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事物是普遍聯繫的”課堂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42W

【教學目的與要求】

“事物是普遍聯繫的”課堂教案

知識方面:要求學生識記聯繫的概念;明確事物的聯繫是普遍的道理;初步理解聯繫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能力方面: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學會從具體事例入手;歸納基本原理,並能以此觀察分析實際問題。

覺悟方面:引導學生認識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堅持唯物辯證法的聯繫觀的重要性;使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

【教學重點】什麼是聯繫?聯繫是普遍的。

【教學難點】聯繫是客觀的。

【教學方法】“三自一導”教學法,即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自讀書、自設疑、自求索。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用具】錄音機、投影儀

【複習導入】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世界是物質的。那麼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是彼此孤立的還是普遍聯繫的呢?這個問題是我們這節課所要共同學習的問題。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第40頁。

事物是普遍聯繫的(板書)

師:學習這一框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聯繫?在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首歌曲,請同學們注意聽歌詞。(放錄音:歌曲“説句心裏話”,優美的旋律在教室裏響起。)

師:“説句心裏話”這首歌,詞美、曲美,歌唱家唱得更美,因而深受我們的喜愛。她唱出了當代軍人的心聲,讚頌了當代軍人的情懷。請問同學們,作為軍人的“我”為什麼還要想家?用歌詞回答。

生:因為家中的老媽媽已是滿頭白髮,因為常思念夢中的她。(學生笑)

師:對,同學們回答得很好。因為家中有白髮蒼蒼的老媽媽,還有夢中思念的她。按説他該好好在家中孝敬父母,愛妻憐兒。但他為什麼還要出來當兵呢?(用歌詞回答)

生:因為他更加懂得有國才有家,你不扛槍,我不扛槍,誰來保衞祖國,誰來保衞家。而沒有了祖國也就沒有家。

師:同學們回答得好。沒有了祖國便沒有家。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説:作為軍人的“我”正是有了對媽媽、對她,對家、對國的愛才來當兵的,反過來,也正是有了她們的支持“我”才能夠出來當兵。可見,在“我”和媽媽、她之間,在家與國之間存在着一種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而哲學上就把這種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叫做聯繫。

1.聯繫: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叫做聯繫(板書)

師:請同學們讀課本的第1自然段,重點讀第7、8行聯繫的概念,體會聯繫概念所包含的道理。

師:請同學們思考:這種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在別的人、別的事物之間是如何表現出來的?請同學們注意,結合前面講的內容,結合高一年級我們所講的經濟常識的有關知識,以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其他學科的知識舉例。

生:①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②物理課所講的摩擦生熱;③化學課所講的氧化還原反應;④價格與價值;⑤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師:同學們剛才所舉例子範圍很廣,這就説明:聯繫不是僅限於一時一地、一人一物,而是廣泛地存在於一切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也就是説,事物的聯繫是普遍的,這就是我們要講的第二個問題。

2.事物的聯繫是普遍的(板書)

師:這個問題是本框的一個重點問題,課本從第2自然段至第10自然段,運用大量的事例,詳細地為我們分析了這個問題,請同學們結合我們剛才所舉的例子看書,分析歸納課本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講的。

(學生看書,教師輔導)

師:下面,請一個同學歸納一下,課本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講的?

生:從四個方面:一是自然界內部各種事物之間;二是人類社會內部各種現象之間;三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之間;四是客觀物質世界同人的意識之間都存在着聯繫。

師:這位同學歸納得較為準確,下面我們對他所講的方面加以提煉。這個同學所講的聯繫,實際上就是講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繫的統一體,而整個世界包括三個方面: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統稱為客觀世界,人的思維叫主觀世界,因此,普遍聯繫就有了以下幾方面的內容:①自然界內部各種事物之間;②人類社會各種現象之間;③人的思維之間;④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之間;⑤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之間。(板書)

下面,請第一組的同學來講自然界內部各種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繫的;第二組的同學來分析人類社會內部各種現象之間是普遍聯繫的;第三組的同學來歸納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之間是普遍聯繫的;第四組的同學概括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之間是普遍聯繫的;老師對同學們所講的不夠詳細的地方加以補充,並講講人的思維之間也是普遍聯繫的。現在請同學們分組看書討論,然後每組推薦一名同學發言,其他同學隨時準備補充。(課本寫的較詳細,學生一般都能夠講出來,為了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着重引導學生分析人類社會中各種現象之間也是普遍聯繫的。)

生:在人類社會中,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與消費、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都是聯繫着的。

師:同學們分析得較好,但同學們分析的重心側重於生產方面,在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下,有些人只注意撈錢,使人們覺得人與人之間在生活中缺少了應有的人情味,現在我想請同學們舉一些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心的例子,來説明在我們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常常總是“情”將人與人聯繫起來的。

生:我們班××同學生病後,班長主動照顧他,同學們主動為他請醫送藥,相互關心……

師:同學們所舉身邊的例子,都説明了人和人之間的相互聯繫。這裏,我也為同學們舉一個例子,是關於李素麗的:10多年前一個寒冬的早晨,一位姓楊的女醫生抱着女兒乘坐李素麗所在的公共汽車去上班,李素麗見狀急忙讓楊醫生將女兒放在售票台上,見孩子穿得較單薄,急忙脱下自己的外衣輕輕蓋在孩子的身上……楊醫生下車時,李素麗問楊醫生:“孩子到託兒所後有衣服加嗎?”楊醫生説:“沒關係,等會兒太陽出來了就暖和了。”可是,説者有意,聽者有心。下午兩點多鐘,楊醫生做夢也沒有想到,李素麗拿着一牀晴綸毛毯來了。李素麗對楊醫生説:“你下班後還要坐兩個多小時的車,用這牀毛毯裹在孩子身上,免得孩子着涼。”楊醫生是位下過鄉的老知青,經歷了許多的困難和磨難,卻從來不掉淚。然而,今天,當她面對着李素麗,禁不住熱淚盈眶了。從此後,她學習李素麗“真情為她人”的高尚情操,利用休息時間,上門為病人服務。10多年後的1995年9月,當她得知李素麗的女兒生病在牀,而李素麗又忙於為世婦會的召開而工作抽不出時間照顧自己的女兒的時候,楊醫生一連10多天主動到李素麗家去幫助她照料女兒。

同學們,這生動感人的一幕,不正是“人間自有真情在”的最好寫照嗎?這不正是我們社會中最為珍貴的聯繫嗎?還有什麼聯繫比這種聯繫更真實更感人的呢?李素麗有句話叫“人心換人心,黃土變成金”。這充分説明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主義新型人際關係。那麼,你們能否舉出一些古詩、成語、歌謠、諺語來説明人類社會中的各種現象之間是相互聯繫的例子。

生:嚴師出高徒;強將手下無弱兵;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師:剛才我們一起分析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內部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這充分説明了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繫的`有機整體。

下面,請同學們一齊朗讀課本第144頁,第10自然段。

師:是的,沒有聯繫,就沒有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那麼這種普遍存在的聯繫是不是由人的意志來決定的?是不是人設想怎樣的聯繫就會有怎樣的聯繫呢?

生:不是的,聯繫不是由人的意志來決定的。

師:為什麼呢?請同學們看書第11自然段,然後回答。

生:因為聯繫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觀的。

師:這位同學説得好,聯繫是客觀的,這正是我們要講的第三個問題。

3.聯繫是客觀的(板書)

師:請同學們看書第11自然段,歸納一下,如何理解聯繫是客觀的。

生:聯繫是客觀的,是説聯繫是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即人不能創造聯繫,也不能消滅聯繫。

師:對,聯繫是客觀的,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否則就要受到懲罰。但在現實生活中,偏有一些人忽略這一點,有意或無意地否認聯繫的客觀性。同學們能否舉例説明呢?

生:如亂砍濫伐,毀林開荒,造成了

土地沙漠化,使耕地面積逐漸減少。

生:還有,由於冰箱的使用以及工業生產中的氟里昂等未妥善處理,使臭氧層遭到破壞,在南極已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空洞,這樣下去,將會使人類的皮膚癌患者增多。

師:同學們所舉的例子,都是由於人們忽略了客觀存在的聯繫,而遭致自然界對人類的懲罰。除了上述問題外,我想請同學想想,6月5日是個什麼日子?

(學生討論)

生:是世界環保日。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為什麼要規定6月5日為世界環保日,這説明了什麼問題?

生:説明環境污染非常嚴重,但還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師:環境污染是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同學們是否知道,我們國家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地方在哪裏?

生:我國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地方在淮河流域。

師:對,我國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地方在淮河流域。同學們可曾知道歷史上淮河流域卻流傳着這樣兩句話:“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這是説淮河之水的清和美,淮河邊的人可愛。然而今年3月,中央電視台派出記者到淮河邊去採訪,其中一名記者問一個從小在淮河邊長大的孩子:“淮河水是什麼顏色的?”這個孩子不加思索地説:“黑色的。”黑色的?如果過去的淮河水就是黑色的,哪還會有“美不美家鄉水”這讚美之詞呢?大家想想,是什麼原因使淮河之水由清變黑了呢?

生:是淮河兩岸沒有排污能力的小型造紙廠造成的。

師:是啊,一些造紙廠,只顧追求眼前的經濟效益,把根本沒有作任何處理的廢水直接排入淮河,給淮河兩岸人民的生活造成極大的災難。在污染最嚴重的蚌埠市,居民居然只能買礦泉水煮飯了。這樣的情形怎能再發展下去!6月30日,國務院下令關閉淮河兩岸年產5000噸以下的造紙廠。9月30日,國務院再次下令關閉全國所有的“五小企業”。儘管此舉使不少廠家暫時受到了損失,但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我們只能也必須這樣做。

以上例子説明,由於我們忽視了客觀存在着的聯繫,因而受到了懲罰。這表明,聯繫是不能消滅的。

那麼,聯繫不能消滅,聯繫能否創造呢?課本上就為我們舉了一個哲學史上企圖創造聯繫的例子,請同學們看書第145頁的第12自然段。我們現在知道了這是唯心主義者在聯繫問題上的表現。除此以外,同學們再想一想,還有哪些是人們主觀臆造出來的聯繫?

生:西方人很忌諱13和星期五,認為13是個不吉利的數字,星期五更是“黑色”的。

師:真是這樣嗎?13真的不吉利嗎?作為教師,我就很喜歡13號,因為每個月的這一天我都可以到銀行去領工資。同學們是高中生,一般是放月假,每個月接近月末的那個星期五,上半天課後就要放假,同學們就可以回家去看望父母兄妹,改善一下生活,你們討厭星期五嗎?(學生笑答)

師:這就説明不吉利的13和“黑色”的星期五純屬子虛烏有,是主觀臆造出來的。那麼同學們再想一想,還有哪些聯繫是人們臆造出來的?

(學生討論,視其討論情況繼續講解)

生:烏鴉叫喪,喜鵲報喜;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等。而最具有普遍性的是將6與“順”相聯繫,8與“發”相聯繫,如電話號碼888等。

師:那麼8與“發”當真相關嗎?請同學們一起來研究下面的例子:中央電視台曾播放了一部“918”大案紀實的電視劇,説的是一個盜竊團伙在9月18號這天盜竊開封市博物館69件國家一、二級文物,後來紛紛落網。又在第二年的9月18號這一天,主要案犯被槍決的事情。案犯被捕後,審訊人員詢問他們為什麼選在9月18號這天作案?他們説:918的諧音是“就要發”,我們是想借這個吉祥的日子發財。可悲的是他們只知道8與“發”諧音,而忘記了在漢字中讀fa音的還有法律的“法”、懲罰的“罰”。在第二年的9月18號槍斃他們就表明我們的人民“就要法”,對那些膽敢違法的犯罪分子“就要罰”。

因此,我們要牢記,聯繫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既不能創造聯繫,也不能消滅聯繫。

【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主要講了什麼是聯繫,聯繫是普遍的,也是客觀的問題,分析了任意創造聯繫和消滅聯繫都是要受到懲罰的。因此,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該自覺堅持唯物辯證法的聯繫觀

Tags:課堂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