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教學反思3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26W

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是五年級下冊由小數的計算向分數的計算過度的重要知識組成,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教學反思3篇,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教學反思3篇

《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教學反思一

一、較好利用遷移規律,讓學生自主探索。

引導學生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繫,讓學生學會利用舊知自主學習新知識,充分發揮知識的正遷移作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例如:在教學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數……轉化成小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寫轉化結果,然後總結規律;又如:在教學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轉化為分數時也讓學生大膽自己寫轉化後結果,並總結規律,然後引導學生觀察,轉化後的分數是否最簡分數,接着讓學生看課本瞭解小數轉化成分數後能化簡的一定要化簡成最簡分數。最後對於分母不是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分數轉化成小數,讓學生自己先嚐試,部分學生先把分母不是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分數,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轉化成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分數,然後再把分數轉化為小數,肯定學生的做法後,出示三分之一等這些分母轉化不正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分數,讓學生嘗試轉化成小數,當學生感到道路不通時另闢蹊徑,引導學生説出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的關係,把分數轉化成除法,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到小數。

二、恰當對比,引導學生找出最優方案,

在教學分數和小數比大小時,有學生把小數轉化成分數再比大小,也有學生把分數轉化成小數再比大小,這時恰當引導學生對比,讓學生自己發現,把分數化成小數後再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比較方便,而且簡單。只是除不盡的要用四捨五入法求近似值,注意約等號的使用。

三、深入探究,拓展思維。

不論是青島版教材還是人教版教材中分母不是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分數能否轉化成有限小數的探索規律,教材中都沒有出現,為了拓寬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深入探究,我讓學生在練習把分母不是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分數轉化成小數後,引導學生把分數按照能否轉化成有限小數進行分類,並探究其中的規律。對於“一個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還是無限小數跟分母有關”,這個規律是我利用人教版教材中最後的知識鏈接—————“你知道嗎?”直接讓學生看着讀了解的。因為既然現行教材降低了難度,不再作為知識重點讓學生探究,本人僅僅為了拓展一下學生的視野,所以不必要再花費一節課的時間深入探究。讓學生讀過知識鏈接後,嘗試自己舉例驗證規律,從而以後練習中出現分母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轉化小數時,可以自己驗證做題的準確性。

四、提高對學生的要求,為後續學習奠基。

學生熟練分數轉化成小數的方法後,搞了小比賽:把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三、五分之一、五分之二、五分之三、五分之四、八分之一、八分之三、八分之五、八分之七等一些常用分數轉化成小數,並要求學生將結果牢記在心,熟練進行分數小數的'轉化,為後續學習分數小數四則運算打下基礎。

本節課不足:

1、學生小數轉化成分數之後,學生有的不約分,還有的約分不徹底。

2、小數與分數在一起排列順序學生做題準確率不高,應適當加強聯繫。

《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教學反思二

本課教學分數與小數的互化的方法,主要是運用了分數和小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關係、分數的基本性質等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首先複習給學生新知識的學習作了鋪墊,探索分數化成有限小數的規律,對學生認知起點的把握非常重要。建立好這個起點,學生很快感悟到分數化有限小數跟分母有關。課堂中提供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親身經歷各種問題,使枯燥為興趣,由新知為熟知。課下有老師提出,分數化有限小數還是無限小數跟分母有關?直接告訴學生?我認為課堂中不僅要探索規律,更要注重解決難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差異,拋出的問題,給他們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機會,溝通、交流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中,靈活機動地創設一種學生敢説樂説的氛圍,以各種形式給學生以親切感,容易激發學生“説”的慾望。教師要始終注意調動和保護學生“説”的積極性。注意適當地給學生恰如其分的評價,即便是發現學生有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表揚,增強他們當眾説話的勇氣和信心。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首先,複習的設計,使師生互動喚起學生對小數的意義,為學習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在教學方法上,我主要提供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去體驗全過程,基本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學生做練習時興趣滿滿,也提高了練習題的正確率。

再者是小組活動使學生處在自由、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同學們在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中獲得知識。尤其是課堂發言時,組內人人站起來,都不怯場,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暢所欲言,尤其是稍差生,對學生的發言及時地進行評價,及時給予鼓勵性的語言,促進了學生主動的發展。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小數化分數時,還是存在不約分的現象,沒有把分數化成最簡分數;在分數化小數時,除不盡的根據四捨五入法保留小數位數,由於我的疏忽,對學生的能力估計太高,難易程度不能針對全班學生,數據過大,導致部分學生越着急越做不出來(出現錯誤),甚至影響到語言的表述,忘記寫約等號的現象。

《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教學反思三

學生的學習起點是教學的重要立足點。只有正確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才能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合理確定每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使教學活動有的放矢,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為了更好地瞭解學生的學習起點,在上本節課前,我們精心設計了課前測題(展示題目),前測題由兩大部份組成,1—3題是舊知“小數和分數的互化、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分數和百分數的相互改寫”的內容,意在瞭解學生掌握的程度;4、5題是新知“小數和百分數互化”的內容,意在調查學生對新知的瞭解程度。通過檢測,我們發現學生雖然以前學過分數與小數的互化,但是已有所遺忘;小數點的移動(向左或向右)容易混淆;對剛學習過的百分數和小數的相互改寫基本掌握;學生對新知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有模糊的認識,但對過程和理由不會表達。學生最需要教師點撥和引導的是百分數與小數互化的規律。另外,學生在經過5年多的小學數學學習之後,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小組合作學習能力、探究能力等。

根據學生學習的起點,有針對性地對本課的教學進行了精心設計,做好了以下幾點:

一、引入新知。

通過複習題的引入,讓學生體會到數的“互化”的必要性。同時通過百格題的訓練,進行數形結合,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小數和百分數的互化,從而為新知的探究作好鋪墊。

二、自主探究。

作為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合作學習能力、探究能力等。因此,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平台,讓學生獨立運用起點獨立嘗試把例1中的小數化成百分數,再在小組裏進行交流,最後全班彙報。學生經歷了小數化成百分數的過程後,根據遷移原理,引 導學生探究並理解百分數轉化成小數的思考過程,通過“説想法、説變化、説發現、説規律”等環節,探究並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小數與百分數互化的規律。

三、鞏固練習。

練習的設計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分層次進行設計,達到如下效果:

1、讓學生體會到用規律可以很快進行小數與百分數的互化。

2、通過互化可以比較小數與百分數的大小。

3、用互化規律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兩處進行了精心設計:一是改錯題,讓學生在“找錯、設錯”中提升認識;二是改動了課本中的題目,讓部分“粗心”的學生掉入圈套而加深認識。通過有效的練習,讓學生今天所學習和掌握的知識,成為明日學習的起點。

綜觀整堂課的設計,我們從學生的學習起點出發,向他們提供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在實踐活動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形成數學技能,為高效課堂的建構提供一種實現的途徑。但實際教學中卻留下了很多遺憾,如學生在説轉化方法上繞了太久,花去了大量時間,在引導學生髮現規律時也不能很順利地得出規律,導致時間不夠,不能很好地完成後面的練習。在以後的教學中將繼續提高自己的教學機智,讓課堂教學更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