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泥巴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37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泥巴,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泥巴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泥巴1

活動目標:

1、嘗試區分酸甜苦辣的不同味道,體驗味覺,增加味覺經驗。

2、樂於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在遊戲中體驗探究、發現、交流食物味道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PPT、表現酸甜苦辣的四張表情圖片;酸、甜、苦、辣的食物,如檸檬水、糖水、咖啡、薑茶、話梅、奶糖、小番茄等。

2、經驗準備:幼兒熟悉生活中常見食物的味道。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今天我的美食店開張了,老師邀請你們到我的店裏坐坐!

二、看錶情,猜味道

——剛剛飲料店來了四位小客人,他們嚐了四杯不同味道的飲料,請你們猜猜他們嘗的是什麼味道的飲料?

1、出示“酸”的表情圖

關鍵提問:你是怎麼看出來的?(酸——眼睛眉毛都嘬到一起啦)

2、驗證味道

1)請個別幼兒品嚐飲料,驗證味道與表情是否匹配。

2)鼓勵幼兒用好聽的詞描述飲料的味道(酸溜溜)。

3)拓展思路,啟發幼兒説出更多味道“酸酸”的食物。

3、教師依次出示“甜”“苦”“辣”的表情圖。(幼兒描述嚐到酸甜苦辣四種味道的表情:甜——笑眯眯的;苦——想哭、含淚;辣——張着大嘴,伸着舌頭,還吸涼氣,臉都紅了)。驗證各種味道,並啟發幼兒説出更多與之味道相同的食物。

4、幼兒品嚐

幼兒自主選擇一杯飲料(事先擺好不同味道的飲料),喝完後,與同伴説説自己喝的飲料是什麼味道的。

小結:原來,每種食物都有不同的味道,有酸的、有甜的、有苦的、還有辣的。

三、聽故事,激發興趣

1、過渡

——小朋友們,你們真棒!能通過自己的味覺區分“酸甜苦辣”。那老師這裏還有個關於“酸甜苦辣”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酸酸、甜甜、苦苦、辣辣是4個好朋友,他們喜歡玩捉迷藏的遊戲,有時躲在石頭後面,有時躲在牀底下,玩得不亦樂乎。有一天,酸酸突發奇想:“嗯,這樣玩太無聊了,甜甜老是躲在大樹上,辣辣老是喜歡躲在石頭後面,一下子就找到了,太沒意思啦!我們改個玩法吧!”苦苦最怕動腦筋了,它哭一張臉説:“這種事情別找我”。甜甜開心一笑説:“我有個好主意,咱們來個隱身術,藏進各種食物中去,讓他們找不着我們”。辣辣聽了連忙贊成説:“嗯,好主意”!

它們究竟分別藏到哪種食物裏面去了,咱們一起找一找好不好?

2、讓幼兒探索、品嚐食物的味道(事先準備擺放好食物)

3、請幼兒將自己品嚐的食物按照酸甜苦辣進行歸類。

找到“酸酸”的小朋友,請你把食物放到“酸酸”的跟前。找到“甜甜”的小朋友,請你把食物放到“甜甜”的跟前,依次類推。

4、集體檢驗歸類是否正確。

5、讓幼兒瞭解不同味道的食物的好處。

關鍵提問:你最喜歡吃哪種味道的食物?並説説自己的理由。

小結:其實“酸甜苦辣”每種味道對我們身體都有幫助。有天然酸味的食物主要是水果,它能給我們補充維生素C。甜的食物能幫助我們提供足夠的能量。(教育幼兒少吃甜食。)苦的食物抗癌抗炎症的作用。辣的食物有預防流感、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呢。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泥巴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表自己的觀點,通過討論,意識到太胖和太瘦都對身體健康有影響。

2、學習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初步瞭解自身成長的需要,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行為有利於健康。

3、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根據“學前幼兒體重標準表”為本班幼兒測量體重。

2、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表格各一,並根據幼兒體重情況製作三種顏色的圓點卡片。活動前發給幼兒。

3、多媒體課件“來當營養師”

4、“健康棋”六套,各種食品的卡片若干(活動前請幼兒畫好)

【活動重難點】

重點:通過幼兒自由辯論幫助幼兒正確理解胖和瘦的概念。

難點:使幼兒瞭解自身的健康狀況,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行為有利於健康。突破方法:利用不同顏色的圓點來表示幼兒的健康狀況,並請幼兒自己貼到相應的表格中使幼兒瞭解自身的健康狀況。通過集體討論、多媒體課件和“自助餐”的遊戲來幫助幼兒樹立自我保育意識。

【活動過程】

(一)大膽表達,各抒己見幼兒將自己有關胖好還是瘦好的想法在集體中展示、擴散,表明自己的觀點,並嘗試用實例説服同伴。過程:幼兒各抒己見,運用實例説明自己的觀點。在幼兒的意見無法統一的情況下,教師出示“學前幼兒體重標準測量表”,知道胖瘦有一定的標準,太胖和太瘦都不健康。

(二)瞭解自身,對症下藥

(1)出示紅、綠、黃三種顏色的表格,請幼兒根據手中圓點的顏色尋找自己在表中的位置,(紅色表示偏瘦,黃色表示偏胖,綠色表示正常)從而瞭解自身以及本班幼兒成長的狀況。

(2)集體討論怎樣才能使自己既不胖也不瘦,身體更健康。

(3)“對症下藥”:運用多媒體課件“來當營養師”為不同情況的孩子“開處方”。

(三)分組遊戲活動,經驗梳理

(1)棋盤競賽:幼兒通過競賽性遊戲,在下棋過程中獲得有關健康生活的經驗。

(2)自助餐:幼兒根據自身情況為自己挑選一份營養合理的美餐。

【活動延續】

幼兒將已有的經驗運用到生活中去,關注自己的身體特點,堅持健康飲食和鍛鍊,並把有關的信息帶給身邊的朋友和家人。繼續鼓勵幼兒蒐集資料,研究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

反思

互動是本次活動的特色,也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動力。幼兒之間的互動有情感的交流,也有知識經驗的分享,更有不同觀點的碰撞和提升。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他們希望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被他人接受和認同。他們通過互動,一一展示胖、瘦的優缺點,從正反兩方面討論、思考健康的意義,懂得了日常生活與健康的密切聯繫。

教師在活動中從"台前"退到了"幕後",但這種"退"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進"。教師藉助主持人身份不僅可以靈活調控活動節奏和氣氛,而且可以充分觀察每個幼兒的表現,給予及時的反饋和鼓勵,並能以提問的方式引發幼兒進行深層次的探討和思考。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泥巴3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大膽進行表述與朗誦。

2.在表演中進行仿編,體驗仿編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畫有藍天、樹林、草地、河水、花兒、幼兒園大幅背景圖。

2.製作好的小鳥、蘑菇、小兔、花兒、水草、小朋友教具。

3.根據內容製作的頭飾若干。

4.根據內容製作的框架圖片。

5.藍天、樹林、草地、河水、花兒、幼兒園等背景。

活動環節

一、引起興趣

 (一)、出示“家”的背景圖

1、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張圖片,誰能告訴我,圖片上都有什麼呢?幼兒自由發言,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強調:這是藍藍的天空,這是密密的樹林。

2、剛才小朋友們都回答的非常好,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上究竟都有一些什麼呢?教師邊指着圖片邊説:有藍藍的天空,有密密的樹林。

(二)、朗誦散文詩

1.教師用較慢的語速朗誦,強調重點。教師提問:這首散文詩的題目叫什麼?你在詩歌裏聽到了什麼?

2.教師邊出示教具邊朗誦。教師提問:你在詩歌裏聽到了什麼呢?幼兒回答,教師出示框架。

3.看框架,師幼在座位前共同完整朗誦散文詩。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跟着老師一起把這首散文詩朗誦一遍好嗎,會念的小朋友念重一點,不會念的小朋友念輕一點。

4.教師念前半部分,幼兒念後半部分。師:現在我要請小朋友們跟我合作來朗誦這首散文詩,我念前半部分,小朋友們念後半部分好嗎?

5.男孩子念前半部分,女孩子念後半部分。(上台)師:現在我要請男孩子和女孩子到台上來站成兩排一起來朗誦這首散文詩,男孩子念前半部分,女孩子念後半部分,我們比比看,誰念得更好。

6全體幼兒到台上邊做動作邊朗誦這首散文詩。師:現在我請全體小朋友到台上來朗誦這首散文詩,唸的時候請你配上動作好嗎?

(三)、集體創編

1師:今天,我們學了一首好聽的散文詩,名字叫《家》,現在我們要來創編一首新的兒歌,我這裏有一些頭飾,我們來看看都有什麼呢?誰願意來表演啊?還差一個小朋友哦。老師這裏有好多個家,你看有藍藍的天空,密密的樹林。。。。。。請你想好最適合自己的家在哪裏,不能重複哦。現在我從一數到五,請你快點找到自己的家。現在我們來看看藍藍的天空是誰的家啊。集體朗誦一遍新的散文詩。

同樣的頭飾,請不同的幼兒來表演找到不同的家。師:我再請幾個小朋友來表演,這次你可以去找一找不同的家。誰要來表演啊,我要數數了哦,請你找到自己的家。集體朗誦一遍新的散文詩。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只編了詩歌的後半部分,我這裏還有很多頭飾,我們可以回教室繼續去表演創編新的詩歌,我們還可以編編詩歌的前半部分哦。

 教學反思

由於圖片上的景物和特徵有些並不十分明顯,所以,幼兒在講述的時候,並不能夠把圖片上的景物講述完整。

由於第一遍教師朗誦散文詩時,並沒有出示教具,因此幼兒對於詩歌內容的掌握只有一部分,從而可以引出教師第二遍朗誦,使幼兒帶着問題和目標去聽詩歌。

通過框架的搭建,幼兒能夠很直觀地看出散文詩中的語句和內容,從而降低詩歌完整朗誦的難度。

通過集體練習、分組練習和個別練習,使幼兒能夠有多次機會朗誦並理解這首散文詩,為下面的創編環節埋下伏筆。

在創編環節中,幼兒參與積極性很高,但是在實際過程中,有些幼兒會找錯自己的家,請幼兒表演的部分,顯得比較亂。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泥巴4

活動的考慮與設計思路:

本次活動我希望讓幼兒獲得更多的自主活動的機會,使幼兒在與同伴的互動中得到更充分的發展。在瞭解幼兒興趣、經驗、能力水平的基礎上提出了本次活動目標,在自由且愉快的活動氛圍中探索動物的運動特點引導幼兒聯想人類的運動項目與動物運動的相似之處。在活動中,不僅能提升幼兒的認知水平,也進一步發展幼兒跑、跳、爬、攀的基本運動能力以及探索和創新的能力。

知識點:

1、動物是運動健將

大自然中有很多動物,它們會跑、會跳、會爬、會攀……會做許許多多的事,有很大的本領,有的可是大自然中的運動健將。

(1)跳遠健將:袋鼠,袋鼠一跳的距離可以達到十幾米。

(2)跑步健將:獵豹,獵豹的跑步速度有時比人類的汽車還快。

(3)游泳健將:海豚,海豚游泳的速度比現代核潛艇還快。

(4)跳高健將:跳蚤,跳蚤能跳過自身高度的100多倍。

(5)滑雪健將:企鵝,企鵝的滑雪速度可達每小時30公里。

2、生活中的小動物也會很多運動

(1)跑——馬、羊、狗、貓

(2)跳——兔、貓、青蛙

(3)爬——烏龜、蛇

(4)攀——猴

(5)遊——魚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小動物的運動特點,並模仿它們的動作。

2、聯想人類的運動項目與動物運動的相似之處。

5、 樂於觀察與發現,激發幼兒探索動物運動方式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 幼兒收集的各種動物運動的圖片。

2、 動物運動和人類運動的影片(由動物的運動、人的運動、人和動物的運動穿插三部分組成)

3、 户外鍛鍊器材

三、活動過程

1、 它們怎樣動

幼兒已經自行收集了一些動物運動的圖片,他們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相關經驗,正迫不及待的想要表達,所以活動的開始,教師可引導幼兒先交流自己收集的動物圖片。説一説圖上是什麼動物?它是怎樣運動的?(幼兒可以邊説邊模仿動物們的動作)教師在活動中可穿插進行知識點的強調。

2、 動物模仿秀

幼兒自由模仿各種動物,比一比誰學得最像

也可將幼兒分成幾組,各組選出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並模仿動物的動作,讓其他組的幼兒猜一猜是什麼動物。

3、動物和運動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很多運動項目與動物的運動很相似,有些就是受到了動物的啟發而創造出來的。我們可以通過比較、觀察,讓幼兒自行發現、思考其中的關係,從而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1) 觀看動物運動的影片片斷

提問:影片裏都有哪些動物?他們在幹什麼?

(2) 觀看人類運動的影片片斷

提問:你看到了人們在做哪些運動?

(3) 討論:動物的運動與人的運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4) 觀看人的運動項目和動物的運動穿插對比的影片片斷

提問: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人們從動物的運動中得到啟發,為了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更加強壯,就模仿動物的運動,創造了很多運動項目。如:游泳、拳擊、賽跑、盪鞦韆等。

(5)引導幼兒找一找:還有哪些人類的運動也是受到了動物運動啟發?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泥巴5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2、藉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並記憶歌詞。

3、在對唱的過程中注意傾聽同伴的聲音,及時接唱。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教學cd。

活動過程:

1、學唱歌曲第一段。

教師:秋天裏,小樹葉飄下來了,那麼到了冬天,誰會從天上飄下來呢?到底是不是呀?我們來聽一聽。(教師完整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師:是誰來了呀?原來,真的是小雪花唱着歌兒飄下來了,那小雪花飄到了哪裏?發出了什麼樣的聲音呢?

教師:小雪花敲着窗户沙沙沙沙沙。(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揭示圖譜"窗户""沙沙沙")教師:(教師揭示圖譜"問號")咦?這是什麼?它表示什麼意思?有誰聽到歌曲裏是怎麼提問的?(幼兒回答後,教師指着圖譜清唱第一段第一句)教師:我們一起來把這個問題唱出來吧!

教師:那小雪花是怎麼回答的呢?它飄下又是要告訴我們什麼的呢?這些答案也藏在了這些白紙後面的圖畫裏,請你們再仔細聽一聽這首歌,找一找答案,如果説對了,就能把這些小圖片叫出來了。(教師再次完整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師:聽清楚了嗎?小雪花是怎麼回答的呢?(教師根據幼兒回答,邊唱第一段第二句邊揭示圖譜"雪花")教師:現在我們也來當一次小雪花吧,一起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教師:你們這些小雪花唱得可真好呀!那哪一片小雪花能告訴我你是從哪裏飄下來的?(教師在幼兒回答好後揭示圖譜"↓")教師:你能唱出來嗎?那聽黃老師這片大雪花來唱一唱吧。(教師清唱第一段第三句歌詞)教師:小雪花們,你們聽到了嗎?我是怎麼唱的?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教師:小雪花告訴我們冬天來到了,"告訴你,告訴他,冬天來到了。"(教師清唱第一段第四句歌詞,並揭示圖譜"冬天")幼兒看圖譜,嘗試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詞。

2、幼兒嘗試在第一段的基礎上填編第二段部分歌詞,學唱第二段。

教師:其實這首歌曲還有第二段呢,鄭老師也把它們畫成了一幅一幅的小圖片,請你們看看他們與第一段的小圖片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教師幫助引導幼兒找出不同之處。幼兒每找出一處不同,就根據幼兒回答,教師唱前半句,幼兒填編不一樣的後半句。

教師總結:原來第二段中是小雨滴來了,到了春天,天氣漸漸暖和起來,天上會下小雨來,"沙沙沙沙沙"變成了"嘀嘀嘀滴嗒","飄下來"變成"落下來","冬天來到了"變成了"春天來到了"。

3、幼兒嘗試跟音樂完整演唱第二段。

教師:剛才我們在唱第一段的時候配上了好聽的音樂,這一次,我們把第二段也配上音樂來唱一遍,一定也非常好聽。

活動延伸:

在幼兒已經熟悉歌曲以後,鼓勵幼兒創編表現雪花和雨滴的舞蹈動作。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泥巴6

教學分析

本次活動設計的靈感來源於幼兒平常在自然角的表現,有些幼兒因為新鮮或好奇,不斷地給種子、植物澆水,這種不合理的照顧植物方式導致有些種子不發芽,爛在土裏,有些植物也慢慢枯萎。當幼兒的新鮮感過了,又會忘記給植物澆水,導致植物的營養不良,葉子乾枯,種子沉睡。因為自然角出現的種種問題,在幼兒的困惑中,教師抓住機會,設計了本次活動。這一活動先和幼兒明確一個問題,種子萌發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然後幼兒圍繞這一問題,根據已有經驗進行假設和預測,比如是否應該有水、是否要有合適的環境、氣温等。後來幼兒又受到課件資料或教師的啟發,進一步瞭解種子萌發所需要各種因素。激發幼兒對種子發芽的關注,滲透對幼兒進行關心植物關心生命的情感培養。最後幼兒歸納出:種子的萌發必須要有空氣、水分、環境和適宜的温度。幼兒同時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是不容易的,需要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堅持不懈的精神。相信小班幼兒經歷了這樣失敗與成功的科學探究過程,對他們的成長是很有利的。

教學目標:

1.使幼兒瞭解植物的生長與水、陽光的關係知道植物的生長離不開陽光、空氣、水等知識。

2.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加深對春天特徵的認識。

3.通過對種子發芽過程的瞭解,培養幼兒愛護植物,照顧植物的情感。教學準備:

課件、放在水裏的種子、放在乾燥土裏的種子、發芽的種子、適合播種的種子、泥土、透明種植容器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主題

在歡快的歌曲《春天》中,教師帶幼兒來到活動室,跟着音樂表演,翩翩起舞。教師提問

1.“你們喜歡春天嗎?”

2.“冬天枯黃的小草在春天裏有什麼變化?”

3.教師小結:春天是個很有生機的季節,小草綠了,種子發芽了

二、觀察已經發芽的種子幼苗

幼兒觀察自然角一盆已發芽的紅豆種子並進行交流

三、探索種子發芽的條件

①教師播放錄音,傳來哭聲。教師提問:“是誰在哭?”(引出在乾燥土中的種子)教師問:“種子怎麼哭了,它為什麼沒有發芽?

小結:種子的發芽需要水分,種子離開了水,是不能發芽的。”

②繼續播放錄音,聽見“救命啊!”的呼救聲。(引出完全淹沒在水裏的種子)教師問:“種子為什麼又喊救命啊?它為什麼也不能發芽呢?

小結:種子發芽是需要空氣的,水太多了種子不能呼吸,會被淹死的。原來種子要發芽要長大是多麼不容易啊,它不但需要水,需要土壤和空氣,更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呵護。

四、觀看“種子發芽了”課件,建構基本經驗

1.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種子是怎樣發芽、長大、開花的?”(通過觀看課件幼兒直觀地瞭解種子發芽的過程)

2.引導幼兒總結:原來種子在冬天裏和小動物一樣在睡覺因為天氣太冷了。春天天氣變暖了,下雨了,種子就開始發芽了。

五、活動延伸:一起種種子

教師:“我們大家都明白了種子怎樣才能發芽,你們想不想親手種下種子?”教師和幼兒一起來到自然角每人嘗試親手種一粒種子,體驗播種的樂趣。在教師的幫助幼兒為自己種下的種子貼上名稱標籤,插上記錄表,以方便平常的照料、觀察、記錄。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泥巴7

設計意圖:

現在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吃得好,穿得好,而又不願意運動,以至於很多孩子體質弱,容易生病,為此我們幼兒園積極開展體育活動。而跳繩是一項需要全身運動的體育活動,它能使幼兒爭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等疾病的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幼兒園户外活動時經常會玩。但是在户外活動時我發現有的孩子對跳繩不感興趣,常常拿着繩子坐着發呆,我想不如讓幼兒動腦筋,想辦法,創造出繩子的多種玩法。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讓幼兒探索出繩子的多種玩法,體驗創造性進行體育活動的樂趣,從而達到鍛鍊幼兒身體的目的。

活動目標:

1、練習運用繩子做各種動作的技能,增強幼兒的彈跳力,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2、激發幼兒參加跳繩活動的樂趣,培養幼兒合作遊戲的能力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3、能利用繩子進行多種玩法,體驗創造性進行體育活動的樂趣。

4、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5、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幼兒每人一根繩子。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幼兒聽《兔子舞》的音樂做熱身運動。

2、聽口令練習跳躍及上肢運動。如;向前、向後、向左、向右跳、蹲跳。

3、上肢活動:繞繞臂,繞繞臂,幼兒跟着老師繞繞臂。師問;‘還可以怎樣繞’,引導幼兒向前、向後繞繞臂,單雙手繞,舉起手臂繞等,發展幼兒靈活性。

二、引導幼兒探索跳繩的多種玩法

1、幼兒自由探索跳繩的各種玩法。如單人單、雙腳跳、左右腳交替跳等。

2、教師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示範各種玩法。

(1)利用繩子進行套和跳的玩法。

幼兒每人一根繩子套在腰上,雙手各握繩子的一頭,一前一後拉動繩子,或拿繩子進行左右腳交替跳。

(2)利用繩子進行跑跳的玩法。

幼兒手拿繩子邊跳邊跑。

(3)利用繩子進行走和平衡的玩法。

把繩子擺成直的走直線,擺成彎的走曲線。把兩根繩子擺成平行直線,在繩子中間走小路。

3、引導幼兒探索合作玩繩的方法,體驗合作的樂趣。

(1)幼兒自由結伴合作探索繩子的玩法。

(2)請幼兒交流合作玩繩的方法。

如兩人合作玩跳繩,兩人面對面站立,一人晃繩,另一幼兒跟着晃繩的幼兒同步跳。然後幼兒兩人合作玩跳繩。如多人跳,可請兩位幼兒分別拉住長繩的兩端,一位幼兒站在長繩的中間,兩位幼兒搖動長繩後,中間的幼兒隨着繩子的上下有節奏的跳過繩子。

(3)幼兒自願組合成若干小組,利用繩子玩遊戲。

三、隨着音樂做“騎馬”的放鬆動作。

活動延伸:

回家後與爸爸、媽媽及小夥伴玩跳繩的遊戲。

活動反思:

1、在活動中,探索了繩子的多種玩法,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跳繩活動的樂趣,發展了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2、活動安排既有個人自由探索,又有小組探索,教師在幼兒自由探索時,能夠較多地觀察幼兒,發現幼兒找到的好的玩法,從而介紹給別的幼兒相互交流。通過小組探索,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

3、作為教師還存在着不足,在學跳繩的過程中,我的指導不夠,首先,個別幼兒用的跳繩太長,沒有及時教給孩子繩子長短的標準,使少部分幼兒由於繩子太長的原因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果,還有在引導幼兒探索跳繩的玩法時,對能力弱的幼兒沒能有針對性的進行幫助和指導。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泥巴8

設計思路:

一、選材分析

冬去春來,萬物甦醒,大地暖融融的,孩子們的衣服減少了,可以放開活動了。結合春季和小班孩子們的喜好,我以“好朋友”為契點,引導孩子們一起和小動物一起説春天的朋友在那裏,而《春天的朋友在哪裏》這首詩歌,語言優美、短小精悍,富有想象力,很適合中班小朋友學習,為此設計了本節語言活動《春天的朋友在哪裏》。

二、過程分析

當越來越多的孩子來告訴我他們看到周圍大自然發生的變化時,我知道雖然春天在不知不覺地到來,但是也躲不過孩子敏鋭的眼睛。《春天的朋友在哪裏》的動中。我將重點放在學説詩歌的語句,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讓幼兒通過觀察春天給自然界帶來的變化,瞭解春天季節特徵,進一步激發幼兒全面觀察事物的能力以及表現能力。

活動目標:

1、觀察自然環境的變化,瞭解春天的季節特徵。

2、學説詩歌的語句,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活動重難點:初步學會詩歌的語句,能表達自己的春天的喜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對春天有些初步的瞭解,觀察過春天的各種事物。

環境準備:1、多媒體《春天的朋友》

2、詩歌《春天的朋友在哪裏》,操作材料“春天的朋友”。

活動課時:約 25分鐘

活動過程:

一、幼兒討論,複習鞏固春天的自然特徵

教師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上次我們找到的春天在哪裏?(現在是春天,操場上綠綠的小草還有開放的花朵等)

小結:春天來到我們身邊,春天在綠綠的嫩芽裏,在開放的花朵裏等。

二、觀察畫面,欣賞散文詩

師:今天我帶來了一首動聽的詩歌,請小朋友們跟我一起來欣賞。

教師提問:

1) 我們找到了幾位春天的朋友?它們是誰呢?(找到了四位好朋友,它們是花朵、小草、風兒和蝴蝶等)

2) 它們是什麼樣的春天?用什麼好聽的詞回答?(花朵是彩色的春天,蝴蝶是會飛的春天,小草是嫩嫩的春天,風兒是輕輕吹的春天等。)

3) 邊觀看動畫邊欣賞詩歌,跟着教師輕輕地朗誦。

重點提問:為什麼説花朵是彩色的春天呢?(以此類推)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將詩歌內容與生活聯繫起來進行回答。

(因為春天花朵都開放了)

教師提問:有些什麼顏色花朵開放了呢?

(我看到馬路上有金黃色的迎春花開放了;我看到了紅色和白色的山茶開放了;我看到粉紅色的櫻桃開放了等。)

師:原來春天五顏六色的花都開放了,所以花朵是彩色的春天。

重點提問:暖洋洋的春天是誰呢?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根據詩歌內容進行想象和回答。

(暖洋洋的春天就是太陽!)

小結:原來花朵是彩色的春天,蝴蝶是會飛的春天,小草是嫩嫩的春天,風兒是輕輕吹的春天,太陽是暖洋洋的春天。

三、學習詩歌,併為詩歌搭配動作

1、師:請幼兒再次跟着動畫朗誦詩歌,併為詩歌搭配上動作。

2、仿編詩歌

放音樂,每個幼兒都帶上動物頭飾,在教室裏自由表演找朋友,幼兒自由練習仿編,教師巡迴傾聽指導。鼓勵幼兒大膽仿編,用好聽的聲音朗誦給周圍的同伴聽。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泥巴9

我是文明小顧客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購物,學習怎樣當個文明的小顧客。

2、知道文明的行為會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方便;

3、養成有序等待,文明購物的習慣。

教學準備:

購物袋一個;區域角“嘟嘟超市”;三份標記圖(拿籃子、購物、收銀)

 教學過程:

一、聯繫幼兒已有的超市購物經驗,談話導入

1、引導幼兒回憶購物過程。

師:“大家一定都去過超市,那你是跟誰去的?去幹什麼?”(和奶奶去買菜;和好朋友去買飲料;和媽媽去買洗髮水)

師:“超市裏有哪些東西賣?”(餅乾;水;肉;飛機模型;牙膏……)

師:“你知道怎麼買東西嗎?”(拿錢買;把東西放到購物車裏;要選的……)

2、交代遊戲的場景和具體規則

師:“今天天氣真好,大家的心情也不錯。那邊新開了一家嘟嘟超市,我們到裏面去逛逛,每個人學着買一樣東西,老師來幫你結賬。”

 二、嘗試第一次集體購物,發現問題,探索解決方法。

1、幼兒自由進入超市進行選購,教師適時指導。

師:“先買完的小朋友做到座位上告訴你的好朋友你剛才買了什麼?為什麼要買那樣東西?”

2、師幼共同討論第一次購物的情況,發現問題並共同制定規則。

(1)制定拿購物籃的規則

師:“剛才你們是怎樣買東西的,先要幹什麼?”(拿購物籃)

“應該怎麼拿購物籃?”(排隊)

“那剛才你們排隊了嗎?”

“不排隊會怎麼樣?”(摔跤;大家搶;鬧哄哄)

“是啊,要一個一個,按順序拿。”教師邊説邊拿出排隊的標記圖。

(2)制定取放商品的規則

師:“拿好購物籃,就可以去——”

“那你們第一次是怎麼購物的?”

“購物時要注意什麼呢?”“(別把東西摔破了;先看再拿;要小心;玻璃的東西不要碰……)

教師總結:“選購物品時要輕拿輕放,不需要的物品要放回原處。”

邊説邊出示購物標記。

(3)制定付款時的規則

師:“我們挑選完了商品要幹什麼?”(給錢,付款)

“大家一起去嗎?”(不是,也要排隊)

教師總結:“購物結束,付款也需要排隊。”

邊説邊出示排隊標記。

3、將共同商量出的規則標記送到相應的位置,加深印象。

師:“現在我們把這幾個標記圖放到超市裏,提醒每個進超市的顧客都遵守規則,做到文明購物。”

“看看,這個標記圖,貼在哪個地方合適?”(放在超市門口,提醒大家要排隊拿購物籃;貼在貨架上;放到收銀台旁邊)

 三、在總結的基礎上再次購物,通過兩次購物對比鞏固文明行為。

教師總結:“通過親身體驗和討論,我們知道了文明購物的重要。文明購物會給自己和別人都帶來方便,讓購物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我們去快樂購物吧,這次我們還是每人選一樣商品。”

師:“剛才收完款後,營業員説了什麼?”(你們真是一羣文明的小顧客)

“她為什麼這樣誇你們?”(第一次我們亂哄哄,我們把商品碰倒了,我們擠了,我們不拿購物籃;第二次我們排隊了……)

四、分享所購物品,遷移文明經驗。

師:“看看我們的購物袋裏有什麼?吃的,玩的,都有,收穫真大。最重要的是我們還學會了怎麼當個文明小顧客。為了獎勵自己,我們來分享剛才買的物品,一起吃一吃,玩一玩。”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泥巴10

一、活動目標:

1、讓孩子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發展幼兒的動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2、樂意表現自己,共享自己的和別人的快樂,學着去發現問題。

二、設計思路:

在一次遠足活動中,我們的孩子法現,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很多的拆遷房正在興建,引起了孩子們的很大興趣,開始討論起來,“哇,這麼高的樓怎麼建造呀?”“看!看!有大吊車。”“這是在造什麼樓呀?”“不知道,是給人住的房子吧?”“可能使幼兒園”。“會不會是超市呀?”………。看來孩子對我們周圍的環境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於是,我們順着孩子們的興趣、愛好開展了“我居住的地方”的主題活動,從而在這一主題背景下我們設計了符合孩子年齡特點、需要、能力的個別化活動。

三、活動導入:

這幾天,我們馬路旁邊的高樓大廈可真是越來越多,可是,我們的朋友在建造高樓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我想把樓房造越高,就越容易倒塌呢?今天我們在和好朋友一起建造房子的時候,動動小腦筋,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我這裏還有一件高興的事情要告訴大家,今天小動物要搬新家了。瞧!這就是動物新村,可是粗心的建築師們在建造房子的時候忘了在每一扇門的上面寫上門牌號碼,這下,小動物們可遇到麻煩了,我家到底住在幾層樓呢?朋友們,你們願意來幫幫小動物,讓他們在自己的新家裏過上一個快樂的新年嗎? 好,讓我們行動起來。

四、活動區設置:

1、漂亮屋

材料投放:(1)自制的各種娃娃及打扮娃娃所需的各種材料。

(2)各種各樣的頭飾、木梳、洗髮水等

2、巧手屋:

材料投放:(1)廢舊的各種盒子、綠色手工、固體膠、剪刀等

(2)各種顏色鮮豔的絲襪花瓣、鐵絲、花芯、線、泥工盒等。

3、創意屋:

材料投放:(1)各種廢舊盒子及各種輔助材料

4、音樂屋:

材料投放:(1)各種小動物所居住的樓房一幢(利用地面)。

(2)不同類型的節奏卡片及各種打擊樂器等

5、智慧屋

材料投放:(1)各種建築物的圖片及字卡;各種家用電器的圖片及字卡等。

(2)講述故事“三隻小豬”、“小動物過冬”所需的操作材料。

6、聰明屋

材料投放:(1)動物新房三幢(利用主題牆);背面標有門牌號碼的立體小動物若干。

(2)門牌號碼拼圖若干及記錄卡等

7、休閒屋

材料投放:(1)自制有關周圍生活的棋一副、飛行棋、五子棋等

(2)撲克牌兩副

(3)各種有關建築物的迷宮圖若干

五、活動評價:

師:我們的動物寶寶真開心,終於有了自己的新家了,瞧!小松鼠真在開心的笑呢,是誰幫小松鼠找到新家的?

幼:是方傑和俞偉傑

師:方傑,你是怎麼幫小松鼠找到新家的?

幼:我是一間一間數了之後就把小松鼠送回家的(幼兒進行演示)

師:你們的本領真大,小動物們謝謝你們。

師:呀,是誰把我們的新馬路打扮得這麼漂亮的?

幼:是我們。

師:季宇陽你來説説看,你們是怎麼來打扮這條新馬路的?

幼:我們在馬路旁邊找了好多好多的高樓大廈,這是看病的醫院,這是生小孩的醫院。

師:哦,這兩幢房子上都有一個醫院的標誌,那麼,這些是什麼房子呀?

(幼兒發現還有的.房子上沒有標記)12中班區域活動《我居住的地方》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泥巴11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學會較為連貫、完整地講述故事主要內容,感知癢癢樹從快樂到難受再到快樂的過程。

2、懂得愛護和保護樹木,萌發愛心和同情心。

活動重點:

在理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能較為連貫、完整地講述故事主要內容,感知癢癢樹從快樂到難受再到快樂的過程。

活動難點:

感知癢癢樹從快樂到難受再到快樂的過程,並想辦法幫助癢癢樹。

活動準備:

材料配套:教育掛圖《領域活動、語言、癢癢樹》。

活動過程:

1、提問引題。

引導語:

(1)小朋友,你們知道哪些樹?

(2)你見過怕癢癢的樹嗎?

(3)下面我們來聽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癢癢樹》。一起看看這棵癢癢樹到底是什麼樣子,它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2、逐一出示教育掛圖《癢癢樹》,具體講述故事。

(1)出示教育掛圖①,講述故事的前兩段。

引導語:癢癢樹在平時被小朋友撓了以後會怎麼樣?癢癢樹落淚的時候霞霞為什麼沒有笑呢?(在別人難過的時候笑是很不禮貌的。)小朋友猜一猜,癢癢樹為什麼會落淚呢?

引導語:小朋友猜得到底對不對呢?下面就聽老師繼續往下講。

(2)出示教育掛圖

②,繼續講述故事。

引導語:

①現在小朋友們知道癢癢樹為什麼掉眼淚了嗎?(被人劃傷了。)

②你受傷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感覺?(疼)

③癢癢樹疼得直掉眼淚,你有什麼好辦法幫助它嗎?(鼓勵幼兒講出各種療傷的方法。)

(3)出示教育掛圖③④,講述故事的結尾。

引導語:

①小朋友們是怎麼樣關心癢癢樹的?包紮後的癢癢樹怎麼樣了?

②以後我們要怎麼樣對待樹木呢?(要愛護、保護它們.)

3、引導幼兒結合教育掛圖較為連貫、完整地講述故事的主要內容。

4、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引導語:小朋友,你們覺得世界上真的有癢癢樹嗎?真的有,癢癢樹也叫紫薇樹,它的葉子是橢圓形的,它開出的花朵非常漂亮,有紅色的,粉色的,還是紫色的。你只要輕輕地碰碰它的樹皮,它的枝葉就會搖動起來,可有趣了。在全世界,我們國家的癢癢樹最多,希望小朋友們有機會去看一看,摸一摸。

5、開展音樂遊戲"撓癢癢"。

(1)引導語:小朋友們在平時開玩笑的時候喜歡撓別人的癢癢,下面我們就一邊跟着音樂念兒歌一邊做"撓癢癢"的遊戲。

(2)兒歌:找一個朋友撓一撓,找一個朋友撓一撓,撓哪裏?撓鼻子,撓臉蛋,撓脖子……

6、結束活動。

小結:今天聽了這個故事,希望小朋友們在公園看見小樹的時候能夠愛護它們,和小樹做好朋友,做個愛護花草樹木的好孩子。

活動延伸:

1、生活活動: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做個愛護花草樹木的好孩子。

2、家園共育:請家長帶幼兒到公園的時候引導幼兒愛護花草樹木。

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中生生互動體現不足。在以後的活動中應當積極創設能讓幼兒之間交流互動的情景和環節,如再開展此活動時就可製作幾組癢癢樹的道具、小朋友的頭飾,在活動中供幼兒扮演角色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體會角色的心理變化,加強語言交流練習,這樣幼兒就會在更加豐富有趣的遊戲情景中,更輕鬆地完成學習過程。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泥巴12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有很多幼兒家長會跟老師反應説自己的孩子比較貪吃,但是不喜歡刷牙,不知道如何保護牙齒,希望老師能幫忙教育一下。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説,自我控制力發展不完善,導致很多幼兒存在齲齒問題,因此幼兒園的牙齒健康教育很重要。此次教育活動的設計充分考慮了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通過採用故事,以小熊的故事使幼兒進入情境,讓小熊一角色貫穿課堂,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和注意力,讓幼兒充分認識到牙齒的重要性,從而學會保護牙齒,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瞭解牙齒結構、功能及生長特點。

2.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

3.從小培養愛刷牙、講衞生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

活動難點:瞭解牙齒結構、功能及生長特點。

活動準備:

關於保護牙齒的PPT、蘋果若干、餅乾若干、人手一把小牙刷和口杯。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謎語導入,引出牙齒課題:小小石頭硬又白,整整齊齊排兩排,天天早晚刷乾淨,結結實實不愛壞。

二、基本部分

(一)認識牙齒的結構、功能及生長特點。

1.觀察牙齒,數數有幾顆牙。

師:小朋友嘴巴里有幾顆牙齒呢?找到旁邊的小朋友組成一組,互相數數對方有多少顆牙齒?

教師小結:正常兒童嘴裏有20顆牙,成人是32顆。

2.仔細觀察對方牙齒的顏色、大小、形態。

師:再看看你好朋友的牙齒是什麼顏色的?每顆牙齒長得一樣嗎?

3.給牙齒起名字。小結:像小鏟子的牙叫門牙,像小尖刀細長形的叫犬牙(虎牙)共8顆,像一座座小山凹凸不平的叫臼牙(磨牙)。

4.介紹門牙、犬牙、臼牙吃食物時各有什麼作用。

師:我們吃東西的時候,每顆牙齒分工一樣嗎?

請幼兒吃一片蘋果,試一試不同牙齒的不同作用小結:門牙比其它牙齒薄,它們能夠切開和咬斷食物;犬牙比較尖、長,粗壯有力,能夠撕裂食物;臼牙又寬又厚,能夠磨碎食物。

(二)認識到齲齒的危害。

1.透過故事引出齲齒的危害。

師:有一隻小熊卻要去拔牙,這是為什麼呢?

2.找齲齒。

兩個小朋友互相觀察,看看對方是否有齲齒。

3.組織幼兒討論齲齒構成的原因。

(1)發給幼兒每人一塊餅乾品嚐,餅乾什麼滋味?

(2)回答問題:兩個小朋友互相觀察牙齒上有什麼?牙縫裏多了什麼?(粘在牙縫上的餅乾渣)

(3)講解食物殘渣中的糖在細菌作用下會分解成酸,酸會腐蝕牙齒變黑,成為齲齒。

(三)預防齲齒,保護牙齒,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

1.討論保護牙齒的方法。

師:我們平時要怎樣保護牙齒呢?

教師小結:我們就應少吃甜食,吃完東西記得漱口,把留在口腔、牙齒裏面的髒東西吐出來,還要記得早晚刷牙,保護牙齒,這樣我們的牙齒就能健健康康的,我們也能開開心心的生活。

2.請個別幼兒示範平時刷牙的方法。

3.教師講解正確的刷牙方法,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

三、結束活動

教師小結:正確的刷牙方法應當是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向上刷,咬合面來回刷,裏裏外外都要刷乾淨。

活動延伸:

與家長進行家園交流,督促幼兒每天堅持早晚刷牙,並將孩子刷牙的瞬間以照片或視頻的形式進行分享。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泥巴13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的動手操作,發現硬泥和軟泥、生泥和熟泥的不同特徵。

2、通過幼兒的探索與嘗試,能改變泥塊原有的特性,捏出自己喜歡的形象。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

活動準備:

生泥、熟泥、水、汽車、恐龍,水果等模型和圖片、火柴棍、高粱杆皮、玉米皮花生殼等輔助材料、小圍裙、小套袖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

師:“小朋友,今天呀,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幾件小禮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幼:想

師:出示泥做的各種水果,小朋友看,這些小禮物是什麼?它們是用什麼做成的?

幼:是用泥做成的

師:小朋友想不想試一試,用泥來做自己喜歡的東西?

幼:想

師:那在玩泥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

幼:不能把泥弄到衣服上

幼:戴上小圍裙和小套袖

二、幼兒自由選擇泥塊玩泥

1、鼓勵幼兒嘗試泥的玩法,引導幼兒探索最基本的玩法,團圓、搓條、壓扁。引導幼兒發現,在玩泥的過程中會出現什麼問題?

觀察要點:

a、幼兒在玩泥過程中,玩了一會兒後泥會變硬,幼兒是否尋找解決的辦法

b、在發現自己捏的作品有裂口時,幼兒是否會選擇其他的泥塊

組織幼兒討論,泥變硬以後,你是怎麼做的?為什麼有的小朋友捏的作品有裂口?你捏的作品出現裂口後,你是怎麼做的?把自己好的經驗告訴其他小朋友。

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幼兒總結出,泥變硬後,蘸上點水,泥就會變軟。捏的作品出現裂口,可以選擇摔熟的泥,這樣,捏出來的東西就不會有裂口。

2、鼓勵幼兒繼續玩泥,在學習泥工的基本技法後,鼓勵幼兒有所創新,能根據老師提供的模型和圖片來捏自己喜歡的形象

觀察要點:

a、看幼兒是否有創新的玩法,出現問題後,幼兒是怎樣解決的

b、在玩泥過程中缺少什麼時,是否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利用上投放的輔助材料組織幼兒討論,剛才你是怎麼玩泥的?製作過程中,出現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的?

三、成功的快樂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説説自己捏的是什麼,怎麼捏的,向其他小朋友介紹經驗。

2、音樂聲中,幼兒互相欣賞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自評:

本節活動,根據我們農村的特點,我選擇了農村的自然材料――泥巴,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能快樂盡情地玩耍和探索,在動手操作中,發現了硬泥、軟泥、生泥、熟泥的不同特徵。遇到困難能自己尋找解決的辦法。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泥巴14

一、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合拍地做出“螃蟹跳舞、吐泡泡、撓癢癢”動作。

2、在音樂變化的時候,能根據教師的體態語或語言提示做出與音樂相匹配的動作。

3、在做螃蟹橫行、躲藏動作時不影響同伴。

二、活動準備:

1、剪輯音樂,加入捉螃蟹的音樂。

2、自制一張螃蟹網。螃蟹一隻。

三、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學習a段音樂的動作。

(1)師:小朋友,你們見過螃蟹嗎?螃蟹的腳是怎麼動的呢?(請幾位幼兒用手做動作)

(3)引導幼兒用腳自由練習

(4)集體練習用手腳跳螃蟹舞(a段音樂第一遍)

(5)用優美的動作再跳一遍(a段音樂第二遍)

2、創編、學習b段音樂的動作。

(1)教師:小朋友知道螃蟹生活在哪裏嗎?它最喜歡幹什麼?

(2)請個別幼兒示範螃蟹走路、吹泡泡的動作。

(3)集體練習螃蟹吹泡泡、走路的動作(b段音樂第一遍)

(4)提醒幼兒找空地方再做一遍(b段音樂第二遍)

3、創編、學習c段音樂的動作。

(1)教師出示螃蟹給老師撓癢癢。

(2)引導幼兒從不同方位創編多種撓癢癢動作。

(3)集體學習螃蟹撓癢癢動作。(c段音樂第一遍)

(4)提醒幼兒把動作做得整齊好看一些。(c段音樂第二遍)

4、聽音樂完整地練習動作。

(1)教師:剛才,我們學了螃蟹的好多動作,下面我們一起來跳個螃蟹舞吧。(完整音樂第一遍)。

(2)再次聽音樂跳螃蟹舞(完整音樂第二遍)。

5、傾聽並感受尾聲音樂。

(1)教師:聽,是誰來了?他來做什麼呢?(尾聲音樂第一遍)

(2)出示魚網,交代遊戲規則,提醒幼兒仔細聽好音樂,師幼玩捉螃蟹遊戲(尾聲音樂第二遍)

6、散點站位,聽音樂完整做動作。

(1)請一位幼兒做捉螃蟹的人,聽音樂完整做動作,再玩一次遊戲。

(完整音樂一遍)

分析:最後的捉螃蟹遊戲主要是引導幼兒能仔細傾聽音樂,根據音樂的不同和變化做出相應的動作,注意在做躲藏動作時不影響同伴,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幼兒互相合作、互相謙讓的精神

教案簡析:

本次活動的音樂選自美國的兒童舞曲以及《水族館》片段,這段音樂分為abc三段,a段音樂是學習螃蟹跳舞,b段音樂是學習螃蟹吹泡泡、走路的動作,c段音樂是創編撓癢癢的動作。由於螃蟹是小朋友很熟悉而且比較感興趣的一種動物,所以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來創編螃蟹的各種動作。

所以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在:

1)隨音樂合拍地做出“螃蟹跳舞、吐泡泡、撓癢癢”動作。

2)在音樂變化的時候,能根據教師的體態語或語言提示做出與音樂相匹配的動作。

3)在做螃蟹橫行、躲藏動作時不影響同伴。

在整個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的積極性較高,他們能大膽響亮地回答問題,把螃蟹跳舞、吐泡泡、撓癢癢的動作表現得優美、到位,完全沉浸在整個音樂活動中。

另外,我們也想通過讓幼兒學習互相吐泡泡、撓癢癢的動作,使孩子互相幫助、互相合作的能力得到提高,這一點小朋友在活動中也很好地體現出來了。

在教學活動的組織方面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望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泥巴15

一、體鍛活動:

《綱要》指出:運動強調培養幼兒對運動的興趣,在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積累運動的經驗,在尊重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並有一定的平衡能力。

我班幼兒對平衡活動很感興趣,幾次活動下來,發現幼兒之間還存在着較大的差異,本次活動,教師提供了多種層次的平衡練習,讓每位幼兒在活動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生活

活動:

生活活動貫穿於幼兒的一日活動中的每個環節,幼兒在成人的指導下,有獨立的自我服務的意識,能力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天氣漸漸轉熱,讓孩子學會自己喝水,保持身體的健康尤其重要,是孩子日常活動中所必需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學習活動:

“我長大了”這節活動,主要源於與幼兒的一次户外遠足活動,那次活動,我和孩子們一起來到了和平公園,公園裏的一排排欄杆引起了周逸傑小朋友的注意,他好奇地問到:上次我和阿姨來和平公園玩時,欄杆比我高,怎麼今天我比欄杆高了,為什麼?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有的説:那是因為你長高了呀!有的説:欄杆變矮了……孩子們對長大了這個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這一前提下,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活動的內容對幼兒而言有一定的熟悉度,是孩子每天都能看到和接觸到的,非常貼近幼兒的生活,使得全體幼兒都能積極參與,為幼兒提供了表現的平台,目的在於通過活動,幼兒能瞭解自己長大了,更加懂事了,願意用語言大膽表達長大了和小時侯的種種不同表現,從而進一步體驗到成長的快樂。本次活動分為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出示“小不點”,引起興趣,用提問的方式引出話題,即“天天”長大了的現象。

第二環節:幼兒運用自己帶來的物品,通過自己的介紹,向小朋友證明自己的確是長大了。

第三環節:分享幼兒長大的樂趣,用歌聲表達自己內心的喜悦。

美術表現

活動:可愛的海豚:

3—4歲的孩子美術心理基礎處在象徵期階段,圓式期階段,他們運用圖象最多的是圓,喜歡用圓表線一些事物。小班的孩子對事物的理解認識也是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別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性活動尤為感興趣;對工具的擺弄和材料的體驗樂趣關心與動作之中。我們班的孩子在前一週去了和平公園看了海豚表演,感到海豚很有趣、可愛、聰明。有的孩子在自由遊戲時帶來了海豚的玩具、小書、vcd片、還有的孩子喜歡錶現,他們紛紛訴説着海豚的故事。孩子們有了表現海豚的願望了,我們已經進行了第一次的嘗試,發現有很多的孩子把海豚的身體繪畫成胖胖的圓圓的了,就象小鳥,象小魚。孩子在草地上玩耍,我突然觀察到樹葉的形狀就象海豚的身體,這一發現和觀察讓我感到驚喜,“請樹葉寶寶用替代的方式來幫助我們的孩子完成表現作品!”

藉助樹葉的形象、替代的方法是新的嘗試,也是我們本園美術符號教學的一個新的探索和嘗試。通過孩子比較出海豚和樹葉的相同,再讓孩子學會用其它物體來替代,關鍵是學習沿着物體的外線繪畫的方法和技能,用長圓的形狀組合表現海豚的基本特徵,發展了孩子手的控制能力和手、眼的協調能力,積累了表現作品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