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爬山虎的腳》的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95W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爬山虎的腳》的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爬山虎的腳》的教學反思

《爬山虎的腳》的教學反思1

1、 《爬山虎的腳》一文是一篇科學知識類的文章,知識性、教育性很強,如何引導孩子上好值得大家深思。如果等同於自然課、常識課就喪失了語文學科本來的魅力了,在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儘可能的保護孩子求知、好奇的心理,激活孩子的人生情趣,把孩子的自然能力、好奇心、新鮮感轉化為充滿情趣的人生態度。同時也要注重語言文字本身所藴涵的深刻含義、學習遣詞造句的方法。另外我們也要注意孩子的自尊心,表演固然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感悟方法,但是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表演的不好,遭到大家的嘲笑,使孩子有深深的挫敗感,那這個環節捨棄也罷,所以説在教學中教師的“導”是時時刻刻在變化的,教師要根據教學中每一個環節學生的學習狀態來調整自己的教案甚至自己的狀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把“情趣”帶進課堂,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2、 《爬山虎的腳》一文是著名的作家葉聖陶的一篇名作。課前我設計了以讀代講,以説代講為主的教學自控方式,想達到的預期目標是通過讓學生上台指説爬山虎的腳,瞭解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情況,進而使學生對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麼地方及爬山虎腳的樣子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學生對媒體教學非常感興趣,從一開始便深深地投入其中。學生思維比較踴躍,舉手發言比較積極。達到了課前制定的教學目標。

在課堂上,我充分運用媒體,提出了課前設計的環節:學生充分的讀書,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完成填空練習,明確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麼地方?長得什麼樣子?從學生舉手的情況表明,全班學生都能夠找到有關語句讀出來。教學在順利進行。“誰能上台指圖向大家介紹一下爬山虎嗎?”我的問題緊接着提了出來。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能!”在學生看來,這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之後,我就請了三位同學上台指説。真沒想到,一個看似十分簡單的問題,卻在學生的聯繫中出現了問題:第一個同學説的還可以,但指圖不明確;第二個上來支支吾吾,指圖介紹時分不清莖和柄。第三位同學非常完整地、較好地向大家指圖介紹了爬山虎的腳。

《爬山虎的腳》的教學反思2

【教學內容】

《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有順序、深入細緻的觀察方法,培養觀察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腳,把意思寫清楚的。

3、朗讀課文,能背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瞭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2、學習作者抓住爬山虎的特點,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

【教學預設】

《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內容具體,條理清楚,文字淺顯,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方面困難不大,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瞭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和學習作者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與具體的。教學時,注意圍繞“理解課文內容,抓住事物的特點寫”這一訓練重點,引導學生集中研究、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和抓特點寫的,從中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實錄】

一、激趣導入

1、上節課,我們從課文中,知道了爬山虎的葉子的特點。我們知道了爬山虎的葉子剛長出來的時候和長大的樣子是不同的。你看,葉聖陶老爺爺觀察得多細緻呀,連他們的細微的變化都看在了眼裏。我更喜歡長大的葉子。“那些葉子綠得那麼新鮮,葉尖兒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有孩子們輕聲附合我。)欣賞這一牆的樣子,宛如欣賞一片綠綠的湖,或者是一片綠綠的海。風吹來,那綠波盪漾着,人的心也隨之歡暢起來。那葉子真(美)!我有一個朋友專門為爬山虎的葉子做了一個小片子,可是沒找到合適的配音的人。我説我的孩子們個個棒,找他們準行。怎麼樣。要不要試試?咱們先看一下片子。看看你能用哪些語句表達最合適。

2、放演示葉子的課件。第一節是葉子小的時候長出來嫩紅的樣子。第二節是長大的葉子鋪滿牆的樣子。在師放片子的同時,幾個孩子分試着配音。

(點評:激趣導入,符合兒童好奇心,調動學生參與意識。)

師:同學們配得可真不錯。那麼我就更有信心地讓孩子為下面的內容再試一把了。爬山虎的葉子如此之美,那他是如何在整面牆上來展示它的美麗的?是誰的功勞?對!是爬山虎的腳!那麼我們一起來看課文的第三自然段,來認識爬山虎的腳。

二、精學感知

1、第三自然段的學習:

⑴ 請孩子們自讀這個段落,看看你從中知道了有關爬山虎的哪些知識。一遍讀不出再來一遍。可以把你知道的説給小組的同學聽聽。

孩子們讀書,交流,師巡視。

⑵ 師:來,孩子們,在你們説出你知道的內容之前,誰來把這一段讀給後面的老師聽聽,讓他們也能知道你説的內容,好不好?

⑶ 生讀課文。

⑷ 孩子們彙報內容:

生:“我知道了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

師:“那是腳的什麼?”

生:“位置!”

師: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對。還有什麼?

生:長在莖上長葉柄的地方。

生:還不準確。是長葉柄的地方的反面!

生:我知道了腳的形狀。像蝸牛的觸角。

師:那觸角什麼樣兒?你知道嗎?

生:長在頭上,軟軟的,細細的……

師:老師給咱們捉了一隻小蝸牛,我們來看一下它的觸角和爬山虎的腳是不是相似。放課件,做比較。

生:真的很相似!

師:什麼相似?

生:形狀相似

生:我還知道了他的觸角的顏色,是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

師:孩子們知道的可真不少。腳的.位置、形狀、顏色,那就是它的特點。誰能把剛才説的來總結一下。

(隨學生複述,師板書:腳的位置、形狀、顏色)

(點評:課上的比較紮實能抓住重點詞引導學生通過換詞、表演、看課件等形式揣摩、體會爬山虎爬的過程。)

我們現在都知道了爬山虎的腳的特點,那我們能不能再看着片子來為爬山虎的腳來配音了?你可以看着書來配。

師放課件。幾名學生看着書,配音。

師:“我看到有同學不看書能配音了,誰來試試?”

孩子們舉手爭搶着。配音的過程,師指點朗讀。

師:我們説爬山虎的腳引人注意嗎?不引人注意,所以葉聖陶老爺爺説以前也沒注意到爬山虎的腳。可是他現在注意了,所以他就知道了腳的特點。他觀察得可真(仔細),而且寫得很具體、清楚的。他不僅發現了腳的位置、形狀和特點,還知道了他是怎麼爬上去的呢。

2、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師:小組裏把課文讀通,看看爬山虎的腳是怎麼一腳一腳往上爬的。注意有幾個很重要的動作,你可得好好看看呀。你可以把桌面當牆,也可以把同學的背當牆,來爬一爬吧。一會兒咱們看誰爬的最精彩。

學生讀課文,小組探討爬的動作。師進小組一起和孩子們做動作。指導準確表達。

生:(在牆上做動作),我(手做腳)爬的時候先巴住牆,然後拉那那嫩莖,使它貼在牆上。

生:巴住牆是不是就樣,(做動作),牢牢地貼住,吸住牆?

師:真好,你感覺得不錯。小細絲變成小圓片,巴住牆,就好像是小壁虎的腳上的小吸盤一樣牢牢地抓住牆。

三四名學生演示自己的爬,並邊做邊説。

師:我看到爬山虎的腳爬的可真好。它得先觸着牆,然後再巴住,細絲由原來的直的變彎,拉住嫩莖,使它緊貼在牆上。師邊説邊板書:觸、巴、拉、貼。

再次配音,看課件演示,學生表達過程。

師(出示實物):上課前同學送我一根有爬山虎腳的莖,那我們細看那細小的腳,你會想到什麼?

生:蛟龍的爪子。

師:葉爺爺觀察得認真,寫得也很生動。那從剛才那腳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字是觸。觸到牆的腳和沒觸到牆的腳不所不同。現在我請孩子們説説,我手中拿的這根莖上,你看到的腳是觸到牆上的呢還是沒觸到牆上的?

3、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生從課文中找出腳變化的語句,讀出來。

(大多數)生喊:是觸到牆的腳。

生:教師我看到的是沒萎了的腳,你看這不是蔫蔫的?

(大笑)

師:哦,你看到了萎的腳呀。來。再看一下,萎是不是説蔫呢?從課文中找一下答案。

(稍許)生回答:“萎的意思乾枯,衰落。應該是沒有痕跡了。我們看到的應該是觸到牆的。沒有觸到的就沒了。”

板書:觸到牆的,沒觸到牆的。

師:如果仔細看那細小的腳,你會產生豐富的聯想。你想到什麼呢?

(蛟龍的爪子)

齊讀這個比喻句。

(點評:課堂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思維活躍,敢於大膽發表見解。)

三、總結點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三、四、五節,課文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三個方面,進行了具體的敍述。是哪三個方面呢?

爬山虎的葉子固然是綠得新鮮,引人注目,但它的腳卻是不大會引起我們注意的。但葉聖陶陶爺爺無論是寫爬山虎的葉子,還是寫它的腳,都是那麼有條有理,敍述具體,這是什麼原因呢?

(觀察細緻)

師:寫爬山虎的腳,還有許多別的內容可寫,作者為什麼選取了課文中的三方面內容向我們介紹呢?(最能説明爬山虎的特點。)

生活中有很多我們忽視的東西,他們的美和奧妙要我們來發現。那就讓我們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心去觀察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發現和創造更多的美。

那麼課下,我們就用學習葉老爺爺寫這篇課文的寫法來寫一種植物的片斷,不用着急,老師給我們足夠的時間去觀察,看看誰是觀察最細緻的孩子!哦,有孩子想再看一遍片子,那我們再看一遍吧!

(點評:在快樂的音樂聲中結束本課。)

【教學反思】

《爬山虎的腳》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細節的順序,介紹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腳的形狀、特點以及是怎樣用腳在爬的,啟發人們留心和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因此在第二組教材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課文內容: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色,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綠的。爬山虎嫩葉子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長大了的葉子。那些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着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我在教學時設計了“品味——美讀——口頭作文——寫片段”四個環節,環環相扣,課堂上不時發出孩子們愉悦的、會心的笑聲。

1、品味語言充分,營造了一種和諧、鮮活的品味語言的氛圍:

師生完全陶醉在葉老樸實,凝練,充滿韻律感的語言環境中,這是一種濃濃的藝術欣賞氛圍。“藝術家是創造者,欣賞是再創造。”——這一規律得到了體現,而這一羣再創造者是十歲多一點的孩子。閲讀是個性化行為,我教學時珍視孩子們的個性化體驗。閲讀時曾出現這樣一個片段:

學生甲:我覺得“新鮮”一詞用得好,寫出了葉子的嫩、綠。

學生乙:“舒服”一詞用得好,如果用“漂亮”,不能更好體現作者的感受。

學生丙:一陣風拂過,“拂”字用得好,表示風兒輕輕掠過,用“吹”沒有這種效果。

2、感悟,品味充分,美讀則順理成章,水到渠成,於是便有了課堂中,學生自由讀,讀給學生喜歡的人聽,師生對比讀,各種形式,充分朗讀。

3、口頭作文,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學生説:葉聖陶爺爺能寫出這麼優美的文字,是因為他仔細觀察“爬山虎”,運用好的詞彙。接着孩子們口頭作文:

學生①:我觀察的是仙人球,它身上長滿鋼針一樣的刺,形狀像小南瓜,中間有小黑點,上面有小花。它雖然沒有牡丹那樣高貴,也沒有玫瑰花那樣嬌豔,卻能給人治病。

學生②:我觀察的是蘆薈……媽媽每天用它來抹臉,説它是天然的美容霜。

學生③:我觀察的是含羞草,其實它們很想和人類一起玩,你一碰它,它就合起來,不和你玩。

孩子們的口頭作文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情趣。

4、這時學生寫片段,水到渠成:

本堂課,看重學生的閲讀實踐,培養了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特別是在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下了工夫,收穫甚大。

《爬山虎的腳》的教學反思3

用了兩節60分鐘的大課時間來完成這篇課文的學習,可是我發現,效果並不理想,心裏也沉甸甸的。這樣的課堂肯定是不行的,時間、精力都比以前花費的多,可結果卻事倍功半,重難點沒有突破,基礎的知識點學生又掌握不紮實。這幾天,我翻看了其他老師的導學案,特別是朝鳳路小學翟老師的導學案,我發現自己的導學案在設計問題上存在很大的問題,我的導學案在設計上可能受以前生本課堂的影響,把很多小問題進行了整合,問題有點過大,或者過於寬泛,如果老師不講,學生完全獨自完成時有點無從下手。生本課堂雖然也是以學生主體,但在教材的處理上注重課外知識的拓展延伸,學生只要敢想能説就行,沒有標準的答案評價侷限,教材只是一個點。可是現在感覺,高效課堂好像又回到了教材上,導學案的設計始終緊扣教材,學生的“自學,合作,探究”都是緊緊圍繞文本中的問題來進行。所以,如果我還按照以前的生本課堂的設計思路來設計高效課堂,我發現學生自學起來有點困難,課堂上的展示交流也不成功。

在設計《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上,我設計的第二個問題是“爬山虎是怎樣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你能結合實物進行説明嗎?喜歡繪畫的也可以畫一畫”,在檢查導學案時,我發現很多學生只是簡單的畫了一個草圖,並沒有理解這道題的目的是讓學生能明白爬山虎是怎樣一步一步向上爬的這個過程。因為,學生身邊都有爬山虎這種植物,我想,利用採集的實物,結合文中的介紹,學生應該能用語言説清楚這個問題,可是在課堂反饋上,我發現學生雖然採集了樣本,也觀察到了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可是卻不知道結合課文去解説這道題。

當時,我想如果問題能改成“先認真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然後結合你手中的實物,你能告訴我們爬山虎是怎樣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嗎?理解後也可以畫一幅圖來表示”也許,這樣設計,學生看到這個問題後就會知道從哪開始着手,不至於學生抓不住主次。

在第四個問題上“我從文中看出作者連續觀察了很長時間。你發現了嗎?”,這是課文中黃色泡泡裏的一個小問題,目的在於讓學生從文中找出能表現作者在認真觀察的語句,從而感受作者認真細緻的觀察精神。這個問題,如果是老師邊講課文,邊滲透這個問題的話,學生可能很容易解決,可是,現在把這個問題原封不動的搬到導學案上,我發現很多學生對這道題的理解有偏差。課後,我想如果把問題改成這樣“我從文中看出作者連續觀察了很長時間。例如: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着牆,不幾天就萎了,後來連痕跡也沒有了。你發現了嗎?認真讀課文,試着找一找吧”。如果有了這個例子,學生一讀題就能知道原來是從文中找表示作者連續觀察的句子,就知道該從何入手了。

後來,我也把這幾天自己的困惑和王校長進行了溝通,他也同意我的想法,導學案是學生的學案,雖然是以學生自學為主,但是更離不開老師學習方法的指導,特別是對於我們課堂改革的初期,教師不可忽略學情,步子邁的太大,問題設計更要具體,直觀一些,這樣學生才能有例可依,有法可循。也就是説自己現在的導學案在問題設計上缺乏給學生可利用的行為條件和行為動詞,問題不夠層次化。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現在回想這句話,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課改的道路,我們走的很辛苦,特別是對於我們這些處於教育資源比較落後的農村小學教師來説,但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更應該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的走下去,這樣才對得起我們辛苦的付出。

《爬山虎的腳》的教學反思4

這篇課文細緻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讀後使我們也產生了探究的願望,激起我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強烈興趣。

這節課主要出現的問題有很多:

1、沒有考慮高年級學生的能力,在備課時我只是單純的按照上學期生本課堂的第一課時的模式來上課,忽略了課程標準對高年級的要求,在識字寫字這一部分佔用了太多的時間,在學生拖泥帶水地解決問題的時候,作為老師的我沒有及時地給予引導,課堂調度不合理,顯得課堂內容空洞並且不紮實。

2、老師的課堂語言沒有規範起來,對學生的要求不明確,提出的問題模糊不清,導致學生不知道該怎樣在課堂上配合我的要求。

3、沒有嚴格按照課程標準所要求的來備課上課,也就是説沒有吃透課程標準對語文定義,沒有引導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運用語言。同時,四年級的學生完全有能力自主解決生字詞,所以課程標準提出高年級的教學重點不是生字詞,而是理解和感悟,可是我在上課時長時間糾結於字詞部分,所以這堂課已經完全不適用於高年級了。

4、課堂不夠高效。現在的課堂應該是高效的課堂,由於自己備課不夠深入,所以導致學生的參與度雖然很高,可是學生思維的深度卻沒有達到,學生為了表現自己而回答問題,沒有真正地參與到課堂的思考當中。

5、備課還是沒有很細緻,只考慮了備教材而忽略了備學生,導致沒有高度達成教學目標,課堂氣氛也不夠活躍。由於對生本的理解出現了偏差,所以沒有及時有效地引導學生,該做的工作沒有做好,使這節課成了一堂浮於表面的形式課。

基於以上問題,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應當認真研讀課程標準,細心研究教材,真正吃透教材,把握應當達成的教學目標,紮實地讓學生學到知識,鍛鍊學生在課堂上思考交流的能力,讓課堂真正活起來,把語文教學的感、悟、思真正落到實處。

《爬山虎的腳》的教學反思5

《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們認為:“自主、合作、探究”這三個詞語並不是並列關係,自主是合作與探究的根本前提,合作是探究的某種方式。如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合作與探究?我們先來看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一]

出示爬山虎的全景圖,引導觀察。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通過研讀課文,瞭解了爬山虎生長的位置和它生長茂密的樣子。請大家仔細看圖,在這鬱鬱葱葱的葉子下面,隱藏着什麼?

生:葉子下面隱藏着爬山虎的腳。

師:同學們想知道爬山虎的腳是什麼樣的嗎?請找出描寫腳特點的語句讀讀。

師:請同學説説爬山虎有哪些特點?

學生紛紛彙報自己的發現。

生1:我知道爬山虎的腳顏色是……

生2:我知道爬山虎的腳樣子是……

生3:我知道爬山虎的腳是這樣一腳一腳向上爬的……

……

然後老師讓學生畫爬山虎的腳,共同糾正出現的錯誤。讓學生合作演示爬山虎“一腳一腳”向上爬的的過程,理解體會“一腳一腳”。……

[案例二]

師出示課題——《爬山虎的腳》,指導審題。

師:請同學們反覆讀題。課題中哪個詞最能引起你的注意?

生:爬山虎的“腳”。

師:請找出描寫爬山虎的腳的有關段落,朗讀文段,邊讀邊想,跟同學交流你的發現。

接着,老師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彙報自己的發現,如讀一讀、畫一畫、演一演、議一議等等,課堂氣氛比較活躍……

[反思]

這兩位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是有所區別的,前者遵循文章的思路,步步引導,通過對課文詞句的理解,體會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後者則用直奔重點的方法,引導學生先研讀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並在讀中發現。他們的共同點是發揮學生的主體力量學習課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然而,這樣設計能體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嗎?顯然,這樣的設計過於簡單了,未能真正觸動學生內部的探究慾望。因為,教師仍未完全顧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自主也只能是淺層次的。

我們不妨可以這樣設計:

在學生以圖文結合的方法學習課文的一和二自然段後,教師讓學生展示有關爬山虎的彩色圖片。正當學生被爬山虎碧綠、濃密、生機盎然所深深吸引,由衷讚賞,聯想翩翩的時候,教師出示爬山虎的仿真枝條……

師:是啊,陽光曬不蔫它,風雨撼不動它,爬山虎以它那盎然的生機,給我們的城市、鄉村增添了無數綠色,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好心情。請看,這就是“爬山虎”,我們讓它也長在我們教室的牆壁上……(師請學生演示爬山虎長在牆上的樣子。學生很快發現它很難“長”在牆上,一臉疑惑)

師(也一臉疑惑):咦,爬山虎顧名思義會爬,而且它一旦爬了上去,就很難能把它扯下來。是什麼東西在幫了它的忙?

生:是爬山虎的腳!

師(拿着那根仿真爬山虎):假如這跟爬山虎是真的,它的腳一定能幫它爬上這塊牆壁了。

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師:正因為有了腳,爬山虎才能很快地爬上好幾米的高牆;正因為有了腳,爬山虎才不怕風吹雨打,牢牢地在高牆上紮根。此時此刻,你感受到了爬山虎的腳的什麼?你想用什麼詞語讚一讚它?

除了“厲害”、“不簡單”等等詞語,學生大多會説到“神奇”一詞。教師可藉此詞進一步引導。

師:爬山虎的腳為什麼能這麼神奇?我們可以用什麼辦法瞭解它的神奇?

生紛紛發表自己的想法,如:實地考察,以便距離接觸;查找課外資料,以研究它的生長原理;鑽研課文,因為作者的觀察與描寫都很細緻……

師(商量的口吻):看來,最快的辦法就是藉助我們收集到的小資料深入地研讀課文了。我們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到課文當中“尋寶”吧。

學生興致勃勃地讀書、畫圖、寫旁註……教師來到學生身邊,與學生一起研讀,也發表一些自己的見解(引導性的,幫助學生疏通思路的話語)。在學生不斷地有所發現,急於得到別人認同的情況下,合作探究的時機成熟,師於是鼓勵學生大膽與同學交流看法,通過多種途徑(抓住關鍵的詞句説,畫,演等等),達成共識,如有不同見解,要以充分的根據説服對方。在合作探究逐漸成熟之際,教師及時讓出講台和投影儀,讓它們成為學生的展示台,從各個角度展示爬山虎腳的“神奇”……

……

[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心理需要以及學生共同的關注點,精心創設情景,學生的學習才會積極主動,學生的在課文中的體驗才會真情流露,全情投入,再加上教師精妙的點撥與充滿信任的激勵話語,學生信心百倍地迎接挑戰,深入探究,順利地實現了舊知與新知的連接,不斷迸發出創造的智慧火花,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合作與探究。這樣的課堂,無疑是開放而又充滿創新活力的。

《爬山虎的腳》的教學反思6

【案例一】

師:爬山虎的腳是細絲還是圓片?

生1:細絲!

生2:(大聲地)圓片!

師:認為是圓片的同學站起來。

(全班站起來一大片)

師:(故意失望地搖頭笑)看來你們是應該罰站了!

(站起來的學生有的愕然,有的沮喪地低頭不語,有的困惑地看着老師。)

師:看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加重語氣)這,指什麼?

生:(紛紛小聲地)細絲。

師:(追問)那爬山虎的腳是細絲還是圓片?

生:(異口同聲地小聲説)細絲。

師:(滿意地)這就叫咬文嚼字!只有這樣進行探究,才能準確理解課文,提高閲讀能力!

【案例二】

師:爬山虎的腳是細絲還是圓片?

生1:細絲!

生2:(吵起來)圓片!

師:(笑)不是誰嗓門大誰就有理。我們還是先看看書再説吧。

(生馬上打開書,邊讀邊若有所思,而後紛紛舉手。)

生1:是細絲。因為書上第三自然段説:“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説明這六七根細絲,就是爬山虎的腳。

師:(不動聲色地)是嗎?

生2:(不服氣地)哪有腳像細絲的呀!

師:(鄭重地點頭)是不太像。

生3:(肯定地)是細絲!我還可以從第四自然段找到證據:“爬山虎的腳觸着牆的時候,六七根細絲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牆。”這説明小圓片是爬山虎的腳挨着牆以後才變出來的。爬山虎的腳其實是那六七根細絲。

(師繼續不動聲色地傾聽)

生4:(激動地)我覺得作者比喻得不好。應當把小圓片説成是爬山虎的腳,把那六七根細絲説成是爬山虎的腿。是這樣:爬山虎先長腿,也就是那“六七根細絲”。腿長長了,能夠觸到牆的時候,腿上再長出“圓片”腳來,巴在牆上。細絲夠不到牆的爬山虎就長不出腳來,最後連細絲腿也退化了,書上説:“不幾天就萎了。”(全班笑成一團)

師:(故意驚奇地)你竟敢挑大文學家的毛病,了不起!大家覺得呢?

(生有的點頭,有的搖頭,有的困惑不語。)

師:看來,大家剛才讀書都非常認真,也都能説出了自己的道理。其實,爬山虎能爬牆,全靠它莖上長出的那──

生:(齊答)六七根細絲!

師:對!如果沒有那六七根細絲,爬山虎就根本沒有機會去“觸牆”,也就不能往上爬了。至於作家管它叫腳,我們班有同學認為應該叫腿,我看這不是什麼原則性問題,你覺得怎麼合適就怎麼叫。腿也好,腳也好,都是擬人化的寫法。科學的稱呼應該叫“莖”,屬於攀援莖一類。大家看呢?

(生滿意地點頭)

【反思】

“案例一”中,老師確實想帶領學生咬文嚼字,並且也抓住了課文的重點和學生的理解含糊點進行提問。但是,老師太着急了,學生一答錯,就等不及地提醒學生。咬文嚼字的過程,都由老師包辦代替了:老師代替學生讀課文,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老師通過抑揚頓挫的朗讀,富有暗示性的重音,誘導學生很容易地就得出了答案,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機會。老師最後的滿意,是因為學生得出了正確答案,殊不知:結果重要,過程更重要;知識重要,方法更重要。

“案例二”中,老師的寬容、等待,為學生思維的飛躍創造了一個廣闊的空間,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又促使學生無拘無束地暢所欲言,一個學生精彩的發言激起了更多同學思維的火花。最後那個同學的發言尤其精彩!想象合理,具有可貴的創新精神。老師的評價既肯定了學生,又提醒了學生注意文學的形象性與科學的嚴謹性之間的區別。由此我們得到了兩點啟示:

1、探究時,要在時間上等待,要捨得花時間讓學生去讀書,去思考。

2、探究時,要在評價上等待,等待學生的“眾説紛紜”。對學生的發言要暫緩評價。“案例二”中的老師就做得很好,當第一個學生説出了正確答案時,他並沒有“趁熱打鐵”地肯定學生,結束探究,而是進行了“冷處理”,讓有疑問的學生無所顧忌地暢所欲言。這樣,學生在互相探討、爭論的互動過程中,激活了思維。因此,最後那個學生極有創意的發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爬山虎的腳》的教學反思7

《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講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形狀和特點以和它是怎樣用“腳”爬的,啟發人們留心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瞭解作者是怎樣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寫出爬山虎葉子和腳的特點,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是本課的重點。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是閲讀本課的難點。課文圍繞爬山虎的腳把意思説得十分清楚,這是本文表達上的一個特點。

結合本課的特點,調動同學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同學饒有興趣的説、演、畫、議,來代替教師單一講的形式,在藝術的薰陶下激發同學興趣,在兼容並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同學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發明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感悟的效果。

首先,在閲讀教學開始時,提問:關於爬山虎的腳,你們想知道什麼?這樣設置懸念,激發同學探究新知識的慾望。充沛調動了同學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其次,小同學是通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在閲讀中只有設法讓同學感受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鮮明形象,才幹引起同學對課文內容的關注,才幹入境生情,促進自悟。於是,在同學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我讓同學通過解讀文本,拿起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爬山虎的葉子,這樣不只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助於同學對課文的理解。

我又讓同學以自身喜歡的方式讀書,找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句子,和小朋友們一起扮演爬山虎向上爬的動作,最後議論把“一腳一腳”換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過討論,同學不但理解了“一腳一腳”的意思,而且還讓同學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進一步體會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觀察的細緻。

本課的缺乏:

一是沒有找到爬山虎,只通過課件演示,讓同學看,不夠直觀。假如提前讓同學觀察,尋找到爬山虎,效果會更好些。

二是引導同學在今後的生活中如何細緻觀察還不夠,需要引導同學們也要做個有心人,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

《爬山虎的腳》一文的教學的重難點是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點,並體會作者是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寫出它的特點。

在描寫爬山虎腳的局部教學中,我引導同學按步驟進行學習:

1、讀有關段落,找出描寫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的語句讀一讀,再用自身的話説一説。

2、觀看課件,對照課文內容,瞭解爬山虎腳的樣子。

3、與此同時,理解比喻句“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從而體會作者觀察的細緻。

4、最後,引導小朋友結合板書,練習背誦段落。在讀、説、看的基礎上進行理解,練讀,有助於同學讀懂課文。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這局部內容有一定難度。教學時,我先引導同學找出描寫爬山虎動作的詞語,接着通過做動作體會詞語,初步感悟。再展示爬山虎緊貼着牆往上爬的課件,引導觀察直觀理解,從而突破理解上的難點。

由於教學經驗積累尚有許多缺乏,教學中,還未能很好地圍繞中心對重點詞進行比較,理解,品味。

《爬山虎的腳》的教學反思8

【案例】

語文課上,我教學生學習葉聖陶的《爬山虎的腳》。我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爬山虎葉子的句子,學生很快地找到了:

那些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着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也不留一點空隙。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我讓學生讀讀後,問:你喜歡這幾句話嗎?

學生們都説喜歡,我又請幾個同學美美地讀讀喜歡的部分,後又集體朗讀了一遍。

時機成熟了,我問:你們為什麼喜歡這些句子?

因為這幾句描寫得十分細緻,寫出了葉子的特點。

幾個學生受到了啟發,一個學生説:這些描寫突出了葉子多、密的特點。

你們是從哪些詞中讀懂這些特點的?

從鋪和不留一點空隙可以看出爬山虎的葉子多且密。

我又問:作者筆下的爬山虎還有別的特點嗎?

有人站起來説:從一順兒和均勻可以看出爬山虎葉子鋪得整齊均勻。

我很貪心,繼續微笑着、期待地看着他們。

這時,一個學生説:我從漾起波紋也看出爬山虎的葉子排列得很有規律。我滿意地點了點頭。

我讓學生再次朗讀句子,並把自己特別喜歡的詞突現出來。

學生讀完後,我話鋒一轉:作者為什麼能把爬山虎葉子寫得這麼好呢?學生這下可被我問住了,這是我意料之中的。

我繼而又問:你們還記得上學期曾學過葉聖陶的一篇美文嗎?

學生們紛紛回答:是《荷花》

對!還記得最美的幾句嗎?

幾個學生陸續站起來,背出了文中描寫荷花形態和作者由荷花所聯想的句子。我出示《荷花》的2、4小節,讓學生集體有感情朗讀一遍,並要求邊讀邊想想兩篇文章都寫得這麼好,葉聖陶到底有什麼祕訣。

學生極認真地讀着、思考着

剛讀完,就有學生舉手了:老師,我發現葉聖陶之所以能寫得這麼好,是因為他經過了細緻地觀察。

對呀,沒有真實地、細緻地觀察怎麼能寫得這麼詳細、生動呢!這是葉聖陶寫作的第一祕訣。

一學生又説:我還知道葉聖陶的第二個祕訣!

我故作驚訝地問:哦,那第二個祕訣是什麼呢?

是想象。你看,他寫荷花:看着看着,他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接着是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而寫爬山虎的葉子時,他説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這些都是作者由眼前景物所產生的想象。

我和學生興奮地為他鼓起了掌。

你們還能發現別的祕訣嗎?

大部分學生開始搖頭。我賣起關子,説:這個祕訣,葉聖陶已經告訴我了,當然也告訴你們了,不信再讀讀這句話我出示了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剛讀了一遍,有同學信心十足地高舉起了手。

一個學生説:我從好看得很看出作者很喜歡爬山虎的葉子,所以才會寫得這麼好。

另一個説:我也認為作者是帶着深深的喜愛之情來寫這些植物的,這應該就是葉聖陶寫作的第三個祕訣吧。

我對他們豎起了大拇指,你們真棒,真實情感地投入的確是寫作成功的決定因素。現在誰來總結一下今天我們發現的葉聖陶寫作的三個祕訣。

學生紛紛舉手,一時不知叫誰好,只得改為集體回答:

一是──

細緻地觀察。

二是──

豐富的想象。

三是──

真摯的情感。

希望同學們課後去觀察身邊一種事物,試着寫一篇情濃意真的觀察日記,行嗎?

行!同學們自信地響亮回答。

【反思】

課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因為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使閲讀教學走出文本、超越文本,架起閲讀與寫作的橋樑,今天的嘗試讓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回顧中國的語文教學歷史,近點,解放後,受蘇聯一位語文教育專家的影響,我們把鮮活的語文學習,變成了抽象、乾枯的主題思想、段落大意;後來,又受美國的影響,語文課也搞了許多標準化試題,折騰得實在不成樣子。這是高科技污染。新課標的出台,為我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特點的重要表現──學生作為一名學習者,一名讀者,在自我建構的學習過程中,在語言文字的品味中,生成自身獨特的情感與體驗,體味到文字、讀書帶來的樂趣,同時為寫作打下牢固的根基。

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引導學生在自主體驗、自我發現中尋找獨特的認識、感受,讓學生體驗探索的快樂。我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使學生用自己的智慧欣喜地發現了葉聖陶的祕訣,有了這三個要素,何愁學生寫模式化、概念化的虛假作文呢?實事也是這樣:第二天,許多學生交上了一篇篇充滿個性的觀察日記,他們把自己純真的情感融入到視覺迥異的觀察和想象中。無疑,這一節課己經深深地烙印在他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