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精選10篇)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22W

《爬山虎的腳》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點,並體會作者是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寫出它的特點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精選10篇),一起來看一下吧!

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精選10篇)

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 篇1

《爬山虎的腳》首先是介紹某種植物形狀特點的一篇説明性的文章。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要懂得爬山虎腳的特點,而且要知道它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細緻有順序地去觀察某種事物。這個重難點要突破,讓學生充分了解,用講授法或其它教學方法來完成可能難度會很高,而且時間也會很長,我選定實物觀察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是有依據的:

1、從人的認識客觀規律來看,學生的認識總是遵循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具體到抽象認識這一規律。

2、從學生心理髮展的特點來看,小學生的思維發展處於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的發展階段,而且我所要教的學生基本上是處於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

3、從提高教學效果來看,運用直觀手段獲得的表象,使學生感到形象清晰、鮮明、生動有趣、印象深刻、便於記憶、容易鞏固,容易引起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把實物爬山虎擺出來,實物一出現,學生就可以用眼睛感知爬山虎是什麼樣的東西,什麼顏色。我再對着實物的腳、莖、葉、以及葉柄等部位進行簡單説明。讓學生來個賞試觀察,叫學生們先自己觀察爬山虎的各個部位是怎樣的,然後再打開課本看課文作者又是怎樣對爬山虎的各個部位進行觀察和表達的。這樣突破本課的重難點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突破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牆的難點時,也就是要讓學生知道“一腳一腳向上爬”的意思。結合課文和實物讓學生們繼續觀察思考,爬山虎到底用它身體中的哪個部位來往上爬的,它是怎麼東西爬的。在這點我還加了這樣的一個環節: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説出爬山虎是用什麼來爬牆,和怎麼爬的。還讓學生們自己嘗試做了兩遍動作,接着又然後回顧課文的作者又是怎樣來介紹的,進一步來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同時又讓學生拿爬山虎和登山隊員來做比較,它們之間有什麼共同和不同之處?從而可以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爬山虎是怎樣的一腳一腳往上爬的,也懂得了做事要“一步一個腳印,一腳就一點牢”的道理。通過做比較,我還讓學生找出作者細心觀察、連續觀察的語句,進一步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

通過實物、登山隊員的登山動作舉例、學生們的反覆觀察、和對照課文比較,我再做適當的引導和講解。

這樣子可以輕鬆地把本篇課文的重難點解決了,並且在學生的腦海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篇課文的背誦過關比較順利。

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 篇2

《爬山虎的腳》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點,並體會作者是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寫出它的特點的。在教學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

一、畫一畫,形象又具體

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描寫爬山虎的腳的樣子的段落,想一想,學習這段用什麼方法最好?當時,有的學生説畫出描寫腳的相關句子來讀,有的説把爬山虎的腳畫下來最好。因為爬山虎的腳有形狀,有顏色,畫下來很形象。於是我讓學生拿出準備好了的只有葉子沒有腳的爬山虎的圖,讓他們邊讀課文邊根據自己的理解給爬山虎添上腳。然後選一些畫面展示,全班評議。學生看着自己的畫,認真聽着同伴的點評,有的説:“在莖上長葉柄的反面伸出六七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有的説:“剛長出來的爬山虎的腳是嫩紅的,可是它應該長在葉柄的反面,畫在同一側,位置錯了。”……就這樣畫畫議議,爬山虎的腳的樣子、位置、顏色就非常清晰地呈現在學生眼前。

二、演一演,感受更真切

學習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爬牆的部分,學生先自讀並提出不懂的地方。讀完後學生提出了很多問題,我引導他們梳理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如細絲怎麼變成小圓片的?為什麼細絲巴住了牆,就彎曲呢?……然後讓學生觀看一段爬山虎爬牆的動畫,同時思考:用什麼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看完動畫,有學生提議:我們自己演一演爬山虎爬牆的過程吧!按照學生的提議,分小組表演爬山虎爬牆的過程,演完學生就有了更真實的感受:當細絲觸着牆的時候,細絲頭上就變成了小圓片,分泌的黏液,讓小圓片緊緊地巴住牆,由於“巴”產生的力量,使細絲彎曲,這樣,細絲就拉動與它相連的嫩莖,嫩莖就朝牆上靠攏並貼在牆上。這樣就完成了“一隻腳”爬牆的過程。爬山虎就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學生通過自己表演,真實地感受到了“觸、巴、拉、貼”這幾個動作的連續性,而且深刻地體驗到這幾個動作的內在力量,同時還理解了爬山虎是怎樣爬牆的,體會到作者用詞精確性。

在課堂實施過程中,由於學生知識水平、生活經驗等方面的差異,致使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時也存在一定差異。我們要在實踐中去摸索一些方法,儘可能縮小學生之間的差異,讓學生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的同時,語文素養獲得較大發展。

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 篇3

《爬山虎的腳》是本組一篇精讀課文,葉聖陶先生用細緻簡潔的文筆分別介紹了爬山虎葉子和腳的形狀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牆的,以此啟發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細緻地觀察身邊的事物。讀後我們也會產生探究的願望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強烈興趣。下面我來談一談自己的教後體會。

1、教學效果(思效)。

本單元主要是訓練孩子處處留心,提高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學習作者相應的觀察方法,而這篇《爬山虎的腳》就負擔着這項任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將課文重點放在讓孩子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習對事物的觀察方法。學生初讀課文後,瞭解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爬山虎,又從哪些方面描寫爬山虎的腳——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這部分內容有一定難度。教學時,我先引導學生找出描寫爬山虎動作的詞語,接着通過做動作體會詞語,初步感悟這些詞句的意思。然後展示爬山虎緊貼着牆往上爬的課件,引導觀察直觀理解,從而輕而易舉就突破了理解上的難點。

直觀教學給學生最直觀的感受,對於理解課文也大有幫助。但是,過多運用直觀的東西可能會使學生的學習偏離正常軌道,容易形成單純表面的熱鬧,而忽視了語言文字材料。所以,我感覺這節課上不足之處就是過多的課件演示有點“喧賓奪主”。

2、教學收穫(思得)。

課文比較長,所以,課堂處理方面要學會取捨,這篇課文每個段落要表達的側重點不一樣,所以採取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樣,舉例如下:

(1)學習爬山虎的葉子片段時,抓住關鍵句“那些葉子綠得那麼新鮮”“好看得很”來體會爬山虎葉子的綠和茂盛。

(2)認識爬山虎的腳時,重點讓孩子通過朗讀,邊讀邊理解爬山虎腳具體的生長位置,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因為在平時生活中,孩子們很少認真觀察植物,所以一大部分同學不明白“莖”“葉柄”的位置,教師通過簡筆畫來畫出爬山虎的腳的具體位置,可以加深孩子對課文的理解。

(3)理解爬山虎的腳是怎麼一腳一腳往上爬的,結合剛才對於簡筆畫的理解,學生們模擬爬山虎爬行的過程,通過手指來體會“觸”“巴”“拉”“貼”等動作,學生通過朗讀和親自體驗爬山虎爬行,對整個爬行過程有了較深刻的體驗和理解。

3、不足之處(思失)。

我在備課時其實有意識地讓學生去讀書,並且分層次去讀書,但是雖然採取了多種讀書的方式,實效性並不大,在一個個環節中並沒有看到學生在讀書上的明顯提升。在學生讀書的過程中,教師也沒有及時給予指導性的評價,結果就失去了層次性讀書的意義。

4、改進措施(思改)。

閲讀教學中一定要想盡辦法引導學生“啃課本”。在學習爬山虎的腳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時候,讓學生拿出筆畫一畫,大多數孩子重在“畫”,根本不知道要從書中尋找答案。這樣的教學是沒有教學效果的。所以,不管教學的哪個環節,老師都要引導學生緊緊抓住文本,反覆朗讀、研讀、體會讀,不能夠停留在表面。

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 篇4

《爬山虎的腳》是一篇常識性課文,如果用單一的抓重點句、重點詞談體會,再來指導學生感情朗讀的方式教學,容易引起學生語言感知上的疲勞,學生便會缺乏興趣,注意力分散。經過我的再三思索打算換一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學生平日愛畫畫的特點,我決定對重點段採取以直觀形象的簡筆畫、動手演一演,讓每個孩子都參與進去,誰知我的這一想法竟然在課堂上得到很好的印證。由此,使我深深地領悟到簡筆畫、肢體語言的的妙用確實對理解語言文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巧用簡筆畫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直觀形象的簡筆畫,可以將語言文字所敍述的事物,描繪成鮮活有趣、看的喜愛、感受真切的東西,使課堂氣氛一下子變得情趣萬千,充滿了勃勃生機。如教學課文第三自然段,瞭解爬山虎的腳的位置、形狀、顏色時,便發揮了學生的特長動手畫一畫,起初大部分學生都畫得不正確,沒有弄清爬山虎腳的位置,當我放足時間讓學生找到書本上有關的語句,朗讀反覆琢磨,尋找自己畫上的不足。這一設計竟使學生情緒高漲的朗讀起來,他們緊鎖眉頭細細斟酌,不一會兒,一幅幅作品就在他們手中誕生了,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二、巧用肢體語言能幫助突破教學的難點。

俗話説得好:“人的肢體語言是最為豐富的,也是最具魅力的。”課文第四自然段,講述的是爬山虎怎樣爬牆的,如果單單的讓學生找到幾個表示動作的詞(觸、巴、拉、貼)來説一説是怎樣爬的,學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想到這兒,我讓學生們都把兩隻手伸出來,把自己的胳膊當作爬上虎的一根莖,手當作爬山虎的細絲,手指肚當作細絲的小圓點。先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己演練一下爬山虎是怎樣爬牆的;接着指名讓學生到黑板上來演示,把黑板當作一面牆,先把手指肚觸着牆,胳膊彎曲,手指伸直向上拉,胳膊伸直,整個身體就貼近黑板,就這樣一腳一腳向上爬。經過同學們的演示講解,學生由原來誤認為爬山虎像人一樣雙腳一前一後的走路,逐漸明白了爬山虎到底是怎樣爬牆的。

由此可見,恰到好處的運用簡筆畫、肢體演示,能降低學生理解課文重點內容的難度,學生也比較喜歡這種形式,的確做到了在樂中學,學中得。

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 篇5

《爬山虎的腳》一文是著名的作家葉聖陶的一篇名作。課前我設計了以讀代講,以説代講為主的教學方式,想達到的預期目標是:通過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在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基礎上,進而使學生對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麼地方及爬山虎腳的樣子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學生對媒體教學非常感興趣,學生能夠積極回答問題,教學任務基本能夠完成。

授課過程中,有這樣兩個地方讓我記憶猶新。

在課堂上,我充分運用媒體,讓學生觀察圖片,提出了課前設計的環節:學生充分的讀書,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完成問題,明確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麼地方?長得什麼樣子?從學生舉手的情況表明,學生大多數都沒有找到有關語句讀出來,這時課堂頓時陷入了僵局。該怎樣打破課堂上沉悶的氣氛呢?突然,我眼前一亮,我不是早已經準備好了爬山虎的實物標本嗎?我馬上轉變教學思路,給孩子們展示真正的爬山虎。當孩子們看到爬山虎時,就開始嘰嘰喳喳的説起來。孩子們此事課堂已經成了課堂的主人。不用我講,有的孩子就説:”老師,我看到了爬山虎的腳了,他就是幾根細絲。”有的孩子説:“老師,爬山虎的腳在莖和葉柄交叉的地方……”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讓課文內容由難到易,孩子立刻就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在進行爬山虎的腳是怎樣一步一步往上爬的這一環節時,我順勢而為,讓孩子先找到爬山虎爬牆的動作的詞語。讓後讓孩子動手感受動作:同桌兩個,一個用背當牆,另一個把兩隻手想象成爬山虎的腳。然後用手在背上做觸、巴、拉、貼這些動作。當學生親自體驗了這樣一個過程後,再回到文本,孩子們就更能體會文本內容。就這樣,一堂課在孩子們的笑容中結束。

此時,我才意識到深入文本,高於學生不是説説那麼簡單的。縱觀整節課,雖然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但是也有許多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1、在一堂課中,我對課堂的自我把握能力不是很到位,課堂組織性語言,評價性語言過於欠缺,課堂口頭語過多,語速過快等一些問題,導致有些學生對提出的問題沒有多餘的時間思考就被我一帶而過。

2、備課不要湊環節。環節設計的精巧的確會使課堂節奏緊湊,過渡自然,有助於學習,但是過於花哨、零碎的環節,或者為了某個新意的環節而生搬硬套,就是顧此失彼了。這樣一來課堂就顯得太急,頻繁更換方式方法,學生不紮實,老師還是過環節,走教案。所以才會造成一節課有蜻蜓點水的感覺。

3、我的孩子們讀書的時候仍然不夠大膽,沒有興趣,更談不上什麼聲情並茂。多給孩子們朗讀的時間,讓孩子們能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還需要很長時間的訓練,絕對不能放鬆。

4、孩子們根本沒有合作意識,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多給孩子們創設協作學習條件和氛圍,讓孩子們具備協作意識,學會合作。讓學生動起來,參與教學,讓學生有體驗的權利,讓學生在和諧的環境中求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

以上就是我對自己這節課的一點小的感悟,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一一去詮釋,去體會。我會繼續努力,爭取取得更大的進步。

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 篇6

在後來的作業課中我問學生:學了這一課有什麼收穫?學生們有的説他認識了爬山虎;有的説他開始喜歡爬山虎了;有的説畫圖、寫作必須認真地觀察、比較才能做得更準確;還有的竟然説爬山虎很可愛,能美化環境,建議學校四周的圍牆前都種上爬山虎,把我們的校園打扮的更漂亮些,真讓我沒有想到。這些不都是我這一課教學所期望的嗎?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還知道了運用知識來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

我在歎服學生的同時,認真地總結了本課的教學:如果我沒能及時地發現學生的學習狀況;如果我沒能及時地調整教學內容;如果我沒能讓學生在觀察、比較的同時去親自動手體驗;如果我只是按照事先備好的教案進行……那這一節課的效果會是這樣的嗎?

我深深地感觸到:

1、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參與教學,讓學生有體驗的權利,讓學生在和諧的環境中求知;

2、在課堂教與學的活動中,學生要擁有的不僅僅是知識,他們更需要興趣。

3、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有語文知識,也要有數學、美術、音樂等的有機結。

4、學生資源是最豐富的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新的課程理念,給了我新的教學思想,指導我在新的課堂教學中遠航。

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 篇7

《爬山虎的腳》細緻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啟發人們留心細緻地觀察周圍事物。

一、課前觀察,奠定基礎

小學部的辦公樓和大學南區家屬區樓邊上都有爬山虎,為上好這一課,提供了實物觀察的便利。課前佈置學生去觀察,在課上我們交流了觀察的結果,有的説:“我發現到爬山虎新長出的葉子和長成的葉子顏色不一樣。”有的説:“爬山虎的葉子真和課本上説的一樣,一順兒朝下,沒有重疊,,密的不留一點縫隙。”有的説:“我發現爬山虎的的腳就和葉聖陶爺爺説的一樣,牢牢的吸在牆上,不用勁真的拉不下來。”還有的説:“我還發現爬山虎的種子了。”……學生説起來滔滔不絕,好像要把自己觀察的都統統告訴我。學生的學習興趣極高,學習本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抓重點段,品析交流

課文的重點部分是第3至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莖上的細絲比作“腳”,非常生動地描寫了爬山虎的“腳”的樣子,以及它是怎樣向上攀爬的。讓學生找到爬山虎爬牆的過程的語句,然後圈畫出幾個表示動作的詞(觸、巴、拉、貼),這幾個詞作者用得非常精準,但學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所以,設計教學的時候,我分了三步:先是讓學生體會這幾個動作是按一定順序寫的,不能隨意調換;由於我不會繪畫,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會爬牆的過程,我和學生一起運用肢體動作來教授,把手掌當爬山虎的葉子,手指當莖,通過這種簡單實用式讓那些基礎差的學生也都清楚地知道了爬山虎到底是怎麼往上爬的,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課堂上加點適當實用的形式會讓教學過程更加順利。

三、學文品句,學習寫作方法

在講爬山虎的葉子和腳,以及怎樣爬的時候,順帶提及作者怎樣觀察植物的,在教學中讓學生髮現寫作的祕密,這樣比平時上作文課時,單獨講怎樣觀察植物,怎樣寫植物要容易多,學生也不會覺得枯燥無味。

這一課上的非常成功,學生對爬山虎的瞭解更深刻。唯一不足就是朗讀的少些,對於連貫的動作描寫沒有進行語言點訓練。今後還要加強訓練。

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 篇8

《爬山虎的腳》一課教學重點是瞭解爬山虎的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教學難點是它是怎樣用“腳”爬的。如果,只是引導學生去讀書,劃出有關詞句進行理解,學生會感到枯燥,缺乏主動性。我就採用李青老師的教法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瞭解爬山虎的腳的形狀和特點,然後請學生以畫的形式來彙報自己對爬山虎的的腳的瞭解,比一比誰畫得又快又對。學生一方面很喜歡畫畫,另一方面又爭強好勝,當然會激勵着他們積極主動地去讀書,去了解爬山虎的腳。有一部分學生急於求成,讀書不細心也沒關係,我又採取了評議畫好的畫的方法,來加以矯正。本來課前我覺得有個同學平時讀書不細心,這次一定畫不對,正好利用他來引導學生深入讀書改畫,並對那些讀書不深入的同學加以教育。沒想到,由於他課前已經找到爬山虎細細地觀察過了,所以到黑板上一畫完全正確,打了我一個措手不及。當時,我一緊張放過了這個很好的鼓勵機會。請學生評完他的畫,就到下面去找了幾個畫得不正確的,來引導學生讀書評議改畫。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應該請畫得對的那個同學指着自己的畫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眼中的爬山虎的腳是什麼樣子的,並請他給大家講講自己為什麼能畫對,然後大加讚賞,號召大家像他一樣善於觀察,深入讀書,這樣既是對他本人的激勵,又給學生樹立了榜樣,激勵學生在後面的學習中,更能深入的讀書。

在理解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時候,我則採取了讀書表演彙報的形式,先讓學生劃出文中表示動作的詞理解一下,並在下面試演一下,然後上來演給大家看,共同依據課本評議,改演。學生邊讀書邊演示,不知不覺就在實踐中突破了難點。

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 篇9

《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講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的,啟發人們留心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瞭解作者是怎樣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寫出爬山虎葉子和腳的特點,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是本課的重點。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是閲讀本課的難點。課文圍繞爬山虎的腳把意思説得十分清楚,這是本文表達上的一個特點。

我在教學開始時,提問:關於爬山虎的腳,你們想知道什麼?這樣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慾望。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是通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在閲讀中只有設法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鮮明形象,才能引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關注,才能入境生情,促進自悟。於是,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我讓學生通過解讀文本,拿起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爬山虎的葉子,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我又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找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句子,和孩子們一起表演爬山虎向上爬的動作,最後議論把“一腳一腳”換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過討論,學生不但理解了“一腳一腳”的意思,而且還讓學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進一步體會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觀察的細緻。

我教學本課的不足之處是:

1、沒有找到爬山虎,只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看,不夠直觀。如果提前讓學生觀察,尋找到爬山虎,效果會更好些。

2、引導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如何細緻觀察還不夠,需要引導學生們也要做個有心人,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

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 篇10

《爬山虎的腳》是一篇觀察描寫爬山虎的精讀課文。作者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葉爺爺在本篇課文中用細緻簡潔的文筆分別介紹了爬山虎葉子和腳的形狀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牆的,來啟發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細緻地觀察身邊的事物。讀後我們也會產生探究的願望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強烈興趣。我抓住課文第3、4自然段,通過畫一畫,演一演,學習葉聖陶爺爺細緻的觀察,有序的描寫。讓學生明白怎樣寫才能將事物寫具體,寫真實。

在教學課文第三自然段關於爬山虎的腳的位置,形狀,顏色和第四自然段細絲的變化時,我讓學生動手畫一畫,起初大部分學生都畫得不正確,沒有弄清爬山虎腳的位置,當我讓學生在有關的語句上反覆朗讀反覆琢磨時,學生開始尋找到自己畫上的不足。這一設計竟使學生情緒高漲起來,細細斟酌之下,一幅幅形象直觀的作品就在他們手中誕生了。而第四自然段,講述的是爬山虎怎樣爬牆的,如果單單的讓學生找到幾個表示動作的詞(觸,巴,拉,貼)來説一説是怎樣爬的,學生未必能真正理解。

所以設計教學的時候,我想到了用肢體語言來展示。課堂上,我讓學生們都把兩隻手伸出來,把自己的手臂當作爬山虎的莖,手指當作爬山虎的細絲,把課桌當作一面牆。先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己演練一下爬山虎是怎樣爬牆的,接着指名讓學生到黑板上來演示,先把手指肚觸着牆,胳膊彎曲,手指伸直向上拉,胳膊伸直,整個身體就貼近黑板,再經過解疑,理解爬山虎不像人一樣雙腳一前一後的走路,逐漸明白了爬山虎到底是怎樣一腳一腳向上爬的。

人的肢體語言是最為豐富的,也是最具魅力的。這節課成功之處就是肢體語言來幫助突破教學的難點。以閲讀促寫作,以閲讀扶寫作。我想學生在習作中如果能夠熟練地運用首尾呼應的手法就可以讓文章結構緊密,內容完整,主題突出。所以,我利用文本向學生滲透首尾呼應的寫作手法。我試圖讓學生通過反覆朗讀首段與尾段的方法,意會首尾呼應微妙的聯繫。因為時間的關係,學生只將首尾段讀了一遍,還沒有在讀中有所感悟。此項教學目標沒有完成。哪個都想抓,在有限的時間又怎麼可能都落實。其實,運用了首尾呼應手法的文章很多,又何必急於在一堂課完成。在總結中,前進;在反思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