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大班區角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23W

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以下是小編帶的關於大班區角教學反思,歡迎閲讀。

大班區角教學反思

在一次區角活動中,小朋友們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區角在盡情地遊戲,我也在認真地進行巡迴指導,做好幼兒活動的觀察記錄,區角活動反思。

“咦,娃娃家原來應該是有五個小朋友的,怎麼少了一個?”我詢問了一下,原來嘉怡也在娃娃家做遊戲,不知什麼時候就不見了。幾個熱心的小朋友跟着我四下尋找,發現嘉怡把娃娃抱到了午睡室。我看見了又氣又急,對嘉怡説:“跟你講過多少遍了,娃娃家的東西怎麼能到處亂放呢?趕快把娃娃抱回去。”只見嘉怡嘟着嘴巴,兩眼紅紅的,不情願地照着我的要求去做。我很納悶,是不是我的語氣太重了,還是……

像上述案例中師幼互動的情況在幼兒園也許是普通存在的,我想這種師幼互動並不能促進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對在幼教實踐中如何“捕捉幼兒的興趣,領悟幼兒的行為”,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1、給予幼兒充分探索和主動發展的空間

幼兒的探索行為隨時都可以發生,如:雨為什麼從天上掉下來?為什麼打電話可以聽到對方的聲音?幼兒各種各樣的好奇心都是基於他們對事物認知的興趣,即使有很多問題在教師看來都很簡單甚至是荒誕離奇的,教師也應允許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膽嘗試,使他們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得直接的體驗,並在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下,重組自己的認知結構。教師不再是以灌輸的方式傳授“真理”給幼兒,不再急於給予孩子、代替孩子,而是有足夠的耐心“等待”着孩子在探索中主動學習。這種“等待”絕不是袖手旁觀,而是要通過細緻的觀察,及時發現幼兒探索過程的需要,通過對幼兒探索中的環境、材料以及精心組織設計的提問等途徑給予幼兒隱性指導。此外,教師還應創設開放的空間,讓幼兒自由自主地活動。

2、參與到幼兒的“工作”當中去,幫助、引導幼兒發現、解決問題

當教師以幼兒的“合作伙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感興趣的項目中去,並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一顆童心去理解他們的發現和探索行為時,這種以平等關係提供的支持最易與幼兒溝通,也最易被幼兒接納,幼教之友《區角活動反思》。在這其中,教師對待事物科學認真的態度,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有利於幫助幼兒形成探索和創新的品質。當孩子在工作中出現問題時,教師並不急於把知識呈現給幼兒或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幫助、引奇幼兒發現解決問題,並有目的地使“問題”更加複雜,以引發、促進幼兒更有價值的學習行為發生。

3、與幼兒共同分享“工作”成果

這種做法有利於激發幼兒的學習動力和創造潛能,有利於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和增強幼兒對問題進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興趣。當幼兒感到教師認可自己的成果時,幼兒會有一種成就感,進而產生更強烈的學習慾望,樹立更強的自信心,有利於其朝着更高的目標前進。

4、提高教師對幼兒行為的領悟能力

教師對幼兒行為的領悟能力最重要的一點在於理解孩子,這種理解不僅是要觀察幼兒的某一個獨立的行為,更要結合幼兒的個性特徵及其所處的場景對他們的行為做出全面的認識;不僅包括對幼兒某一種行為客觀原因的瞭解,還涉及對他們行為理由的理解。由於受身心發展水平的限制,更由於攝於教師的權威,孩子自己很少能夠藉助語言把自己的真實想法直接表述給教師,這時更需要教師具有一種開放性的心態,儘可能弄明白孩子行為的意義與理由。如在上述區角案例1中,教師因為嘉怡把娃娃家的餐具搬到了午睡室上,違背了活動區的“規則”,就視嘉怡的行為是違反規則,不守紀律,由此強迫嘉怡把娃娃家的餐具放回去。這時教師如果能站在嘉怡的角度,多去觀察、留意嘉怡作出這一行為的緣由,以平和、友善的態度直接詢問了解嘉怡內心的'真實意圖——是想讓娃娃睡覺,那麼嘉怡也就不會感到委屈了。嘉怡此時最應該得到的是教師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受到批評。從這個案例中我們也認識到在師幼互動行為進程中,教師的本意或許是出於履行教育者職責的施動行為,但由於教師一時可能缺乏對幼兒行為的領悟能力,就變成了傷害幼兒的一個根源。由此可見,提高幼兒教師對幼兒行為的領悟能力顯得極為重要與迫切。

5、教師應增強對自身行為的反省能力

在一項旨在探討影響師幼關係的若干要素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在教師眾多的自身特徵中,對教師與幼兒關係狀況最有影響力的不是教師的學歷水平或性格傾向,而是教師個人所具備的反省能力。如果一個教師能夠在教育實踐中注意思考幼兒園內發生的每一件事情對幼兒發展的意義,留心自己的行為對幼兒情感體驗的影響的話,那麼,教師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對幼兒採取積極的支持性的行為,從而與幼兒形成和諧的師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