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荔枝圖序》學案 (河大版七年級下冊)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27W

     

【學習目標】

1.培養對文言文的語言感悟力,提高閲讀能力。

2.把握文章語言簡潔,説明生動、條理清楚的寫作特點。

3.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詞句。

評定等級:★  書   寫:   ★   正  確:   ★  完  成:   ★   

一、課前預習(看誰迅速進入狀態,靜心自學)

【作者】

《荔枝圖序》,屬於      文,選自         。作者是白居易,字    ,晚年自號     ,       代著名詩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為代表的長篇敍事詩.

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歎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

     白居易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併力求通俗,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確實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為著名的詩史。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長篇敍事詩《琵琶行》、《長恨歌》等極為有名。

【你知道嗎】

序是一種文體。那麼什麼是序言或序文呢?

教師點撥  一般寫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寫的,多説明寫書宗旨和經過,也有別人寫的,多介紹或評論本文內容。《荔枝圖序》是作者為《荔枝圖》作的序

1通讀課文,給下列字注音

繒    (       )   殼   (      )    枇杷 (       )

華   (        )   綃    (      )    瓤   (      )

醴酪 (        )   帷蓋 (       ) 

   

2通假字:華如橘

3.一詞多義: 實    實如丹

其實過之

之     其實過之 

       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樂之

4.古今異義詞

華如橘,花容  古義:               今義:

色香味盡去矣  古義:               今義:      

【想一想】

1荔枝的外形特徵?有多少描寫荔枝的詩詞美文?

           

2.文章的第一段交代了什麼內容?(本文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荔枝的)

二合作探究  (我努力、我進步、我成功、我快樂)

  1作者在介紹荔枝的時候,使用了哪些説明方法?這樣寫有什麼效果呢?

2介紹荔枝時,説明的思路具體是怎樣的?請你當設計師,為本文設計一份板書。本文的説明順序是怎樣的?填在 □

★三能力提高

1本文雖然短小,但卻詳略得當,請你結合課文簡單分析一下。

2作者寫序的目的是什麼?(作者寫此文的意圖)

3對文中的“殼如紅繒”這一比喻滿意嗎?為什麼?

三自主檢測(堅信自己,我能行)

                         【一《荔枝圖序》閲讀測試題 】

    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 

(1).本段文字選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本段文字説明荔枝的特點採用的説明順序是( ) 

A.整體--部分 B.概括--具體 C.外--內 

D.主要--次要 E.結果--原因 F.時間先後 

(3).文中□處應使用的標點符號是

(4).文中使用比喻的説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5)、下列各句都是對上文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本文是一篇序文,序是一種文體,一般以介紹書畫的內容、寫作意圖和有關事項為主。 

B.在文中,作者以其對荔枝的習性及其特點的細緻觀察,運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摹了荔      枝的形態等。 

C.本文以“荔枝”二字領起,統攝全篇,可謂主旨集中,語句精練。 

D.本文是一篇序,可作為詠物小品,但不能算作説明文。 

(6)、第文一自然段可以分為兩層,請概括每層的意思。

                    【二我的課堂我做主 我的學習我主動】

1課文翻譯(相信自己,我能行)

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華如桔,春榮;實如丹,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 如紫綃,瓤肉瑩白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元和十五夏,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之,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雲。

課後反思與矯正(今天的事今天做,是成功者的習慣)

  我的優點-我發揚:                                。

我的不足---我改正:                        。

教後記                                        

                                               

 

韓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