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 學案設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05W

 何德權

教學目的

  1、領略兩位傑出人物的思想光輝。

  2、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詩化的語言。

  3、瞭解演説的特點。

教學重點

從雨果包含激情的語言中領略兩位傑出人物的思想光輝瞭解伏爾泰為人類文明做出的貢獻:通過著書立説和文學創作,做出思想上的貢獻;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素質,為他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羣爭取人權,勇敢鬥爭。

教學難點

  啟蒙運動在西方歷史上的重大意義

  伏爾泰所處的時代及思想背景。

第一課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查找雨果、伏爾泰的相關資料。

二、導入新課

  雨果、伏爾泰簡介:

伏爾泰,原名弗郞索瓦馬利阿魯埃;伏爾泰是他的筆名。他是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他出生在巴黎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自小受過良好的教育。伏爾泰寫過大量文學作品,其中著名的有史詩《亨利亞德》、《奧爾良少女》,悲劇《歐第伯》,喜劇《放蕩的兒子》,哲理小説《老實人》。

雨果,法國作家,生於貝尚呂。父為拿破崙軍官。童年時曾隨父輾轉歐洲各地。青年時政治和藝術上趨向保守。後隨着查理第十反動統治的日益加劇逐漸轉向自由主義。1831年發表長篇歷史小説《巴黎聖母院》,通過中世紀一次巴黎貧民起義,揭露了宗教勢力和封建政權對人民的學生壓迫,鮮明地體現了雨果的善與美、美與醜的對照原則。1841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51年曾積極反對拿破崙第三稱帝,此後流亡國外達19年。其間創作了大量的詩歌、小説和政論,現實主義傾向大為增強。

1778年,“教導人們走自由”的“法蘭西思想之王”伏爾泰與世長辭了。一百年後,另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鬥士──維克多。雨果站在紀念伏爾泰百年冥誕的講壇的,發表了這篇激情澎湃的演講。

   板書課題。

三、整體感知

1、給紅色字注音,並抄寫下列詞語

2、本文是什麼文體?

3、演説內容是什麼?

4、閲讀課文

四、理清作者寫作的思路

本文可分三部分: 一、(1)對伏爾泰作出的貢獻進行了總體性的評價。 二、(2――12)帶領人們回顧歷史,頌揚伏爾泰在著作、思想和現實 

鬥爭 方面的豐功偉績以及非凡的人格力量。

三、(13――14)回到現實19世紀,高度讚揚伏爾泰的思想和精神,呼籲人們向他討教,並表達自己與反動勢力鬥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 

五、即時訓練

  選擇你最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伏爾泰與黑暗勢力作鬥爭的武器是什麼?演講開頭所説的伏爾泰完成的使命是什麼?如何理解伏爾泰為人類文明作出的貢獻?

明確:伏爾泰用“筆”戰鬥,並且戰勝敵人,這輕如和風,猛如雷電的“筆”實際是指伏爾泰著書立説,從事文學創作。演講開頭,伏爾泰完成的使命是“培育良知,教化人類”“把人的尊嚴賦予黎民百姓”“教導人們走向自由”。

通過著書立説和文學創作,做出思想上的貢獻;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素質,為他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羣爭取人權,勇敢鬥爭。

2、作者抓住伏爾泰的什麼特點去表現?為什麼要選擇這個特點進行描寫?伏爾泰的微笑表現他的哪些特點? 

對於鬥士的形象,“微笑”所造成的反差最大,能夠表現出伏爾泰的性格,感染的效果更加強烈。

對權貴與壓迫者的嘲笑。表現了他面對敵人不屈不撓、堅定不移的優秀品質;對弱者與被壓迫者的微笑,表現他的善良、仁慈、博愛的寬廣胸懷;微笑體現了伏爾泰諷刺幽默的戰鬥性格。

3、雨果為什麼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作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明確:在伏爾泰生活的時代前期,統治階級壓迫人民,而人民卻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來反抗,社會愈加昏暗腐敗。這時,許多像伏爾泰這樣的啟蒙主義思想家用自己的筆寫下了不朽的篇章,喚起了人們反抗的意識,投入到為民主自由而鬥爭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稱為“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二、閲讀並品味語言

1、他受到詛咒、受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

明確:受到黑暗暴力的統治階級的詛咒,幫人民擺脱愚味,人民祝福他,未來屬於人民。

2、我們應為這微笑感動。這微笑裏含有黎明的曙光。

明確:這裏的“黎明”指的是封建王朝即將崩潰,民主時期即將開始。這“微笑”是對封建統治者的蔑視和嘲笑,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展望。他的沉着堅定給人以力量。

3、我們感到,從今以後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

明確:只有思想開放了,人民才能創造出更為先進的文明。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裏出來!

明確:封建君主專制使人民生活在痛苦之中,而伏爾泰雖然去世了,但他的思想仍然指引着人們走向光明,作者強調讓光明從墳墓裏出來,就是表明作者向黑暗宣戰的決心。

三、即時訓練

 1、課後練習(二):

 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可以歸納為:一是通過著書立説和文學創作,作出思想上的貢獻:“培育良知,教化人類”,“教導人們走向自由”;二是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為他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羣爭取人權,勇敢鬥爭。

 在伏爾泰生活的時代前期,統治階級壓迫人民,而人民卻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來反抗,社會愈加昏暗腐敗。這時,許多像伏爾泰這樣的啟蒙主義思想家用自己的筆寫下了不朽的雨果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稱為“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2、課後練習(三):

 ⑴ “過去”象徵着黑暗與邪惡,未來意味着正義與光明。伏爾泰受到過去的詛咒與未來的祝福,正反襯出他與黑暗的勢不兩立,他對世人的啟蒙碩勛。所以説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

 ⑵ 伏爾泰的微笑,是對憤怒情結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塵囂之後的寬怒與安詳;對權貴與壓迫者的嘲笑譏諷,是比對手站得更高的俯視、輕蔑;對弱者與被壓迫者的微笑,,把迷信和醜惡照得透高,催生的平等、博愛、理智、和平等“黎明的曙光”。

 ⑶ 思想取代武力成為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意味着人民普遍的覺醒,再也不會盲目地臣服於權威與專制,人間的最高律令將是基於正義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這句話提示了啟蒙思想家的畢生追求與巨大貢獻。

 ⑷ 這句富有激情的生動呼告,表現出雨果與黑暗專制勢不兩立鬥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同時也暗示着:長眠於墳墓中的伏爾泰,他曾經催生出的黎明的曙光,無論曾經怎樣被黑暗湮沒,最終都將在人類歷史上大放光彩。

四、點評總結

 

何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