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書憤》學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92W

【學習目標】

1、品味詩歌語言,感受詩歌意藴美。 

2、理解詩人陸游的愛國主義情懷。 

3、掌握詩歌運用典故等表達情感的表現手法。 

【自學檢測】

一、 文學常識

1、 關於作者:

陸游,字    ,號     ,山陰(浙江紹興)人。    (朝代)著名愛國詩人、詞人。詩集有《     》。他是我國文學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60年來萬首詩”,陸詩的突出特點是“多豪麗語,言征伐恢復事” ,這首詩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2、本首詩屬於格律詩中的     ,形式上一般為四聯八句,四聯名稱依次為      ,      ,      ,      。

二、解釋加點的詞:   

中原北望氣如山 氣:        樓船夜雪瓜洲渡 渡:        千載誰堪伯仲間 伯仲: 

【思考與探究】

1、詩題解讀

書:                憤:                         書憤:

2、首聯“世事艱”如何理解?為什麼又“氣如山”?

3、頷聯“樓船夜雪”、“鐵馬秋風”怎麼理解?為什麼寫這些?    

4、本詩用了什麼典故?有何作用?

5本詩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寫一寫、議一議、説一説

學了此詩,感受了詩人陸游壯志未酬而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愛國精神,你有何感想?   或以“陸游,我想對你説”為話題,寫一段話.(不少於50字)。

【延伸拓展】

《臨安春雨初霽》與此詩作於同一年,詩中也有對“世事”的感慨,請結合詩歌的創作背景,分析兩首詩表現的重點和風格上的差異。完成下面的練習:

1、對這兩首律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書憤》與《臨安春雨初霽》為同期詩作,但其風格與表現形式卻迥乎不同。前者,情調嚴肅而激越,正面凸現一個“憤”字;後者,情調詼諧,在貌似輕鬆中流泄內心的憂憤。       

 B、《書憤》頷聯追述25年前的兩次抗金大捷,詩人將自己的激情直接藴藉其中,使全詩悲憤的基調透射出一抹靚麗色彩。      

C、《臨安春雨初霽》表達詩人對官場生活的淡漠。“素衣莫起征塵歎”,既是自礪--絕不會壞風氣的污染,又是對家人的安慰。     

 D、陸游的《書憤》與杜甫的《蜀相》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即詩人均聯想到了諸葛亮“出師”的偉業,藉以自勉;同時又將崇敬、仰慕之情與自己壯志難酬的苦痛熔鍊在一起,分別錘鍊出尾聯那樣的警句。

2、對陸游的這兩首律詩的解讀,不確切的一項是  (      )

A、《書》詩首聯抒寫詩人的抗敵抱負。“氣如山”為全詩的詩眼和靈魂。不僅總挈了全詩,也刻畫了詩人早年的自我形象--空懷愛國熱忱,卻不知世事艱辛;遙望金兵侵佔的中原,憤恨之情鬱積如山。    

  B《書》詩頸聯與首聯形成對照--首聯寫過去,本聯寫現在,首聯寫暮年。“空自許”與“世事艱”相對應;“已先斑”與“氣如山”相對應。二聯不僅僅處處對照,而且詩脈貫通,概括出詩人的整體形象。        

C、“世味”,“薄似紗”,詩句表層寫世態炎涼,人情淡薄;其隱含信息,則是揭示世味薄必然直道窮的現實--南宋小朝廷得過且過,官場風氣一天壞似一天,詩人慨歎:在如此的環境中為官,會有什麼作為?        

D、《臨》詩頸聯表現了詩人百無聊賴的生活與情感世界--到了京城,不屑去結交權貴以求攀升,卻獨自待在客館以“作草”、“分茶”消磨時光。對生活細節的這種描寫,既是個人心跡的剖白,又是對污穢的官場生活的否定。

[課後反思

《書憤》答案

【自學檢測】

一、 文學常識。

務觀   放翁    南宋       七言律詩 

首聯 , 頷聯 , 頸聯 , 尾聯 。

二、解釋加點的詞:

氣: 豪壯的氣勢

渡:渡口

伯仲:兄弟,引申不相上下

【思考與探究】

1、詩題解讀書:即書寫,憤:心中不平、不滿意。兩個字合起來,即:寫寫我心中的不平。

2---3見導航

4、用了兩個典故:塞上長城,出師一表。

“塞上長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濟傳》南朝時劉宋名將檀道濟曾自稱為“萬里長城”。皇帝要殺他,他説:“自毀汝萬里長城。”陸游以此自許,可見其少時之磅礴大氣,捍衞國家,揚威邊地,捨我其誰? 

“出師一表”出自《三國志》

用典使詩文含蓄,曲折,不直露。(尾聯用典明志。包含詩人對諸葛亮的推崇、仰慕之情,並以此自勉。諸葛堅持北伐,把統一中原為其終身大業。結句揭示全詩“憤”的由來,  奸臣當道,壯士報國無門的悲哀/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雖屢遭挫折,但意志並未消沉。

5、主張抗戰,英勇殺敵,憂國憂民,遭受打擊,雖壯志未酬,仍忠心不已。  詩人借北望中原,回顧了青年時的凌雲壯志和火熱的戰鬥生活。抒發了自己報國無門、壯志難酬、虛度年華的滿腔激憤,激昂中透着悲愴。 

【延伸拓展】

1、對這兩首律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B   )

本項中有的評價陷入了誤區--《書憤》頷聯寄寓了詩人的喜悦和欣慰,但這種情感是曲折地顯現的,並非直接藴藉其中。

2、 對陸游的這兩首律詩的解讀,不確切的一項是B

本項犯了理解錯位的毛病--“已先斑”與“氣如山”無論從內容或形式的角度審視,均形不成對應關係。

 

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