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石鐘山記》教案設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96W

教學目標:

《石鐘山記》教案設計

1、知識與技能:辨析、積累文中的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理清的寫作思路,辨析與普通山水遊記的不同,把握通過記遊揭示哲理的寫法特徵。

2、過程與方法:文言文學生比較害怕的,但通過精心地層層設疑,能引導學生進行目的性明確的閲讀,激發學習興趣;小組討論能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鼓勵學生質疑,學習反對臆斷,重視實踐的科學精神,學會對人或事物全面評價。

教學重點:積累文言知識,把握寫法特色,學習反對臆斷,重視實踐的科學精神。

教學難點:在質疑中對蘇軾的評價。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

導入檢測(幻燈)學生口頭回答檢查學生完成預習任務的情況(預習任務見附),積累文言知識。

提問:石鐘山頗有名氣,景色也不錯(幻燈感受),要寫“石鐘山記”這樣一個題目,按通常的寫法,應怎麼寫?思考回答:描寫山水景物初步體會本文與普通山水遊記的不同。

提問:本文怎樣寫的?回答出的大體思路:質疑——解疑——總結為具體感受文本做鋪墊。

提問:質疑了什麼?為什麼質疑?有了疑問怎麼做的?解答疑問後怎麼總結的學生討論回答

(見附的板書)進一步熟悉文本和作者的寫作思路,明確主旨,體會寫法特色。

引入總結寫法特色回答:通過記遊揭示哲理進一步明確本文與普通山水遊記的不同。

拓展:由體會作者的.觀點和作者對李渤的態度,導入對蘇軾的質疑。

1、李渤真的可笑嗎?

2、事情目見耳聞就可斷定了嗎?小組討論,體會文中和《辨石鐘山記》中體現李渤“目見耳聞”的文字,培養學生質疑精神

提問:蘇軾對李渤的嘲笑是不應該的,他自己的結論也有問題,這是不是影響了同學們對他的評價?點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和“對李渤進行嘲笑是不對的,但他反對臆斷,注重實踐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引導學生對人或事物全面評價,一分為二地看待。

總結談自己的體會培養歸納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拓展:1、學生寫作

2、提供互聯網信息1、以“由蘇軾的質疑説開去”為題列一份提綱;2、有興趣和有條件的同學可以登陸網絡自己進行拓展學習。1、讓學生學以致用。

2、滿足不同層次和條件的學生對學習的要求。

附:

(一)預習、自學題:

1、藉助老師提供的翻譯,找出文中的活用字詞和特殊句式;

2、對照文言詞彙手冊,總結“而”的用法;

3、整理作者的思路,體會的主旨;

4、讀懂李渤的《辨石鐘山記》。)

(二)、幻燈檢測題:

指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

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

餘固笑而不信也

下列有名詞作狀語現象的是

1、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2、土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3、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罅

4、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點

A、得雙石於潭上

B、古之人不餘欺也

C、石之鏗然有聲者

D、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E、今以鐘磬置水中

(三)、幻燈板書:

酈道元:人常疑之

質疑

李 渤:餘尤疑之

白天小童擇亂石扣之

(固笑而不信也)

解疑 實地考察

莫夜以小舟泊絕壁下

(古之人不餘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

總結 不可臆斷其有無

寫的目的

5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