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 教案教學設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63W

文/韓承金

   

         [導學新概念] 

   -ピ諞帳醮醋髦校許多藝術門類都有相通之處,比如書法、舞蹈、繪畫、戲劇、建築在表現空間方面往往都注重虛和實的結合,而音樂、繪畫、建築設計等也往往既要有重複,又要有變化,本文談的就是這一類問題。 

     這是一篇重在談建築設計的文章。學習這篇文章,要重點訓練學生概括文章觀點的能力,學習通過分析、綜合的方式來概括文章內容要點的方法。 

     [資料顯示屏] 

     “整體是由部分組成的”,造型藝術也是如此。組成整體的各個部分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只有把它們按照一定的規律,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整體,才能成為藝術品。從某種角度講,造型藝術也是有機排序的藝術。把許多雜亂的東西化為統一,在統一中再求得一定變化,這就是有機統一的規律。 

   

   --《建築設計方法入門》 

   

   

     故宮從大清門至太和殿,先後通過五座門、六個閉合空間(庭、院、廣場),總長約1700米。其中有三處高潮:天安門-午門-太和殿。 

     進入大清門首先是千步廊。經過這個狹長的空間後,出現一處橫向展開的廣場,迎面是高大的天安門城樓,對比效果強烈,形成第一處高潮;進入天安門,與端門之間形成一個較小空間,頓為收斂。過端門,呈現一個縱深而封閉的空間,盡端是雄偉的午門,有蕭殺威猛的氣氛,構成第二個高潮;午門和太和門之間又變為橫向廣庭,舒展開曠。經太和門進入太和廣場,是巍峨崇高的太和殿,形成第三個高潮。由此可見,空間的對比變換,在故宮是一個典範。 

   

   --《中國古代建築與近現代建築》 

   

   

     諧趣園簡介 諧趣園是乾隆於1751年下江南時,看中了江蘇無錫惠山腳下的寄暢園,在頤和園中仿其意而建造的,它保留了江南園林的靈秀之氣,被稱為“園中之園”。諧趣園由臨水的十座亭、台、樓、榭和百間遊廊組成。 

   

   --《故宮景點介紹》 

   

   

     [教學設計ABC] 

     設計A 

     一、入課 

     1.從題目看,把“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這兩個矛盾的詞語放在一起,似乎難以理解,文章要寫什麼?但只要看一看副標題就可知道,文章要談的是“音樂、繪畫、建築之間的通感”。那麼,“音樂、繪畫、建築之間的通感”指的是什麼呢?這通感是否就是修辭格中的通感?認真閲讀文章,答案自在其中。 

     2.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説起,引出設計者--中國現代建築學家樑思成,然後簡介樑思成的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學 

   ァ1.讀開頭段落,弄清題目中“千篇一律”和“千變萬化”的含義。 

     明確:“千篇一律”指的是重複,“千變萬化”指的是變化。本段的意思是説,凡是有持續性的藝術創作,就既需要重複,又需要變化。只有重複而無變化,作品就必然單調枯燥;只要變化而無重複,就容易陷於散漫零亂。“音樂、繪畫、建築之間的通感”指的就是這些藝術創作中的重複和變化。這一段是全文的綱。 

     2.自讀2-7自然段,概括這幾段的內容要點。 

   ァ∶魅罰赫餳付問撬底魑有持續性的藝術創作,音樂、舞蹈和繪畫都是重複和變化的統一。2、3兩段説音樂,第4段説舞蹈,5、6、7段説繪畫。音樂是一種時間持續的藝術,音樂的重複是指它的主題,變化是指它的變奏,作者舉了舒伯特的“鱒魚”五重奏為例加以説明。舞蹈多是時間與空間綜合持續的藝術,幾乎所有的舞蹈都在變化中有重複,這重複就是指動作的重複。繪畫中的“手卷”多也是時空綜合持續的藝術,都有重複和變化的統一,作者以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和李公麟的“放牧圖”為例來説明。 

     3.自讀8-15段,概括這幾段的內容要點。 

   ァ∶魅罰赫餳付蔚囊饉際撬底魑一種空間持續的藝術,絕大多數建築都是千篇一律和千變萬化的有機統一。作者列舉了人民大會堂、故宮、頤和園的諧趣園和長廊等建築,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作者詳細解説了故宮和頤和園的長廊。故宮從中華門到天安門是一口氣排列下來的千步廊,從天安門到午門是一間間重複的朝房,進入午門後又是一座座大同小異的大殿。整個故宮的每一組羣建築,全都是統一規格、統一形式建造的,連彩畫、雕飾也是一樣的。千篇一律的重複表現出皇家氣象的大氣。但統一中又有變化,朝房到大殿就是變化,大殿的主體與兩側的廊、廡、樓、門的不同也是變化,變化又不使人感到單一。頤和園的長廊是千篇一律,全都是無盡的重複,但長廊前的臨湖迴廊上的花窗就是一個變化,花窗的變化是長廊的前奏,重複和變化和諧統一。 

     4.自讀最後一段,明確寫作目的。 

   ァ〗嵛慘歡聞評了我們有些住宅設計的弊端,要麼變化得眼花繚亂,要麼重複得讓孩子找不到家,即單一的千篇一律或千變萬化,沒有把二者結合起來,提醒建築設計師們注意。 

     設計B 

   -ト肟巫詈貌捎蒙杓艫中的“2”,介紹作者時最好點出斂思成是梁啟超的兒子、林徽因的丈夫,這樣學生自然會產生興趣,有利於教學。 

     自讀課文後,可以給學生提供以下幾個問題,供他們思考。 

   -1.在談藝術創作中的重複和變化的時候,作者為什麼要強調“持續性”?“持續性”的含義是什麼? 

     2.有人認為,雖然本文的副標題寫的是“音樂、繪畫、建築”,但文章重點是談建築,談音樂和繪畫也是為了談建築,你同意這樣的看法嗎? 

     3.文章在談頤和園的長廊時來了個大膽的設想:“那八百米長廊的幾百根柱子,幾百根樑枋……”用了20個“一根”。連用20個“一根”的表達效果怎麼樣? 

     4.作者在講到建築的重複和變化時説:“古今中外的無數建築,除去極少數例外,幾乎都以重複運用各種構件或其他構成部分作為取得藝術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後文還説:“翻開一部世界建築史,凡是較優秀的個體建築或者組羣,一條街道或者一個廣場,往往都以建築物形象重複與變化的統一而取勝。”可是在舉例的時候,只列舉了中國的建築實例,沒有舉外國的例子,這是否説明本文的材料有不足之嫌呢? 

     討論明確: 

     1.如果沒有持續性,就談不上重複和變化了。 

   オ2.談音樂和繪畫確是為了談建築,文章倒數第二段裏寫到“每一條街都是一軸‘手卷’、一首‘樂曲’”,如果沒有了前文的音樂和繪畫,那麼“手卷”和“樂曲”的説法就失去了依託。 

     3.20個“一根”在語言上就給人以厭煩感,讓人無法接受。也就是説,長廊的柱子,根本不需要那麼多不同的形狀,千篇一律的圓柱才能給人以特殊的感受,長廊需要的是重複,不是變化。 

     4.這一問題允許各抒己見,不必強求一致。 

     設計C 

   オソ淌σ導學生快速閲讀課文之後,準確把握文章觀點,然後結合課文內容,讓學生從各自熟悉的歌曲(音樂)或建築中找出一些實例來,具さ母棖(音樂)或建築中找出一些實例來,具體談談對重複和變化的理解?nbsp;

     教師也可以準備一些材料,加入學生的討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