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4W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1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和教師的引導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2、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活動準備:芝麻糖、調羹、鏡子、杯子、水、臉盆等。

活動流程:請客吃芝麻糖、送禮物照鏡子、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教師總結、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嘗試漱口、讓老師看看誰的牙齒最乾淨

重點難點:讓幼兒掌握正確漱口的方法

活動過程:

1、請客吃芝麻糖:過新年的時候,我買了許多好吃的東西,今天請你們吃好嗎?(幼兒品嚐芝麻糖)

2、送禮物,照鏡子:我還準備了小禮物送給你們,你們看看是什麼?(鏡子)今天我們來照照嘴巴里面有什麼?(牙齒)牙齒是什麼顏色的?(引導幼兒發現牙齒上的黑芝麻)黑芝麻爬到牙齒上去了,牙齒變髒了,你有什麼辦法把黑芝麻從牙齒上趕走呢?

3、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

4、教師總結:牙齒髒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裏沒有牙刷,就讓我們來漱口吧。

5、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請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集體聽口令做動作。

6、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臉盆裏。

7、讓客人老師看看誰的牙齒最乾淨。

“三浴”小熊嬉球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玩球活動,逐步提高幼兒控球能力,使幼兒動作協調、靈敏。

2、培養幼兒對緞煉的興趣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二、設計思路

根據《規程》中要充分利用日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有計劃地鍛鍊幼兒肌體,增強身體的適應和抵抗能力的精神,我們開展了“三浴”鍛鍊,在“三浴”鍛鍊中我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遊戲的形式,引導幼兒主動活動,讓幼兒在玩中鍛鍊身體。

根據幼兒發展水平的不同,在鍛鍊活動的設計中,力求因材施教。分層指導。本次活動中,設置不同的場景,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提供的材料;在集體活動中根據幼兒不同發展水平進行分隊練習。調整控制活動量,在活動過程中根據幼兒出現情況分批脱衣服等等,使每個孩子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重點與難點

在不同的場景中,鼓勵幼兒玩出多種方法,從而提高幼兒的控球能力。

四、材料和環境創設

1、幼兒已掌握了在平地上滾球的技能,創設障礙滾球的環境。

2、花球若干、小樹、小橋等。

五、活動過程

a、陽光、空氣浴準備活動——自由分散玩球及創設場景滾球(活動量:小—活動量:中)

集體活動——放鬆活動(活動量:大—活動量:中)

(一)準備活動:

兒歌操:幼兒邊念兒歌,邊做操。要求動作有力,精神飽滿。

(二)自由分散活動:

1、幼兒在場地中自由玩球

(1)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有多種玩法;

(2)對不同層次幼兒進行指導(保育、鍛鍊)。

2、幼兒在創設場景中自由玩球:

(1)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場景玩球;

(2)調節幼兒活動量,提醒幫助幼兒擦汗。

(三)集體活動:

幼兒每人一球,與教師一起玩碰球等遊戲,進行滾球練習。對體質不同的幼兒,控制不同的活動量。

(四)放鬆活動:

“爬山”:聽信號進行前進,後退的練習。b、水浴涼水一微温水一涼水一擦身

(一)幼兒披好衣服,跟老師小跑進衝淋室。

(二)在涼水—微温水—涼水中交替身體的上肢—下肢—背—各部位,然後用毛巾依次擦身。

(三)穿好衣服回教室稍作休息、喝水。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2

活動目標

1、瞭解養成刷牙習慣的重要性。

2、嘗試使用正確的方法刷牙。

3、感受做牙齒好主人的快樂。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瞭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重難點

1、知道刷牙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

2、學習使用正確方法刷牙。

活動準備

1、幼兒對黑牙和白牙有一定的瞭解。

2、白牙和黑牙的手偶。

3、刷牙歌的音樂,音響。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白牙與黑牙》,引發幼兒興趣

老師兩隻手分別套着黑牙和白牙的手偶,當白牙和黑牙配合講述《白牙與黑牙》的故事。

1、老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位新朋友。(出示手偶),你們認識他們嗎?

幼兒自由回答。

2、老師:有的小朋友認識,是白牙和黑牙兄弟。白牙和黑牙兄弟跟它們的主人發生了一些事情。我們一起來聽聽看發生了什麼事?( 老師講述故事 )

【小班的幼兒對故事很感興趣,通過故事導入,引發幼兒的好奇心】

二、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討論故事情節

瞭解養成刷牙習慣的重要性。

1、老師:故事講完了,你們喜歡白牙的主人還是黑牙的主人呢?

2、老師:你為什麼喜歡白牙(黑牙)的主人呢?

幼兒自由説出自己的想法。

老師小結:原來黑牙在很久之前也是白白的,可是它的主人沒有照顧好牙齒,就一天天的變黑了。

【幼兒對故事裏出現的主人公的是非對錯判斷會很敏感,很直接,教師針對幼兒這一年齡特點及時肯定、評價並總結幼兒的想法,增強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信】

3、由故事轉換到幼兒自身。

老師:請小朋友看看你們好朋友的牙齒是白白的,還是黑黑的?誰會是牙齒的好主人呢?

老師:牙齒黑了會怎麼樣呀?" (老師簡單説明牙齒變黑的原因)

【每個幼兒都希望自己是最好的,教師抓住幼兒的這一心理特點,通過牙齒"好主人"的挑選,讓幼兒明白刷牙的重要性】

4、老師小結:

要愛護好,保護好自己的牙齒,不要吃太多甜食、糖果,每次吃完飯後要記得漱口,別讓它生病了,變黑了。

三、講解怎樣保護牙齒,讓牙齒變得潔白漂亮

1、老師:你們平時有沒有刷牙呀?是什麼時候刷的呀?你是怎麼刷的?(幼兒舉手回答)

2、老師:牙齒對我們很重要,我們要用它來嚼碎硬的東西。如果沒有牙齒,就吃不了硬的東西了,而且説話、唱歌的時候,嘴巴會漏風,唱出的聲音很難聽!笑起來也不好看咯。那你們知道正確的刷牙方法嗎?

【通過講述,讓幼兒瞭解牙齒的重要性,為接下來介紹刷牙方法做鋪墊】

3、老師示範刷牙的動作(一顆一顆慢慢認真的刷,上上下下,裏裏外外都要刷乾淨!)。幼兒伸出食指手指當做牙刷,跟着老師做動作。

重複兩到三遍。

【4-5歲幼兒的想象力很豐富,喜歡玩假裝遊戲,拿一根木棍就能當馬騎,倒坐小椅子就在開汽車,由此即簡化了活動又能豐富幼兒想象力】

4、跟着音樂做遊戲。

老師:"讓我們跟着音樂一起來刷刷牙,清潔清潔我們的牙齒,讓我們的牙齒變的白白的,更健康,好不好?"

【音樂遊戲活動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情緒,讓幼兒更放鬆的融入遊戲,增加活動的樂趣】

活動結束

幼兒和老師一起隨音樂<<刷牙歌>>動起來!體會刷牙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老師:"孩子們,看看你們好朋友的牙齒刷乾淨了嗎?

活動延伸

1、在區域活動中"給動物餵食"後面添加"給動物刷牙"的區域活動,同時將刷牙步驟圖貼在旁邊,請小朋友給動物喂完食物之後,按照正確的方法給小動物刷牙。

2、和家長聯繫,要求家長監督幼兒刷牙,早晚各一次。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的方式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習得刷牙的重要性。我將活動的主要環節放在活動的重點"幫助幼兒瞭解刷牙的重要性,養成刷牙習慣"上,通過講故事,自由討論,發表自己見解的方式,幫助幼兒建立"刷牙很重要,不刷牙,牙齒會變黑"的意識。活動中,很多幼兒能夠理清故事的情節,紛紛表示喜歡白牙的主人,因為他把白牙照顧的很好,只有極少數的幼兒分不清,通過活動,也有了刷牙的意識。對於活動的難點"使用正確方法刷牙"的環節,由於時間倉促,事先沒有準備牙刷,只是以示範動作的方法教幼兒,很多孩子就顯得不知所措,以至在最後的音樂遊戲中,不能很好的跟着音樂做遊戲。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3

適合年齡:

5——6歲

活動目標:

1、培養身體的.協調性。引導幼兒體驗參加遊戲的快樂。

2、幫助幼兒學習探索用身體帶動某一物體,使物體動起來的方法。

活動重難點:

幼兒能夠通過側身滾動或手腳着地爬來帶動紙箱動起來。

活動準備:

廢舊大紙箱若干,有關交通工具圖片,及坦克圖片。

活動過程:

一、複習兒歌並表演《軲轆歌》

二、剛才表演是胳膊在軲轆軲轆轉,小朋友再找一找身上還有哪些地方可以軲轆軲轆轉動?“文章。出自快思老。師教。案網。"例,眼睛能軲轆軲轆轉,頭能軲轆軲轆轉動,膝蓋、腳。

三、出示圖片:

(1)老師今天帶來幾張圖片,看看它們什麼能軲轆軲轆轉?

(2)出示坦克圖片,他的什麼能軲轆轉動?鏈軌也叫履帶,鏈軌轉動起來坦克也就動起來了。

四、出示紙箱,讓幼兒自由探索,讓紙箱轉動起來。

師;出示紙箱,看他像不像坦克的鏈軌。好,現在小朋友來開坦克,看誰的坦克能動起來。及時表揚動腦筋想辦法的小朋友。

五、總結坦克動起來的方法,並讓孩子演示,以便幼兒模仿。

六、讓孩子試一試哪種方法坦克開得快。

七、遊戲《會動的坦克》,比一比看誰的坦克開得快。

八、結束,表揚紙箱動得快的小朋友。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4

活動準備:

1、每組一份洗手步驟圖,教師一份大的洗手步驟圖

2、一條髒毛巾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用遊戲的口吻引起幼兒學習洗手的願望老師:今天我聽到毛巾架上有哭的聲音,我走過去一看(舉起髒毛巾)這條毛巾對我説:"有一個小朋友手沒洗乾淨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髒了。"

提問:

1、誰在哭啊?

2、毛巾為什麼哭?

3、怎樣讓毛巾不哭?

二、基本部分:

1、孩子自由討論,教師小結點名主題《洗洗手》

2、請幼兒説説洗手的重要性,應該怎樣洗手,正確洗手的步驟。

師:既然洗手這麼重要,那我們應該怎樣洗手呢?剛剛上課之前我們已經洗過了,現在誰來説説你剛才是怎麼樣洗手的呢?

3、老師出示洗手步驟圖,老師帶領幼兒根據出示的步驟圖一起演習。

師:我這有一張洗手步驟圖,現在讓我們一起看一看你是這樣洗的嗎?。好了老師按照洗手步驟圖邊洗邊念兒歌洗一次。兒歌:洗手前先捲袖,再用清水濕濕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縫之間都搓到,嘩嘩流水衝一衝,我的小手洗乾淨。

4、幼兒先在坐位上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學念兒歌,老師邊檢查幼兒洗手方法是否正確,邊對個別幼兒進行輔導。

5、分組洗手比賽,教師為每組發打亂的洗手步驟圖,讓幼兒進行排序,鞏固洗手的步驟。師:既然我們已經會正確的洗手順序了,那現在我為你們每組都準備了一份打亂的洗手步驟圖,請你根據剛才洗手的經驗按順序排列好吧,這需要你們共同配合,看哪組排的最安靜、最快,最準確,好了,開始吧!

6、洗手時注意的問題。請幼兒討論後在個別回答。我的創新活動流程師:我們都已經會正確的洗手過程了,但是在洗手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你們知道嗎?現在請你們小聲的討論一下,然後在告訴我好嗎?別忘了討論完後就馬上坐好呦!

師:剛剛你們説的都很好,在幼兒園裏洗手時我們要注意排隊,不推、不擠。還不能玩水,不把水濺得到處都是,要節約用水,對嗎?

三、結束部分:小結。

師:好了,既然我們已經學會如何洗手,瞭解到洗手時應注意的事項,也知道洗手非常重要,那在今後我們就要按照今天我們説的去做,做一個講衞生的好孩子,好嗎?

小結及反思

本節課開始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熱情非常高,對毛巾為什麼哭很感興趣為本文的開始奠定了好的基礎。在分組洗手比賽中孩子們都很投入並能做到不戲水,不見同伴認真的把手洗乾淨。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覺得效果還行,比賽這一環節很好孩子們配合的默契,孩子不僅能正確洗手還知道了洗手的重要性和節約用水。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5

活動目標:

教育幼兒瞭解缺水的危害,知道要多喝水。

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活動準備:

幹了的水果娃娃、新鮮的水果(兩種水果的品種是一樣的)、乾落葉、濕落葉。

活動過程:

一、比較:

1、比較乾落葉與濕落葉的不同 。

2、比較幹水果娃娃與新鮮水果的不同。

二、討論:

同樣的東西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不同?

三、通過討論知道自己以後要多喝水:

1、落葉缺水了就幹了,水果缺水了就皺了、爛了,小朋友缺水了會怎麼樣?

2、為了不讓自己缺水我們以後應該怎麼做?

活動反思:

活動時我請幼兒通過摸、看、説,去感知乾落葉與濕落葉的不同、幹水果與新鮮水果的不同,討論時旭説:“乾落葉脆,手一捏就會碎,而濕落葉濕手捏時不會碎”,笑笑説:“乾落葉幹得裂了口子,濕落葉沒有”……心説“水果娃娃裏的桔子不能吃壞了,而(新鮮的桔子)另一個可以吃是好的”,瑄説“水果娃娃不好看了太醜,而另一個好看”……比較時我請幼兒學一學幹水果的樣子,小朋友不約而同的都把臉皺起來,在學新鮮水果時,大家都舒展小臉笑了起來。在充分感知了它們的不同後,我才把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告訴了幼兒,告訴幼兒乾落葉幹水果娃娃是因為缺水了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還滲透了秋天有的樹落葉就是大樹媽媽為了保存水份的簡單知識。在討論小朋友缺水會怎樣時,幼兒明白了自己缺水時會大便乾燥;嘴會裂口;尿會黃等,活動後我請幼兒喝水吃水果,結果幼兒都爭着喝兩杯水,吃水果時班上還剩了一個桔子,我把它分給大家吃時,連平時最不愛吃桔子的琪琪、笑笑都爭着吃。

活動後我把這個活動佈置到了牆面上,隨時教育強化幼兒要多喝水,同時調整自然角,把乾裂腐爛的水果及水果娃娃換掉,換上了新鮮的水果及水果娃娃。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6

活動目標:

1、練習拖拉着玩具四散走和跑,發展幼兒走和跑的能力。

2、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塑料小盒子若干,用線串成"一列貨車";"青草""蘿蔔""蘑菇""青菜"若干;"山洞"和獨木橋若干;椅子做的小兔家4個(椅子上分別貼着白。黑。黃。灰小兔畫)

活動過程:

1、教師啟發

教師:"我們都是小小送貨員,我們開着自己長長的貨車送貨去。嘀嘀,我們的貨車開動了。"幼兒聽音樂四散地開着"貨車"(拉着小盒子)在場地上走或者跑。

2、遊戲"小小送貨員"

教師講解:"小兔子來電話了,要我們送些吃的東西給他們。"屈;老師。教,案網出處"我們送貨員們可以在倉庫裏選它們喜歡的食物,給他們送去。送的時候不能撞到其他的貨車。"

3、遊戲結束

教師:"小小送貨員們,你們今天真好,送了許多東西給小兔子,每個小兔子都打電話來謝謝你們了。下面我們開着"貨車"回家吧(回教室)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積極性非常高,豐富了不少知識,同時也體驗了各行各業人們工作的辛苦,更加體諒他們,珍惜勞動者的成果。在活動中,從生活經驗入手,通過活動,讓孩子們更深層次地瞭解了不同工作者們對社會的貢獻,知道在生活中如何運用各種行業的資源。培養孩子尊重和熱愛成人的勞動。引導幼兒用感謝的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激發了幼兒尊重勞動者的美好情感及懂得愛惜勞動成果,並學會了與人互助、合作和分享,使遊戲的情節性和持久性明顯增強。整個教學過程都體現了教師是幼兒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7

活動目標:

1、通過理解故事,助教講解,瞭解洗手的重要性及洗手的正確方法。

2、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安靜,並以談話吸引幼兒興趣。

助教:小朋友們每天鍛鍊身體,所以大家都很強壯。可是有隻小花貓也會鍛鍊身體,可它還是生病了,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聽聽故事《小花貓生病了》。幼兒:好的。

(二)理解故事《小花貓生病了》。

助教:來請我們聰明的小朋友來講講,小花貓怎麼了啊?幼1:小花貓生病了。(表揚)助教:那麼它為什麼會生病呢?

幼2:小花貓不洗手就吃蘋果。(表揚)····

助教:我們小1班的小朋友真厲害,大家都知道小花貓生病的原因,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幫助它呢?

幼3:讓它吃東西前洗手。(表揚)

助教:好的,那接下來老師給你們講講洗手的方法。(根據幻燈片進行講解,記得多與學生互動)

(三)通過PPT,瞭解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洗手的方法。

助教:現在老師就給你們講講洗手的重要性。為什麼要洗手?幼1:手上有很多細菌。幼2:手上有髒東西。

助教:哇~我們的小朋友真厲害,大家給他鼓鼓掌。其他同學還有補充嗎?幼3:……

助教:看來小朋友們都很愛乾淨。可是大家知道要怎麼洗手嗎?老師先來問問大家你們是怎麼洗手的?

幼兒: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助教:今天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如何正確的洗手。請大家來看上面。

洗手歌

手心相對搓一搓;手心手背搓一搓,

十指交叉搓一搓;拇指手中轉一轉;

指尖掌心劃一劃,最後別忘洗手腕。

(根據幻燈片進行講解,記得多與學生互動)

小結:

助教:今天我們一共學習什麼事啊?幼兒:正確洗手。(表揚)助教:大家都好厲害哦!阿姨給大家一個任務哦,回家把今天講的內容教給爸爸媽媽,讓爸爸媽媽也要愛乾淨和衞生哦!好不好啊?幼兒:好的。

助教:。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孩子們要記住,並回去告訴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等,讓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也要養成每天勤洗手。洗澡、勤換洗衣物的好習慣,用健康照耀我們的未來!小朋友們能做得到嗎?請大聲回答!幼兒:做得到!

助教:小朋友們真棒,阿姨很喜歡大家,謝謝大家!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8

設計意圖:

春天來了,池塘裏遊淶游去的小蝌蚪成了幼兒的最愛,他們關注着小蝌蚪的變化,伴隨着小蝌蚪的變化我給孩子們講述了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故事中小蝌蚪們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的動態變化使我想到,在體育活動《小蝌蚪找媽媽》中有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走的教學目標,原來的活動方法是先念一段兒歌然後向指定方向跑,教學中幼兒常出現機械應付的現象,易失去活動的耐心和興趣,我想如果我能用這個故事情節貫穿活動的始終,把故事作為一種隱蔽性的環境,掩蓋教學目標,那麼將會增加活動的樂趣,調動幼兒的活動的興趣,使孩子們積極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這樣既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又滿足了一定的活動量。

教學目標:

1、教幼兒練習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跑,鍛鍊幼兒腿部肌肉力量。

2、培養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3、願意參與體育遊戲,體驗在遊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5、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教學準備:

1、知識準備:熟悉《小蝌蚪找媽媽》,教師和幼兒扮小蝌蚪。

2、配班老師在場不同方位扮演(鴨、魚、龜、鵝、青蛙)媽媽。

3、幼兒胸飾(可正反翻轉)一面為小蝌蚪,一面為小青蛙。

4、音樂帶。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教師和幼兒在場地中間蹲下作睡覺狀)

(音樂聲中)春天來了,暖和的春風輕輕地吹着,陽光照着池塘裏的水,青蛙媽媽生的卵慢慢活動起來,變成了大腦袋,長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們在水中游來游去,十分快活。

教師和小朋友在描述中慢慢甦醒,隨音樂在水中自由自在游來游去,活動身體。

[評:教師以角色身份帶領着幼兒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動,做遊戲前的準備活動]

二、展開部分

1、老師:聽,什麼聲音?咦,小夥伴們,我們的媽媽在哪兒呢?讓我們一起去問鴨媽媽吧!

2、小蝌蚪們游到鴨媽媽那兒

小蝌蚪問:鴨媽媽,您好!您看見我們的媽媽了嗎?她在哪裏?

鴨媽媽答:看見過,你們的媽媽有兩隻大眼睛,嘴巴又寬又大。好孩子,去問魚媽媽吧!

3、小蝌蚪們游到魚媽媽那兒

小蝌蚪問:魚媽媽,您好!您看見我們的媽媽了嗎?她在哪裏?

魚媽媽答:看見過,你們的媽媽有四條腿。好孩子,你們到前面去問一下烏龜媽媽吧!

小蝌蚪:謝謝您,魚媽媽,再見!

4、小蝌蚪們游到烏龜媽媽那兒

小蝌蚪問:烏龜媽媽,您好!您看見我們的媽媽了嗎?她在哪裏?

烏龜媽媽答:看見過,你們的媽媽肚皮是白的。好孩子,你們到前面去問一下鵝媽媽吧!

小蝌蚪:謝謝您,烏龜媽媽,再見!

5、小蝌蚪們游到鵝媽媽那兒

小蝌蚪問:鵝媽媽,您好!您看見我們的媽媽了嗎?她在哪裏?

鵝媽媽答:看見過,你們的媽媽穿着綠衣裳,唱起歌來“呱、呱、呱”,走起路來一蹦一跳,好孩子,你們快去找她吧!

6、小蝌蚪繼續遊,青蛙媽媽來了。!小蝌蚪:啊!我們找到媽媽啦!

[評:小蝌蚪們高興地跟着媽媽游來游去,間或停下進行有禮貌的對話,有利於活動節奏的控制]

三、結束部分(小蝌蚪們翻出小青蛙胸飾)

1、(音樂歌曲小青蛙)小青蛙們高興地圍着媽媽跳舞,做各種親熱的動作,跟着媽媽一邊呱呱叫,跟着媽媽一邊學蛙跳。

[評:這裏表現小蝌蚪愛媽媽的情感同時又加大了幼兒腿步肌肉的活動強度]

2、青蛙媽媽:孩子們,田裏的害蟲可多了,練好本領跟媽媽一起去捉害蟲吧!

3、青蛙們捉到害蟲後,高興地和媽媽一起聽着音樂自由舞蹈。

[評:這裏的自由舞蹈即為一種放鬆運動]

教學反思:

小班幼兒的模仿性強,喜歡別人做什麼自己也跟着做什麼,適合開展集體性的遊戲,根據幼兒的這個特點教師也和幼兒一起扮演着同樣的角色,以角色的身份帶領幼兒活動,以角色的情緒影響着幼兒情緒,使幼兒自然而然的跟着活動,活動的情節性既主動的迎合幼兒又不失教學目標,活動中有一定的運動量,強度適合小班,整個活動中幼兒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情緒參與遊戲,遊戲中的音樂使得孩子們更加投入,也使遊戲增添了一份吸引力。遊戲中的對話既鍛鍊了幼兒的語言又培養了幼兒自覺使用禮貌語言的良好習慣。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9

結冰遊戲目標:

1、練習追逐跑,培養幼兒動作的敏捷性。

2、讓幼兒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

3、瞭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4、瞭解保持個人衞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遊戲準備:

活動場地遊戲玩法:

幼兒分散在場地上,自由做走、跑、跳及其他動作練習,並聽老師數1-10,當數到10的時候老師説:"結冰"。大;考吧.幼,師網出處全體幼兒就不動了(可以兩人或三人擁抱),老師説"冰化了"!幼兒散開繼續自由做動作,如此重複遊戲。

教學反思:

遊戲是最適宜於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遊戲,讓孩子在健康遊戲中得到更多的發展。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10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進入大班後,運動能力不斷增強,動作更趨靈活,但對身體關節的作用及保護方法瞭解很少,特別是冬天的活動中容易造成運動中關節拉傷、摔傷和碰傷。由此,通過有趣的關節遊戲,關節表演等內容,使幼兒知道關節對人體活動的作用,學會在運動中保護關節的方法。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身體中的常用關節。

2、情感目標:知道關節對人體活動有重要作用,懂得孝順父母,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技能目標:學會簡單的保護關節的方法。

4、知道檢查身體的重要性。

5、初步瞭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身體中的常用關節,學會簡單的保護關節的方法

活動準備

紙筒若干,機器人兩個,幼兒遊戲中玩耍需要的光碟,人體模型。

活動過程

基本環節:音樂:小毛驢進場

基本環節:一、(助教扮的機器人在門外敲門)很重的敲門聲,小朋友們上位,機器人進來。

(1)向小朋友們道歉;與小朋友們一起表演節目;

(2)引出機器人和我們的不同,

(3)請工程師把機器人改造得更靈活。

二、利用人體模型講解關節

(1)教師講解,讓小朋友找自己身上的關節

(2)請小朋友找老師身上的關節,找到的小朋友在關節處粘一個標記。

三、探討關節的作用。有了這些關節人體才能怎樣?沒有這些關節人體又會怎樣?引導幼兒結合生活體驗關節的重要作用。

(1)請小朋友一手按住下巴一手捂住額頭,知道關節的動與不動。

(2)請一個教師上來表演,閉合下巴關節,引出此關節可以説話吃東西。

(3)請幾個小朋友上來戴上紙筒吃蘋果,知道肘關節可以彎曲。

(4)請機器人和小朋友比賽運球引出關節可以讓我們更靈活。

通過以上表演總結我們人體如果沒有關節就不會説話,不會吃飯,行動起來就很不靈活方便,所以説關節對我們是很重要的,我們要保護好關節。

(5)保護我們的關節。關節對我們這麼有用,我們要保護好它們,不要讓關節拉傷或者扭傷了,不要推撞小夥伴,老師把小朋友玩耍的情況錄下來,看看誰沒有保護好他們的關節,並且請他們以後改正。

(6)改進了的機器人進場。啟發幼兒觀察現在機器人和剛才機器人的不同點,機器人邀請小朋友(自選紙筒套在身體的關節處)一起跳舞。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直觀的情景表演活動,幼兒興趣濃厚,師幼互動好,讓幼兒在遊戲中認識了不易理解的身體關節,而且學會了不但要保護自己的關節,還要向父母宣傳,保護關節,使幼兒在輕鬆、愉快、和諧的氛圍中,進行“玩中體驗,玩中交流,玩中探究”。激發和培養了幼兒對科學的興趣。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1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牙齒的作用,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2.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刷牙的習慣。

3.培養幼兒良好的刷牙習慣.

4.學習在集體活動中表達和傾聽同伴表達,初步形成樂意幫助他人的情感和意識。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6.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牙齒的作用。

2.學習正確的刷牙的方法。

3.培養幼兒從小保護牙齒的意識。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1.用紙盒做的(嘴裏有齲齒),糖果、餅乾等甜食若干。

2.小牙刷人手一把。毛絨玩具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好吃的大嘴怪

1.出示,引發幼兒學習興趣。

2.請幼兒自由給餵食。

二、的煩惱

1.引導幼兒分析突然牙痛的原因。

(幼兒自由表達牙疼的原因。)

2.請幼兒想辦法幫解決問題。

(幼兒自由表達,教師根據幼兒回答的內容及時進行歸納、小結。)

三、學本領

1.討論刷牙的方法。

(幼兒討論交流,邊聽邊做各種刷牙的動作。)

2.創編刷牙歌。

(師幼一起創編刷牙歌《大家來刷牙》:小牙刷,手中拿,我們大家來刷牙。上面上面刷刷刷,下面下面刷刷刷,裏面裏面刷刷刷,外面外面刷刷刷。這邊刷,那邊刷,刷呀刷,刷呀刷,最後喝口清清水。啊,牙齒好舒服呀!)

3.與一起邊唱兒歌邊做刷牙動作。

4.與再見。

四、幫小動物刷牙

複習鞏固《刷牙歌》。)

活動延伸:要求家長在家裏配合、鼓勵幼兒,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

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方案設計的教刷牙,雖然激發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樂於助人的情感,但我們嘗試一下就知道,在實際生活中幼兒給自己刷牙和給別人刷牙是有很大區別的。對於成人或者大點的孩子來説,這可能只是個簡單事情,但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説是很有難度的。我會在第二課時加強幼兒實際操作的過程。我在活動過程中用一首刷牙歌讓幼兒練習給自己刷牙,但活動結束後,我認為還可以把步驟細化些,比如,增加“幼兒自己模仿練習刷牙,教師指導”“幼兒互相觀看,糾正刷牙動作” 等內容,以幫助幼兒真正學會正確地給自己刷牙。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1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學習單手拍乒乓球的技能。

2、激發幼兒對乒乓球的興趣,體驗遊戲的快樂。

3、培養幼兒克服困難的品質。

活動準備:

巧虎頭飾、巧虎音樂磁帶、乒乓球、巧虎牌子、運動員進行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和幼兒踏步入場“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到巧虎樂園去玩啊?”“那好,讓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出發吧。”

2、跳“巧虎之歌”律動。教師戴上巧虎頭飾,帶上巧虎手偶“hi,大家好,我是巧虎,歡迎你們來到巧虎樂園,我們一起來唱唱跳跳吧。”幼兒跳舞4遍。

二、幼兒練習拍球

1、導入“小朋友跳得真好,拍手錶揚自己,巧虎聽説上個月你們幼兒舉行了親子運動會,聽説你們班有好多小朋友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還得了獎狀呢,你們開心嗎?""巧虎也為你們開心,巧虎今天有更開心的事情告訴你們呢,今天巧虎樂園也要舉行一次運動會,運動會項目是拍乒乓球,你們想參加嗎?但是要想參加比賽必須要先學會拍乒乓球,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吧。”

2、幼兒徒手拍球教師講述拍球的基本方法,幼兒集體練習徒手拍球。

請個別幼兒上來拍球,教師糾正幼兒的不良姿勢。

3、幼兒集體練習拍球。

三、遊戲《巧虎運動會》

1、聽運動員進行曲“運動員入場”

“運動會馬上要開始了,請小朋友趕快把乒乓球放好,過來排隊,好運動員入場。”

2、講解比賽規則:分六組進行,每一組6人,每一組結束後會有裁判頒發“拍球小能手”的獎牌。

3、幼兒參加比賽

4、教師總結比賽情況

5、聽《運動員進行曲》運動員退場。

活動反思: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孩子們的探索活動結束了,從他們意猶未盡的臉上可以看出,孩子們是玩得開心,學得快樂的。在探索過程中,我用交流會的形式,鼓勵孩子大膽地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較好地達到的預設的要求。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13

一、設計思路:

從小養成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對孩子一生的口腔衞生和個人生活習慣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和改變。小班大多孩子在家都有了早上刷牙的習慣,但對於晚上睡前刷牙以及正確的刷牙方法瞭解的並不多。於是,我在《小寶寶》主題下設計了本次活動,在富有情境的"牙刷一家"的故事中,讓孩子們感知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嘗試從上到下畫短線。

2、幫助幼兒感知正確的刷牙方法,培養幼兒良好的衞生習慣。

三、重難點:

從上到下畫短線。

四、活動準備:

牙刷、牙刷道具,黑色水彩筆人手一份,小牙刷人手一份。

五、活動過程:

1、遊戲導入——引發興趣,導入主題。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件東西,它就藏在這個箱子裏,誰摸一摸?關鍵關鍵提問:牙刷是什麼樣子的?牙刷是用來幹什麼的?我們都在什麼時候刷牙?

小結:我們每天早晨起牀後,晚上睡覺前都要用牙刷刷牙,把牙刷得乾乾淨淨,這樣,我們的小牙齒就不會長蛀蟲,就不會疼。

2、示範操作、添畫刷毛——初步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嘗試從上到下畫短線。

師:今天,有位客人來我們這兒做客了,我們一起歡迎它們吧。出示牙刷爸爸、牙刷媽媽:大家好,我是牙刷爸爸!大家好,我是牙刷媽媽!

關鍵提問:你們看牙刷爸爸和牙刷媽媽有什麼不同?牙刷媽媽為什麼哭呢?我們想個什麼辦法來幫助牙刷媽媽呢?

示範:小朋友認真看老師怎樣給牙刷媽媽畫上刷毛的。

示範講解畫法:筆寶寶握握緊,從上往下畫,一根挨一根。

引導語:小刷毛,排好隊。一根挨一根,排得真整齊。

3、幼兒操作

4、交流分享——幫助幼兒感知正確的刷牙方法,培養幼兒良好的衞生習慣。

師:小朋友,選一個你喜歡的牙刷,我們一起來刷刷牙吧!

教師引導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刷牙要上下刷,刷刷上面,刷刷下面,刷刷裏面,刷刷外面。上下左右,裏裏外外都刷到。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幼兒知道了刷牙的好處,掌握了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了保護牙齒的良好習慣,達到了本節課的活動目標。幼兒能參與活動興趣很重要,因此在這節課中我準備了許多教具來吸引孩子的眼球,讓幼兒在每個環節都有可嘗、可看、可動手的教具,孩子們在課堂中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也很活躍,來聽課的老師們評價不錯。但由於我們班多數孩子來自於農村,可能在家堅持刷牙的不多,因此在探究、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時,還有些孩子掌握不是很好,看來還需家園配合,讓家長在家指導孩子正確刷牙,並能堅持刷牙。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14

一、目標

1、鍛鍊幼兒的手腿腳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及肌肉的力量與關節的柔韌性。

2、發展幼兒的爬、跑、跳的能力。

二、準備

若干個廢牛奶盒、幾張課桌,塑料墊2個。場地佈置。

三、過程

1、老師帶幼兒一起做熱身運動,跳甩棒操。

2、教師通過談話激起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

師:小朋友,老師今天給幼兒園的小朋友買了許多牛奶,可是老師一個人把牛奶搬不回幼兒園,怎麼辦呢?

幼兒答:點名幼兒根據自己的思想表達發言。

3、遊戲規則及安全介紹。

師:好!今天老師就請小朋友幫我把牛奶運回幼兒園,真的是很感謝小朋友對老師的幫助。不過,小朋友去運牛奶的時侯要爬過山洞,跑過草地,走過山坡,跳下坡地回到幼兒園,這其中可是會遇到許多危險的喲,勇敢的小朋友們,你們該怎麼保護好自己呢?

師點名幼兒各自發言後,老師請一小朋友範做遊戲,老師引導:讓幼兒知道爬山洞時頭要注意低一點,不要碰頭;跑時要注意不要摔倒了;走的時侯要注意山之間的縫,要走穩;跳的時侯要注意看地上的墊子,要自己保護好自己。

4、教師引導幼兒遊戲。

師:哪些勇敢的能幹的小朋友願意來幫老師搬牛奶?他們做的好嗎?其它的小朋友可要看仔細了喲,下一次説不定老師就請你幫忙搬牛奶了哦。(教師指導幼兒學習玩遊戲;被請的幼兒自由玩遊戲;分組玩遊戲;比賽玩遊戲)。

5、教師小結

結束:今天小朋友都很熱心的幫助老師把牛奶搬回了我們的幼兒園,而且也很注意自己的安全,保護好自己不受傷,老師真的是非常感謝大家。老師也希望小朋友在平時的遊戲和玩耍中能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做大家都喜歡的小朋友。

6、課後延伸:

課後我將把牛奶盒放入區角遊戲中,讓孩子們自由玩耍,在玩中探索出更多的牛奶盒的玩法,讓孩子們的大腦得到充分的開發。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鬆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輕鬆獲得鍛鍊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15

活動目標

現在的孩子吃糖太多,牙齒早早的就壞掉了,通過這節活動,讓幼兒知道刷牙的好 處,會正確掌握刷牙的方法,養成保護牙齒的良好習慣,並能堅持早晚刷牙。

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我始終抱着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動畫是幼兒最感興趣的一種形式,所以我藉助多媒體設計了課件,在活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幼兒很感興趣。

活動準備

1、能圍繞彬彬牙齒上的黑洞洞進行討論,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2、知道保護牙齒,體驗健康的牙齒所帶來的好處。

重點:能圍繞彬彬牙齒上的黑洞洞進行討論,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難點:知道保護牙齒,體驗健康的牙齒所帶來的好處。

活動準備

1.故事 PPT

2.視頻《牙齒上的黑洞洞》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主題,並瞭解牙齒的作用

1、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請你猜猜看,她是誰呢?

謎面:(請小朋友猜謎)上下兩排兵,顆顆似玉米,食物一進來,磨得粉粉碎。

師:猜猜看會是誰呢? (牙齒)

出示 PPT 圖片,幼兒討論一下牙齒的作用?

小結:牙齒真有用,又白又堅硬,可以嚼爛食物,幫助消化。

二、引出故事《牙齒上的黑洞洞》,並進行討論。

1、出示圖片。彬彬捂着嘴巴哭的圖片。

提問:彬彬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幼兒能夠大膽討論、猜測)

2、出示視頻一,讓幼兒看看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1)彬彬的牙齒怎麼啦?

2)為什麼會有黑洞洞?是誰在作怪?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3)平時我們不刷牙誰最高興呢?(牙病菌) 小結:這種變壞變黑的牙齒叫齲齒。

三、通過實驗,探究齲齒的形成。

1、引導幼兒觀察、觸摸蛋殼,比較醋浸過和沒有浸過的蛋殼有什麼不同? 討論蛋殼為什麼會變軟變黑?

2、師:我們的牙齒像蛋殼一樣,吃了東西不刷牙漱口,食物殘渣在細菌作用下會分解成酸,酸會腐蝕牙齒變黑,而病菌從而產生或有蛀蟲,成為齲齒或者蛀牙。

師:彬彬有了蛀牙會怎麼辦呢?那你又會怎麼辦?(幼兒圍繞這個問題進行討論)

3、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彬彬是怎麼做的吧!

四、觀看視頻二,彬彬保護牙齒,並進行討論“保護牙齒”的方法。

1、彬彬是怎麼保護自己的牙齒的?

2、你的牙齒上有黑洞洞嗎?小朋友們可以互相看一看。

3、如果你有了黑洞洞你會怎麼辦?該怎麼保護牙齒,使他沒有黑洞洞? 幼兒討論:怎樣保護牙齒?

幼兒自由討論教師進行總結並出示 PPT

五、深入討論,全面護牙。

小朋友,你們覺得保護牙齒做到正確刷牙就夠了嗎?再想一想,保護牙齒, 還有哪些方面也要注意?

1、不能在睡前吃甜食。

2、不能亂咬硬物。

3、飯後漱口

4、早晚刷牙

5、如有牙病,一定要及時看醫生

6、保護牙齒,要多吃蔬菜、水果、營養豐富的食物。

7、乳牙鬆動或脱落時,不能用舌舔或吮。

8、不能咬手指、咬脣或咬舌。經常用舌舔或吮會影響恆牙的正常萌出, 或者長得不整齊。咬手指、咬脣或咬舌等會影響牙齒排列不整齊美觀,面部發育不對稱,從而會留下容貌上的終身遺憾。

六、師幼一起學一學如何正確刷牙

1、 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2、以音樂遊戲“刷牙歌”結尾

2、 完成幼兒用書《牙齒情況記錄》的內容

刷牙歌

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 ,小牙刷,手中拿,天天都要把牙刷; 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 ,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

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 ,裏裏外外都刷淨, 咀嚼面,來回刷,裏裏外外都要刷,

髒物細菌全除掉,口腔清潔防蛀牙保護牙齒人人誇呀人人誇 。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抓住了幼兒日常生活當中的健康問題,用課件小故事講解的方法充分的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通過課前的知識準備讓幼兒學會兒歌,運用兒歌內容創編成歌曲,讓幼兒能較快的學唱歌曲,也通過課件介紹牙齒的基本結構,讓幼兒能初步的瞭解乳牙和恆牙的不同,並運用教具增強了幼兒的自主性和操作性,使幼

兒很快的學會了兒歌,並在衞生習慣上有一個健康的認識。教育的延續性是本節教育活動真正的價值所在。讓孩子健康地生活,是每位家長的良好願望。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瞭解了蛀牙的危害,以及幾種預防蛀牙的方法。並且知道了要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