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武陵春》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05W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武陵春》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武陵春》教學反思

《武陵春》教學反思1

我選李清照的詞是因為她的詞作在全宋詞中可謂別具一格。她的文筆細膩,文風婉約,加上她有着坎坷滄桑的生活經歷,因此她能把哀怨纏綿的愁緒透過美麗的文字深情地傳達給每一位讀者。《武陵春》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上乘佳品。不管讀多少遍,它總能讓人感覺新鮮,感覺別有一番滋味。我認為通過對此詞的反覆吟誦與賞析,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也有利於激發學生對宋詞的熱愛。

我希望設計出一個書聲琅琅,能激發學生的鑑賞熱情,引發學生的豐富想象的課堂。因此,在整個教學流程中,我首先特別注意聽讀環節的安排,務必讓學生在不斷的朗讀聲中體會詞的意境與內涵。導入課堂以後,對詞的鑑賞就從聽錄音開始。接着我給學生提點朗讀的注意事項,並讓學生模仿錄音的語速語調進行朗讀。為了使朗讀的效果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我還設想了不同的朗讀方式。先是自由讀,讓學生仔細體會詞的意境;再分組讀,讓學生比較出詞的韻味。光是開頭的讀還是不夠的。因此,在後面賞析的過程中,我還注意觀察學生的表情,每到“情深處”便又齊聲朗讀。在這堂課的後半部分,我選了一首配合着歌詞而唱的動聽的歌,讓學生再次陶醉於那美麗而充滿哀愁的情境。詞在古代本來就是為了歌唱而作,因此,我還特意安排了一個歌唱的環節。既讓學生把詞唱熟,也讓他們把李清照的憂愁心緒唱得痛快淋漓。從整個課堂效果來看,我覺得我的聽讀設計還是很成功的,整節課讀書聲幾乎未曾斷絕過。學生也從朗讀的氛圍中真切地感受到詞人的內心世界,因而他們的表情都沾滿了李清照的淡淡哀愁。

作為鑑賞課,除了聽讀以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學生深入地品味作品的語言與情感。然而我自己感覺在這個環節上做到不夠好,因為我總覺得對語言的品味還不夠深入,學生的鑑賞並沒有達到漸入佳境的效果。我的原意是,在語言品味的環節採用以問題帶動思考的模式,引導學生逐層次地賞析詞作的語言美以及言語之外的哀愁情緒。但實際教學的效果,似乎離我當初的設想有一定的距離。在此我想説我的兩點不足之處。第一、在講上片時,我讓學生找出“最直接最強烈地抒發了這種愁情”的句子。學生很快就找到“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這當然説明他們對詞句在朗讀過過程中已有初步的理解。而我為了讓語言的品味不只停留在字面上,便以“物是”與“人非”為提問,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寫詞背景。可惜,我所展示的背景似乎只有一個大概。雖然一種坎坷的人生經歷即使只是簡要的隻言片語往往也能打動人心,但我課後總覺得這還不足以讓學生真正體味身處金華的李清照是何等的憂傷。我想我應該把準備做得更足,應該把她53歲寓居金華時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也向學生闡述一二,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地體會到作者由眼前的“風住塵香花已盡”而產生的國破家亡丈夫死的“斷腸”與悲催。第二、在講下片時,我問學生“寫得最巧妙的是哪一句?”學生也找到了“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那也許是學生按經驗根據位置來隨意找到的,因為他們並不能説出此句到底妙在哪裏。本來這一句是寫“愁”最出色,最有特點的句子,也是點睛之筆,我是應該一步一步地引領學生體會它寫“愁”的妙處的,可實際教學中,我卻匆匆地顯示幻燈片的內容,然後匆匆地就把它三言兩語講完了。事後我想,如果我能把船上的貨物與詞句的“愁”進行“稱量”的話,那學生必能感受這“愁“的重量。倘若再以“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寫愁的句子加以類比,那寫愁的妙處就不言而喻了。最後再由全詞最後一句的“愁”字感知全篇,那學生也必然因“涕泗橫流”而回味無窮。這兩點我會在以後的實踐中努力踐行。

這次錄像課給了我一次研究古典詩詞教學法的機會,也讓我對詩詞教學作出了深刻的反思。其實我還感覺錄像課中還有一些別的不足之處,在此不一一詳述,也希望各位給出寶貴的意見,我會虛心地接受並且改正。

《武陵春》教學反思2

《武陵春》選自《李清照集校住》,本詞通過高超的藝術技巧表現出來的痛苦和不幸頗為震撼人心,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典美學的特殊境界——─悲音之美。這種心境,作為初三的學生很難融入其中,從教學前教師的困惑至教學中出現的冷場,課後反思,覺得力挽狂瀾,扭轉課堂乾坤的是教師適時的動情範讀,感染了學生的情緒,也激發了學生的誦讀興趣。而後學生自由誦讀則讓他們漸漸觸摸到了詩人的心靈。

為了達到目的同時結合詩詞的教學要求,備課上課時重點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似乎得到了一些效果,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感受。

1、知人論世,任何一篇流傳下來的文章都與作者的身世,作者的經歷,當時的時代背景有着緊密的聯繫。《武陵春》更是這樣的一篇文章。為了讓學生更早地介入李清照的作品,在預習階段就讓學生去查找有關李清照的資料,感受詩詞背後的故事。在上課的時候,不時插入與作品有關的資料。特別是讀到“日晚倦梳頭”時,插入“翻書賭茶”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到這是一對志同道合、情趣相投、並曾過着風花雪月般生活的眷侶,此時最愛自己最懂自己的'一半離開了自己,再怎麼梳粧打扮也已無人欣賞,當然是“倦梳頭”了。在讀到“只恐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時,插入作者的身世經歷;北宋敗亡後,李清照於建炎元年(1127)來到南方,故鄉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書籍文物被焚燬。建炎三年(1129)丈夫趙明誠病故,金人揮兵南侵,李清照為避兵亂而隻身各處流亡。紹興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華時寫了這首《武陵春》。這時她已經53歲了。試問,一個垂垂暮年的孤獨、柔弱靈魂如何能承受得起這許多愁。這些資料的介紹及學生自己已有的知識的積累,對幫助學生深刻的理解文章的詞意主題起着很大的作用。

2、朗讀教學是詩詞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備課時在這個方面花了不少心思。但同時朗讀又是學生的薄弱點,怎樣有新意又有效呢?形式上的反覆可起強調的作用,同時一唱三歎,迴環往復,更加強了詩歌的韻律美。於是在詞句上作了改編,如“風住塵香花已盡”加工為“風住塵香花已盡、花已盡”, “物是人非事事休”加工為“物是人非事事休、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加工為“欲語、欲語淚先流”,“載不動許多愁”加工為“載不動、載不動許多愁”,這樣的改編,放慢了節奏,似乎是把作者的悲愁的心情反覆的詠歎,反覆的品味,進一步把作者的萬般愁緒一覽無遺地表現出來,,同時也讓學生更快地進入了朗讀的境界,體會到了朗讀的樂趣,朗讀的意境。事實上,這似乎是學生最投入的一次朗讀,與瞭解作者的身世有關,更與這種朗讀的方式的改變有關。但如果想達到更盡如人意的效果,如果出示名家的朗讀音像資料,讓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再加以必要的揣摩,可能會更錦上添花。

3、語文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和評價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了重大創新和突破。新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滿堂灌的現象已不多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探究式教學成為老師改革教學方法的首選,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習慣正日益增強。然而,不少課堂教學代之而起的是表面熱熱鬧鬧的小討論和滿堂絮叨不清的碎問碎答。而老師又不給足夠的討論時間,沒有明確的討論中心,激發不出思維衝突,老師連珠炮似的追問充塞整個課堂。所以在這節課上,我主要就設計了一個問題:你能來説説,作者的“愁”體現在這首詞的哪些字、詞、句上嗎?問題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並給於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自由的課堂空間,學生的回答異乎尋常的精到、精彩。有一個學生在回答“風住塵香花已盡”的“花”的意韻指向時,把“花”理解為是作者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趙明誠時,這答案雖超出了原先的設想,但我認為很合乎常理。“花”的意藴指向原是“華”,即作者悲愁的是自己的青春年華已逝,但學生是帶着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結構進入課堂的,他認為作者如此思念自己的丈夫,然後看到花盡,聯想到丈夫的已逝,應也是很合情合理的回答,所以我當即給了充分的肯定。這樣的帶有學生的個性又不脱離文本的回答充滿了課堂。

都説“ 教學是遺憾的藝術”,確實,課後發覺自己的實時評價還不夠精確,豐富,全面引導學生的能力還欠缺,朗讀還有待於加強等等,要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琢磨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