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夢想課程《逃家小兔》教學反思(精選3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54W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夢想課程《逃家小兔》教學反思(精選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夢想課程《逃家小兔》教學反思(精選3篇)

《逃家小兔》教學反思1

這是一篇繪本童話。通過小兔子和兔媽媽的幾次有趣對話構成了一幅感人甚至的童話故事,以傳遞母愛的偉大和無私。這幾年,隨着大語文觀的思想影響,我們的語文越來越注重課內外相聯繫的閲讀。以拓寬學生的閲讀面,增加閲讀量。

於是,類似於繪本這樣一種非常適合兒童閲讀書大面積的普及。我個人也覺得:繪本作為一種閲讀的載體,非常有必要在孩子們中展開,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增加學生的閲讀量。以豐富學生的閲讀生活。 那麼,怎樣上好這種閲讀指導課?就成為我們解決的問題。今天的閲讀指導課就提供了可以參考的資料。

整堂課的環節大致如下:

一、激發閲讀興趣,形成閲讀期待。

教師讓學生看封面,猜故事內容等形式,激發學生的閲讀期待。然後讓學生以讀的形式來講故事。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將故事講得很有趣。

二、引導學生髮現小兔子和兔媽媽三次對話的語言特點,進行模仿語言的創作。

三、展示結果,自編屬於自己的《逃家小兔》

這其中第二環節,進行的比較有意思。在這一個環節中學生根據對話的語言特點,發揮想象,創作出了很多教學預設以外的內容。

這個環節有以下亮點:

1、注重學生平時積累詞語的運用。新課標的最大變化就是注重運用,我覺得這環節充分展示了運用的效果。

2、鍛鍊了學生的想象的思維。想象是思維的翅膀,是知識的助推器。只有鍛鍊了想象,再能讓我們感覺到學生的語言是有靈性的,有活力,有靈感的。這樣的語言可以和詩人媲美。我覺得:只有這有這樣的訓練,我們的語言文字才有生命力,才有語言的增長點。

反思:

當下我們的很多課堂,教師不是在教學生學用語言,而是在教學生理解語言。滿堂課都是:“你從中體會到什麼?感受到什麼?”

那麼,隨着新課標的應用,我們的目光要更多的轉移到語言的運用上,就是要用教材中規範的語言,來教我們的孩子學用語言。最後達到他們會自己發展語言。這是,我們小語老師的責任。

《逃家小兔》教學反思2

《逃家小兔》是美國一本家喻户曉的圖畫書。它講述了一隻小兔想離家出走幻想着自己變成了小鱒魚、高山上的大石、小花、小鳥……而兔媽媽沒有去阻攔,而是説要變成追兔寶寶的漁夫、登山人、園丁、大樹……冒着危險一路跟隨和護衞。

對於這節課,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教學的: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一開始,我問學生喜歡什麼小動物,猜猜老師喜歡什麼小動物。學生興致就很高,課堂氣氛較好。而後由我引出今天的繪本內容,學生的興趣就更濃厚了。

二、學習故事、觀察想象

新課標中提到“低年級的學生要藉助讀物中的圖畫來閲讀。”繪本的構圖常常因色彩、圖案、材質上的別出心裁,為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創造了條件。《逃家小兔》一書,每組圖以黑白圖和彩色圖相結合,給學生視覺上不同刺激。另外,小兔和兔媽媽雖然不斷在“變”,但是從畫面上能看到它們的影子,如小兔變成了小魚,可小魚的頭還是小兔子,兔媽媽變成大樹,而大樹是一隻兔子的形狀,這都給學生提供了想象的情境。課上,前幾幅圖的故事情節由我講給學生聽,後面我採用觀察法,讓學生自己從通過觀察圖發現小 兔和兔媽媽分別變成了什麼,再來説説故事的情節。此外我還會以畫面的某個角落,引導學生關注繪本細節。如,兔媽媽變成漁夫去釣小兔時,兔媽媽用的魚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用的是什麼魚餌?原來用的是小兔子平時最愛吃的胡蘿蔔,來感受繪本的情趣。

三、層層推進、説話訓練

《逃家小兔》這個繪本的語言相當有特色,都是小兔和媽媽的對話,並且句式都是如果你……我就……,於是我抓住這點,層層推進,讓學生進行説話訓練。我講完前面幾幅圖的故事情節後,便讓學生觀察圖片,猜猜小兔又變成了什麼,兔媽媽由變成了什麼?然後出示如果你( ),小兔説。我就要變成( )。

如果你變成( ),媽媽説。我就變成( )。

讓學生根據圖來説話。之後,我讓學生展開想象,小兔還會變什麼,兔媽媽跟着變什麼才能找到她。再來用上面的句式來填空。沒有了圖片的約束,學生可以完全的放開。這個環節由扶到放。一步一步。既訓練了他們的想象力,又訓練了他們的説話能力。

四、課外拓展

本課的教學目的是激起學生的閲讀興趣,所以課末,我向學生推薦了幾本圖畫漂亮,故事精彩的繪本,希望能夠讓他們能愛上閲讀!

下面説説不足及需改進之處

儘管我非常投入地走進課堂,但是細細回味課堂中的每一環節,許多疏漏和處理不當的地方便呈現出來。

本課是繪本閲讀,裏面加入了大量的觀察想象以及説話訓練,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是個很大的考驗,由於我對學生實際估計不足,課上沒能靈活的調整自己的計劃,使得課上某些環節處理的不夠好。學生的回答有時控制性太強,沒有注意到兔媽媽給兔寶寶的愛是廣博的,而我對於他們的回答卻沒有做到及時地正確引導。

這些現象都反應了我的教學機智仍然欠缺,今後,我要多充電,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在教改之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逃家小兔》教學反思3

穿越繪本的叢林,也帶給了我們很多的思考?我們該如何發揮繪本其功效,引領孩子逐步走上閲讀之路。把繪本《逃家小兔》引入閲讀指導課,其目的有二:

一是引導學生讀圖猜圖。學會閲讀繪本的基本方法,通過關注圖畫的細節,達到對圖畫的理解去猜想後面的內容,培養閲讀興趣。

二是重視學法的指導,相機進行語言、思維的訓練。

引導學生邊讀邊看邊猜想,喜歡繪本閲讀,並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為以後寫話鋪路。具體做法如下:

一、講述,以感受故事趣味為核心

課伊始,出示封面,説説觀察到了什麼?猜猜故事的內容?調動學生的感官體驗,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帶着問題,懷着期待,走進文本,使閲讀有方向感和目的性,能更好地欣賞到文本的精彩世界。

二、品味,以發現圖畫深意為重點

課上,抓住“釣魚圖”“爬山圖”這兩幅圖,巧設疑問,引導學生關注畫面的意義指向。重視學法指導,通過導、猜、説、讀等形式指導學生進行圖文閲讀,以畫面的某個角落,引導學生關注繪本細節,來感受繪本的情趣。在體驗閲讀樂趣的同時,使觀察、想象、語言表達能力等得到提升,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會閲讀。

三、創編,以遷移表達語言為基石

閲讀教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語言習得。所以,不僅要引導學生“悦”讀,還要在“樂”寫上做文章,尋找孩子表達的`興奮點,激起孩子們強烈的表達慾望。《逃家小兔》這個繪本的語言相當有特色,都是小兔和媽媽的對話,並且句式都是如果你……我就……,於是我抓住這點,後面的幾個回合,由扶到放,層層推進,讓學生進行説話訓練。之後,讓學生展開想象,小兔還會變什麼,兔媽媽跟着變什麼才能找到她。再來用上面的句式來填空。既訓練了他們的想象力,又訓練了他們的説話能力。

四、深化,以昇華“愛”的主題為目的

首先,在師生共同閲讀完整本書後,我把書中的故事變成小詩《永遠的愛》,分角色朗讀,理清故事情節,展開豐富的想象,讓母愛在學生心中迴盪。播放生活畫面,讓本書的主題“永遠不變的偉大母愛!”得到進一步昇華,讓孩子感受有母親最無私的愛。

五、拓展,以播下閲讀的種子為願景

一個繪本為多個繪本打開了窗,多個繪本為閲讀帶來了多樣的體驗。課最後,給孩子們推薦了此類繪本閲讀同樣暢銷受歡迎的書,讓孩子把自己的想法用手繪寫的方式記錄下來,親近繪本,充盈繪本,讓閲讀之路從此漫長下去,讓閲讀充盈到生活與學習中去,讓書成為孩子們的良師益友。

教學是遺憾的藝術,走下講台完成了任務,我的心情並不輕鬆,感覺這堂課老師又講多了,繪本閲讀,運用“預測——閲讀——驗證”這樣一個過程,引導孩子學習完釣魚圖和爬山圖,後面的幾個回合該如何由扶到放,層層推進,這是令我很糾結的地方。還有,在備這堂課的過程中,也有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課外閲讀與我們平時的課堂教學是有區別的。

課外閲讀特別是低段的閲讀應該把學生的興趣放在首位,講練應該少一些,以免削弱學生的興趣。那麼,在課外閲讀上,對於聽説讀寫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該怎麼滲透、訓練,這個度該如何把握,哪樣的訓練是有助於課外閲讀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