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夏感》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38W

教學目標

《夏感》教學設計

1.感受夏天的特點及的語言魅力。

2.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習對比、比較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2.感受的語言魅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一組“荷塘風光”圖片。師:欣賞完這一組如詩如畫的荷花圖片,老師的腦海裏浮現出一首古詩,它的作者是宋代的大詩人楊萬里,同學們一定也知道,告訴老師,是哪首詩?(生齊答《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出示詩歌視頻,學生隨錄音齊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師:那麼那位同學告訴我,這首詩寫的是什麼地方,什麼季節(西湖,夏天)

剛才我們欣賞的是清新,柔和,恬靜的南國之夏,那麼,北方的`夏天又是怎樣的呢?現在,讓我們走進樑衡的《夏感》,體會他筆下這緊張,熱烈,急促的北方之夏吧(板書課題)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一位朗讀水平較高的同學朗讀課文,其他同學做兩件事:1.認真聽讀,以字詞,句讀,情感三方面為評判標準,點評朗讀;2.概括每段段意。

夏天總體特點

夏天的自然景物

夏天的色彩

夏天的旋律

對夏天的情感態度

三.研讀課文

瞭解了的大致內容,下面,我們一起走進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樣概括北方夏天的特點的?

1.齊讀第一自然段,多媒體顯示問題:

第一自然段中哪幾個詞寫出了夏天的特點?

從全文看,第一自然段在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緊張,熱烈,急促(板書)

總領全文。由此,分析結構是總——分——總。

2.指明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多媒體顯示問題:

本段選擇了哪些富有特徵性季節性的自然景觀?

第二自然段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提示:找出本段中心句)

第二自然段中,夏天是突然到來的?還是有個過程?請找出相關的詞語。

學生回答:草,樹,蟬,陽光,遠處的山,天上的雲,麥浪。

出示相對應自然景物圖片,讓學生形象感知具有特徵性季節性的景物

師引導學生研讀本段寫法(對比手法,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3. 朗讀第三自然段,多媒體顯示問題:

第二自然段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寫出了夏天緩緩而來的過程,那麼第三自然段又是如何描繪夏天的色彩呢?

演示一組農作物圖片:高粱——赤紅,玉米——金黃。讓學生對夏天的色彩有直觀的感覺。

師引導學生仿照第二段的方法,研讀本段寫法(對比手法,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4.朗讀第四自然段(要求讀出“緊張急促”的感覺)多媒體顯示問題:

第二、三自然段寫的是夏天的自然景物,夏天還應該有人的活動,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為我們展現了一派農忙景象。想一想,他們是怎麼忙的?忙到什麼程度?文字表達上有什麼特點?

收割麥子,為秋苗澆水,追肥。

師引導學生研讀本段寫法(短句的使用,偶句,反覆等修辭手法)

5.在作者筆下,夏天是如此的熱烈、緊張、急促,那麼作者對夏天是什麼樣的感情呢?請看第五段。試分析寫法。

熱愛,讚美

對比,欲揚先抑手法

師:讚美夏天,其實是在讚美夏天裏辛苦勞作的人們。記得小時候學過一首古詩,描繪的是烈日當空的正午時分,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揮汗如雨地勞作……同學們,告訴老師,是哪一首詩(李紳《憫農》),學生齊背,感受農民的辛勞,對農民的尊重。

四.比較閲讀:

正如作者所説,“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卻極少有夏的影子”,“有閒情逸致的人”不喜歡夏天“緊張的旋律”,閲讀下面這首詩,説説與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不同?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這首唐詩描繪了一幅情調清和的夏日圖畫,表現詩人悠閒自在的閒適情趣、而課文抒發的是對夏天充滿“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的讚美,和對那些在夏日裏分外繁忙的農人的謳歌,表達作者對這種充滿激情的火熱生活的嚮往。

五.課堂小結

六、作業:

課外閲讀峻青的《海濱仲夏夜》。

要求:1.注意寫景方法2.體味作者感情

七.板書設計:

夏感

樑衡

緊張 急促 熱烈

自然景物 普通勞動者

熱愛 讚美

嚮往

Tags:夏感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