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三年級語文《我愛故鄉的楊梅》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38W

《我愛故鄉的楊梅》課文描述了故鄉的楊梅的美麗和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突出了楊梅果的可愛,表達了作者熱愛故鄉的思想感情。下文給大家整理了《我愛故鄉的楊梅》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三年級語文《我愛故鄉的楊梅》教學反思

《我愛故鄉的楊梅》教學反思1

這篇課文是語文A版的教學內容。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在教學設計上我儘可能照顧到學生的認知水平,由淺入手,抓住教學難點逐漸鋪開,設計一些較淺顯的練習,使知識得到及時的鞏固。

考慮到課文內容比較長,我選擇分兩教時來完成。第一教時,學習課文的第一、第二小節和部分生字;第二教時則重點學習作者如何介紹楊梅的形狀、顏色和味道。

應該説,從字面上來講,學生很容易就讀懂了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進行描寫的,可是這每一步中分別包含了各不相同的寫作手法。怎樣教會二年級的學生理解和運用,是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

比如,作者在描寫楊梅的形狀的句子中,使用了比較的手法,通過桂圓的大小,加深讀者對楊梅的大小的瞭解。為了讓學生明白什麼是“比較”,我設計了第一個練習:説説西瓜跟什麼差不多大?還有什麼東西跟其他東西差不多?

在描寫楊梅的顏色變化的部分,是訓練表示先後順序詞的正確使用的好機會。我找到了相關的圖片,讓學生看着圖,用上“先……隨後……最後……”來説一説。小朋友們立刻就能流利地説出通順的句子,表示先後順序的詞語運用也十分自然。

楊梅的味道是甜中帶酸的,最好的理解方法就是嘗一嘗。當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楊梅給孩子們嚐個鮮的時候,小傢伙們的眼睛都亮了,把楊梅拿在手中就是不捨得吃。輕輕咬一口,仔細觀察果肉裏面的顏色,細細品味楊梅特有的味道,再讀一讀文章中的句子,不用老師多説,那表情,那感覺,好得不得了!

用舉例子的方法説明自己對楊梅的喜愛,是本堂課中的又一個教學難點。怎樣教會學生運用呢?老師從自己開始,先説一個自己愛吃西瓜的例子,很誇張,也很有趣,然後請學生也來説説自己最愛吃的東西,一定要説清有多愛吃,積極性被調動之後,大家的發言可熱烈了,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怎樣運用“舉例子”的寫作方法。

課的最後,就是對學生當堂學習的情況進行反饋。按照書上的練習安排,應該是讓學生介紹一下自己家鄉的特產。可是,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對自己的家鄉不大瞭解,所以我就乾脆結合課文,設計了小組合作完成一篇介紹一種水果的環節,就很好的讓學生學以致用。而且組內的成員可以根據自己的程度有選擇的來寫形狀、大小、顏色或味道。當然,比較或舉例子這兩種方法的運用可以讓那些基礎比較好的學生來完成。這樣,每一個小組都能在課堂上完成一篇比較像樣的小作文

雖然,學習這篇文章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説確實有些難,可是隻要抽枝剝繭,尋找文本中適合學生學習的知識點,設計合理的練習,小朋友也可以學得輕鬆又快樂的。

《我愛故鄉的楊梅》教學反思2

新修訂的語文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朗讀訓練,目的是要讓學生充分地讀書,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使學生受到情感薰陶,而要達到以上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努力創設情境,營造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

本節課的教學,我所要解決的問題正是怎樣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入情入境,領悟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為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用老師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將學生引入課文中所創設的情境,以讀代講,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在設計本節課時,我們年級組安排的教學內容是《我愛故鄉的楊梅》這篇課文。而楊梅這種生長在江南的水果,在我們的身邊並不常見,因而對學生來講,由於感性認識的缺乏,相應的學習興趣也必然會大打折扣,針對這篇課文的特點,我在老師的課堂語言上字斟句酌,狠下功夫,力求通過老師的語言魅力將學生引入課文中所創設的情境。

如本節課的導語我是這樣設計的: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跟隨作者走進江南,對楊梅進行深入的瞭解,看看作者將會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首先,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走進細雨中的楊梅樹林去感受一下吧!老師一番優美的開場白將學生領入了江南水鄉,這就使學生感性認識十分缺乏這個本課學習的最大障礙在不知不覺中反而成了優勢,因為正是因為學生在以前對江南,對楊梅的瞭解甚少,所以此時此刻才更想揭開它神祕的面紗,迫不及待地想盡快一覽雨中楊梅樹林的美麗和可愛,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由此可見,一節課教師是否能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的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導語的設計是十分關鍵的,雖然它只有短短的幾句話,卻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本節課對導語的設計就充分考慮到了其重要作用,使它確實為學生入情入境的學習下面的課文創設了良好的氛圍,從而使學生能夠帶着極大的興趣和熱情來學習下面的內容。

二、運用電教輔助手段,幫助學生入情入境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難點,學生對於“貪婪”“吮吸”“歡笑”等重點詞語的理解需要教師的適當點撥,因而在本段的教學中我們分為以下幾個層次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首先,請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受文章所描繪的場景,接下來請學生抓住給自己感受最深刻的詞語談出自己的感受及體會,教師適時進行點撥、引導,並且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感受以朗讀的方式展示出來。最後,在學生充分領悟到作者此時此刻的感受,與作者產生強烈共鳴的時刻,教師適時播放一段優美柔和的音樂,從而使學生將自己的感受在柔美音樂的配合下通過朗讀表達的淋漓盡致。雖然只是一段柔和的音樂,但此時它對學生的感染力卻是超乎想象的,它不但幫助學生突破了文章的難點,而且使學生能夠保持極大的熱情來學習下面的內容。

三、運用時比讀的方式,使學生進入文章所描繪的情境,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在分析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楊梅的外形及特點)這部分內容時,我採取了對比朗讀的方式,將書中的`描寫改為:楊梅是圓的,遍身長刺,等到熟了,刺會變平、變軟,味道很。請學生將此段話與書中的描寫進行對比,而後談出自己的感受,從而使學生充分體會到這篇文章字裏行間都飽含着作者對楊梅的喜愛,進入文章所創設的情境,與作者產生共鳴。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我認識到:要想真正做到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文章的情感,真正以讀代講,教師不用挖空心思去設計很多花樣來引起學生的注意,而要緊扣教學目標,抓住課文及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自己的提問(特別要注意同一問題用怎樣的語言表達出來更易於激發學生回答的慾望)必要時可適當地運用一些電教手段,使課堂取得最佳的效果。因為學生只有真正地進入文章做創設的情境,才能夠深刻地領悟到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真正地實現以讀代講。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學習,儘快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更好的積累教學經驗,紮紮實實地進行符合學生實際需要的教學活動,從而不斷提高學生閲讀、領悟文章的能力。

《我愛故鄉的楊梅》教學反思3

《我愛故鄉的楊梅》這篇課文描述了故鄉楊梅樹的美麗和楊梅果的可愛,表達了作者熱愛故鄉的思想感情。課文篇幅短小,層次清楚。作者按楊梅的生長過程特點,由整體到部分,由表及裏的順序進行敍述,語言十分精練、簡潔,樸實、親切。作者通過“眼看、手摸、嘴嘗”進行觀察,採用擬人手法及細膩的描寫手法,使讀者對楊梅產生了如見其形、如觀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覺.

針對本課特點及本班學生特點,在設計教學時主要突出以下特點:

一、重主導,重主體,寓教學活動以“和諧”。

教師指導學生有效的自主學習是閲讀教學的上鏡。教學時,首先讓學生帶着上節課的疑問“楊梅果有什麼特點?”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在師生交流中梳理文章層次。然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四五六自然段,在充分讀中去發現藴藏在語言文字中的作者情感,接着對重點詞句咬文嚼字,反覆推敲,讓學生藉助想象及有感情的朗讀等手段理解內容,同時領悟楊梅果形狀、顏色、味道的惹人喜愛,從而體會作者的情感。

二、重積累,重感悟,還語文教學以“樸素”。

近年來的心理學的研究證明,語言的積累與實踐運用是人們學習語文的基本途徑。一個人的語言積累,語言經驗越豐富,他的表情達意也就越流暢,越準確,越生動。因此,學習語言應重在積累,貴在運用。如何讓學生在聽説讀寫的實踐中接觸和掌握大量的語言信息,並內化成為自己的語言?教學中,設計時由讀議交流到背誦訓練,充分體現了語文之厚積。感悟是讓學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教學時,首先讓學生通過初讀研究,説説自己讀懂了什麼,從而歸納出楊梅果的特點,並相機指導理解“細膩”“染滿”等詞意。然後我不怕花費時間,讓學生再讀再議再悟,讀出作者對楊梅果的喜愛之情。這樣,學生在練讀中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寫的情境中,彷彿自己不是在課堂中,而是在親口品嚐楊梅果,自己已被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味道所打動。這時,教師抓住學生的感悟追問:“你從讀中有什麼發現?”這樣將學生的理解進一步引入深層,學生思維活躍,眾説紛紜,把自己在讀中新的感悟體會説出。緊接着,教師再抓住學生的回答,領會作者寫作方法。這樣,通過一次次的讀,一次次的導,一次次的悟,學生悟出了品詞析句的方法,悟出了朗讀的技巧,悟出了寫作方法。

三、重讀書,重訓練。現語文教學之“本色”。

設計中體現“大讀書”觀念,初讀、自由讀、體會讀、換詞讀、練習背誦以及邊想象邊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領悟和體驗用自己確認的語氣表現出來,增強了情感的薰陶,起到陶情冶性的效果。教學中,進行刪、換、比較重點詞語等訓練,讓學生認識語言文字的準確,這是語文語感訓練之道。葉老説,課文是個例子,本設計體現了這一原則,把課文當作例子進行教學,體現了語文教學之本色。

《我愛故鄉的楊梅》教學反思4

一節課結束時,學生已經能夠用連貫、通順的語言,詳細、生動地描述出自己的感受。如下:

我喜歡吃香蕉。香蕉就像半個月亮一樣。它有兩種顏色:有的香蕉是青色的,有的香蕉是黃色的。香蕉的表皮十分光滑,吃起來也不用麻煩。只要把皮剝掉,就可以吃到又香又甜、又軟又滑的果肉。就連沒有牙的老奶奶都可以享受着香甜的味道。如果香蕉皮是綠色的話,你可千萬別吃,因為這樣的香蕉吃起來又酸又澀。不過你不要着急,只要在家放幾天就可以吃了。熟透的香蕉叫人越吃越愛吃。

我喜歡桔子。它圓圓的和蘋果一樣大小。桔子先是綠色的,然後漸漸地從綠色變成桔黃色。如果把桔黃色的皮剝開,就能看見一瓣兒一瓣兒的桔子圍在一起掰一瓣兒放進嘴裏,嘴脣上和舌頭上同時染滿了桔黃色的汁水。沒有熟透的桔子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想吃。我知道桔子裏含有維生素,多吃一些水果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大的好處。

秋天,蘋果樹上掛滿了蘋果。蘋果圓圓的和茄子一樣大小。蘋果先是青的,隨後變成青紅色,最後變成深紅的。你輕輕咬開它,就可以看見那新鮮青嫩的果肉,嘴脣上舌頭上同時染滿了青嫩的汁水。沒有熟透的蘋果又酸又甜,熟透了的就甜津津的,叫人十分的喜愛。

這樣的語言訓練,通過感官的開發,讓學生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學會用眼睛去判斷事物的形狀、大小、色彩,甚至更多;學會用舌頭去品嚐酸、甜、苦、辣。利用感官的開發,刺激表達的慾望,使學生有感而發,説出更多、更豐富的內容。在傾聽敍述的過程中,慢慢學會欣賞、品味和評價。什麼樣的語言更準確,什麼樣的語言更生動,什麼樣的語言更耐人尋味,還有什麼語言能夠與眾不同。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鼻子和耳朵。打開五官,就打開五彩的世界!今天,學生所能看到的還只是一片葉子,但總有一天他們會透過葉子看到繁茂的大樹,甚至氣象萬千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