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郊遊》大班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01W

作為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郊遊》大班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郊遊》大班教案

《郊遊》大班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感受A段音樂的歡快B段音樂的優美,體驗共同演奏的樂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動作,以及演奏時樂器的配置方案。

3。討論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案,根據樂曲的變化設計配器方案,學習用不同的樂器來表達音樂的不同情緒,能夠用鈴鼓、碰鈴、圓舞板、雙響筒等樂器演奏歌曲。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會唱歌曲《郊遊》。

2。鈴鼓、碰鈴、圓舞板、雙響筒等樂器。

三、活動過程

1。複習歌曲,進一步感知歌曲結構的情緒。

(1)這首歌有幾段?哪幾段是一樣的?第一、第三段音樂聽起來怎麼樣?

(2)第二段音樂怎麼樣?

2。創編動作。

(1)在引導幼兒觀察操作卡片畫面進行講述後,鼓勵幼兒探索用什麼動作表示手拉手、很高興去郊遊的情景。

(2)鼓勵幼兒探索怎樣表演第二段音樂中表現的優美景色。

(3)老師根據幼兒想象的動作組合成歌表演,並進行集體練習。

3。討論配器方案,為歌曲伴奏。

(1)請幼兒思考用什麼樂器演奏音樂優美部分?

B段的比較抒情,可以延長的,適合用什麼樂器?

(2)請幼兒思考用什麼樂器演奏音樂大家歡快地去郊遊的部分?

提示幼兒A段腳步的適合用雙響筒

(3)請幼兒看老師指揮做現用樂器的模仿動作,用樂器看指揮演奏。

(4)請幼兒和小夥伴交換樂器看指揮演奏。

《郊遊》大班教案2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在理解圖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排列圖片。

2、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及排圖講述能力。

活動準備:

大圖片一套,幼兒用的小圖片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的注意

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想一想,排一排圖片,好嗎?

二、引導幼兒在理解1~5幅圖片意思的基礎上學習排圖

1。出示第一幅圖片,請幼兒説説圖片説的是什麼。

小結:一天,天氣非常晴朗,小鳥在嘰嘰喳喳地唱歌,小動物們高高興興地去郊遊。

2。引導幼兒理解2~5幅圖片的意思。

①它們在郊外是怎麼玩的?這兒有幾張沒按順序排列的圖片,誰能夠看懂?

②小貓在幹什麼?它是怎樣跳高的?(撐竿跳。)

③小狗在幹什麼?(學習詞語:豎蜻蜓。)

3。引導幼兒給圖片排序。

①現在請你們把紅色邊框的五張圖片拿出來排一排,然後連起來講一段故事。

②幼兒動手排圖片,教師巡迴指導。

③幼兒根據自己排列的圖片講述故事,教師排出相應的大圖片。

三、引導幼兒為故事的後部分排圖

1。小動物玩得正高興,突然發生了什麼事情?請你們拿出藍色邊框的三張圖片想一想、排一排。

2。幼兒排列圖片,教師巡迴指導。

3。個別幼兒排圖片,請其餘幼兒説説是否同意這樣排列。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及時作出正確引導。

4。這幾張圖片講了什麼?小刺蝟為什麼幫小動物們曬衣服?誰會用一段好聽的話來説?

5。教師小結。

6。現在圖片已經排好了,請你們把圖片上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附:小動物去郊遊

一天,天氣非常晴朗,小鳥在嘰嘰喳喳地唱歌,小動物們高高興興地去郊遊。

小刺蝟在地上打滾,小貓在撐竿跳,小狗在豎蜻蜓,小兔在跑步。

嘩啦啦,天下起了傾盆大雨,把小動物的衣服都淋濕了。

不一會兒,雨停了。小刺蝟説:“我來幫你們晾衣服吧!”它把小動物們的衣服都掛在自己身上。

衣服晾乾了,小動物們圍着小刺蝟説:“謝謝你,小刺蝟!”

《郊遊》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瞭解手拉手剪紙的特點,知道連續紋樣的基本知識。

2、嘗試用連續折剪方法表現相連的人物,並用已學過的各種線條和簡單的圖案進行裝飾。

3、體驗剪紙活動的樂趣以及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4、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5、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前期準備:已有剪單獨紋樣、對稱紋樣小朋友的經驗。

2、 物質準備:範例剪紙《手拉手的小朋友》2幅、春天背景KT板3張;《手拉手 去郊遊》教學ppt;剪刀、彩色長條紙、白紙等人手一份;膠水、抹布每組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創設春天情境,自由談話導入。

師:春天到了,天氣變暖和了,我們一起去看看春天的景色吧!你看到了什麼?

春天到了,花兒開了,草兒綠了,小動物也都醒來了!春天可真美!看!一羣小朋友去郊遊啦!

2、欣賞剪紙《手拉手的小朋友》,引導幼兒有目的觀察,發現手拉手剪紙的美。

師:這和我們以前剪紙的小朋友一樣嗎?哪裏不一樣?

小結手拉手剪紙特點:以一個單獨紋樣的圖案向左右重複排列。

欣賞連續紋樣剪紙作品,感受手拉手剪紙的美。

3、演示ppt1,設疑:怎樣剪出手拉手的小朋友?

師:想一想怎樣剪出手拉手的小朋友?用什麼摺疊方法呢?大家一起來試一試吧!

(1)幼兒相互討論,引導幼兒嘗試摺疊。(運用連續折剪的方法)

(2)幼兒自由探索操作,教師巡迴觀察、發現幼兒表現手拉手的方法。

4、演示ppt2,解決疑問。

(1)師:你們成功了嗎?誰願意把你的作品拿上來給大家看一看?

師:你成功了嗎?為什麼沒成功?誰知道原因?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的好方法?你是怎樣做的?

(2)演示ppt2,教師以小結方式解決難點。

小結:手拉手剪紙運用的是連續摺疊方法,在畫的時候,畫的圖案要到紙的兩邊邊緣,和左右兩邊拉拉手,這樣剪出來的圖案才能手拉手連在一起。

5、幼兒再次創作,教師巡迴指導:幼兒大膽探索,並與同伴交流,分享經驗。

6、師生共同佈置 " 大家去郊遊",體驗成功的喜悦。

引導幼兒用剪紙:手拉手的好朋友豐富春遊畫面。

教學反思

亮點:

1.教學過程清晰,老師教得輕鬆,幼兒學得開心,很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2.幼兒有很好的傾聽習慣和剪紙常規。

不足:

1.課堂氣氛平鋪直敍,缺乏高潮。

2.教師教給幼兒“二方連續”剪紙方法的同時,要求幼兒剪固定的圖形,約束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建議:

1.給幼兒提供的紙比例要得當,對摺四次後符合小人的比列。

2.教幼兒畫人物時,可以先把紙折分成相等的三分,分別畫人物的頭、身體和腿部。

3.老師示範畫時,強調手指部不能相連處可用紅筆標出以達到引起幼兒注意的目的。

4.幼兒在畫人物時只要做到手指處不相連,其他部位可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設計。

《郊遊》大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體驗歌曲表達的郊遊時快樂的心情。

2.在聽聽、説説、玩玩的過程中理解歌曲內容,逐步學唱歌曲。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4.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着音樂遊戲。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活動前幼兒有外出郊遊的經驗.

2. 物質準備:音樂《郊遊》、風景區圖片、圖譜、團旗若干等。

活動過程:

1.創設歌曲情景,導入活動。

師:“我們上杭可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去郊遊的,我們一起出發去看看吧”

2.幼兒在情景的提示下,熟悉歌曲。

(1)師:“看,我們來到了哪裏?”(紫金公園)(2)師:“公園裏有什麼?”(請個別幼兒回答)“走,我們繼續出發吧!”

評析:

活動開始以創設“去郊遊”遊戲情境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郊遊的過程中循環播放本次學習的歌曲,讓幼兒對歌曲的旋律有了反覆的熟知和感受的過程。同時,教師在郊遊中出示家鄉本地的旅遊景點和風景圖片,使活動更加的貼近幼兒生活實際。

3.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1)師幼學唱歌曲(2)完整唱一遍歌曲師:“那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完整的將這首歌再唱一遍吧。”

評析:

在學唱歌曲環節,教師打破以往出示圖譜一句一句教、幼兒一句一句跟唱的模式,而是通過到家鄉的各個風景區去“旅遊”的形式,輕鬆自然地讓幼兒將歌曲哼唱出來。同時教師能引導幼兒突破歌曲演唱的難點部分,拋出問題:“你覺得哪一句比較難唱,還唱不好”,充分的尊重幼兒,讓幼兒更加自主地學習演唱。

4.感受歌曲情感,讓幼兒自由表現。

(1)幼幼互動師:“我們除了可以用好聽得聲音來表現我們愉快的心情,還可以用什麼來表示我們的快樂呢?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説一説”(教師下去指導)(2)請個別幼兒表現評析:

活動中,教師不僅僅是引導幼兒唱,更注重引導幼兒感受音樂帶來的情感體驗,把郊遊當中喜悦、愉快的情緒帶入歌曲中,真正依據《指南》精神,不再重“技能訓練”,而是強調藝術教育的“感受與表現”。

5.遊戲《音樂動車》

(1)師:“除了上杭,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去郊遊,比較遠的地方有哪裏呢?”

(2)教師示範遊戲,第一遍遊戲。

(3)第二遍遊戲(4)第三遍遊戲6.在遊戲情境中自然結束。

評析:

活動把郊遊遊戲貫穿始終,在活動最後教師扮演動車長,以“點兵點將”的形式,邊唱邊邀請幼兒乘坐她的音樂動車去郊遊,同時要求唱得好的幼兒才能乘坐她的音樂動車,大大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與演唱的興趣,最後讓部分幼兒扮演動車長再次進行演唱與遊戲,將活動氛圍推向高潮。

活動反思:

創設郊遊遊戲情境,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孩子們所有的活動都依賴於興趣。”諸多幼兒教育實例證明。興趣是幼兒參與活動的原動力。因此在活動開展時,教師需用幼兒感興趣的學習方式導入新歌。此次活動導入環節教師以創設“去郊遊”遊戲情境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郊遊的過程中循環播放本次學習的歌曲,讓幼兒對歌曲的旋律有了反覆的熟知和感受的過程,使他們在輕鬆、愉快的音樂氛圍中感知、體驗音樂。

《郊遊》大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積極地參與活動,在遊戲中獲得愉快地情感體驗。

2、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能與同伴相互合作,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大膽地表演。

3、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4、培養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摺紙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錄音機、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提出與幼兒一起去郊遊,討論用什麼方式去公園,以孩子們的決定做隨意的動作進“公園”。

二、請幼兒與同樣商量合作表演公園裏的景物。

三、提出問題,並進行表演。

1、你們放過風箏嗎?都見過怎樣的風箏?(幼兒自由回答)

2、風箏是怎樣放的?(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

3、教師與幼兒一起合作放風箏。

4、教師與全體幼兒配合放風箏。

四、根據自己的經驗,通過想象表演發生各種情況的風箏。

提問:風箏在天空中飛,有時候會發生一些情況,都會發生什麼情況呢?(幼兒自由回答)

同時請幼兒與老師一起進行表演。鼓勵幼兒能大膽地上來,並能邀請自己的同伴共同合作。啟發幼兒想出不同的表演方式。(例如:掛在大樹上、纏繞等等,選擇一兩種為表演重點)

五、請聽課教師與幼兒互動,表演放風箏的遊戲。

延伸活動:

1、探討並表演另一些可能發生的情況,想出解決的方法。

2、小組合作來裝飾大風箏。

課後反思:

聽了張老師的活動,我深深感到她是一位創造型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關係融洽得就像一首音樂詩,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絲絲笑意,都給孩子們信心和勇氣,使音樂融入了幼兒的學習之中,開啟心智,抒發情感,激起想象,引導創新,使每一個孩子在活動中都能愉快而和諧地成長。現在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談談我的感受。

激勵幼兒主動自信地參與活動。

在音樂活動中首先要滿足幼兒自我表現的需要,可是以往的教育活動中,總有部分是“老演員”,有一部分是“觀眾”,那些有天賦的幼兒經常有機會參與活動,而那些發性格內向的幼兒膽小、自卑不願意參與活動。張老師為他們設計小步遞進的階梯,提出合適的要求,使教學個別化,使每個幼兒能按各自的步調向前發展,在“最近發展區內”獲得提高。如:一開始,她提出帶幼兒去郊遊,這一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孩子們便能很快地投入到活動中,老師再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讓幼兒回答,我們乘什麼交通工具去公園玩?孩子們便能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説,有的孩子説乘三輪車,有的孩子説乘公共汽車,有的孩子説騎自行車,孩子們説的各不一樣,老師請孩子們商量一下這麼多人一起去的話,用什麼交通工具,孩子們馬上説出了應該是乘公共汽車去。張教師説,那麼我來當司機,你們乘我的公共汽車一起去吧,孩子們便在輕鬆愉快的音樂聲中投入到活動中。在去公園的路上我們要過橋,要鑽山洞……孩子們便在張老師的引導下輕鬆自然地運用動作來表達遇到的各種情況。到了公園了,我們會看到什麼?孩子們擺出各種造型,來説一説在公園裏我們會看到什麼,孩子們便很自然地三三兩兩組合起來,擺出各種不同的造型——“小橋”“小活動,需要合作才能完成。張老師在活動中請幼兒兩人一組來表演放風箏的情景,把個體的創造和羣體的合作交往緊密地連成一個整體,既尊重幼兒個體發展,又注意羣體合作交往。通過合作表演,培養了幼兒分工合作的社會精神,幫助幼兒與人交往,學習“擺脱自我”,而從“他我”關係中獲得最初的人生經驗,使合作交往過程充滿和諧的樂趣,幼兒建立了自信,在羣體中相互適應、配合和協調,並學會被人接受自我,獲得成就感。

正如曹冰潔老師所説的:“音樂教育不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小歌唱家、小演奏家,而是要對孩子進行一定的教育,是為了培養人。用音樂教育來陶冶孩子的品格和品德,發展全心全意的音樂才能,培養其對音樂的興趣與愛好,有欣賞音樂的能力及藝術趣味,所以應着重在培養孩子感受和理解音樂,在全心全意力所能及的程度上用音樂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與體驗,而不應過分強調技巧訓練,追求龐大的演出場面和完滿折演出效果,享受音樂的美,通過自己的不斷地探索、嘗試、表現音樂,最終獲得全面發展。”而張老師的活動就是培養幼兒感受和理解音樂的活動,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很投入地參與活動,滿足幼兒自我表現需要,激發幼兒的創造能力和合作能力。

《郊遊》大班教案6

設計背景

孩子們由於受到年齡、生活經驗等方面的限制,特別是我們都是縣城周邊農村孩子多,缺乏各種必要的感性經驗,尚處於直覺形象階段的思維方式的侷限,使他們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維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複雜的音樂材料,對歌詞記憶也不能很快的理解記憶。以前我總是先教幼兒跟着我按節奏念幾遍歌詞,再分句教唱,但一節課下來,還是不能很熟悉的唱歌曲。所以我想:象圖譜這樣的視覺符號就起到了把音樂材料簡單化、形象化的作用,圖形譜的運用是一種視覺參與。,它不僅可以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內容和旋律風格,同時,又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與想象力等等,讓孩子主動愉快的學習,讓孩子們的音樂活動不再枯燥,也讓我上音樂課不再單調。我選歌曲《郊遊》,是因為旋律平易親切,朗朗上口,為小朋友所喜愛,歌曲描寫了小朋友結伴去郊遊的情景“白雲春風”、“青山綠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我們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遊”,清新明瞭,首尾點題。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歌詞,唱會歌曲的基礎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唱出A段歡快的音樂,B段優美的音樂。

2、掌握X X XX X這一走步節奏,並且用肢體動作創造性的展現郊遊的'遊戲化情境。

3、在音樂和遊戲的情景中,能用歡快、活潑、興奮地情緒,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到郊遊時的輕鬆愉快。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重點難點

1、難點:歌曲的三、四、五樂句。

2、重點:有感情地唱歌曲。

活動準備

錄音帶,錄音機,歌詞圖譜,節奏型卡:X X XX X。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入室律動。組織幼兒做課前手指遊戲坐好,

2、複習歌曲《茉莉花》;複習節奏:X X XX X。

二、基本部分:

1、談話引入:小朋友你們跟家人去郊遊過嗎?(幼兒自由回答)是乘坐什麼交通工具去的?

2、教師出示歌詞圖譜以講故事形式與幼兒一起回憶郊遊的快樂,並引導幼兒按照圖譜説唱歌詞。

3、放錄音帶《郊遊》,引導幼兒聽出有兩段“不同的”音樂。

4、教師邊指圖譜邊範唱一遍,讓幼兒能更好的理解歌詞,熟記歌詞。

5、學唱歌曲。

(1)教師以分句教唱法並結合歌詞圖譜帶幼兒唱歌1-2遍。

(2)教師以整體教唱法用不同的動作帶幼兒唱歌,讓幼兒感知歌曲的節奏和AB兩段不同的“情緒”。

(3)教師彈歌曲旋律,幼兒根據圖譜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有感情的

唱歌曲。

(4)分小組接唱。女孩唱A段,男孩唱B段。

(5)放歌曲錄音,教師與幼兒一起按歌詞合節奏地進行歌表演。

6、音樂遊戲:《去郊遊》

教師與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聽歌曲音樂進行開火車狀等不同動作進行遊戲,還引導幼兒去邀請其他老師一起遊戲。

三、結束部分:

1、小結。

2、出室律動,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郊遊》這首歌曲的前兩句與最後兩句要求用輕快、跳躍的聲音來唱,而中間則適合用優美、抒情的聲音來處理。教師可以通過示範講解引導幼兒認真傾聽,並辨別區分不同的聲音。

在活動中我一開始對於兩種不同的歌唱方式進行講解,但很快我發現孩子們並不能很好的理解接受,於是我立刻想到了一種方法:為了讓幼兒理解並準確地把握,我設計這樣一幅圖:用一組小兔子的耳朵形狀表示“輕快、跳躍”,用一組柔和的波浪線表示“優美、抒情”,按節奏的形式出現。根據這幅畫,幼兒可以很快地分清出哪幾句需要唱得活潑歡快,哪幾句需要唱得優美抒情。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起教師單調的講解記憶要有趣得多,並且印象更深刻。

活動中我藉助了比較形象的圖,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讓幼兒看着圖片演唱,根據圖孩子們正確的對兩種歌唱的方式進行演唱,從而突破了活動的難點。教師的範唱起到一個示範的作用,最後讓幼兒分組接唱,在每一次唱完後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評價,讓他們明白如何接唱才算唱得好,從而突破活動重點。

在這個音樂活動中還存在着許多的不足之處,比如我沒有在活動前考慮到活動方式的改變,而是在活動中及時調整,對教材的分析應更加透徹;還有就是在活動中的教師的語言應該更加精煉。我還注意到孩子的情緒變化,在活動中我為了讓他們更熟練的唱歌,就請他們再唱一遍,而我的語言組織也不夠精練,所以孩子們就感覺不是很有趣,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多想辦法,讓自己的每個教學環節都進行得更自然更有趣,讓孩子不知不覺輕鬆的遊戲中完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郊遊》大班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感受A段音樂的歡快B段音樂的優美,體驗共同演奏的樂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動作,以及演奏時樂器的配置方案。

3.討論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案,根據樂曲的變化設計配器方案,學習用不同的樂器來表達音樂的不同情緒,能夠用鈴鼓、碰鈴、圓舞板、雙響筒等樂器演奏歌曲。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會唱歌曲《郊遊》。

2.鈴鼓、碰鈴、圓舞板、雙響筒等樂器。

三.活動過程

1.複習歌曲,進一步感知歌曲結構的情緒。

(1)這首歌有幾段?哪幾段是一樣的?;.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第一、第三段音樂聽起來怎麼樣?

(2)第二段音樂怎麼樣?

2.創編動作。

(1)在引導幼兒觀察操作卡片畫面進行講述後,鼓勵幼兒探索用什麼動作表示手拉手、很高興去郊遊的情景。

(2)鼓勵幼兒探索怎樣表演第二段音樂中表現的優美景色。

(3)老師根據幼兒想象的動作組合成歌表演,並進行集體練習。

3.討論配器方案,為歌曲伴奏。

(1)請幼兒思考用什麼樂器演奏音樂優美部分?

B段的比較抒情,可以延長的,適合用什麼樂器?

(2)請幼兒思考用什麼樂器演奏音樂大家歡快地去郊遊的部分?

提示幼兒A段腳步的適合用雙響筒

(3)請幼兒看老師指揮做現用樂器的模仿動作,用樂器看指揮演奏。

(4)請幼兒和小夥伴交換樂器看指揮演奏。

四.活動反思:

本次音樂活動是一個歌唱活動。《郊遊》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它是ABA結構,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活潑歡快,中間第二段比較柔和,唱了郊遊的風景。活動開始我以談話導入,引導幼兒説説郊遊地的風景,根據幼兒的回答我用簡筆畫的形式畫了下來,從而引出第二段歌詞。接着我用動作引導幼兒説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詞。歌詞理解後,讓幼兒通過聽教師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後再用鋼琴伴奏,一句句學習歌唱。等唱了兩到三遍後請幼兒編動作,邊表演邊唱,這樣比較能幫助幼兒記住歌詞。雖然大多數幼兒能大概將歌曲唱出來,但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覺得興趣缺缺;而且後面邊表演邊唱,孩子們會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輕,應該在幼兒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再加動作比較好。

《郊遊》大班教案8

設計意圖

每年,幼兒園都會組織中、大班幼兒開展春遊、秋遊活動、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如今,家庭選擇節假日旅遊的也日漸增多。但遊玩前的準備工作基本都由家長獨自承擔了,孩子參與的很少。考慮到為出遊做準備這一環節中藴含了自主選擇、計劃活動等社會領域部分的內容與要求。於是,我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自己選擇的機會,並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同伴間協商、分工、妥協、尊重和合作的過程。

活動目標

1、樂意在活動中主動與同伴討論、交流,會表達自己的意願,懂得尊重別人的意願,體驗同伴間的關愛。

2、初步學會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選物計劃,將接觸到的物品分類、記錄,根據計劃挑選合適的物品。

3、培養幼兒初步的責任感,做事有始有終,主動為集體、他人服務。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幼兒曾參與過旅遊,具備簡單的旅遊經驗。

2、準備與幼兒人數相等的購物籃和書包,佈置貨櫃和旅遊所需的各類物品,如飲品、水果等食物和玩具,常用物品(比如塑料袋、餐巾紙、雨傘、創可貼)等。

活動過程

1、導人部分。

教師介紹郊遊地點和遊玩的時間安排,激發幼兒自己準備郊遊物品的願望,提出讓幼兒自己準備郊遊物品的要求。

2、嘗試選物。

(1)幼兒嘗試選物,教師主要觀察幼兒選物的種類是否合適、全面,展示個別幼兒所選物品,討論這些東西是否需要帶。

(2)啟發幼兒討論,還有些什麼東西是旅遊所需要的,而大家沒有想到。

(3)觀看課件,請幼兒仔細觀察其他小朋友去郊遊都帶了哪些物品。

(4)幼兒進行討論,相互檢查物品並歸類小結。

3、分小組制定選物計劃表。

(1)講解計劃表,提出計劃要求:明天全班出門郊遊,上午出發,中午吃小朋友自己帶的食物,下午回家。

(2)幼兒分小組商量,每組帶多少物品合適。

(3)小組長按小組成員的需求填寫計劃表。

4、集體討論計劃表。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以下幾點:

(1)小朋友帶的東西太少不夠吃,太多裝不下,背不動,玩起來也不方便,要不多不少剛剛好。

(2)每個小組選擇的是什麼玩具?可以幾個人一起玩?

(3)常用物品都選了哪些?雨傘、相機、桌布等帶多少合適?

(4)你的好朋友喜歡吃什麼?教師引導幼兒修改計劃表。

5、根據各組制定的計劃表,小組成員分工取物品。

6、小組長組織小組成員按計劃表檢查所選物品。

活動小結

郊遊前的物品準備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定要考慮周到。比如,什麼東西是一定要帶的,帶多少合適。如果制定一個計劃表,事情就會做得更快更好。

活動反思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自我服務的意識越來越強烈。可是,家長經常包辦代替,讓孩子參與的機會越來越少。因此,我選擇“郊遊”這一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主題,希望讓幼兒學做力所能及的事,知道如何做合理的規劃。

我設置了物品超市的場景。讓幼兒自由選物,大膽表達自己的意願,通過觀察、比較、討論,歸納出正確選物的方法,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在活動中,注重培養幼兒的自主選擇和自我計劃能力,鼓勵他們自己解決問題,更多體現了孩子們的想法。另外,我有意在準備的物品中增加玩具的種類,增加對孩子選物的干擾,自然引導孩子體會分享。比如,最好選擇攜帶能和小朋友一起玩的玩具,全班只需要帶一部照相機等。通過體會分享,我力圖使幼兒初步具有集體和團隊活動的意識。整個活動過程中,我本着“瞭解兒童、相信兒童”的原則。以“分享經驗、教師引導、相互交流、發現問題、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方式,不斷滿足幼兒的需要,有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情感態度和自主能力。

此外,利用活動中的一些情景,整合其他領域的知識和能力要求。比如,為每名幼兒準備一個購物籃、限定了選擇物品的量的範圍,讓幼兒對量有了初步的認識;讓幼兒分組制定選物計劃,將選擇的物品進行分類、記錄,並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量、適當的物品,整合了科學領域的目標;最後,引導幼兒根據計劃表分工取物,讓幼兒主動為集體、為他人服務,體驗同伴間的關愛之情。多領域整合恰恰是組織社會領域活動的特點。

“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我注意了各個環節中的隨機教育,比如每次幼兒自主活動之前,我會明確提出這一環節的目標和要求,讓幼兒帶着目標去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和學習習慣:讓幼兒為朋友選擇物品,引導幼兒體會別人的需求,體驗同伴間的關愛等。

《郊遊》大班教案9

設計意圖:

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社區資源,擴展幼兒的學習空間,促進孩子主動發展;就説“郊遊”就包含着很多對孩子社會性發展有價值的因素:如我去過的地方,郊遊中的安全,郊遊中的環保,我們的郊遊計劃……以往這些富有價值的問題,大都是我們直接將答案告知孩子,孩子缺少親歷的過程,享用的都是結果:帶着老師指定的物品和叮嚀,到指定的地方,吃吃東西,唱唱歌。雖然,也很快樂,但我們認為這種快樂是打了“折扣”的,郊遊所涉及的諸多問題是促進孩子社會性發展的良好契機,為什麼不讓孩子自己去發現,自己去解決呢?由此,生成了以下的活動……

活動目標:

通過統計,討論,辯論,記錄等多種方式,發展選擇決定、解決問題的能力;懂得做出合理決定需要考慮諸多方面的因素。

活動準備:

1、陽山風景區主要景點自拍錄像,投影儀。

2、每人一張郊遊計劃表,卡片制小揹包,人手一份。

3、郊遊所需物品卡片若干,展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像,自主選擇郊遊地點。

(1)春天來了,小朋友們想不想去郊遊啊?你們去哪裏郊遊過?

(2)我們將要去郊遊,現在我們商量一下郊遊地點。(幼兒自由討論)

(2)現在,老師請小朋友看一段錄像,然後選擇你最想去的郊遊地點。(看錄像)你在錄像中看到了哪些地方?(桃文化廣場,桃源山莊,小獅子山…)原來我們附近有這麼多好玩的地方,那我們到底去哪郊遊呢?

(3)出示表決表,聽取幼兒的意見,進行統計。(將選擇權交給幼兒,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的理念,同時,表決統計方法的使用對幼兒滲透了解決問題的民主思維。)

二、舉行辯論賽,決定郊遊的方式:步行還是乘車。

(1)大家是想步行到桃文化廣場還是想坐車去呢?

(2)有人想步行去,有人想坐車去,那到底怎麼去呢?這樣吧,我們舉行一次辯論賽,哪一方贏了,我們就採取哪一方的意見,好嗎?

(3)幼兒按各自觀點自發分成紅綠隊進行辯論,教師提醒幼兒認真傾聽別人發言。第一輪辯論:分別講講步行去和乘車去的好處。第二輪辯論:請雙方分別談談對方所選方式有什麼不好。(引領幼兒從一個問題進入另一個問題,積極探討,各抒己見,將傳統的我聽你説得師生關係轉變為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幼兒的主題地位得到充分體現。)

三、討論並選擇性操作,明確合理攜帶郊遊物品。

(1)郊遊時,大家應該帶哪些物品?

(2)郊遊時帶多少食品適宜,除了食品還可以或還必須需要帶哪些物品?

(3)老師給大家都準備了一個小揹包(卡片),請你們從椅子下面拿出來,到後面的展板上去選擇你想帶的郊遊物品。(自主選擇)

(4)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換小揹包看一看,互相檢查帶的物品合理不合理?如果你覺得不合理,請講出你的理由。

(5)選擇有幾個代表性的揹包,集體評價。(通過討論——實踐——再討論,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加深幼兒對郊遊物品攜帶原

則的把握,將外在的規則逐步內化為幼兒的自覺行為。)

四、用自己的方法記錄郊遊時的具體內容,懂得合理安排活動。

(1)到了桃文化廣場,你想幹些什麼?

(2)把你先想幹什麼後幹什麼記下來,記得時候要動腦筋想一想,怎樣記才清楚,人家一看就明白。

(3)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記錄紙,利用投影儀進行展示,讓幼兒集體評議,從時間角度引導幼兒討論如何設計安排自己的郊遊內容更合理。

活動延伸:

圍繞郊遊這一主線,我們還可開展“郊遊中的安全”:組織幼兒討論郊遊時應該注意哪些安全、如何過馬路,走散了怎麼辦?遇到壞人怎麼辦?哪些地方不能去等等,充分挖掘郊遊中所藴含的社會性教育因素,鍛鍊和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郊遊》大班教案10

活動目標:

1、對數序產生興趣,願意交流操作過程和結果。

2、認識“5”以內的序數,並能用序數詞正確表示“5”以內物體排列的次序。

3、學習從不同方向確定物體的排列次序。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小組操作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遊戲:去郊遊,認識“5”以內的序數

1、學習按從左往右的順序,正確表示“5”以內物體排列的次序,

①出示課件中的小動物,問:“小熊排在第幾個?小貓排在第幾個?小蜜蜂呢?”

②小結:“剛才我們數的時候是從小熊開始數的,也就是從左往右數。”

2、學習從不同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

3、小結

二、幫助幼兒明確:方向不同,物體的排列順序也就不同

1、出示樓房圖片,請幼兒送小動物回家。

2、小結

三、總結:“今天我們和小動物玩了“去郊遊”和“住樓房”的遊戲,學習了從左往右數,從右往左數,從下往上數。”

四、小組活動

1、給小動物排隊

2、塗方格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我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力圖在活躍課堂教學氣氛的基礎上,突破教學難度,同時提高教學的靈活性,有利於發揮課堂應變能力。為了調動孩子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活動中有操作的機會,我還穿插了利於幼兒操作的圖片,讓幼兒在遊戲中感知“5”以內的序數。

《郊遊》大班教案11

教學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編的故事。

2、引導幼兒在理解圖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排列圖片。

3、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及排圖講述能力。

教學準備:

大圖片一套,幼兒用的小圖片人手一套。

教學過程:

一、引起幼兒的注意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想一想,排一排圖片,好嗎?

二、引導幼兒在理解1~5幅圖片意思的基礎上學習排圖1、出示第一幅圖片,請幼兒説説圖片説的是什麼。

小結:一天,天氣非常晴朗,小鳥在嘰嘰喳喳地唱歌,小動物們高高興興地去郊遊。

2、引導幼兒理解2~5幅圖片的意思。

①它們在郊外是怎麼玩的?這兒有幾張沒按順序排列的圖片,誰能夠看懂?

②小貓在幹什麼?它是怎樣跳高的?(撐竿跳。)③小狗在幹什麼?(學習詞語:豎蜻蜓。)3、引導幼兒給圖片排序。

①現在請你們把紅色邊框的五張圖片拿出來排一排,然後連起來講一段故事。

②幼兒動手排圖片,教師巡迴指導。

③幼兒根據自己排列的圖片講述故事,教師排出相應的大圖片。

三、引導幼兒為故事的後部分排圖1、小動物玩得正高興,突然發生了什麼事情?請你們拿出藍色邊框的三張圖片想一想、排一排。

2、幼兒排列圖片,教師巡迴指導。

3、個別幼兒排圖片,請其餘幼兒説説是否同意這樣排列。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及時作出正確引導。

4、這幾張圖片講了什麼?小刺蝟為什麼幫小動物們曬衣服?誰會用一段好聽的話來説?

5、教師小結。

6、現在圖片已經排好了,請你們把圖片上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附:小動物去郊遊一天,天氣非常晴朗,小鳥在嘰嘰喳喳地唱歌,小動物們高高興興地去郊遊。

小刺蝟在地上打滾,小貓在撐竿跳,小狗在豎蜻蜓,小兔在跑步。

嘩啦啦,天下起了傾盆大雨,把小動物的衣服都淋濕了。

不一會兒,雨停了。小刺蝟説:“我來幫你們晾衣服吧!”它把小動物們的衣服都掛在自己身上。

衣服晾乾了,小動物們圍着小刺蝟説:“謝謝你,小刺蝟!”。

《郊遊》大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在選購營養午餐的活動中,提升幼兒對營養、新鮮、合理的飲食與健康身體關係的理解,豐富健康飲食的經驗。

2、感受合作分享的快樂。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鼓勵幼兒大膽説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超市貨架、食品(標有價格和保質期)、購物盤、評判牌。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導入主題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三年過去了,你們就要畢業了,老師真捨不得你們,為了讓你們和老師一起記住在幼兒園的快樂時光,老師想和你們一起舉行一次畢業郊遊活動,你們説好嗎?(好)

1。今天我們就進行一個健康郊遊餐比賽,為我們的畢業郊遊配一份健康郊遊餐!

2。那怎樣的郊遊午餐才是健康的呢?

幼兒自由的講述,教師作相應的歸納:剛才小朋友們説了很多,要有主食、水果、水、這樣搭配才合理有營養。還有選的食品要新鮮、要安全,這樣才健康。

3。接下來,我們就進行健康郊遊餐比賽,請每組小朋友,拿着桌上的盤子,到超市挑選健康郊遊餐,在挑選前請聽清規則,在五分鐘內挑選一份夠一個人吃的午餐,選購的食品不能超過十元錢,選購時要注意營養、新鮮、安全。

幼兒選購時老師做適時的觀察,觀察每組幼兒選購時的側重點,以便老師做觀察。

二、評選健康郊遊餐

1、小小檢察員

你們本領真大,這麼快就選好了郊遊午餐,四組的午餐哪一個最健康呢?就請你們四組相互檢查,剛才你們説了健康的郊遊餐要營養、新鮮、安全、我們就從健康營養、新鮮、安全、合理使用十元錢,來評選,我這裏有四種顏色的評比牌,有笑臉和不高興的臉,你覺得好的就插一個笑臉,覺得不夠好就插不高興的臉。第一組檢查四組的郊遊午餐的健康營養,第二組檢查食品是否新鮮,第三組檢查每組選的郊遊午餐是否安全,第四組檢查每組購買的午餐是否超過十元錢,幼兒檢查,老師做總體觀察。

2、健康郊遊午餐

老師就檢查結果作具體的分析問答。如:黃顏色的牌子都是笑臉,每一組都沒有超過十元錢。每組各得一分,紅顏色的牌子有一個是不高興的臉,為什麼是不高心的臉?請檢查的幼兒回答理由。

歸納各組幼兒的笑臉數,笑臉數最多的作為健康郊遊午餐。

我們選出了健康郊遊午餐,我們把這個好消息去告訴所有的小朋友。

《郊遊》大班教案13

一、活動目標

1、感受A段音樂的歡快B段音樂的優美,體驗共同演奏的樂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動作,以及演奏時樂器的配置方案。

3、討論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案,根據樂曲的變化設計配器方案,學習用不同的樂器來表達音樂的不同情緒,能夠用鈴鼓、碰鈴、圓舞板、雙響筒等樂器演奏歌曲。

4、通過圖片理解歌詞內容,並能根據歌詞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

5、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理解歌詞,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會唱歌曲《郊遊》。

2、鈴鼓、碰鈴、圓舞板、雙響筒等樂器。

三、活動過程

1、複習歌曲,進一步感知歌曲結構的情緒。

(1)這首歌有幾段? 哪幾段是一樣的? 第一、第三段音樂聽起來怎麼樣?

(2)第二段音樂怎麼樣?

2、創編動作。

(1)在引導幼兒觀察操作卡片畫面進行講述後,鼓勵幼兒探索用什麼動作表示手拉手、很高興去郊遊的情景。

(2)鼓勵幼兒探索怎樣表演第二段音樂中表現的優美景色。

(3)老師根據幼兒想象的動作組合成歌表演,並進行集體練習。

3、討論配器方案,為歌曲伴奏。

(1)請幼兒思考用什麼樂器演奏音樂優美部分?

B段的比較抒情,可以延長的,適合用什麼樂器?

(2)請幼兒思考用什麼樂器演奏音樂大家歡快地去郊遊的部分?

提示幼兒A段腳步的適合用雙響筒(3)請幼兒看老師指揮做現用樂器的模仿動作,用樂器看指揮演奏。

(4)請幼兒和小夥伴交換樂器看指揮演奏。

教學反思

《郊遊》這首歌曲的前兩句與最後兩句要求用輕快、跳躍的聲音來唱,而中間則適合用優美、抒情的聲音來處理。教師可以通過示範講解引導幼兒認真傾聽,並辨別區分不同的聲音。

在活動中我一開始對於兩種不同的歌唱方式進行講解,但很快我發現孩子們並不能很好的理解接受,於是我立刻想到了一種方法:為了讓幼兒理解並準確地把握,我設計這樣一幅圖:用一組小兔子的耳朵形狀表示“輕快、跳躍”,用一組柔和的波浪線表示“優美、抒情”,按節奏的形式出現。根據這幅畫,幼兒可以很快地分清出哪幾句需要唱得活潑歡快,哪幾句需要唱得優美抒情。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起教師單調的講解記憶要有趣得多,並且印象更深刻。

活動中我藉助了比較形象的圖,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讓幼兒看着圖片演唱,根據圖孩子們正確的對兩種歌唱的方式進行演唱,從而突破了活動的難點。教師的範唱起到一個示範的作用,最後讓幼兒分組接唱,在每一次唱完後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評價,讓他們明白如何接唱才算唱得好,從而突破活動重點。

在這個音樂活動中還存在着許多的不足之處,比如我沒有在活動前考慮到活動方式的改變,而是在活動中及時調整,對教材的分析應更加透徹;還有就是在活動中的教師的語言應該更加精煉。我還注意到孩子的情緒變化,在活動中我為了讓他們更熟練的唱歌,就請他們再唱一遍,而我的語言組織也不夠精練,所以孩子們就感覺不是很有趣,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多想辦法,讓自己的每個教學環節都進行得更自然更有趣,讓孩子不知不覺輕鬆的遊戲中完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郊遊》大班教案14

教學目標:

1、學習2和3 的分解組成,理解其含義。

2、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教學準備:歌曲《去郊遊》、一些圖片、三個玻璃球、習題卡片 。

教學過程:

一、去郊遊

1、師:孩子們,今天天氣這麼好,歡歡、奇奇、還有樂樂他們都去郊遊了,你們想去嗎?

幼:想

師:好!我們一起去 .

師幼聽歌做動作

2、師:孩子們我們已經到達目的地了,坐下休息一會吧!啊!這裏的景色可真美啊!瞧!歡歡、奇奇、樂樂他們都在這裏呢?

師:我們一起看看他們在幹什麼好嗎!

幼: 好。

師:快看呀!歡歡找到了3個蘋果。她説自己留1個蘋果剩下的全都分給奇奇,想一想,奇奇能夠得到幾個蘋果?

幼:2個

師:對,3個蘋果分成了1個和兩個。我們可以用一個分解式來表示(教師板書:3可以分成1和2) 這個符號就叫作分解符號。和我一起讀讀吧

師:小朋友想一想,一個蘋果和兩個蘋果合起來是幾個蘋果?

幼:3個

師:嗯!真棒,一個蘋果和兩個蘋果合起來是三個蘋果,所以我們又可以這樣表示 (教師板書1和2合起來就是3)。這個符號叫合成符號。我們連起來讀讀吧!

師:孩子們,告訴你們一個祕密,交換1和2的位置,可以變成另外一個分合式,誰會變一變?

幼: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來就是3。教師板書

師:太棒了!我們表揚表揚他。我們再來讀讀吧!

3、師:小朋友們表現得可真不錯!奇奇得到了兩個蘋果他吃了嗎?

幼: 沒有

師:對,沒吃,奇奇把蘋果分給了樂樂1個

想一想,奇奇還剩下幾個?

幼:1個

師:真棒!兩個蘋果,分成了1個蘋果和1個蘋果。誰會用分合式來表示呢?

幼:2可以分成1和1

師:太棒了,我們一起讀讀吧!

4師:瞧!樂樂這裏也好吃的,是什麼呀?

幼:梨

師:樂樂有幾個梨?

幼:三個

師:對,樂樂正在想:“我有三個梨,應該和奇奇怎樣分呢?”可是它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來,誰想幫幫它?

幼:3可以分成1和2或2和1

師:太棒了,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小結:歡歡、奇奇、樂樂它們的東西都和大家一起分享,真是好寶寶,我們可要向他們學習啊。

5、師:你們聽! 三隻小鳥正在為住在哪棵樹上而爭吵呢!咱們給它們分一分好嗎?

幼:這棵樹上住一隻,那棵樹上住兩隻

師:很好,誰會列出分合式?

幼:3可以分成1和2

師:好的,我們讀讀吧。

師:現在小鳥們可高興了,在向你們説謝謝呢,你們應該怎麼説啊?

幼:不客氣。

二、遊戲《猜一猜》

師:小鳥們有禮貌,我們更有禮貌。現在我們一起來玩個遊戲好嗎?

幼:好。

師:瞧,這是什麼啊?

幼:玻璃球。

師:我有兩個玻璃球,左手拿1個,右手有幾個?列處分合式。

幼:1個,2可以分成1和 1。

師:我有3個玻璃球,左手拿1個,右手有幾個?列處分合式。

幼:2個,3可以分成1和2。

遊戲可反覆進行。

三、做練習

師:好了我們先玩到這兒吧!鼠標娃娃知道我們在郊遊的過程中學了不少知識,他想考考我們,你們有信心取得勝利嗎?

幼:有。

教師出示題卡,個別幼兒做。

四、自我表揚

五、回家嘍!

汽車汽車快快跑我們回家嘍!

汽車汽車嘟嘟嘟,,我們回家嘍!

《郊遊》大班教案15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郊遊》,能用跳躍和連貫的聲音來表現歌曲。

2、嘗試創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和旋律特點,並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

3、在遊戲情景中學唱歌曲,並從中體驗到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郊遊的生活經驗。

2、材料準備:閲讀材料《郊遊》,音樂,郊遊圖片一張,白雲,太陽,水的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1、教師組織幼兒練聲

利用歌曲《郊遊》的前八個小杰進行練聲

2、教師範唱歌曲,引導幼兒熟悉並理解歌曲。

教師完整地範唱歌曲《郊遊》,引導幼兒帶着教師的問題來欣賞。

提問:歌曲裏的小朋友是怎麼郊遊的?他們在郊遊的時候看到了什麼樣的風景?

教師重點引導幼兒熟悉歌詞,適當的引導幼兒朗讀幾次。

3、幼兒學唱歌曲,感受和探索出歌曲的結構。

提問:現在請小朋友再聽老師唱一次這首歌,注意聽歌曲中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通過交流的方式,引導幼兒對比歌曲中前後兩段的演唱風格有什麼不同?

4、創設遊戲情景,教師當導遊,帶領幼兒完整地學唱歌曲。

提問:在歌曲前後重複的部分你做了什麼動作?能再和你的同伴一起做嗎?

教師鼓勵幼兒創編出不同的白雲飄的動作,同時,引導幼兒小結。

教師給予幼兒一段較長的音樂旋律,引導幼兒自主選擇角色。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學習歌曲《郊遊》,能用跳躍和連貫兩種不同的聲音來表現歌曲,難點是嘗試創編出歌曲內容忽然旋律特點,並能再集體面前大膽表現。

教師在帶領幼兒幼兒學唱歌曲的時候以遊戲情境的方式來開展,可以根據地域不同,引導幼兒熟悉郊遊場所。

教師可以採用隨音樂朗誦歌詞的方法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如歌班上幼兒有識圖譜的經驗,本活動也可以用圖譜來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比如歌曲前後兩句可以根據歌詞內容畫上手拉手,中間留四個空白,這樣,幼兒的活動更能體現幼兒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