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雨説》經典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02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雨説》經典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雨説》經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注重朗讀,感悟詩歌的內容,捕捉詩歌的意象,體會“雨”的形象的象徵意味。

2、通過聯想、想像,體驗情境,理解詩情,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3、學習詩人通過比喻、擬人、反覆等修辭手法描繪春雨、抒發情感的創作手法,培養學生改寫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加強朗讀體會,理解詩意,感受春雨的美好。

【教學媒體】

磁帶、錄音機。

【其他】

學生課前預習:熟讀課文,思考課後問題。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感悟詩歌的內容,捕捉詩歌的意象,體會“雨”的形象的象徵意味。

2、通過聯想、想像,體驗情境,理解詩情,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

“我是大海的歎息,是天空的淚水,是田野的微笑。”我不但澆灌了禾苗,盪滌了灰塵,也浸潤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請同學們猜猜這是什麼東西?

──雨。那麼,現在我們就一起來閲讀鄭愁予的詩《雨説》,看看這位天空的淚水是如何給田野帶來微笑的?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二、整體感知

1、聽配樂詩朗讀,營造詩歌氛圍,先感受後讀詩。

2、將自己聽詩、讀詩的感受説出來交流。(親切、喜悦、輕快、柔美……)

3、指定一名學生朗讀,請其他學生正音。再齊讀:

田圃(pǔ)禁錮(jìn ɡù)

留滯(zhì)喑啞(yīn yǎ)

襁褓(qiǎnɡ bǎo)指導學生通過朗讀初步感受詩的意境。

三、合作探究

1、詩歌的題目是《雨説》,你能根據題目提出什麼問題?

2、詩人筆下的雨都説了什麼?這些話集中表達了一個什麼意思?

(雨説:我來探訪四月的大地;我是到大地上來親近萬物的;我是在白雲的襁褓中笑着長大的;我來了就不再回去。)

3、作者怎樣描寫春雨特點的?找出幾個詞、句説説你的體會。

4、這首詩有什麼特色?

⑴全詩運用擬人手法,親切而自然,切合兒童心理。

⑵語言清新,情感細膩。

5、“我要教你們勇敢的'笑”這句話中的“笑”的內涵是什麼?

(笑代表一種快樂幸福、樂觀向上的態度,是詩人鼓勵孩子們要樂觀向上的生活及美好的祝福。)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賞析優美詞句。四、課堂小結

從學生的研習中總結出鑑賞詩歌的方法:閲讀──找出意象──感悟內容──發掘主題。 總結學習方法。

拓展延伸。五、佈置作業

1、積累五句以上描寫春雨的詩詞佳句。

2、練習背誦全詩。

〖板書設計

雨説(鄭愁予)

1、詩的結構:

第一部分:雨的到來(1~3節)

第二部分:雨的邀請(4~5節)

第三部分:雨的來意(6~8節)

第四部分:雨的祝福(9節)

2、“笑”的內涵:

笑代表一種快樂幸福、樂觀向上的態度,是詩人鼓勵孩子們要樂觀向上的生活及美好的祝福。

3、這首詩的特色:

⑴全詩運用擬人手法,親切而自然,切合兒童心理。

⑵語言清新,情感細膩。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詩人通過比喻、擬人、反覆等修辭手法描繪春雨、抒發情感的創作手法,培養學生改寫的能力。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設計意圖一、複習

1、指名有感情地誦讀全詩,集體評議。

2、全班配樂齊讀。指導學生通過朗讀深入感受詩的意境。二、拓展延伸

交流蒐集的描寫春雨的詩詞佳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三、指導改寫

1、當堂改寫:以“雨的自述”為題,將這首詩改寫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

2、交流賞析作品。

體會這兩種體裁在語言表達上的區別。進行寫作指導,要求學生儘量當堂完成作文

雨説(鄭愁予)

1、有關春雨的詩句:

⑴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⑵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⑶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⑷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2、詩歌與散文在語言上的不同:

詩歌語言簡潔明快,一般押韻;散文語言清新自然,優美暢達。

Tags: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