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科學學區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95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學區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大班科學學區教案

大班科學學區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觀察、操作、探索,瞭解種子的內部特徵。

2、激發幼兒的科學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各種種子、放大鏡、紙、記號筆、錄象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師出示各種各樣的種子,進行提問:

1、“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

2、“為什麼叫種子呢?”

(二)、操作探索

1、師提問:“請你們猜猜種子裏面有什麼?”

(幼兒將自己的答案以繪畫的形式記錄在紙上)

2、幼兒介紹自己猜測的答案

3、師再次提問:“種子裏面到底有什麼?種子有哪些部分組成?”

(幼兒解剖各類種子,用放大鏡進行觀察,再次將自己的答案以繪畫的形式記錄在紙上)

4、幼兒介紹自己觀察的結果

(三)、觀賞結束

1、幼兒觀賞錄象,驗證自己的答案

2、總結結束

大班科學學區教案2

活動目標

1、關注周圍事物,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2、進一步發展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和觀察分類能力。

3、瞭解電池的基本知識,知道廢舊電池對環境的危害。

活動準備

電動玩具、手電筒、鬧鐘、手機、遙控器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觀察事物,引出課題。

提問:桌子上放的是什麼?

(電動玩具,手電筒、鬧鐘、手機等)

教師:怎樣才能人這些東西亮起來、動起來呢?我們一起來尋找它們的祕密。

二、展開

1、複習電池的基本特性。

教師:這些物品裏都有電池,它們運作和轉動都離不開電池。

提問:你知道電池的哪些知識?

小結:電池分正負兩極,凸起的一端為正極、凹進取的一端為負極,正極和負極鏈接才能保證有電。生活中的許多東西都需要電池。

2、電池分類

教師:請把這些電池從物品裏面拆下來,按照不同的型號進行分類。

小結:電池按照型號可以分為1號、5號、7號等,鈕釦電池,鋰電池等。

3、生活經驗講述,我見過的電池。

提問:

(1)你見過什麼型號的電池?放在什麼物品裏使用?

(2)你們家是怎樣處理廢舊電池的?

4、講解廢舊電池的危害,萌發幼兒環保意識。

教師:電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廢舊電池處理不當會嚴重破壞我們的環境。

不同類型的電池對環境的.破壞不同。

廢舊電池埋在土壤中會影響土質,在這片土壤中將不會生長出植物;丟在河水中會嚴重污染水質,水中的小魚會死掉;小朋友玩廢舊電池會引起汞中毒。

提問:怎樣正確處理廢舊電池?

小結:廢舊電池對人類和環境都有危害,不能隨意丟棄廢舊電池,要投放在指定的地方和有標記的垃圾箱中。

三、結束

活動評價:從幼兒是否大膽回答問題和積極參與活動等方面進行評價。

活動延伸

設立“廢舊電池回收箱”,帶領大家一起參與環境保護活動。

大班科學學區教案3

活動目標:

1、任意彎折電線,大膽表現富有創意的造型。

2、嘗試運用多種材料讓電線站起來。

3、培養幼兒大膽嘗試、勇於探索與表達的精神。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粗細、長短不同的彩色膠皮電線若干

2、橡皮泥、各種可穩定的積木、一次性杯子、黃沙等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發活動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大口袋,猜猜裏面裝了什麼呢?

2、請幼兒從盒子裏摸出電線,提問:這是什麼?(電線)電線有什麼用?(可以通電)

二、看一看,引導觀察想象

1、今天顧老師要用電線來變魔術呢,請小朋友輕輕閉上眼睛,看,老師把它變成什麼了?

2、教師將電線彎曲成娃娃形,問:看看它變成了什麼?又像什麼?還可變成什麼呢?(蘑菇)

3、電線真好玩,你們想把它變成什麼呢?(請幼兒説説)

三、玩一玩,鼓勵創造表現

1、師: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了許多既安全又好玩的電線,下面小朋友也可以用電線來變魔術。

( 幼兒自由結伴彎曲電線,教師觀察指導。)

2、(一、二、三拍手靜坐) 問:你把電線變成了什麼?

四、做一做,啟發思考探索

1、師:我們的小手真能幹,會用電線變那麼多有趣的東西。我又變了一個,他們可都會站起來的。(出示一個人)。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的材料,有橡皮泥、沙子……你們可以試試這些材料,看看能不能讓它站起來?

2、幼兒嘗試操作,讓電線造型站立起來。

3、幼兒自由講述讓電線站起來的方法。(如藉助膠帶、插入彩泥等)

五、評一評,保持探索興趣

師:今天小朋友真聰明,想了許多辦法讓電線擺出了各種造型,今天小朋友回去以後還可以再試一試,變一變。好嗎?

大班科學學區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捕捉、觀察各種昆蟲,使幼兒瞭解昆蟲的外形特徵與活動方式,並發現它們之間的聯繫。

2、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容器、塑料袋等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捕捉昆蟲

幼兒到草地上捕捉昆蟲。將捕到的昆蟲按會爬的、會跳的、會飛的……分類放在容器中。

(二)昆蟲運動會

將幼兒捕捉的各種昆蟲放在一起,準備舉辦昆蟲運動會。

1、將會跳的蟲子放在大紙盒子內,比一比誰跳得高。同時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昆蟲的前腿與後腿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有的昆蟲跳得高,有的跳不高?

2、將會爬的蟲子放在桌子(或地板)上,比一比誰爬的快。用火柴盒做小車,套在昆蟲的身上,比比誰拉得動,誰的力氣大。讓幼兒觀察這些昆蟲的身體和腿的特點,想一想它們為什麼不會跳?

3、將會飛的蟲子放在地上比一比誰飛得遠。注意觀察它們的身體與翅膀的特點,想一想它們為什麼會飛。

4、將昆蟲放到水中,看看誰會游泳,誰害怕水?

5、將昆蟲肚皮朝上放置,讓幼兒觀察它們怎樣翻身。

(三)飼養昆蟲

將幾種常見昆蟲,放在容器中飼養。讓幼兒觀察它們如何活動,如何進食。

活動建議:

此活動適合在夏、秋季進行。捕捉的昆蟲是當地常見的種類。

活動反思

今天的幼兒,將是未來世界建設的主力軍,面向高速發展的新時代,幼兒科學教育越來越受重視。活動我以昆蟲運動會為線索,貫穿整個活動,又在環節中設計了小遊戲。活動中認真觀察每位幼兒的行為,科學地設計與組織科學活動,是完成與落實以上目標的有效手段。促進幼兒身體與心理的協調健康發展。

大班科學學區教案5

活動目標:

1.幼兒感知澱粉遇碘酒會變成藍黑色,並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2.能大膽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3.樂意與同伴合作實驗,培養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慾望。

活動準備:

1.盤子、碘酒、噴壺、澱粉、棉籤、一次性杯。

2.薯片、黃瓜、藕、餅乾、麪包、蘿蔔、芹菜。

3.記錄紙、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初步瞭解碘酒的顏色和作用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種藥水,等一會兒老師會用棉籤蘸到小朋友的

手背上,我們仔細來觀察一下它的顏色,聞一聞它的氣味。“

2.大膽交流碘酒的顏色和作用。

二、感知碘酒滴入澱粉中會變色

1.出示牛奶水和澱粉水,引起幼兒操作興趣。

(1)感知顏色和氣味的異同。

(2)滴入碘酒,觀察現象。

2.觀察澱粉,瞭解澱粉的特徵

(1)分組觀察看(顏色)、摸(光滑程度)、聞(氣味)

(2)總結澱粉特徵:看起來是白色粉末狀,摸上去較光滑,無明顯氣味。

(3)再次驗證碘酒滴入澱粉中會變成藍黑色。

三、幼兒操作實驗:哪些食物中有澱粉

(1)討論哪些食物中有澱粉。

(2)教師示範小實驗,進行實驗結果的記錄。

(3)幼兒操作實驗:幼兒將碘酒滴在各種食物上,觀察顏色的變化並進行記錄。

(4)展示幼兒實驗結果。

四、噴畫,結束活動

以幫助兔媽媽找到兔寶寶的情境進行噴畫,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