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中班社會《好朋友》教案範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17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社會《好朋友》教案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社會《好朋友》教案範文

中班社會《好朋友》教案1

一、設計意圖:

《我的好朋友》這一活動教學以後,小朋友很喜歡這個話題,一直談論着自己的好朋友,感受沒有朋友是那麼的孤獨,從而體會微笑面對朋友是多麼的重要。我發現,他們對事物之間的關係也很有興趣,於是,特設計本次活動。

二、目標:

1、通過遊戲活動,引導幼兒尋找事物之間的關係。

2、激發幼兒有好朋友的快樂情緒。

三、準備:

小圖片、課件、實物:鎖、鑰匙。

四、重點:

通過遊戲活動,引導幼兒尋找事物之間的關係。

五、演示課件:

(一)導入課題。

1、演示課件。

引導幼兒觀察演示ppt説出物品名稱。

2、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好多小客人,小朋友看一下,都有些誰呀?

小鳥、桌子、鑰匙、雨傘、椅子、雨鞋、茶壺、大樹、鳥籠、杯子。

(二)引導幼兒找出朋友。

1、出示實物鎖,引導幼兒尋找鎖和鑰匙之間的關係。

問:鎖和鑰匙為什麼是一對好朋友呢?

2、小結:鑰匙能把鎖打開,所以鎖和鑰匙是一對好朋友。

3、幼兒操作:幫圖中小客人找朋友。引導幼兒找圖片中的好朋友,師生一起檢驗。

(1)問:為什麼水壺和被子是一對好朋友?(引導幼兒説説關係)

為什麼桌子和椅子是一對好朋友?為什麼雨傘和雨鞋是一對好朋友?

(2)討論:你們覺得小鳥和誰做好朋友最開心?為什麼?

除了和大樹做好朋友,還和誰做好朋友呢?

(3)小結:還和藍天白雲,還有我們小朋友也是好朋友。

(三)遷移活動生活活動。

1、在我們生活中有沒有這樣一對一對的好朋友呢?

2、小朋友你有好朋友嗎?有好朋友心裏怎麼樣?

3、小結:有好朋友真好,好朋友在一起真快樂。

4、師生齊唱歌曲:好朋友。

六、反饋:

中班幼兒還是直覺行動思維佔優勢,所以我設計了課件與動手操作相結合的方式,讓幼兒在親身操作的過程中掌握本次活動的內容。本次活動,幼兒在活動中思維比較活躍,學習的積極性很高,積極地尋找生活中的朋友,從而引申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激發了幼兒有好朋友的快樂情緒,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中班社會《好朋友》教案2

一、課題:中班社會《好朋友》

二、教材簡解:

《指南》中提出:教師要給幼兒創造交往的機會,讓幼兒體會交往的樂趣。結合具體情境,指導幼兒學習交往的基本規則和技能。中班上學期主題《我們都是好朋友》中的活動《朋友越多越快樂》、《團結友愛親又親》等活動,藉助歌唱活動、語言活動讓幼兒感受到了小動物們朋友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情感。根據本班幼兒特點,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側重於讓幼兒體驗朋友多帶來的幸福感。

三、目標預設:

本次活動,領域定為社會,所以我設計了以下活動目標:

1、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自己的意願,培養主動與人交往的意識,樂意結識更多的朋友。

2、體驗與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感受朋友多帶來的`幸福感。

四、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自己的意願,培養主動與人交往的意識,樂意結識更多的朋友。

活動難點:體驗與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感受朋友多帶來的幸福感。

五、設計理念:

1、中班上學期的幼兒正處於友情的萌芽期,對於朋友的概念還很模糊,我希望幼兒通過本次活動,直觀的感受有好朋友的快樂。

2、現在的幼兒大部分是獨生子女,是一個家庭的中心,因此,他們也會相對缺少和周圍人溝通交流的機會。一方面他們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另一方面又渴望與人交往。所以,我希望孩子們能通過活動初步形成與人交往的願望和簡單的技巧。

六、設計思路:

本次活動以音樂遊戲導入活動,讓幼兒感受朋友間擁抱的快樂,讓幼兒可以很好地融入到整個活動中。教師又以正面、反面兩段視頻讓幼兒比較、討論,以這樣的方式,可以直觀的讓幼兒掌握交朋友的方式方法。有趣的送笑臉遊戲,能讓孩子們在感受朋友多的愉快的同時,知道如何做才能交到更多的好朋友。而最後一環節的設計又是對孩子經驗的一種提升。

七、教學過程:

活動準備

帶有名字的笑臉貼紙若干、點點統計卡每人一張、遊戲音樂《找朋友》、哭聲、錄音一段、視頻錄像兩段。

活動過程

一、抱抱我的朋友。

老師想問你們一個問題:“你有好朋友嗎?快悄悄地告訴老師你的好朋友是誰。”

師幼手拉手成一圓圈隨音樂走動,每次唱到“找到一個好朋友”的時候,就和好朋友抱在一起,唱到“再見!”就和剛剛的好朋友再見,找到另一個好朋友抱一抱。

師:老師還沒有好朋友呢,誰來抱抱我呀?然後大家都抱在一起。

師:好朋友在一起跳舞,擁抱真開心!(播放哭聲)

二、説説我的朋友。

1、師:你們聽,是什麼聲音呀?有一位寶寶他在哭,我們來問問他怎麼回事吧!

播放錄音:因為大家都不願意和我做好朋友。

2、師: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發生了什麼?(看錄像)

3、師:為什麼他找不到好朋友?

4、師:那怎樣做才能幫他找到好朋友?請你和邊上的寶寶説一説。(幼兒討論)

5、師:聽了你們的話,我們來看看這個寶寶有沒有改正缺點。(播放錄像片段)

師小結:現在這個小朋友會有禮貌地交朋友了,他和好朋友分享玩具,互相謙讓,還幫助別人,這樣他的好朋友一定會越來越多的。

三、我的朋友多

1、遊戲導入。

師:那我們的寶寶都會有禮貌的交朋友嗎?你們是怎樣交朋友的呢?

老師想你們一定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吧!那麼到底寶寶們都有幾個好朋友呢?我們來玩一個送笑臉寶寶的遊戲吧,把你的笑臉寶寶送給你的好朋友,得到幾個笑臉寶寶就是有幾個好朋友。比比誰的笑臉寶寶最多!

2、老師介紹遊戲規則:

老師介紹規則:每人挑選幾個最好的朋友,把笑臉寶寶送給他,送的時候要對他説:“我喜歡你。”(教師請一個幼兒嘗試送笑臉寶寶。)

老師播放音樂,音樂結束後,就要送完笑臉寶寶,回到座位。

先請你坐在位置上想一想等等要把自己的三個笑臉寶寶送給誰?為什麼要送給她?

3、幼兒自由送笑臉寶寶。

我們來看一看、數一數,今天誰的笑臉寶寶最多?

4、請出笑臉寶寶最多的那一位,大家為他鼓掌。

師:“有哪些小朋友給他送了笑臉寶寶呀?”(老師把送給他笑臉寶寶的幼兒請到台上)

師:“説一説你為什麼把笑臉寶寶送給他?”

師:“你的朋友最多感覺怎麼樣?想對你的好朋友們説點什麼嗎?”(教師讓好朋友們擁抱在一起)

師小結:朋友越多就越快樂,我們其他的。寶寶都要跟他一樣,讓小朋友們都喜歡你,願意和你交朋友。

四、經驗延伸。

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跳着舞,去外面找找大自然中還有哪些動物、植物也是我們的好朋友吧。

教師播放音樂,幼兒離場。

中班社會《好朋友》教案3

設計意圖

為了發展中班幼兒的交往意識和交往能力,我選擇了“好朋友”的系列活動:從關注身邊的親人做起,以“三·八”節為切入點,請媽媽們進課堂,讓媽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朋友;創設了心情預報站,引導幼兒不光自己高高興興來幼兒園,同時,學習關注別人的心情,關注因病沒有來園的幼兒,給他們打電話等。現在,幼兒即將進入大班,小朋友間表現出來的友好——在幼兒園他們一起玩,在家常常通電話——讓老師感動。為了進一步引導幼兒感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擴大交友的範圍,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與表達,嘗試為生活中各種常見的事、物找關聯。

2、能遵守遊戲規則,體驗合作競賽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瞭解幼兒生活經驗,掌握幼兒在尋找事物關係方面的情況(觀察、談話。)

2、“好朋友”幻燈片,卡片若干(冰箱、青蛙、人、電話、車、筆等14種)。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複習兒歌《誰和誰好》

提問:兒歌裏誰和誰是好朋友?為什麼?

啟發、引導幼兒説出兒歌中的三個好朋友,按照兒歌的內容,幫助找到好朋友的理由。

二、遊戲活動

1、遊戲一:為大樹找朋友

看幻燈片

(1)出示教師預設的五個朋友,請小朋友幫助找到它們是好朋友的理由。當幼兒找到適合的理由時,神奇的大樹就會開出一朵美麗的花,作為獎勵幼兒的禮物。

提問:它是大樹的好朋友嗎?是好朋友的理由是什麼?

引導幼兒為大樹尋找不同類型的朋友,並能夠説出成為好朋友的理由。同時以花為獎勵,調動幼兒思維的積極性,營造遊戲的氛圍。

(2)請幼兒為大樹找出五個好朋友,並説出理由。當幼兒找到適合的理由時,神奇的大樹就會開出一朵美麗的花,作為獎勵幼兒的禮物。

提問:還有誰是大樹的好朋友?理由是什麼?

啟發幼兒思考,説出好朋友的理由,進一步為幼兒提供思維空間,擴大好朋友的範圍。

第一個遊戲結束時,幼兒為大樹找到了十個不同的朋友。神奇的大樹要獎勵幼兒十朵美麗的花,最後大樹真的開出了10朵漂亮的花。

(3)請幼兒為自己鼓勁,提升幼兒的自信,同時鼓勵愛動腦筋的小朋友。

2、遊戲二:找朋友

(1)交待遊戲名稱――“找朋友”;成遊戲隊形;為自己隊起名字。

引發幼兒遊戲的慾望,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2)提出遊戲規則

a、幼兒迅速找到兩張好朋友卡片;

b、説出是好朋友的理由;

c、對方同意,即可為自己隊得到兩張卡片。

3、遊戲進行

a、幼兒按照規則輪流遊戲。

遊戲玩法:幼兒分成兩隊比賽,參加比賽的隊員要找出成為好朋友的兩張卡片,並説出它們成為好朋友的理由;對方的隊員同意你的説法,就可以為自己隊得到兩張卡片。最後得卡片數多的隊贏。

b、遊戲過程中注意引導幼兒開動腦筋,説出自己的理由,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適合我班幼兒。表現在,在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中,幼兒與教師全身心地融入到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互動充分,遊戲性強;教學環境為幼兒活動提供了方便,幼兒便於操作;良好的精神氛圍,為幼兒積極思維提供了支持,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手段的運用上,關注到了每個幼兒的需要,讓每一位幼兒都有表現的機會,為不同水平的幼兒提供思維的空間。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高,思維活躍,敢想,敢説。同時,活動為幼兒提供了新的經驗積累,為幼兒的發展提供支持。

在本次活動中,我覺得在應答幼兒個體和關注幼兒良好行為方面也是活動中的一個特點。我運用肢體語言、眼神和個體關注,吸引幼兒,給幼兒以提示,收到了好的效果。這是一次以社會領域為主的嘗試性整合活動的教研活動,特別是多媒體和遊戲形式的結合,讓我們對教學形式的探討有了新認識。另外,在活動中有同年齡組教師的參加,活動後進行了研討,有教研的氛圍,這也是這次活動的特點之一。

存在問題:在活動過程中,在對待幼兒個體表述中注重表達的意思,忽略了語言表達的完整性。

通過本次活動,也引發了我的思考:如何將活動的引伸進行好,即通過其他活動環節和家庭與社會的加入,為幼兒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Tags:範文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