍾來命名,為什麼呢?

原文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

譯文:

元豐元年六月初九日,我從齊安乘船出發到臨汝去,(我的)大兒子蘇邁將要去就任饒州府德興縣的縣尉,(我)送他到湖口縣,因而能夠看一看人們所説的(名叫)石鐘的山。

原文

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餘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譯文:

寺院裏的和尚叫一個小孩拿着斧頭,在雜亂的石頭中間選擇其中一兩處敲擊它,發出硿硿的聲音,我仍舊笑笑,並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獨自和蘇邁乘着小船,劃到陡峭的山崖下面。

原文

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

譯文:

寺院裏的和尚叫一個小孩拿着斧頭,在雜亂的石頭中間選擇其中一兩處敲擊它,發出硿硿的聲音,我仍舊笑笑,並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獨自和蘇邁乘着小船,劃到陡峭的山崖下面。

原文

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

譯文:

我正心驚害怕想要回去(的時候),卻(聽到)巨大的聲音從水面上載來,噌吰噌吰地響着像(擊)鍾(敲)鼓一樣連續不斷。

原文

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譯文:

船伕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觀察它,原來山下面都是石洞和裂縫,不知道它們有多深,細小的'波浪湧進洞穴和裂縫,波浪激盪便產生這種聲音。

原文

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窽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餘欺也!”

譯文:

於是(我)笑着對蘇邁説:“你記得這些(典故)嗎?”那噌吰的響聲,是周景王無射鐘的聲音;窽坎鏜鞳的聲音,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時的人(稱這座山為石鐘山)沒有欺騙我啊!”

原文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於餘同,而言之不詳;

譯文:

凡事不是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卻憑主觀猜測來判斷的存在或不存在,可以嗎?酈道元看到的,大概和我一樣,但是説得不夠詳細。

原文

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

譯文:

(那些)讀書做官的人終究不願駕小船在夜晚停泊在陡峭的山崖下面,所以沒有人能夠了解(石鐘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原文

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

譯文:

(至於那些)漁夫(和)船工,即使知道(這些)卻(又)不能用文字表達。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緣故。

原文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餘是以記之,蓋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譯文:

可是(那些)知識淺薄的人,竟用斧頭敲打(山石)的辦法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還)自以為弄清了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記下這件事,慨歎酈道元(説法)的簡略,並且嘲笑李渤(見識)的淺陋啊。

四、合作探究:

文言文知識整理:

古今異義:

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古:往,到。今:適合,舒服。

空中而多竅

古:中間是空的。今:天空中。

自以為得其實

古:兩個詞連用。其,那,指示代詞。實,事情真相,名詞。今:一個詞。義為“實質上”。

詞類活用:

⑴微風鼓浪:鼓,吹起,名詞作動詞。

⑵餘自臨安舟行適臨汝:舟,乘船,名詞作狀語。

⑶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目,親眼;耳,親耳,名詞作狀語。

⑷雖大風浪不能鳴也:鳴,使......鳴,動詞的使動用法。

一詞多義:

自以為得之矣

(自己代詞)

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從介詞)

崆崆焉(相當於“然”形容詞詞尾)

微波入焉(兼詞,“於是”即“到那裏”)

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才。副詞)

始舍於其址(當初。副詞)

是説也,人常疑之(這。代詞)

所在皆是也(這樣。代詞)

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遺留。動詞)

使人遺趙王書(送給。動詞)

特殊句式:

賓語前置

這些句子在結構上有如下特點:

名詞(形容詞)+否定詞+動詞+代詞

主語謂語賓語

注意:古漢語否定句,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定語後置句)

古之人不餘欺也

(賓語前置句)

規律: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通假字:

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含糊,重濁而模糊。

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

扣=叩,敲擊。

至莫夜月明:

莫=暮,晚上。

汝識之乎:

識=志,記住。

研習思考:第一自然段

朗讀第二段,思考:

夜遊石鐘山,作者怎樣描寫月夜絕壁下的情景?

蘇軾實地考察,有沒有遇難而退?

結果如何?

第二段:記敍實地考察石鐘山,得以探明其名由來的經過。

朗讀第三段,思考:

第三段:寫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感想,

表明寫作意圖。

在作者看來,世人為什麼不能準確知道石鐘山得名的由來?

作者對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麼態度?

五、課堂練習

下列加線字注音正確的一組是(C)

A.桴止響騰(fú)無射(shè)

B.棲鶻(hú)磔磔(zhè)

C.石穴罅(xià)窾(kuǎn)坎鏜鞳(tà)

D.汝識之乎(shí)噌吰(shēnɡ)

選出下列加點詞意義歸類正確的一項(C)

①自以為得其實②因得觀所謂石鍾者③自以為得之矣④得雙石於潭上⑤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⑥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A.①⑤⑥/②/③④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④⑤/②/⑥D.①②③④/⑤/⑥

選出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B)

A.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B.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C.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D.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六、拓展提高

紀年法

王公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如《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

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如《岳陽樓記》“慶曆四年春”、《石鐘山記》“元豐七年”。

干支紀年法東漢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七、作業佈置

研讀蘇軾的文章,結合作者的人生經歷和思想,自選角度,寫一篇研究性文章。

你還能分享這節課其他的收穫與感悟嗎?

《石鐘山記》的教學設計 篇3

授課時間:

2003年5月16日星期五上午第2節

授課時間:

高一(13)班

教學目的:

1、掌握重點詞語的意義及用法。

2、辨析特殊句式的現象並掌握其規律。

3、學習蘇軾大膽質疑,重視實踐的做法。

教學重點:

1、瞭解課文大意,辨析詞類活用現象及一些特殊句式。

2、學習古人反對主觀臆斷、存疑必察的求實精神。

教學設想:

運用朗讀、提問及討論等方式讓學正確理解課文內容,利用所學的文言知識解決詞類活用現象及特殊句式,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善學善問的能力,力爭達到師生互動。

教學步驟:

一、複習鞏固上節課所學內容:

通過同學們的分析得出文章結構:質疑—————探疑—————結論(針對此結構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論證了一個道理: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中心句)

二、分析第一段(學生朗讀並提出問題)

可能出現的問題:

1、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狀語後置;承接連詞)

2、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定語後置;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

3、文章一開始講“《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鍾出焉’”。為什麼作者不直接講出來,而要引用《水經》中的話?是不是多餘?(討論後回答)

明確:作者引用書中的話比自己的話有力,同時説明石鍾出確有其山;通過《水經》提出酈道元的觀點,後面提出李渤的觀點,兩種觀點提出來,有了比較,就為作者的質疑提供了基礎,也為下文作者實地去考察提供了依據。(大家各抒已見,從各個方面回答了這個問題,思維很活躍,討論也很熱烈,很好!下面,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去探疑)

三、分析第二、三段(指名朗讀)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1、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名詞活用作狀語,從旁邊)

2、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宏如鐘鼓不絕。(狀語後置)

3、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當:在某處,中流:河流的中央;古今詞義辨析,中間是空的)

4、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像李渤那樣不肯實地考察的人,養尊處優)

5、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宏者,周景王之無射也,款坎鏜溻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餘欺也!”(通志,知道;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句)

問:“噌宏”和“款坎鏜溻”是什麼聲音?

明確:“水石相搏”的聲音,兩個象聲詞。

問:這些聲音曾經給作者什麼樣的感覺?試從書上找出有關句子來。

明確:“舟人大恐”、“餘方心動欲還”,這聲音曾經讓作者十分恐懼,

問:無射和歌鐘是古代帝王用的十分有名的樂器,聲音美妙動聽,為什麼作者把這些讓他嚇得魂不附體的聲音比成仙樂一般美妙的聲音呢?(討論)

明確:①聲音相似(為什麼不乾脆説像“鍾”而非比成那麼有名的樂器呢?)

②這與作者的心情有關,因為作者經歷了那麼艱險的探索,終於找出了石鐘山命名的真正原因,所以心裏高興,聽這個水石相搏的聲音就像樂器奏出的音樂一樣美妙了

③這種高興的心情表現在這一句的哪一個字上?

明確:笑

問:(大家前後翻翻,本文共有幾處“笑”?)

明確:四處“笑”

①餘固笑而不信也。(懷疑、否定的笑,笑“寺僧和小童”的行為,還笑他們和李渤的觀點一樣)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擬人)

③因笑謂邁曰。(高興、欣慰、開心的笑,作者經過艱辛探索,終於找出了石鐘山命名的原因)

④而笑李渤之陋也。(嘲諷的笑)

問:蘇軾為什麼要嘲笑李渤?

明確:笑李渤沒有深入實地去考察,“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無”。對,蘇軾在這篇文章中告訴我們的就是這樣一種重視實踐的思想。

伸發問:李渤真的可笑嗎?(學生討論)

明確:我認為李渤不應該被嘲笑,因為他能夠對酈道元的觀點提出質疑,並且考證它,得出新的結論,這和蘇軾同樣可貴,而且蘇軾笑李渤也是不對的,如果這樣,後人也同樣可以笑蘇軾,因為在後人看來,蘇軾的觀點也是錯誤的(運用辨證的觀點去思考)。

總結:學習《學習石鐘山記》的目的並不在於評判誰是誰非,而在於學習蘇軾這種不迷信舊説,大膽質疑,而且敢於探索,通過實踐得出結論的精神。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千變萬化的,所以,對於書本上的東西,對於名人的觀點,我們都不能看成一成不變的真理,要敢於質疑,並且去小心地求證,這就是《石鐘山記》帶給我們的啟示。

問:大師質疑的精神在現實生活中難能可貴,大愛能不能舉出一些敢於質疑的例子?

舉例:哥白尼提出“日心説”,布魯諾誓死捍衞“日心説”;鄧小平反對“兩個凡是”,提出改革開放。無論是科學家和革命家,他們這些思想都是一種很可貴的科學精神,我們在學習中同樣要培養這種質疑精神,用胡適先生的話説就是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並且運用辯證的方法去作出儘可能正確的判斷。

三、佈置課後練習。

板書設計:質疑—————探疑—————結論

笑寺僧、小童的行為—————懷疑的笑

笑疑問的破解—————高興的笑

笑李渤的不切實際—————嘲諷的笑

《石鐘山記》的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作者反對臆斷、重視考察的觀點。

2、瞭解記敍、説明、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教學重點]

品味本文抑揚頓挫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瞭解記敍、説明、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問:這篇就是説跟我們剛學過的《遊褒禪山記》有相同之點嗎?請説出主要的。(都有記遊的內容,都有相當多的議論成分,”記”和”議”又都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這些相同點,説明同學們能夠舉一反三,這是閲讀能力提高的一個標誌。這兩篇文章還有一些不同點,而且是很大的不同。這一點現在先不討論,但同學們在誦讀過程中要認真加以領會。現在請看”預習提示”的第2段。

提問:“未能進一步從”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這句話是對蘇軾的批評嗎?(是。)這個批評是嚴了一點?

教師作解釋後,進一步指出: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有一個過程,一開始不完善是難免的。蘇軾的論斷被人們承認八百年之久,這是很了不起的。

(二)教師示範背誦全文和學生齊讀全文。

要求學生在聽教師背誦的過程中給難字注音,並認真品味每句話的語氣。

教師背誦完畢,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 枹(fú) 鏗(kēng)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 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 kǎn) 莫(mù) 鏜鞳(tāng tà) 識(zhì) 無射(wú yì)

指出哪些通假讀的字(莫、識),哪個字是古音異讀(射)。

正音後學生齊讀全文。

(三)劃分結構的探究主旨。

説明:本文説的是石鐘山命名的來由,文中的敍事因此而發,言論也因此而發,用的是卒章顯志的寫法,全文的結構都是為“顯志”服務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後一段説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結構就可以一目瞭然。據此,這五項內容擬採用“倒析法”,也就是從最後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這種分析是綱要式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一個統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後在誦讀過程中逐步加深體會。

1.主旨的分析。

提問:先將最後一段讀一遍,從中找出兩句話來説明作者的意圖(“歎酈元之簡,萬而笑李渤之陋”)。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①文章開頭提的正是這兩個人關於石鐘山山名來由的説法,前後對照,可見作者用心;②這兩句被置於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問:作者這一“歎”一“笑”,有什麼深刻含義?(酈元是經過實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詳”,所以使人有“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之疑,這是可歎的;李渤“以斧斤考擊而求之”這種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談。)

提問:作者依據這兩件事提出了怎樣的觀點?(反對臆斷——“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擔倡實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2.結構的分析。

現在再來看看作者是怎樣依據這個主旨給全文作出恰當的佈局的。

學生概括第1段大意。(“對石鐘山命名緣由的兩種説法表示懷疑”。)

問:這是作者的言論,它跟下文敍事有什麼關係?(疑而後察。)作者對酈説用“人常疑之”,對李説則用“餘尤疑之”,從這裏可以看出什麼問題來?(“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參半,不是完全否定,但僅據文字表面意思,又難以肯定;“餘尤疑之”,疑的程度勝過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證據__可見對酈、李二説的態度是不相同的。)指出:這是為下文寫“察”作鋪墊的。

學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過實地考察證明李説純系臆則,而酈説是正確的。)

問:這段話中哪些語句是對上述二説的表態?(對李説——“笑而不信”;對酈説——“古之人不餘欺也”。)為什麼説酈元沒有欺騙他?(作者發現聲源有兩處,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發聲。)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結論,即由這裏所説的事實導出。

3.板書:

對舊説質疑——實地考察中所見——結論

(提倡)實地考察(反對)主觀臆斷

説明:在分析主旨和結構時,可依次寫出,最後用線連結如圖,不要等到分析完畢再寫。

(四)誦讀第1段。

1.學生齊讀一遍。

2.教師領誦一遍,並作簡釋、簡評。

①“《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此句祕下名合為第一層,為下文質疑張本。按:湖口縣有石鐘山二座:上鐘山在城西,下鐘山在城東。下鐘山即蘇軾作記處。作者引《水經》而不釋,筆法何等簡潔。

②“酈元以為……聲如洪鐘”——這是轉述酈元的話,“水中相搏”一語耐人尋味.,下文寫作者的發現,可謂道貌岸然盡“相搏”之狀,但世人不親臨其境,便無法想象。由此導出第二層。

③“是説也……而況石乎”——這是第二層。“也”字作一頓,以示將有所論。“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無證耳。“以鐘磬置水中”是“常人”的類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聞目見”過之。④“到唐李渤始訪其遺蹤……於潭上”——敍事何等簡潔。由此句至段未為第三層。

⑤“扣而聆之……餘韻徐歇”——作者如此描寫,頗有譏李之意。李文《辨石鐘山記》今已不可見(《文苑英華》不收,)估計是作者轉述,有意作誇張描寫。

⑥“自以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話寫盡俗人情態。為下文“笑陋”張本。

⑦“然是説也,餘尤疑之”——“餘尤疑”三字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鏗然有聲者——何哉”——駁得有力。

(五)誦讀第2段。

1.學生齊讀這一段。

2.教師範讀,加簡釋及評語。

①段首至“因得觀所謂石鐘山”——敍述考察機會到來的緣由,僅14字,何等簡潔。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誤人之深,於此可見。“固”,這裏應訓“當然”、“本來”,引申為“自然”之意。作者不寫親訪寺僧問山名來由,而直書小童擇石而叩之,又省卻不少筆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鸛鶴也”——此數句寫景。問學生:有哪些細節?(大石、鶻、鸛鶴。)渲染了怎樣的氣氛?(陰森恐怖。)要求學生將作者的描寫語劃出來(“如猛獸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雲霄間”、“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餘方心動欲還……如鐘鼓不絕”——妙在“欲還”而未還。“大聲”突如其來,伏下文“恐”字。“如鐘鼓”,點出山名來由,照應開頭“聲如洪鐘”。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酈元所云,又繼之以喜,喜而後“察”。前此所有之“疑”頓失。

⑥“徐而察之……而為此也”——具體道出“水石相博”之狀。為“歎酈元之簡”伏筆,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兩山間……如樂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狀。問學生:“噌吰”與“窽坎鏜鞳”有別乎?(前者出自絕壁下,有共鳴,顯得雄渾;後者出自大石中,風來時則有,一吞一吐,節奏鮮明。)

③“因笑謂邁曰……不餘欺也”——作者將長子邁寫入文中,其意在此——邁是他的宏論的第一位聽眾。以此結束考察過程,恰到好處。“古之人”,指酈元。

3.學生討論層次劃分,然後分層練習背誦。

説明:這一段是誦讀的難點。為了便於學生記誦,除了劃出大的層次而外,還可以板書行文順序。待學生能基本上背出這一段後,拭去板書,再做檢查。板書形式如下(括號中的話可略而不書):

第一層(段首至“此鸛鶴也”)發現聲源之前

訪石鐘山緣由→小重扣石→絕壁下所見所聞:大石、棲鶻、鸛鶴。

第二層(“餘方心動欲還”至段末)發現聲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聲→大石中的“窽坎鏜鞳”之聲→語邁作結。

4.檢查背誦。

(六)討論作者對酈、李二説的態度。

問:酈、李二説的不同點是什麼?(酈説認為“水石相搏”而發聲,李説認為潭石有聲。)這意味着什麼?(李説是對酈説的否定。)從寺僧使小童擇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麼問題來?(説明信李説者多,俗見之誤人。)

問:從這一段的內容來看,作者對酈、李二説的態度有什麼不同?

問:作者對李説“尤疑”,為什麼寫小童扣石事僅用一句帶過?(不值一駁。)試品味這句話的語氣。(輕蔑、譏笑。)本段着重寫聲源,有什麼作用?(證實酈説。)還有什麼作用?(證實酈説,正所以批李説。)本文不是遊記,而是考察記,為什麼要渲染絕壁下的陰森恐怖氣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淺人之無知妄説遂行於世。)

小結:本段是為破疑案而寫,作者對酈説是信中有疑(故結句是“古之人不餘欺也”),疑既釋而益信;對李説則是絕對否定。

(七)誦讀第3段。

1.學生練習誦讀2~4遍。

2.教師提問。

①“事不目見耳聞……可乎”照應上文哪一句?(“今以鍾磐……而況石乎”。)是什麼辭格?(反問。正意是:不目見耳聞而謂“不能鳴”,便是臆斷。)

②“殆與餘同”的“殆”能換成“蓋”字嗎?(不能。作者只能據文字推測,而無法證明,用“蓋”則會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詳”相照應的上下文是哪些詞句?(上文是“水石相搏,聲如洪鐘”;下文是一個“簡”字。)

③“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與上文哪些話呼應?(“至莫夜月明……此鸛鶴也”。)這句話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強調實地考察,不盲從。)怎樣的情緒?(坡公何嘗不自得?然與李渤有別:李是臆斷,坡公是以事實為據。)

補充問:有人説這句話中的“夜”字可刪,對此你有什麼看法?(討論此題不必涉及科學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圖,其實“不肯”後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處。)

④“而陋者……得其實”——再次譏評李渤。上文評李渤只説事實,至此才出現一“陋”字,貶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筆力。

⑤“餘是以記之……李渤之陋也”——卒章顯志。

3.教師領誦。

4.檢查背誦。

(八)比較、辨析。

1.將本文跟(遊褒禪山記)作比較。

説明:先檢查練習第二題的完成情況,然後做具體分析,不是簡單地列出異同之點,而是從文章的整體構思出發,用列表的形式來進行比較。

2.教師將本文改成一篇説明文,學生聽後再進行比較。進一步認識本文的特點。

改寫如下:

①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②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③微波入之,涵滔澎湃,④有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⑤近港口處,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則多竅,與風水相吞吐,發為窽坎鏜鞳之聲,與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此山名之所由也。酈元注《水經》,但云⑥“水石相搏,聲如洪鐘”,可謂⑦言之不詳。⑧唐李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自以為得之,其實悖矣。

説明:教師讀的速度要慢一些。讀前告訴學生,用鉛筆劃出書上的語句,並標上句子的序號。便於學生連綴成文。

從比較中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

①蘇文的內容核心是説明性的,跟考察記相近。但作者把考察的內容跟記遊結合在一起,不僅寫了景物,也寫了自己的心態,這就屬於生動的説明了。由此可見,從基本性質來説,本文文體應定為考察記。

②作者的考察目的是補酈説之不足,破李説之陋。由此自然生髮出“提倡實地考察,反對主觀臆斷”的議論。

③文中的記敍成分只有“元本七年……所謂石鍾者”這一小段,是為了説明考察緣由的;描寫成分只有“大石側立……此鸛鶴也”這一小段,是為了説明考察之不易的。

Tags:石鐘山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