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古文版狐假虎威課件

欄目: 教學課件 / 發佈於: / 人氣:2.53W

古文版狐假虎威教案1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古文版狐假虎威課件

1.同學們,看老師寫一個成語,板書狐假虎威,讀,誰能簡單説説這個故事?

2.同學們,狐假虎威這個成語是2200多年前西漢劉向編的《戰國策》中的故事。説的是當時的楚國很強大,但是楚宣王擔心北方各諸侯國害怕大將昭奚恤,而不怕他。有個大臣給宣王講了個故事,然後告訴他北方的諸侯國怕昭將軍是因為大王把軍隊都交給他掌管,所以,諸侯國真正怕的是大王啊。大臣講的就是狐假虎威這個寓言,(出示古文)你們邊看邊聽老師講。

3.這篇古文和我們學的課文狐假虎威有什麼不同啊?簡短)

4.那仲老師以前是怎樣教大家學懂古文的呢?(生交流)

一 古今文對照,理解古文的意思。

二 參照古文後的註釋理解意思。

三 多讀幾遍,猜猜古文的意思。

四 查字典,理解意思。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悟大意

1. 大家説的真好,今天我們也用這些方法來學懂狐假虎威這篇小古文。

首先請你藉助拼音把課文試讀一讀,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初讀。

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

子無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

獸見之皆走。

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3.大家不僅把字音讀準了,還把句子讀通了。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所以啊,請你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再讀課文,至少讀3遍,然後用學習古文的方法自學文章,看看你能讀懂多少。(出示學習方法

三、精讀文章

(一)第一句話

1.狐假虎威的故事是怎麼發生的啊?你能背誦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嗎?

(在茂密的森林裏,有隻老虎正在尋找食物。一隻狐狸從老虎身邊竄過。老虎撲過去,把狐狸逮住了。)

2.古文中只用了簡短的一句話就説清楚了,你能找到嗎?

3.所以,求的意思是“尋找,尋求”,得的意思是“逮到,得到”。

4.讓我們再次讀好它。

(二)狐狸説的話

1.狡猾的狐狸甘心被老虎抓住嗎?(不甘心)

所以,它開始蒙老虎,對老虎説——(出示狐狸的話)

2.指名讀。

3. 子無敢食我也!

(1)狐狸説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你不敢吃我)

(5)這兒, 秦老師要問問大家,子是什麼意思啊?(你)

回憶一下你們學過的古文,還有哪個字也是表示你呢?(汝)

板書    你      子

(2)誰來讀一讀這句話?

你這樣可騙不了老虎啊?要扯着嗓子喊呢!

(3)“也”在古文中是語氣助詞,讀的時候要拖長聲調,提高嗓門。誰再來扯着嗓子,拖長聲調試試?你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指名2個學生讀,可以加上動作)

(4)全班加上動作讀。

4. 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1)狐狸繼續騙老虎,它又説——(生説)

出示句子

(2)是什麼意思呢?

(3)你能用以前學的課文中的話解釋這個句子,真好。老師再考考你,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使:派。   長:掌管。    逆:違背。)

(4)是啊,狐狸還是虛張聲勢,把掌管天下萬物的'老天爺抬出來了,誰來騙住老虎?我們要讀出它的裝腔作勢來。

(4)指名讀。男女生讀。

5. 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

(1)虎聞之,信嗎?(半信半疑)我們從這句話中也能看出來(子以我為不信:你不相信我)狐見虎半信半疑,又曰(出示句子: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

(2)誰能説説它的意思。説出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的意思。

(3)誰來讀?隨機指導反問句的讀法,反問句語氣更強烈,要求讀出情感來。

6.全班讀好狐狸的話,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

(三)虎與百獸的反應

1.大家讀的真投入,以前我們根據現代文演了這個故事,今天,你能否挑戰一下,根據古文演一演呢?你們聽老師講古文旁白,狐狸也要用古文説話。(兩人分別演狐狸、老虎,其他同學演百獸。)一定要聽清楚了。

2.(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狐先行,虎隨其後。獸見之皆走。)教師語速要慢。

2.學生表演

3.哇,百獸都逃跑了,(出示句子:獸見之皆走),這裏的走什麼意思?(跑)

(四)揭示原因

1.百獸們,你們怕狐狸嗎?(不拍)你們怕的實際上是——老虎啊。但是老虎不知道啊。(出示: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

2.讀

3.意思是?畏的意思是(害怕)

4.獸見狐皆走,實畏虎也(板書)。

實狐假虎威也。

(五)齊讀全文,背誦全文

1.狐狸就是這樣藉着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

2.讓我們帶着對古文的理解,齊讀課文,要讀出感情來。

3.這篇有趣的有趣的古文大家喜歡嘛?能把它背出來嗎?

4.指名背,齊背。

四、拓展延伸

1.大家背得真棒,儼然是古代的小學童。現在,老師也請大家當一回小文人,把百獸一見到狐狸就跑的真實原因用古文告訴老虎。

大家注意了,要用古文吶,比如你,就應該説子或者汝。

(虎,子受欺也,獸見狐皆走,實畏子也。)

五、佈置作業

把這篇古文背誦給爸爸媽媽聽。

古文版狐假虎威教案2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寓言故事,講了狐狸藉着老虎的威風,嚇跑了森林裏的百獸,告訴我們在生活中不能做像狐狸一樣藉着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自己根本沒有什麼本事的人。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言文寓言故事。

2、瞭解文言文故事,弄明白故事主要內容,理解重點詞語如“長、逆、走、皆”等詞的含義。

3、知道寓言故事的寓意,聯繫生活聯想,懂得不能像狐狸那樣仗勢欺人。

教學重點:

弄清文言文的語句意思,瞭解故事內容。

 教學難點:

明白寓意,懂得不能仗勢欺人的做人之道

 教學準備:

課件,字典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進入新課

1、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當你讀到某些詞語、某個句子的時候,你的腦海裏會忽然浮現出與這些詞句相關的形象、情景和細節。比如,讀到“白雲”,我們會想到藍天,想到大雁;讀到“春節”,會想到新年禮物,想到童年往事。是的,因為聯想,因為想象,我們的心靈就會長出一對隱形的翅膀,讓我們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想象天地。

2、今天這節課,我想先來測試一下同學們的想象力、聯想力,好嗎?請認真看老師寫一個詞語,你能想到些什麼?(板書“狐假虎威”)

3、誰來説説你想到了什麼。

4、你看,這,就是聯想與想象的力量,也是思維的力量,更是語文的力量。

5、這個詞中“假”是什麼意思呢?有時,咱們對詞語的理解把握不準的時候,可以藉助字典這位無聲的老師。哪些同學已經養成了隨身攜帶字典學習語文的習慣?老師從讀書到教書,字典總伴隨着。藉助工具書也是學好語文的一個重要手段。

 二、整體感知,瞭解故事

1、這是一個寓言故事。(板書“寓言”)這個家喻户曉的故事,哪些同學在課前早就知道了?

2、很好,我就請一個同學簡單地將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3、今天,咱們的確是要再學這個故事,卻有更深的要求,要學習古人是怎麼講這個故事的,又有什麼寓意。請打開書123頁。

4、老師先來模仿古人講一遍,你們認真聽,好嗎?請拿好書,坐端正,認真傾聽。

5、你們也來模仿古人自由講一講。

 三、學習寓言,把握內容

1、接下來,我要請同學們學習古人講這個故事。首先講講故事的起因,狐狸為什麼要借用老虎的威風呢?

2、指名説。哎呀,老師剛才沒聽懂呢,哪位小翻譯家能超越時空,用今天咱們通用的語言説説。(板書:虎得狐)

3、狐狸被高大威猛的老虎捉住,它的命可謂是……?(用一個成語形容),它用了一個什麼辦法逃脱虎口的?(板書:騙)

4、狐狸是怎樣騙過老虎,讓老虎相信的?誰來説説狐狸講的第一句話?

5、這一句話一下子震住了老虎,狐狸接着闡述了老虎不能吃它的理由。誰來説?哪個字表示“違抗”的意思?

6、這時,老虎仍沒有鬆開爪子,半信半疑着呢。狐狸接着怎樣補充説的?

7、請兩名學生來演一演這段場景。先在小組內練一練,再推選兩個同學上來演一演。

8、終於,在狐狸的花言巧語之後,老虎怎麼做的?可以用一個什麼詞語形容?(板書:中計)

9、百獸有什麼表現呢?(板書:獸走)這樣的結果對於百獸是一場怎樣的災難?大家是因為怕誰才經歷了這場災難的?

10、老虎看到這場景,心裏怎麼想的呢?誰再用古文説一説?

1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人類所有的語言中,漢語是最富有音韻性的。大家讀的時候要注意,停頓要注意聲斷氣連,有起有伏,有高有低,有開有合。再請聽老師示範一下,你們也試一下。

12、咱們再來一起古今對比説故事。一生説一句古文,另一生翻譯。各學習小組合作學習。

四、揭示寓意,拓展運用

1、學了這則寓言,同學們能告訴大家這是講一個什麼故事嗎?你有什麼感受?又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呢?

2、有人評論老虎愚蠢,有人誇讚狐狸聰明,有人批判狐狸狡猾。是的,咱們讀書可以有自己不同的感受。比如,狐狸在面對危險,表現過人的膽識與非凡的謀略,這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老師也希望同學們遇到困難能機智勇敢、應對自如。可是,中國的文學博大精深,在今天允許有不同的爭議,但是作為有諷刺特徵的寓言,千百年來要傳承、學習它的東西是不能輕易更改的。(板書:諷刺)這則寓言是諷刺誰呢?狐狸一直是作為什麼形象存在的呢?

3、狐狸藉着老虎的威風嚇跑了百獸。這種行為可以用我們學過的一個什麼成語形容?(板書:仗勢欺人)

4、你在生活中見過類似的現象嗎?

5、這樣,老師先説一個,你們聽: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個日本軍官問:“小孩,你的什麼的幹活?”一個漢奸狗腿子狐假虎威地説:“皇軍問你是幹什麼的,快説!”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地説:“放牛的。”故事中“狐假虎威”是什麼意思呢?

6、你們能想到那些事例?

7、你們再看這個例子:有一次,小女孩遇到了壞蛋,小女孩説:“我爸爸是警察,誰敢欺負我就叫爸爸抓誰。”結果壞蛋們都不敢了。小女孩説:“我真會‘狐假虎威’呀!”“狐假虎威”用在這兒妥當嗎?

8、你們知道“狐假虎威”在什麼情景中運用比較恰當呢?諷刺社會上的什麼人呢?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板書:不能)

 五、佈置作業,課外延伸

1、這個寓言故事曾經在戰國時期楚國作戰是運用為一個策略,你們可以從課題的內容得知。大家有興趣的話,可再查找,讀讀這個故事。

2、邀幾個同學一組,演一演這個故事。

 板書設計:

寓言

(諷刺)狐假虎威

得    中計

狐 -—— 虎 —— 獸走

(不能仗勢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