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爭吵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W

一、教材分析

爭吵教案

這篇講讀課文主要講的是我的筆記本被克萊諦弄髒了,我認為他是故意的,也把他的本子弄髒了。雖然我很後悔這樣做,但我沒有勇氣向他承認錯誤。放學後,克萊諦卻主動要求與我重歸於好,我受到了教育。

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可以分為四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我在外邊等你)講我和克萊諦吵加的原因

第二段(從我覺得很不安到我一句也沒有聽進去)講我後悔和克萊諦吵架。

第三段(從終於捱到了放學到高高興興地分手了)講我和克萊諦重歸於好。

第四段(最後一個自然段)講父親對我的教育。

二、素質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

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

能力目標

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知識目標

學習生字詞,練習用緣故誠心誠意造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重點

聯繫課文內容體會最後一段中父親説的話的含義。

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教學難點

理解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五、寫作方法

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進行描寫

六、教學建議

1.這篇講讀課文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髒而發生爭吵這件事,具體講了我所受到的教育。教學時,可先檢查預習,瞭解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情況,再佈置學生按照思考練習1進一步閲讀,理解課文內容,理清順序。在此基礎上練習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2.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分析我和克萊諦吵架後的矛盾心情,使學生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從中受到教育。

3.這篇課文反映的是學生生活。要通過朗讀,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從中受到的啟發。

七、教學準備

資料:亞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作家,課文選自他的日記體小説《愛的教育》(一譯《心》),描寫的是學生生活,帶有傷感情調。其他作品有《工人女教師》和《公共馬車》,描寫的是城市工人生活。

教具:和課文內容相關的幻燈片,小黑板。

八、教學課時

三課時

九、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板書:爭吵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過渡:本文寫誰和誰爭吵?為什麼要爭吵?兩人各自的表現怎樣?結果又怎樣呢?

2.學生自學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圍繞文中預習題)

(1)課文寫誰和誰因為什麼事爭吵?

(2)兩人各自的表現怎樣?

(3)結果又怎樣呢?

(4)課文內容與課題有什麼關係?(內容圍繞課題爭吵來寫的)

(三)教學生字詞

1.讀準字音(嫉不要讀成j@、哼的音節寫法h8ng,縫字的兩讀音f6ng、f8ng。)

2.認清字形

(匠字的筆是一

匠,哼字不要寫啍、注意竟與競的區別,御不要寫成御。)

3.理解詞義

嫉妒:因別人比自己好而憎恨。

後悔:懊惱過去做得不對。

緣故:因由、因為。

原諒:諒解、寬容。

悲哀:傷心、哀痛。

防禦:防備、戒備。

畢竟:究竟、到底。

誠心誠意:真心實意,沒有一絲虛偽。

4.試用誠心誠意、緣故造句

(四)再讀課文,指導分段

1.老師提示:本文寫了我和克萊諦因為筆記本而發生了爭吵。雖然我很後悔,但沒有勇氣向他承認錯誤。放學後,克萊諦卻主動要求與我重歸於好,我受到了教育,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結果給課文分段。

2.學生默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3.分組討論:分段的結果。

4.每組選派代表敍述分段的結果,並概括段意。

5.教師引導學生正確分段。

(五)分組朗讀課文,要求讀準音,讀的`通順

第二課時

(一)講讀第一段

指名朗讀第一段。

1.概括本段主要內容。

2.我和克萊諦因為什麼事而爭吵?

(吵架的原因是克菜諦把我的筆記本弄髒了,我也弄髒了他的本子。)

3.克萊諦把我的弄髒後,是怎麼做的?

(他只是微笑着説:我不是故意的。)

4.我為什麼想報復克萊諦?

(我心想:哼,得了獎,有什麼了不起!於是我想報復他。)

5.我想報復克萊諦的想法,可以看出我怎樣?

(表面上好像不是因為他得了獎,我嫉妒他:事實上,我把他本子弄髒的真正原因就是因為嫉妒他得了獎。課文開始表現了我不想承認自己有嫉妒心理。)

6.當我故意把克萊諦的本子弄髒後,他是怎樣表現的?為什麼會這樣?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

(他的表現是臉紅了,舉起手又縮回去。臉紅説明他生氣。舉起手又縮回去,説明克萊諦不想把事情鬧大,老師知道後,我會受到批評。從這裏可以看出他能夠寬容待人。)

過渡:我看了克萊諦的表現後,心裏會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呢?下面我們來學課文第二段。

(二)講讀第二段

指名朗讀,注意要計出我的矛盾心理。

1.請學生畫出描寫我矛盾心理的句子。(1、2、3句啊,要是我沒有罵他我覺得太丟臉。)

2.作者用很大筆墨來描寫我矛盾心理,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使讀者感到課文寫得真實具體,而且使讀者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從中受到教育。

(1)我覺得很不安,氣也全消了我很後悔不該那樣做為什麼會這樣呢?

(克萊諦是個好人父親又是那麼喜歡他的種種情形來。)

(2)我認識到了自己做錯了,可為什麼不能向克萊諦道歉,説明什麼?

(説明我沒有勇氣面對錯誤,承認錯誤)

3.在課堂上克萊諦對我是什麼反應?又是怎樣説的?

(克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裏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我在外邊等着你!

(1)克萊諦的眼裏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這是為什麼?

(克萊諦並沒有記恨我,而是對我的所作所為覺得不可理解)

(2)克萊諦為什麼兩次説我在外邊等着你!

(克萊諦兩次説這句話,是想讓我上課的時候不要想這件事了,放學後再向我解釋清楚。)

4.我聽到克萊諦兩次説到我在外邊等着你!我每次都是怎樣領會的?

(第一次聽到他説這句話時,我感到不安、覺得後悔;第二次我雖然認識到自己錯了心裏想的仍是防禦,並沒有想到放學後主動向他認錯。)

過渡:我在課堂上對克萊諦的態度和做法,克萊諦將會採取怎樣的方式對待他,事情的結果會怎樣;我們緊接着學習第三段。

(三)學習第三段

指名分角色朗讀(要讀出克萊諦的真摯感情,讀出我的高興之情。)

1.作者為什麼用終於捱到了放學?説明什麼?

(終於、挨説明我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我想的只是防禦。)

2.當我向克萊諦舉起尺子時,克萊諦是怎樣做的?

(克萊諦微笑着用手撥開尺子,温和地對我説: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

3.通過克萊諦對我的態度,可以看出克萊諦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哪些詞可以體現出來?

(説明克萊諦寬容、友愛待人,通過微笑温和兩詞體現出來)

4.我為什麼兩次説再也不了?

(是因為自己內心激動,我被克萊諦的寬容、友愛精神所感動,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四)學習第三段

1.我回家後,向父親説了這件事後,父親是怎麼説的?

(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更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尺子!)

2.為什麼父親從我手裏奪過尺子,折兩段,向牆角扔去。

(希望我告別過去,能向克萊諦一樣友好待人,開始新的生活。)

3.你對父親所説的這些話是怎樣理解的?

(一個人不但要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且還要敢於承認錯誤,求得別人的諒解,不能錯上加錯,不友好待人。)

4.齊讀最後一段話,進一步體會爸爸所説的深刻含義

(五)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找學生複述課文、複習舊知

1.讓學生理清文章順序,説出文章的主要脈絡。

2.找學生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並試着説出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結合每段段意)

(二)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在文章上有什麼可借鑑之處

1.記敍一件事情要按事情的發生、發展、結果、理清順序。

2.注重描寫人物的心理變化,從而突出文章中心。

(三)本文中心思想怎樣概括

(本文通過我和克萊諦爭吵之後,兩人之間的表現,讚揚了克萊諦寬容、友愛的良好品質。

(四)學生練説

讓學生回憶自己與同學之間有哪些團結友愛的事情,想好後指名口頭練説,培養學生團結友愛、寬容待人的良好品質。

(五)請選擇反映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一件事或一個片段進行練筆。

(要求:按一定的順序,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注重描寫人物的心理變化)

(六)小結本文內容

Tags:爭吵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