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分數化成小數的數學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38W

一、在教學新課前,複習舊知的設計還是較好的。在複習中,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互動,喚醒了學生對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的回憶,並重温了前一天所學的小數化成分數的知識,為學習新課掃清了障礙。

分數化成小數的數學教學反思

二、以問題引入新課,揭開一節課探究的序幕。如我在引入新課前問學生:小數能化成分數,反過來分數能化成小數嗎?你能把這兩個分數(十分之九、一百分之四十三)化成小數嗎?請試一試!這樣的問話,喚起了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意識,促使學生努力去掌握要學的.新知識,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整堂課以學生的探究為主,通過猜測、觀察、驗證、歸納,最後生成結論的方法,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

三、教學環節緊湊,教學過程過渡自然。我先讓學生化分母是10,100,1000……這樣的分數,然後過渡到分母是10,100,1000……的因素的分數,如二十五分之七怎樣化成小數。通過學生的討論、交流,並且讓他們在稿紙上算一算,化一化,學生髮現這樣的分數有多種化法,既可以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也可以利用分數與除法的關係來化,最後老師引導學生得出利用分數與除法的關係適合所有的分數化成小數,也就是一般方法結論的形成。

縱觀本節課,我覺得也有以下幾處不足。

一、教材的深度鑽研不夠。作為教師,要努力將原先用於講授的內容轉化為適合學生探究的一個個有探究價值的問題。但是我在五年級二班進行教學時,未將例題完整地展現給學生,未讓學生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從某種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解題思路,也使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變得狹窄起來。作為老師應想方設法引導學生打開思路,分析、探討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從而選擇最優的方法。老師應引導學生多説多感悟。

二、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不應是讓學生被動地吸收教材和教師給出的現成結論,而應是一個由學生親自參與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而本節課在教學利用“四捨五入”法取近似值這一環節時,以本為本地要求學生保留了兩位小數,並未深究“根據需要”這一詞眼,框定了書本內容,也框定了用“四捨五入”法取近似值的知識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