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滿井遊記 》備課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39W

【教學構想】

《滿井遊記 》備課教案

本文是一篇很有特色的山水遊記小品,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本單元前面四篇文言文遊記,基本上能夠自主獨立閲讀本文了;且八年級的學生以前也學習過現代文的遊記,具備按遊記的特點來分析本文的能力。

所以我的教學流程設計為:讀一説一品一寫。

本文的生字詞較多,一定要讓學生課前預習,正確掌握生字詞,掃清閲讀障礙,才能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準確無誤地疏通、掌握文意、開展遷移拓展的目的。(最好在預習時能熟讀課文,藉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以達到正確理解內容的目的。)

學生讀了課文,可藉助課後的“理解探究”先自行分析,然後教師在學生已經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再來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甚至是比較閲讀或者遷移拓展,對學生進行更高能力的訓練。但是如果學生的文言基礎較弱,可適當把要求定低:弄懂的大意,會翻譯,能夠掌握文中重點字詞句的意思、用法,能積累一些文言實詞、虛詞的用法,能自主靈活地處理課後的練習即可。

[教學目的]

1.指導朗讀,在朗讀中把握文意,理清的寫景層次,積累文言詞語,增強文學常識

2.學習細緻地觀察生活和準確生動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3.引導學生感受北方早春美妙宜人的春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作品優美的意境,通過景物描寫體會作者的感情;學習細緻的觀察生活和準確生動的描寫景物的方法。

難點:體味、品析課文高超的表現手法和寫作技巧。

[教學安排]

兩課時

預習要求:

1.本文生字詞較多,認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讀準字音。

2.自己試着翻譯課文。疏通文意,記下有疑問的地方。

3.有條件的同學查找課文的相關資料(作者、寫作的時代背景、課文涉及的內容)。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教師出示中國地圖,指圖評説:

同學們,我國的南方,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前面我們在酈道元的陪同下游覽了長江的-二峽;在元結的指引下,觀賞了湖南道縣的'右溪;在柳宗元的盛情下,遊覽了永州的小石潭;在陶弘景相伴下,遊覽了江南美麗的山山水水。今天,我們將“揮師北上”,看看北京東直門的滿外一帶又有什麼好看的景緻。走,我們踏青去!

(有條件的可以找來記錄北方初春的錄像帶播放,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藉助課下注釋介紹作者和寫作的背景

三、聽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

(也可以是教師範讀,讓學生更有一種親近感。)

教師提示應注意的問題:①字音;②停頓;③語調的輕重緩

四、檢查預習情況

引導學生讀準字詞。

五、學生自行朗讀課文

要求:①大聲,正確流利,注意不讀錯音,讀好句子的節奏、重音;②理清思路,整體把握文意;③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並讀出這種感情。

(課堂上的朗讀,可以實現學生對課文的文句、情節、結構、情感的理解;通過反覆的朗讀,可以讓學生學會對含義較深的語句、段落的體會和品味,提高學生的精讀能力;通過朗讀吟誦,可以讓課文的詞、語、句、段、篇順利進入學生的語言倉庫,增強學生的語言積累。)

六、譯讀課文,劃出疑難詞句或者認為值得推薦的詞句

要求:先自行譯讀,基礎較差的同學可以同桌譯讀,還可以幾人小組譯讀,形式不限,以弄懂為目的,記下自己或小組的疑難問題,也可以是認為值得向全班推薦的語、句、段。

七、全班交流,師生共同疏通

讓學生們互相質疑、互相答疑,儘量由學生自行解決,教師只伺機適當地點撥引導。

第二課時

一、選讀課文,揣摩妙點

教師:這篇課文充滿了“美”,請同學們就課文內容從課文中找出實例,用課文“美在……”這樣的句式説話。要求每人都説,至少要説一句話。[:中.考.資.源.網]

(此環節的目的是品味優美的語言,學習作者寫景狀物的高超技巧。深層探究,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求:①自讀課文,認真查找能支持自己觀點的實例;

②如有疑惑,可以自行找同學互相探究,也可小組進行;

③能清楚無誤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④可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側面來説。

二、讀課文、寫“話”、“美點賞析”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記遊小品。滿井是明、清兩朝北京近郊的一個風景區。用極精簡的文字記遊繪景、抒情喻理。歷歷如畫的景物描寫,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氣息與勃勃生機。作者借景抒情,給讀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

(如果學生不能找到美點,教師可做示範,教師的示範可做成多媒體,從視覺上來刺激學生,激起他們的興奮點。)

如:美在開篇寫城內的枯燥侷促,與城外春色春意形成鮮明對比,從而得出結論“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這反映了作者對城市、官場的厭棄和投身於大自然懷抱的欣喜之情,暗含着“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式的人生哲理。

(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找到自己關注的熱點問題,才能打開他們思維的大門,使他們有話可説,有事可寫,有感可發。變“提問手段”為“引領手段”、“交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探究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確認。)

三、小結

課文共寫了這樣幾方面的美:

1.課文的寫景之美:

春水之美、春山之美、春柳之美、春苗之美,它們構成了一幅北國郊原的早春風光圖,令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

2.課文的寫人之美:

作者寫了遊人的幾種情態:飲泉水煮茶的人,顯得清雅而悠閒;邊喝酒邊唱歌的人,顯得豪爽而痛快;穿着豔麗服飾的女子,顯得從容而舒適。這各得其樂的種種情態,無疑是一幅郊原春遊圖。

3.課文的寫物之美:

曝沙,寫鳥的安閒恬靜;呷浪,寫魚的自由天真。作者通過鳥、魚一靜一動的情態,概括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春光中的“悠然自得”之感。作者甚至發現和感受到在鳥的羽毛和魚的鱗鰭之間,都洋溢着一股喜氣。

4.課文的寫情之美:

作者的情,表現在出遊之際。來到野外,看到堤岸兩旁高高的柳樹,聞到滋潤的泥土的芳香,他快樂的心情就像脱籠之鳥一樣,飛向那遼闊的春天原野。作者的情,還表現在寫景、寫人、寫物之中,表現在他遊玩之後的美好感受中。

四、比較閲讀

將本文同本單元前四課山水遊記進行比較,體會它們的不同特點。

學生思考,同桌之間交流。

五、作業

撰寫課文的欣賞短文。

【教學小故事】

美在“舌戰”之間綻放

一切都沒有任何的徵兆。 只因為我在課堂上隨意脱口而出的一句話就打破了教室的平靜。讀完了課文,大家感覺如何?”

“作者描寫得太美了!貼切形象!”南潔讚歎道。

“美什麼?讀起來那麼拗口。”陳龍似乎很不屑。

立即有學生附和二人的意見。沒想到課才剛開頭就打亂了我的教學計劃,但我轉念一想,讓學生在“議”中“讀”,“議”中“品”,“議”中“析”,逐層深人,自己少講或者不講,引導點撥他們的爭議,用課文來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閲讀理解課文,肯定比我教條地説教、“滿堂灌”,效果要更好,説不定學生的爭論還能挖掘出許多意想不到的“寶藏”,讓他們在辯論中統一看法,達成共識,達到我的教學目的,不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我決定順着他們的爭論,順其自然,把“爭論”進行到底。

一節課完全成了學生的“辯論賽”,我真正成為了“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

表面上看來,我設計的教案程序被打亂,沒有嚴格按教學的程序來執行,整堂課都完全交給了學生,只是在爭議課文的“美”與“不美”,好像是一堂課45分鐘極大的浪費。可我預定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課文的知識卻全在不知不覺間得到了落實,甚至比我預想的效果更佳。

每一堂課都是實際的,學生更是一個個充滿了個性和靈氣的多變體,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可能掀起一場“課堂的革命”,他們在這場“革命”中搜尋、收集、篩選、探究、歸納自己的“論據”,收穫着“集體的智慧”,吮咂着“文學的乳汁”,吸取着“知識的甘露”。這不正是新課標所要求達到的教學效果嗎?所有這一切都需要教師紮實的基本功和隨機應變的能力,能伸縮自如地引導學生,更重要的是備課中的認真細緻,真正地“備學生”——為學生而備課,瞭解學生,把教材用活、用透,讓教材為我所用,為教學服務,讓學生在學習的每一個步驟都深深地進入課文,使他們在課堂教學之中真正有讀的酣暢,有聽的熱情,有思的激動,有説的明快,才能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體現新課標“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發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