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幾分之一》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3.03W

《幾分之一》教學反思1

學生在認識分數以前接觸到的都是整數,“認識分數”是學生關於數的認識的又一次擴展,需要建立新的認知結構。部分學生可能通過各種渠道對分數有一些一知半解,但對分數意義的本質並沒有深刻的瞭解,這也就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因此在教學中注重了幾個方面。

《幾分之一》教學反思

一、激情導趣,誘發學習慾望

本節課是“認識分數”的第一課。需要牢牢抓住舊知識與新知識的切入點,“認識幾分之一”必須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因此我設計了分大餅故事情境引入,讓學生帶着好奇心,自然的切入了這節課的主題——分數。教學一開始,我給學生給分大餅,怎樣分得公平?引出平均分,學生很順得地分完了,然後提問只有1個大餅要怎麼分給兩個同學?學生就回答每個人分得一半。於是我再問為什麼這樣分會滿意?由此強調分數產生的一個重要基礎——平均分。一個大餅平均分給兩個人,每人分到半個。讓學生意識到原來學過的數不夠用了,需要創造新的數來表示出這“半個”,由此引出二分之一。我就這樣一步步,一層層地和學生一起慢慢地卻又很自然地揭開了分數的面紗。

二、動手操作,探索方法

本節課我把二分之一的教學作為教學重點,對學生來説,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首先通過電腦演示使學生初步感知分數的意義,在初步感知二分之一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動手摺一張紙的二分之一,通過對比不同紙張折法的二分之一,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二分之一的理解。教材對於分數的認識是逐步加深的,先認識二分之一,再認識幾分之一,我在教材有限的資源上給予了一定地擴充和加深。當學生充分認識二分之一後,我讓學生自己通過折一折、塗一塗去創造喜歡的幾分之一,給了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通過學生動手摺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加強直觀教學,由直觀到抽象,讓學生逐步加深對分數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意義理解上的難度。

三、分層練習,適當拓展。

練習基礎知識為主,面向全體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以基礎知識為擴展,面向部分優等生,注意體現層次性,針對性,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最後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到生活中找一找幾分之一,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幾分之一的認知。

受上課時間有限的影響,沒有充分挖掘學生中的錯誤資源。比如我讓學生折一個自己喜歡的分數,然後塗上顏色,我巡視指導時,發現有些學生不會折(平均分),有些學生塗了好幾塊。讓差錯成為引發正確結論的“基石”,那該多好呀!可是,一心只想着時間有可能來不及,我選擇了讓答案正確的同學來回答。錯過了讓學生感悟生成的好時機,課堂因此有了“給予”的痕跡。

《幾分之一》教學反思2

教材分析

1.本單元主要教學幾分之一、幾分之幾的認識,簡單的分數加減法。從整數到分數是數學概念的一次擴展,學生初次學習分數會感到困難。因此,本單元主要是創設一些學生所熟悉並感興趣的現實情境,並通過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理解一些簡單的分數的具體含義,給學生建立初步的分數概念,為進一步學習分數和小數打下初步的基礎。這一節認識幾分之一是放在本單元的第一課時,這也是為認識幾分之幾做鋪墊。

2.通過這一章節的學習,讓學生建立起分數的概念,知道並瞭解生活當中的一些事物分不到整數時可以用分數來表示。並且為進一步學習分數和小數打下初步的基礎。

學情分析

從整數到分數,對學生來説是一個認知上的突破,接受起來不算容易,為了能使他們更容易的接受本節課,教材提供了豐富的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讓學生姿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數的含義。並讓學生有自己動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體會分數的含義。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 明確分數產生的實際意義。

(2) 初步認識分數,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會讀會寫幾分之一。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遷移類推能力。

(2)通過學生自己的動手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增進學生間的合作意識。

3.情感目標:

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體會分數在生活中的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

難點:初步理解分數幾分之一的意義,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用摺紙、塗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直接拿出4瓶沒有開過的礦泉水,讓同學們説説把它分給2個人的時候一人幾瓶?當有2瓶和1瓶時又是怎麼分給兩個人?(讓學生動手分一分)

2.為了公平起見,我要求平均分。(強調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意義)

3.揭示課題,當一瓶水平均分給兩個人後,每人得到半瓶,那半瓶能用我們以前學過的數來表示嗎?這就需要我們用一個新的數——分數來表示。(板書:分數的初步認識)

學生思考後會有可能得出:1、兩瓶 2、一瓶 3、半瓶…….

思維始於疑問,而好奇是兒童的天性,是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點利用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例子,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有利於學生在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分數的含義,同時,也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的理念。。

二、探究體驗

1、認識1/2

①組織學生藉助感知認識1/2

出示兩個半瓶礦泉水的圖片.把一瓶礦泉水平均分成兩半,每一半瓶就是整瓶礦泉水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寫作:1/2.讓學生用一個圓表示二分之一。板書一個圓的1/2(用途色部分區分來表示學生認真觀察看分礦泉水的情境,初步感知二分之一。

學生讀二分之一

通過自己動手分一瓶礦泉水,使學生直觀的知道一個人喝掉一半的礦泉水後,剩下的一半就是整瓶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平均分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教師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使學生理解分數是以平均分為基礎的。

板書:1/2

②指導學生讀1/2

A、教師範寫二分之一

在寫二分之一時,先寫橫線,表示平均分,然後在橫線下寫數字2,最後在橫線上寫數字1,這個分數就讀作:二分之一。邊示範邊解讀:“——”表示平均分,叫分數線,“2”表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總份數,叫分母,“1”表示任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所以這個數讀作:二分之一。

B、組織學生寫1/2

C、組織學生讀1/2

2、教師再提問,如果我要把一瓶水平均分給四個人又該怎麼辦?

讓學生自己動手分出四分之一的水,並寫和讀出1/4。

3、動手操作。

自己拿出不同的紙張折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併用斜線畫出來。

(小組交流討論:你拿的是什麼圖形?你是怎樣得到這個圖形的1/2或1/4?哪部分是這個圖形的 1/2或1/4?)

4、讓學生髮現分數:説説在生活中你們還見過那些分數?或者,你們利用你們自己手上的紙張折處你們自己想要的分數並寫出來。

(把學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出來,並讓學生把發現的分數寫下來)

師:同學們發現了這麼多分數,都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任取其中的1份,就是幾分之一

學生看教師書1/2。

學生進行書寫練習。

學生有可能回答:

直接把一瓶水平均分成四份……

學生有可能得出四分之一、八分之一…….

1/2是分數認識的重點,由實物到圖形並讓學生動手操作,既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又強化就平均分的理解。通過動手摺1/2,説出自己的折法,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直觀的體驗理解了1/2的意義。動手操作是學生必須具備的數學能力。在這個環節設計“折一折”,就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 的意義,為後面讓學生動手操作,發現新的分數作了鋪墊。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創新動力,在動手實踐、交流討論中探究新知,理解並掌握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識。

三. 鞏固練習,拓展深化

1. P93做一做:

(1)填一填。(2)組內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2. P96 2:

(1)讓學生仔細觀察思考:塗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對嗎?為什麼?

(2)你在操作過程中想到了什麼?

既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又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共同分享學習成果。

四. 總結

這節課你們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幫學生把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形成知識網絡,為進一步學習分數打下基礎。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認識幾分之一

讀作:二分之一 讀作:四分之一

1 1

寫作: — 寫作: —

2 4

教學反思

分數是學生在學習整數之後,又一關於數的新的領域。《分數的初步認識》這節課是今後學習分數的起始點,為下一階段較全面的認識分數,同分母分數加減,分數大小比較,分數基本性質,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等學習奠定基礎。我執教的這節課,有以下特點:

一. 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的教學,我是本着數學知識源於生活的思想,以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為出發點,以關注學生的發展為主導思想進行設計的。在引入新課時,通過讓學生解決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分礦泉水”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強烈慾望。在新課學習完後,又鼓勵學生找一找身邊的分數,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鼓勵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並學會用數學思想和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二. 小組合作,交流思考。

本節課中,我注意激勵學生動手思考,把思考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將操作與思考相結合,手腦並用,讓學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獲取新知。

三. 動手操作,勇於創新。

在教學過程中,我十分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在現實情境中“做”數學。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動口交流、動腦思考,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容量較大、難度較高

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包涵了幾分之一、幾分之幾和簡單分數的比較。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容量比較大。這幾部分內容,我是這樣定位的:幾分之一是重點內容,幾分之幾是拓展延伸,簡單分數的比較是拔高檢驗。三部分內容圍繞分數的意義進行開展。在教授的過程中,對語言也提出了要求,培養學生能夠用比較準確的數學語言表述分數的意義。本節課我最大的體驗是:學習內容貼近了學生生活,學習材料便於學生操作,學習活動過程始終關注着學生的情感和態度,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學會生活。

五、本節課,也有很多不足與遺憾。

1、內容偏多,有些宂長。教學幾分之一中,由1/2到1/4中,是否顯得有些拖沓?

2、細節之處,有些粗糙。語言不夠準確,有點囉嗦。講述幾分之幾所設計的長方形,也沒有能物盡其用。

《幾分之一》教學反思3

這節課的重點是讓同學們掌握幾分之一比較大小的方法。在此次教學中,主要通過直觀展示“是什麼”幫助同學們理解“為什麼這樣比”實現教學目標。這節課我的收穫是:要使學生學的紮實牢固,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怎麼做,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理解“為什麼這樣做?”。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形成深刻的學習體會,才能穩紮穩打。

《幾分之一》教學反思4

課後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認為這堂課主要體現了以下幾點:

1、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設計矛盾衝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解決矛盾,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概念的辨析。

如在課的導入時,利用“分月餅”遊戲,製造了“半個”月餅沒辦法拍掌的障礙,半個該用什麼數表示呢?給學生造成懸念,為探索新知創設了情境,使學生產生了探究新知識的需求。帶着這個需求,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學習,主動探究、積極合作、樂於發現和創造,營造出互動教學的氣氛。

又如:在課堂上,當學生把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時,有一個同學出現了錯誤,(斜着折,沒有平均分),我不是簡單地給予判斷評價,而是充分利用這個資源,讓全班同學討論。學生經過討論,更清楚地認識到分數必須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突出了本課的重點。

再如:教學1/4時,當學生出現了多種分法後,教師提出問題:這麼多種分法,塗色的那一份為什麼都可以用1/4表示呢?一個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思考,加深了他們對分數概念的理解辨析能力。

2、重視學生做數學,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實施“新課標”,就是要改變以往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陳舊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決問題。我在教學中儘可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提供充分的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積極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親身經歷分數產生的過程,利用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經驗,去認識“幾分之一”。通過各種實踐操作,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知識是自己探究感悟到的,而不是老師教給的。如在教學1/2時,讓學生通過“折一折、塗一塗、説一説”等活動,形成對“1/2”正確的認識,自主解決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一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教師的作用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學生也不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知識的探索者、發現者,從課堂的學習氛圍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3、在生活中找數學,學生概念的學習和實際生活聯繫,在生活中提升數學概念,這有利於學生知識的應用和方法的運用。

本節課我十分重視讓學生聯繫生活,尋找生活中的分數。如課的導入,從中秋節引出“分月餅”遊戲,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讓他們親身感受到分數產生的必要。

在運用新知時,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從教材主題圖和身邊的事物中去尋找分數。由於主題圖所呈現的“遊樂場”是學生非常熟悉的,學生能很快地找出這裏的分數,並主動與同學交流。在彙報時,學生一個個爭着説,形成了一個高潮。在最後讓學生找生活中的分數時,學生表現非常好,找了很多,把這節課又推向了另一個高潮。甚至有的學生把概念進行了拓展,如一個學生説“我們小組有7張椅子,每張椅子是其中的1/7”。如果學生不是對分數有了清晰的認識,他能發現這個嗎?

4、注意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運用遷移、類推的學習方法自己去學習。

教學1/2時,從扶到放,讓學生通過折一折、塗一塗、説一説等活動親身體驗到分數必須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分數概念並掌握一定的數學學習方法。而在後面的教學時,我大膽放手讓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用學習1/2的方法自己去探究,類推出其他分數的含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運用知識的遷移,類推等數學方法,逐步加深對分數概念的理解與辨析,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獲得了提高,思維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另外,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説,要讓他們完整、正確表述“幾分之一”含義時有很大的困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很重視語言表達的完整,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表達、敍述幾分之一的意義,訓練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完整性。

《幾分之一》教學反思5

一、激情導趣,誘發學習慾望

本節課我充分扮演了引導者的角色,選用了學生熟悉的故事引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帶着好奇心,初步瞭解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會遇到平均分的情況,自然的切入了這節課的主題——分數。二、動手實踐,訓練學習思維

在分西瓜的教學中,由於學生對四分之一已經理解,所以延伸到這部分知識很輕鬆。在鞏固延伸教學內容,使學生實踐中學習,我安排了分小棒的遊戲,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昇華,達到了寓教於樂,學生在輕鬆、快樂的`心情下完成了遊戲,也理解了教學內容,真正認識了幾分之一。

三、創設情境,支持理解

《數學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第一階段:“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再認識”。我在使用教材時要注意創設好問題情境,在實際情境中讓學生逐步認識和理解分數的意義。在認識幾分之一時,例題設計的是根據4只猴平均分4個桃,

提出問題:每隻小猴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這裏是每份1個桃的情況,讓學生從分數的角度來研究和認識每份佔整體的幾分之幾。接着安排“想一想”:把4只桃平均分成2份,每隻小猴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通過圖形直觀地從平均分的份數和表示這樣的一份上,得出每份是這些桃的 。教材這樣編排,為學生理解分數提供了背景支持。在教學中,我們教師應思考如何創設情境,設計學習活動,從而調動學生先前的經驗,引發認知突破。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題目不是要求説出每隻小猴分得幾個桃,而是我們回答每隻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應該怎麼辦?首先要把這盤桃看成一個整體,用畫圈的辦法表示,然後想想要把它平均分成幾份,每隻小猴分得其中的幾份,應該用什麼分數表示。這樣,學生就把當前的問題與學過的把一個圖形平均分建立了聯繫,學生才可能説出每隻小猴分得這些桃的。教學第64頁“想一想”時,教師應組織學生通過討論、學具操作等方式引導學生再現上述情景的呈現過程。繼而,教師可組織學生結合小猴分桃的實際情景反思今天學習的分數與以前學習的分數有什麼不同,突出今天得到的分數平均分的不是一個物體,而是幾個物體的整體。

《幾分之一》教學反思6

日前,上了一節公開課《認識幾分之一》。在課前,我是這樣設想的:

1、力求把數學課堂變為活動的課堂。本節課把學生的學習過程設計成了幾項活動:如讓學生先動手分一分學具,一方面激發興趣,另一方面鞏固平均分的意義,初步感知分數,讓學生説一説分的過程,體驗學習分數的重要性;讓學生折一折,經歷分數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找一找,體驗感知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等等,力求體現出數學課堂活動化。

2、突出學生對概念理解的體驗與感悟。本節課學生對幾分之一概念的理解,是在經過了一系列的數學活動後逐步建立的,雖然學生在描述過程時不夠嚴謹,但這些是在學生操作,感悟,體驗的基礎上得來的,比教師直接講授,單純的重視機械記憶應該要好。

3、組織小組合作學習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學生的獨立學習與小組合作有機結合。如:在分學具時,我採取同桌協商的辦法,摺紙採用獨立操作的辦法,討論分數的意義時用小組合作等,這樣逐步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在教學後,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自己大部分做得較好,但也存在着諸多不足:

1、儘管分數是第一次學習,但部分學生憑藉生活經驗,對1/2已有所瞭解,若教師此時能結合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及時調整教學,放手讓瞭解1/2的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因勢利導,藉助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分數的讀寫。使計劃的課堂變成生成的課堂,將更利於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2、理解1/2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剛接觸時,學生的理解可能是片面的,不完善的,甚至是錯誤的。所以在進行小組合作時應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在組內多説一説,多爭辯一下,從而逐步完善。教師不應為完成任務而縮短時間,代替學生思考。

《幾分之一》教學反思7

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一個物體的幾分之一,對分數的意義有了初步的理解。學習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是學生對分數的一次新的認知,是對原有分數內涵的一次豐富;但是由於受以往學習經驗的影響,學生往往很少會主動將一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並認識這些整體,我在課一開始就注意到引導學生觀察是把一盤桃子平均分給四隻猴子,避免説出是把多少隻桃子分的。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每分一次不同的物體,我都能引導學生觀察總結一次“剛才我們把什麼整體平均分了幾份?”,通過一系列的觀察體會,學生對一些物體所組成的一個整體有了自己的認識。

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整體的把握還不到位,需要引導學生對比感知“為什麼同樣是1/4,分得的結果卻相差這麼多?”,初步引導學生感受到所分物體的不同,再引導學生談談“這些整體還可以是那些物體?”,應該始終圍繞體驗認識“由一些物體所組成的整體”進行教學,將“整體”觀念貫穿課堂始末。

本節課學習中,認識“由一些物體所組成的整體”是一個重點,用分數表示整體中的某幾個物體佔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這對學生來説,是認知上的難點;學生往往容易受每份分得的物體的個數和整體個數的影響,為了排除這些物體個數所帶來的干擾,在教學中巧要更巧妙地用多媒體輔助,在比如學生極易出錯的把1/2理解成2/4的地方,利用多媒體課件巧妙地將桃子全部以色塊擋住,讓學生看不見這些桃子,學生所看到只是被平均分成兩份的色塊,為學生有效地避免每份分得的物體的個數和整體個數的影響提供了很好的支撐。所以,要合理的引入多媒體,幫助學生突破知識難點,把握知識的本質內涵。

學生初步認識分數是在上學期,部分學生對所學相關知識已經遺忘,課始雖以對摺長方形紙得出1/4,引導學生複習相關知識,但是多數學生還未記起,因此應該在課前安排學生複習相關知識。對於新內容的預習,我只是在課上安排了兩分鐘讓學生看書,也未提出明確要求,所以在交流時,學生不知從何説起,只有個別學生能記憶再現形式,説出了本課的主要內容。在課上,我安排了三次小組合作學習,總感覺氣氛不熱烈,尤其是組長的組織能力更為缺乏,所以今後務必要加強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能力與方法的培養。

《幾分之一》教學反思8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表面上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有些問題引起了我的思考:

1、儘管分數是第一次學習,分數的概念比較抽象,但部分學生憑藉生活經驗,對1/2已有所瞭解,若教師此時能結合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及時調整教學,放手讓瞭解1/2的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進一步展示生活中的1/2,讓學生在組內多説一説,多爭辯一下,從而逐步完善。教師不應為完成任務而縮短時間,代替學生思考。在教學時可以再讓出一些時間和空間來讓學生對二分之一進行理解,再因勢利導,教學分數的讀寫。使計劃的課堂變成生成的課堂,可能將更利於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2、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數學語言的科學性、嚴密性和完整性。因為語言表達是學生的思維的體現,從直觀感悟到語言表達是學習思維的一個跳躍。在教學中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來進行表述,要讓學生説完整話,抓住誰是誰的幾分之一,引在核心處,這樣才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分數的含義,而不能因為追敢教學的流程而疏忽了數學術語的嚴謹性,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學生將話説完,而不是急於和學生“搶”話説,同時,要留給學生時間和機會,讓學生通過彙報、齊説、同桌之間互相説、小組説等形式多給學生表達的機會,這樣學生學得才紮實,順利地認識幾分之一。

《幾分之一》教學反思9

《認識幾分之一》是三年級上冊的內容,是通過具體的操作使學生豐富對幾分之一內涵的認識,並會比較幾分之一與幾分之一的大小。

這節課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創設情境,產生衝突。首先教師從旅遊準備食物出發,出示圖片,讓學生把這些食物公平的分給兩個小朋友,學生自然想到要平均分,4個蘋果,2瓶礦泉水學生很容易分好了,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每人分得半個,教師提問:半個能有什麼數表示呢?學生就產生疑問了,這時就表明半個可以用分數二分之一表示,揭題:認識分數(幾分之一)。

第二部分是自主探索感悟新知。(一)探究二分之一;教師提問:剛才我們提到的二分之一是怎麼得到的呢?教師揭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寫作:二分之一。教師追問:那還有半個蛋糕可以怎麼表示呢?學生都會用二分之一表示。接着請5位左右的學生出來説一説二分之一是怎麼得到的,強調平均分。接着教學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説明各部分的意義,接着對着自己的同桌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接着出示小練習:判斷圖形陰影部分是否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情調平均分)。(二)創造二分之一;請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小長方形制片折一折、突出它的二分之一,教師巡視,展示學生的作品,得到三種不同的折法,教師質疑:為什麼折法不同,但陰影部分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呢?學生想到都是把這張紙通過對摺,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表揚肯定。(三)創造幾分之一;提問:你還能把這張紙折一折,塗出它的幾分之一嗎?學生活動,學生會得到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等分數。接着通過小練習進行鞏固。

第三部分是初步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學生拿出小圓紙片,折一折,塗出它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並且比較大小,學生動手操作,根據圖形大小得出二分之一大於,觀察圖形你能得出什麼結論:同一個物體,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得到的每份就四分之一越小。教師接着出一張平均分成8份,塗出其中一份的圓形紙片,學生會用八分之一來表示,教師立刻拋出問題:你能比較二分之一與八分之一、四分之一與八分之一的大小嗎。學生根據結論,比較大小。接着聯繫想想做做。

第四部分是練習應用,鞏固提高。通過想想做做達到練習的目的。第五部分是全課總結,學生自述幾分之一,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分,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如何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整節課思路還算清晰,教學目標基本達成,但是在練習的思維含量上做的還不好,在學生能夠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要有一定層次的提高,同一練習題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挖掘,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某些細節上如語言的表達還要進一步精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