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82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教案

第一節 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課時擺設:4課時

教學目的:

1.舉例説出區域的特徵

2.以兩個區域為例,比力闡發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3.以某個區域為例,比力闡發區域差別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

教學重點:

1.比力闡發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2.闡發區域差別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

教學難點:

1.區域的特徵

2.以兩個區域為例,比力闡發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教具籌辦:有關掛圖等、自制圖表等

教學方法:比力法、案例闡發法、圖示法等

教學歷程:

一、區域1.概念:

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元,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區分清楚出來的。

2.特徵:(1)區域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徵:

差別的區域,自然環境有差異,人的總稱活動也有差異。同一區域,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相對一致,如濕潤區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環境對人的總稱活動的影響隨着其他條件的變化而差別。

(2)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和界限。

①有的區域的界限是明確的,如行政區;②有的區域的界限具有過渡性質,如干濕地區。

(3)既是上一級區域的組成部分,又可進一步區分清楚為下一級區域。

如,東北平原既是東北地區的一部分,又可區分清楚為三江平原、鬆嫩平原、遼河平原等。

3.區分清楚:由於目的差別,所用的指標和方法差別,人們區分清楚出的區域類型也差別。

二、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每個區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環境條件,並對區域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思考 1.導致長江三角形洲地和鬆嫩平原年平均氣温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點撥:從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長江三角形洲地和鬆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佈各呈現什麼規律?形成這種分佈規律的主要原因分別是什麼?

點撥:長江三角形洲地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國降水量的自然現象一致,原因從該地地形為平原,降水主要來自東南季風等方面闡發;鬆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於受東面有長白山的阻擋,降水較少,基本呈現從東向西遞降的規律。

3.長江三角形洲地和鬆嫩平原河網疏密程度的差異,對農業生產會產生哪些影響?

點撥:長江三角形洲地地區因河網密佈,湖泊眾多,耕地多為水地,較為分散。鬆嫩平原地區河網疏密程度小,導致耕地多為旱地,集中連片。

底下以長江三角形洲地和鬆嫩平原的比力,説明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長江三角形洲地 鬆嫩平原 共性 ①都是平原地區,②都位於我國東部季風區,雨熱同期 地理環境差異 地理位置 位於北緯30°附近,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中部,長江入海口 北緯43°~48°,地處我國東北地區的中部。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夏日高温多雨 温帶季風氣候區,大陸性稍強;東面有長白山的阻擋,降水較少;温暖季節及生長期都較短。 土地條件 ①栽培水稻的土壤為主

②耕地多為水地

③土地較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 ①黑土分佈廣泛

②多為旱地

③集中連片

④人均耕地面積多。 礦產資源條件 礦產資源窘蹙 有較豐富的石油等礦產 人的總稱活動差異 農業 耕耘方式 水地耕耘業 旱地耕耘業 主要糧

食作物 主要種植水稻,此外還有油菜、棉花等作物 主要種植玉米、春小麥、大豆等作物, 作物熟制 一年兩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備註 水產業較為發達 鬆嫩平原的西部相宜發展畜牧業 其他生產活動 工業 我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①輕工業:依託本地發達農業基礎發展②重工業:從國內外運入礦產資源發展 利用本地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周圍地區的煤、鐵等資源發展重化工業,成為我國的重化工業基地。 商業 我國沿海航線的中樞,長江入海門户,對內外聯繫利便,商業貿易發達 活動 1.差別區域,由於地理環境的差異,建築物呈現出諸多差別。不僅傳統民居如此,而且現代城市的住宅樓也如此。

(1)底下面所開列出的是我國南北方傳統民居的差異,闡發形成這些個差異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比南邊強;

——北方民居的牆體嚴實厚重,南邊民居的牆體輕薄;

——從北到南,民居的屋頂坡度逐漸增大,檐子逐漸加寬,房屋進深和高度逐漸加大。

⑵底下面所開列出的是我國南北方城市住宅摟的差異,闡發導致這些個差異的自然原因:

——如果不考慮地價、建築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積的住房,北方的建築成本比南邊高;

——建一樣高度的多幢樓房,北方樓房的南北間距比南邊大。

點撥:本活動要求學生了解由於地理環境的差異造成南北方建築物獨特的地方的差別,並由此認識地理環境差異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1)比力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長,南邊的夏日濕熱而漫長。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陽光照和熱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比南邊強。北方民居的牆體嚴實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暖禦寒;南邊民居的牆體輕薄,利於在夏日通風透氣。從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漸增大,民居的屋頂坡度也逐漸增大(利於排水);隨着對保暖要求的降低和對通風納涼要求的提高,

民居的屋檐逐漸加寬,房屋進深和高度逐漸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樓建設要考慮冬季室內取和緩牆體保暖,所以建築成本較高,樓房間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陽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陽高度自北向南逐漸增大,為保證樓房底層正午有陽光照射的樓房間距自北向南逐漸減小。

三、區域差別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

1.區域地理環境對人的總稱活動的影響的一般獨特的地方:

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着社會形態、經濟、技術等因素的改變而改變。

2.典型可作例子的事——長江中下流平原地區

⑴該區地理環境:

①由長江中下流沿岸若干平原組成②平原上河道、湖泊和沼澤分佈較廣

③地勢平坦,土質黏重。

⑵差別時期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

①一些本來制約區域發展的地理因素得到降服,甚至成為促進區域發展的有利因素。(因為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強。) 開發時期 地理環境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 原因闡發 早期 稠密的水系成為人們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令人們開墾困難。耕耘農業發展緩慢 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 中後期 ①稠密的水系為擴大交通聯繫提供了天然水道;②多水而質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為耕耘業的限制條件,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的發展 ①船作為交通工具被廣泛施用②農業生產用具的革新和生產技術的改良 ⑵長江中下流平原糧食生產地位的變化 總體地位 發展區位條件闡發 農業社會形態 我國糧食的主要產地和主要的桑蠶和棉花生產基地。 ①水稻具有單元面積產量較高的優勢;②人口稠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使長江中下流平原的水稻種植業可以精耕細作 工業社會形態 全國“糧倉”的地位和全國棉花生產中的地位下降 ①人均耕地面積遠低於全國平均程度;②稠密的水網,耕地被分割不利於機械化的推廣,糧食商品率較低。 閲讀 通過這個材料,使學生了解如下問題:

區域發展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初期階段、成長階段和後期階段。 概念 形成 資源狀況 人地瓜葛 初期階段 區域早期發育階段 由個別的或幾個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吸引某產業或企業,形成個別經濟增長點或個別城鎮。 資源對生產來説是充足的,環境也沒有受到明顯粉碎。 基本協調 成長階段 區域的中期發展和成熟階段 初始階段的個別經濟增長點或個別城鎮向周邊不斷擴展,形成由點到面的發展局面。 區域內的資源不斷消耗,環境也受到了明顯的粉碎。 已顯現出不協調 後期階段 區域整體發展呈現萎縮階段 區域整體發展呈現萎縮狀態,區域最先存在的優勢已險些喪失殆盡 本地區資源的耗竭 矛盾加重 課堂小結:略

板書設計

第一節 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一、區域

1.概念:

2.特徵:

(1)區域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徵:

(2)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和界限。

(3)既是上一級區域的組成部分,又可進一步區分清楚為下一級區域。

3.區分清楚:

二、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三、區域差別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

1.區域地理環境對人的總稱活動的影響的一般獨特的地方:

2.典型可作例子的事——長江中下流平原地區

⑴該區地理環境:

⑵差別時期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

【課後作業】

P4活動

2.暑假,張明所在的學校籌辦社團一部分學生從學校所在地哈爾濱出發,按如下設計的路線去考查、體驗認識

生活:

哈爾濱一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錫林郭勒牧區一山西太原附近地區一江蘇南部平原地區一江西井岡山地區一雲南西雙版納地區。

試根據上面所説的的路線及到達的考查點,查閲有關資料,討論沿途及各考查點所能觀察到的自然和人類社會形態文化景觀,闡發導致各地自然和人類社會形態文化景觀差異的原因。

第二節 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課時擺設:2課時

教學目的:

1.瞭解遙控、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的原理,以及數字地球的含義。

2.舉例説明遙控、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1.遙控、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的原理,以及數字地球的含義

2.遙控、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教具籌辦:有關掛圖等、自制圖表等

教學方法:比力法、圖示闡發法、圖示法等

教學歷程:

第一課時

一、地理信息技術

1.概念:

指獲取、管理、闡發和應用地理空間信息的現代技術的總稱,主要包括遙控(RS)、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等。

2.應用——廣泛

廣泛應用於區域地理環境研究,在資源調查、環境監測、自然災患防禦監測、國土資源管理、國土開發規劃等許多領域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如:可以摹擬特定區域的自然歷程,預測、預告區域內可能發生的災患或環境變化。

GPS汽車導航、空間信息網站、城市多媒體地理信息系統等。

二、遙控(RS)

1.概念:

是人們在航空器(如飛機、高空氣球)或航天器(如人造衞星)上利用一定的技術裝備,對地表物體舉行遠距離的感知。

2.遙控的裝配

⑴傳感器——遙控的要害裝配

作用:傳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體反射或輻射的電磁波信息,並以圖象膠片或數據磁帶記錄下來,傳送到地面接收站(圖1.4)

⑵組成(瞭解)

遙控平台、傳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處置懲罰系統等

3.遙控技術的主要環節和功能 遙控技術主要環節 目標物 傳感器 遙控地面系統 結果 遙控功能 接受物體和環境的電磁波輻射 收集、傳輸信息 接收信息,處置懲罰、闡發信息 專業圖件或統計數字 案例介紹:

1998年洞庭湖及荊江地區飛機、衞星遙控影像對洪水監測

1998年夏秋,長江流域發生了罕見的大洪水,中科院遙控所等科研部門,利用飛機遙控監測和衞星遙控監測技術,對洞庭湖及荊江地區洪災環境舉行監測,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了較全面的`資料,給抗洪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為奪取抗洪鬥爭立了大功。

課本圖1.5(左圖)是飛機遙控影像,在陰雨天氣的環境下,通過微波遙控,透過層雲層雨陰隔而得到的圖象,地物仍具很高的分辨率,經過計算機處置懲罰後,課本圖1.6(左圖)更是清楚地顯示了洪水的淹沒環境。課本圖1.5(右圖)是衞星遙控影像,一樣經過計算機處置懲罰後,課本圖1.6(右圖)能清楚地顯示當時該地區淹沒地區的分佈。通過差別時間,差別遙控平台得到的影像,再經過計算機處置懲罰技術,我們就能快捷、準確地統計出洪水的淹沒環境。

可見,遙控技術具有很多的優點。

4.遙控的優越性(此部分可以請學生思考討論總結完成。)

①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質量,節省人力、財力,提高效率。 ②遙控信息作為重要的信息源,為區域地理環境研究從定性到定量、從靜態到動態、從歷程到模式的轉化和發展,提供了條件。

區域地理環境研究的前提是獲取地理信息。例如,將屢次或逐月、逐年的遙控影像圖疊加,就可反應城市的擴張、海岸的侵蝕、湖泊的消長,等等。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遙控廣泛應用於資源凋查、環境監測、自然災患防禦監測等領域。

遙控技術的應用規模很廣。除了以上介紹的森林火災、洪水監測外,還廣泛應用於農業、地質、海洋研究、環境監測等許多方面。而且我國的遙控技術也已經活着界上具領先地位。

5.遙控技術的應用

閲讀

通過這個材料,使學生了解如下問題:

遙控在農業方面的應用

1.遙控在農業方面的應用主要包括上地資源調查、土地利用近況調查、病蟲害和農業生態環境調查及監測,以及農作物長勢監測和估產等方面。

2.遙控在土地資源與土壤調查中應用廣泛。

3.作物估產是體現遙控在農業方面綜合應用的最好例證。

思考

1.從監測的規模、速率,人力和財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遙控具有哪些獨特的地方?

點撥: 規模更廣、速率更快、需要人力更少、財力投入少。

2.有人説:遙控是人的視力的延長。你贊成這種看法嗎?

點撥:贊成。可以從遙控的定義闡發。從某種意義上説,人們“看”的歷程就是在遙控,眼睛至關於傳感器。

課堂小結:

遙控技術是國土整治和區域發展研究中應用較廣的技術手段之一,我國在這個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國的大多土地已經獲得了大比例尺的航空影像資料,成功發射了回收式國土資源衞星,自行研製發射了“風雲”衞星。遙控技術為我國自然資源開發與利用提供了大量的有效的資料,在我國農業估產、災患監測、礦產勘察、土地利用、環境管理與城鄉規劃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板書設計

第二節 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一、地理信息技術

1.概念:

2.應用——廣泛

二、遙控(RS)技術極其應用

1.概念:

2.遙控的裝配

⑴傳感器——遙控的要害裝配

⑵組成(瞭解)

遙控平台、傳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處置懲罰系統等

3.遙控技術的主要環節和功能

4.遙控的優越性

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質量,節省人力、財力,提高效率。

5.遙控技術的應用

第二課時

三、全球定位系統(GPS)

1.概念:

利用衞星,在全球規模內適時舉行導航、定位的系統,稱為全球定位系統,簡稱GPS。

2.組成:

空間部分——GPS衞星星座(圖).7);

地面控制部分—一地面監控系統;

用户設備部分——GPS信號接收機。

3.獨特的地方

萬能性(陸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和及時性

4.應用

⑴為各類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維座標、速率和時間。

⑵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如:野外調查是區域地理環境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全球定位系統可以幫助野外考查人員確定考查點的地理位置(經度和緯度)、高程(海拔),從而可在野外調查中獲得更為精準的數據。

⑶ 在起居中應用——GPS導航

無論是在何時何地,只要擁有GPS信號接收機,就能懂得自己前進的標的目的和所處的天文座標。利用GPS為導航服務也成為—種新興的行業(圖1.8)。

GPS汽車導航(圖1.8)汽車導航裝配可顯示城市道路圖和該車的位置。駕駛員輔入出發點和目的地的地名然後從系統顯示的可行路線中選擇其中的一條。系統除動態顯示該車的位置》L還通過語音提示 引導駕駛員把車開到目的地。

衞星星座

GPS衞星星座由21顆工作衞星和3顆在軌備用衞星組成。它們均勻分佈在六個軌道最簡單的面內。全球任何地點在任何時刻地最簡單的面上空至少有四顆GPS衞星。

思考

在GPS汽車導航中,信息在汽車、衞星和服務中間之間是如何通報的?

點撥:汽車中的GPS用户設備接收了GPS衞星信息,解算出本車的位置、速率等信息,並通過無線電信號傳送至服務中間。服務中間再根據汽車所在的位置、及時通過語言提示為汽車導航。

閲讀

通過該材料大致瞭解我國的衞星導航定位系統

四、地理信息系統(GIS)

1.概念

專門處置懲罰地理空間數據的汁算機系統,稱為“地理信息系統”,簡稱“GIS”。 閲讀 通過這個材料,使學生了解如下問題:

2.地理信息系統的扼要程序

教師指圖講解,使學生對地理信息系統的歷程有一般性瞭解。

3.應用

應用的領域至關廣泛,凡是用到地圖或需要處置懲罰地理空間數據的領域都可用到。

⑴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地理信息系統可提供反應區域狀況的各種空間信息。通過對有關信息舉行闡發、加工,建立能反應區域內各種因素相互瓜葛,展現區域佈局、特徵和發展規律的模型。

⑵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所提供的查詢檢索、空間闡發等功能,還可對區域內自然資源和條件、區位和交通條件、人口和勞動力條件,以及經濟和社會形態條件舉行更精確的闡發、評價。

⑶在利用遙控、全球定位系統等提供的地理信息的基礎上,運用地理信息系統,可以對環境和自然災患舉行動態監測及評估預測。

⑷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已得到推廣。

思考

1.與地圖相比,地理信息系統具有哪些優點?

點撥:優點很多,如地理信息系統的信息具有多維的特徵;地理信息的時序性十分明顯;時效性好;更新快等等。

2.有人説:地理信息系統是地圖的延長。你如何理解?

點撥:從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多維的地圖等方面思考。

五、地理信息技術與數字地球

1.“3S”的瓜葛

⑴聯繫:

既互為自力發展又相互促進。

⑵區別

①遙控主要用於地理信息數據的獲取;

②全球定位系統主要用於地理信息的空間定位;

③地理信息系統主要用來又對地理信息數據舉行管理、查詢、更新、空間闡發和應用評價。

2.數字地球

(1)概念

指數字化的地球,即把整個地球信息舉行數字化後,由計算機網絡來管理的技術系統。

(2)原理和應用

數字地球是將差別空間、時間的自然、人類社會形態文化的大量信息,按天文座標,從區域到全球舉行整合,並舉行立體的,動態的顯示,能為複雜的生產、研究活動提供實驗條件和測試基地。

活動

1.圖1.5和田1.6顯示的對洪水患害的監測和統計除運用了遙控技術外,還運用了哪種地理信息技術?這兩種地理信息技術在這次洪災監測和統計中具有如何的相互瓜葛?

點撥:在圖1.5和圖1.6所示的洪水監測和統計中,除運用了遙控技術外,還運用了地理信息系統,遙控提供了信息源(信息蒐集),地理信息系統對信息舉行加工(闡發、統計)。

2.城市110指揮中間在接到報警德律風后,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指揮警車到達失事地點。為提高出警效率,許多城市配備了巡誓車。應用地理信息技術可大大提高出誓效率(圖1.11)。

(1)110指揮中間要隨時掌握每輛巡警車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種地理信息技術?

點撥: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統

⑵110指揮中間要確定哪一輛巡警車離失事地點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種地理信息技術?

點撥: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統

(3)110指揮中間要判定最近的警車至失事地點的道路是不是暢通,還需要利用哪些技術?如果存在嚴重交通堵塞,110指揮中間又該怎麼辦?

點撥:還要用到攝像和視頻傳輸技術。如果存在嚴重交通堵塞,需要另外找較近的且有條件較快趕到失事地點的巡警車(需要綜合運用上面所説的技術)。

(4)假如你是110指揮中間的調度員,描述在接到報警德律風到指揮警車前往失事地點的工作程序。

點撥:接警→確認失事地點的位置→(在顯示各巡警車的地理信息系統中)瞭解其周圍巡警車的位置→闡發確定最近(或能最快到達)的巡警車→通知該巡警車。

(5)由此例推想,地理信息技術還可以應用於城市管理的哪些部門中?

點撥:城市交通社團和管理、商業社團和管理、城市規劃、衞生救生、物流等部門,都可利用地理信息技術。

【課堂小結】

現代地理學中,3S技術學科的發展與應用,日益成為地理學前沿科學研究的重要領域,併成為地理學服務於社會形態生產的主要途徑,現在3S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社會形態的各個領域。它們三者既有分工又有聯繫。遙控技術主要用於地理信息數據的獲取,全球定位系統主要用於地理信息的空間定位,地理信息系統主要用來對地理信息數據的管理、更新、闡發等。其中,遙控技術為地理信息系統提供信息數據,加快了地理信息數據庫系統的更新,保證了地理信息系統的時效性,全球定位系統為遙控信息數據地面定位目標選擇、野外驗證、圖象分類等提供了須要的數據信息,為更好地利用遙控技術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支持。三者的瓜葛可用以下簡圖暗示:

板書設計

第二節 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三、全球定位系統(GPS)

1.概念:

2.組成:

3.獨特的地方

萬能性(陸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和及時性

4.應用

⑴為各類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維座標、速率和時間。

⑵在起居中應用——GPS導航

衞星星座

四、地理信息系統(GIS)

1.概念

2.地理信息系統的扼要程序

3.應用

五、地理信息技術與數字地球

1.“3S”的瓜葛 2.數字地球

很抱歉,因為您在網易相冊發佈了違規信息,賬號被屏蔽。被屏蔽期間他人無法拜候您的相冊。

去幫助中間,瞭解如何重新恢復服務。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重要知識點:

1、區域

概念: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區域既是上一級區域的組成部分,又可進一步劃分為下一級區域。

區域的特徵:層次性;差異性;整體性;可變性 (有的地方提出排他性)

2、長江三角洲和鬆嫩平原的異同

相同:都是平原地區,並都位於我國的東部季風區

不同:①地理位置差異:長江三角洲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中部,長江的入海口;鬆嫩平原在我國東北地區的中部

②氣候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温多雨,雨熱同期;鬆嫩平原在温帶季風氣候區,大陸性稍強,降水較少,温暖季節短,生長期較短,水熱條件的組合不如長。

③土地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以水稻土為主,耕地多為水田,較為分散,人均耕地面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鬆嫩平原黑土分佈廣泛,耕地多為旱地,集中連片,人均耕地面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④礦產資源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礦產資源貧乏,鬆嫩平原有較豐富的石油等礦產。

3、地理環境對農業和商業的影響:

(1).比較長江三角洲與鬆嫩平原的地理環境差異及對農業發展的影響 。

長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熱條件基礎上,發展水田耕作業,一年兩熟至三熟; 鬆嫩平原受水熱條件的限制,發展旱地耕作業,一年一熟。

長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較廣,水產業較為發達;鬆嫩平原西部降水較少,草原分佈較廣,適宜發展畜牧業。

(2).地理環境對區域工業發展影響顯著:

長江三角洲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環境是:位於我國沿海航線的中樞,長江入海的門户,對內外聯繫方便;依託當地發達的農業基礎發展輕工業,從國內外運入礦產資源發展重工業,成為我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鬆嫩平原成為我國的重化工業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環境是: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周圍地區的煤、鐵等資源 。

4、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

早期:長河流、湖泊和沼澤分佈較廣,地勢平坦,土質黏重。受地理環境的限制,耕作農業發展緩慢。

農業社會時期 :

①船作為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長稠密的水系為擴大交通聯繫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隨着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生產技術的改良,長多水而質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為耕作業的限制條件,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的發展。

③隨着我國曆史上人口從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規模的遷移,長人口越來越稠密。

④優越的氣候條件還使得長成為我國主要的桑蠶和棉花生產基地。

農業社會後期:

①工商業的發展使長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積減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於機械化的推廣,糧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長作為全國“糧倉”的地位已逐漸讓位於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在全國棉花生產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華北平原。

5、遙感(RS)

主要是獲取信息,對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的感知。視力的延伸

工作過程:物體輻射和反無線電磁波→收集→傳輸→信息處理 信息分析→專業圖件統計數字

目標物→ 傳感器 → 遙感地面系統 → 成果

特點和優點:可以首先從面上的區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後有重點地選擇若干點、線進行野外驗證和檢查。不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質量,而且節省人力、財力,提高效率。

6、全球定位系統(GPS)

主要功能是定位,在全球範圍內實時進行導航、定位的系統。如,可以精確定位某地理事物的三維座標(經度,緯度和海拔),還可為飛機、船舶、汽車導航。

由三大部分組成:空間部分—GPS衞星星座(共24顆,其中21顆工作衞星,3 顆備用衞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用户設備部分—GPS信號接收機

特點:全能性(陸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實時性

7、地理信息系統(GIS)

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用於所有用到地圖或需要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領域。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應用。

優點: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強大;③動態監測(GIS與RS相結合)

8、地理信息技術與數字地球

數字地球是指數字化的地球,即把整個地球信息進行數字化後,由計算機網絡來管理的技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