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學體育備課教案模板(精選5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78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體育備課教案模板(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體育備課教案模板(精選5篇)

小學體育備課教案1

教學內容

1、兩頭翹;

2、仰卧起坐傳遞球;

3、投擲。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俯卧挺身的動作概念和投擲壘球時的出手角度;

2、技能目標:

A、學會俯卧挺身技術,力爭有90%左右的學生能獨立完成,發展學生腰背腹彈性和力量;

B、通過“投擲過關”等投擲遊戲,複習鞏固原地正面、側向投擲壘球技術,提高學生投擲能力:

3、情感目標:

A、初步具有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並通過遊戲培養學生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

B、通過學生的分組自練、自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本課重點:

A、俯卧挺身時兩腿配合上體協調上舉;

B、投擲壘球時的出手時機;

本課難點:

A、俯卧挺身時兩腿夾緊並充分伸展;

B、投擲壘球時轉體和揮臂的連貫性

程序

教學內容

時間

組織

教法與要求

導入

1、常規教學

1-2分

四列橫隊

教法:

1)學生跑進場地,師生問好;

2)隊列練習,配以《運動員進行曲》

要求:精神飽滿,節拍準確。

2、模仿練習

3、自編遊戲“大鯊魚”

2-3分

4-5分

四列橫隊--一路縱隊繞墊子行進。

教法:

1)教師講解、示範“搖櫓”動作;

2)學生跟隨教師原地和行進間模仿“搖櫓”動作;

3)學生跟隨教師模仿漁船出海動作;

4)教師提示並模仿各種魚類遊動的動作;

5)學生髮揮想象,進行各種魚遊動模仿;

6)教師扮演大鯊魚,共同參與遊戲。

要求:模仿逼真,反應靈敏。

展開

1、兩頭翹:俯卧墊上,兩臂前舉,頭、肩用力上抬,背部用力後弓,同時兩腿用力(並腿)後舉。

10-11分

兩人一組一塊子墊

教法:

1)教師示範,學生嘗試性練習;

2)手持輕物或兩腿夾物做“一頭起”練習,並觸及上方的標誌物;

3)在同伴幫助下(同時託腿託胸)完成動作;

4)學生獨立完成,小組自評;

5)優生表演,相互對比,集體研討;

6)分組比賽。

要求:兩臂與兩腿協調配合,同伴之間相互幫助。

2、仰卧起坐傳遞輕物

3-4分

四人一組二塊墊子同時練習

教法:

1)教師講解、示範;

2)學生在教師統一口令下練習;

3)每組連續做十次,比哪一組先完成;

要求:交換輕物時膝不屈,腳跟不離墊,輕物不能拋接。

3、投擲:每人持一輕物,面對有彩色汽球的橫繩進行投擲過關和投準目標練習。

8-9分

四列橫隊---散點練習

教法:

1)教師講解示範正面或側向投擲;

2)在統一口令下練習;

3)帶着問題,進行投球過關遊戲;

4)面對汽球進行投準比賽,並結合生活實踐進行創造性練習;

5)教師巡視指導;

6)教學情況反饋。

要求:出手有一定角度,揮臂速度快,轉體要正。

4、中國奧運金牌榜:

分成八個小組,每位同學依次將自己的小地毯上寫的金牌項目與折返處小黑板上的金牌運動員相對應,看哪一組又快又正確。

3-4分

按小地毯的序號,排成八路縱隊

教法:

1)教師提示,並示範;

2)學生跨過墊子到折返處,將小地毯貼在黑板上直線跑回;

3)學生繞過墊子到折返處,將小地毯取回,直線跑回;

要求:奔跑迅速,對應正確。

延伸

1、小地毯拼字遊戲:

2、自編舞蹈《歌聲與微笑》

3、課堂小結講評,收回器材,師生道別。

5-6分

同上

教法:

1)每組六人將小地毯拼成一個字,看哪一組最快;

2)教師巡視指導;

3)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舞蹈。

要求:

1)拼字遊戲時,動作迅速。

2)舞蹈時,動作放鬆,表情豐富。

場地器材

在一塊籃球場的中間擺放三排小墊子(共24塊、前後間隔為3米、左右間隔為2米)、兩隻籃圈間拉一根掛有彩色氣球的橫繩、自制小地墊49塊、小黑板8塊、錄音機1台。

1、心理狀況預測:根據本課特點,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學生學習的情緒高漲,並能在練習中獲得愉悦的心理體驗和情感交流;

2、生理狀況預測:練習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25--135次/分左右;最高心率為175次/分左右。

3、心率曲線(略)

小學體育備課教案2

一、前言:

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發展素質教育的今天,體育課堂教學不再是傳統單調、枯燥的學習氛圍,而是要通過教學讓學生充分展示、體現自我。充分體現一箇中心、四個特點。以讓學生自動學習,積極實踐,努力創新為中心,結合體育學科突出四個特點。特別是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説,通過唱遊形式進行體育教學,達到教學目的,提高學習成績,激發學習興趣,已逐步成為體育教師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

二、案例介紹:

㈠學習內容:

(1)遊戲:模仿各種小動物

(2)單腳起跳、雙腳落地

㈡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男生比較多,活潑好動,有較強的求知慾,師生關係和諧融洽,班隊集體榮譽感較強,對技巧和遊戲比較感興趣,但學生的能力差異也較大,有意注意時間較短,因此,這就需要在教學中,採用有趣味性的組織教學和遊戲教學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

㈢學習目標:

1、學生能在輕鬆愉悦的歌舞中做出基本跳躍的動作。

2、學生能應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創新活動。

教學設計

讓每個學生通過唱中游、遊中練感受到愉悦,在愉悦中初步掌握"單腳起跳雙腳落地"簡單的動作方法,同時在激活思維、拓展能力過程中體驗合作、創新、成功時的心情,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

㈤片段介紹:

1、調動情緒,激發興趣。

⑴課堂常規(略),明確學習內容和要求。

⑵小遊戲:模仿各種小動物,隨音樂跟教師一起跳舞。

2、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⑴跳躍:單腳起跳,雙腳落地。

⑵唱兒歌→進入情景→探究學習→自主學練→知識技能評價。

⑶學生唱一編一跳一練一評,在活動過程中掌握技能。

3、激活思維,拓展能力。

⑴小遊戲:模仿各種小動物,創編各種跳的方法。

⑵唱兒歌→分組遊戲→能力拓展→創新能力評價

⑶學生唱、唱→創、創→評、評,展示創編內容。

4、穩定情緒,恢復身心。

⑴放鬆:聽音樂、師生共同舞蹈。

⑵小結:師生共同講評。

三、案例分析

1、這節課教案編寫的主要特點是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教學理念。

⑴本課能緊緊圍繞學習目標,利用各種遊戲創設情景,用音樂貫穿全課,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樂中思、思中創,即玩中有所得,從而充分感受到自主與合作的樂趣。

遵循學生課堂上的心理活動發展過程,進行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師僅起到適時的誘導和點撥;在技能的學習時,不再是以往教師講解示範,學生分組練習的老方法,而是以學生為主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視覺感受,經過思維在大腦中形成表象,然後讓學生自己親身體驗,學生實踐以後教師在點撥,這種循環反覆過程,注意老師的點撥要有層次性。開始上課時,就用小遊戲的形式出現,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課的快樂。遊戲開始了,教師親切自然的描述:“秋天是藍色的,晴朗的天空碧藍碧藍,一羣小鳥飛過來,讓我們和小鳥一起飛吧”。孩子們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着歡樂的小鳥自由的飛翔,有獨自飛的,有成羣飛的`…..彷彿進了鳥的天堂。“嘟”一聲哨響,教師迅速做出了集合的手勢,孩子們快速跑向教師,學生們在慌亂中總算把隊伍站好了,但有兩個小朋友卻找不到自己的位子。教師故作急切的樣子説:“這兩隻小鳥迷路了,誰能幫他們找到家?”大家很快幫助兩個迷路的小鳥找到了自己的家。

⑵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提高學生的跳躍能力,課堂上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空間。讓學生自我表現,努力創新,從而在課堂上教學中,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教師的補救手段,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會,都有所得,應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創新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鍛鍊和創新意識。在學習方法上,運用了自主學習方式,通過情景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把教材和遊戲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探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的提高,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互相學習、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

⑶在跳躍教學過程中,教師力求目標分層化、組織遊戲化、學生個性化,給學生創設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盡情玩耍,享受其中的樂趣,通過想象進行各種創編練習。隨着音樂發發出不同動物聲音節拍,小朋友們一會兒是踏着沉重緩慢的腳步模仿搬運木頭的大象,一會兒又成了蹦蹦跳跳活潑可愛的小白兔,一會兒又變成了活躍的青蛙,一會兒又變成了一羣頑皮的小猴,有學生喝道“老師!我是孫悟空!”緊接着兩手撐地翻起“小筋斗”,引得小猴們哈哈大笑……通過這一小遊戲,把遊戲和體育教材有機結合,構成了新的教學情景,有利於調動學生用已有的知識在實踐中去體驗的積極性,體現了“快樂體育”的思想。因為成功與失敗都是收穫,酸甜苦辣都有營養,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我,親自體驗各種活動的感受。教師儘量激發學生學習的靈感,讓學生有選擇的練習,自我展示風采,學生的自主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生有了求知、求學的慾望,與此同時,教師的教學目的也就達到了。

2、玩中樂,中樂學,學中思,思中創,創佳績。

為了突破學生被動接受較具常規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巧妙地採用各種小遊戲的形式,用音樂貫穿全課,讓學生更早地進入角色,然後,教師再根據教學效果進行適當的點綴(提示),使動與靜、張與馳、快與慢有機的結合,控制好整個教學節奏。學生們既有原地又有行進間和轉方向的動作,既有站着又有坐着,根據音樂的旋律、節奏,進行隊形變化。小遊戲的設計更是體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良好學習氛圍。教師始終處在學生中間,和學生一起分享快樂。

小學體育備課教案3

一、教學內容:

單腳、雙腳跳

二、教學目的:

單腳、雙腳跳的練習很適宜低年級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的特點.單腳、雙腳跳對提高兒童的跳躍能力,發展思維擴大知識範圍和促進智力的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

三、教學要求:

學會本年級的單腳、雙腳跳,培養身體的正確姿勢和節麥感,發展想象力和單腳、雙腳跳等能力。

四、教學重點:

各節動作的準確性和靈活性。

教學難點:動作優美大方,節奏感強。

五、教學任務:

1、使學生掌握兒童單腳、雙腳跳的動作,培養學生的協調性和節奏感。

2、培養學生單腳、雙腳跳姿勢,促進身體各器官的正常發育。

3、發展彈跳力及集配合的頑強精神。

六、教學方法:

講授法,直觀教學法,集體練習法。

七、教學原則:

符合生理特徵的原則,適應學生心理的原則,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小學體育備課教案4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學生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教學中落實基本的技術和技能教學,強調學生的積極性和實際鍛鍊的過程和效果,緊扣新課改的標準要求,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愛好、自覺養成自我鍛鍊的意識和運動習慣,為終身體育和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奠定了基礎,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和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二、年級情況分析

六年級一共有三個教學班,大約共有學生185人,上學期進行了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和期末內容測試,大部分學生在各項測試中能達到國家體質健康測試標準,及格率達到有95,優秀率有60。但是在跑和體操墊上技巧的細節方面的掌握還有些欠缺,需要有更進一步的提高。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鍊身體的簡單知識及方法,學會一些體育衞生保健和安全常識,培養認真鍛鍊身體的態度。

2、初步學習掌握田徑項目耐久跑當中的定時跑、追逐跑以及耐久跑的起跑姿勢和方法;跳遠項目當中的立定跳遠和蹲踞式跳遠的方法和技巧;籃球項目當中的運球、接球和投球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發展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各項基本技術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勇敢、頑強、勝不驕、敗不餒、自覺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等優品質。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

在以上內容當中,根據年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劃分不同的重難點內容。體育衞生保健知識是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建立體育鍛煉與衞生保健教育相結合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體育課的理論教學主要是通過通俗易懂的講述,使學生懂得粗淺的體育鍛煉衞生保健常識。而徑類項目中跑的內容學生接觸得較多,而且小學生的年齡段特徵及愛好各異,對田類和球類的接受學習能力各不相同,應作為重點內容,組織好課堂教學。

五、教學措施:

1、與學生配合模擬演示,講解、示範

2、領做指導學生模仿練習,動作協調連貫

3、指導學生分組練習,組織學生進行分組教學比賽

4、指導分組練習並相互糾正、觀摩、交流和評價

5、選拔優秀生進行展示

六、教學進度:

1、安全教育課:體育課的要求須知

2、複習上學期內容:墊上技巧系列動作

3、耐久跑——定時跑

4、耐久跑——追

小學體育備課教案5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圍繞《新課標》三維總目標的要求,力求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多種活動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又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始終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求使學生了解上體育課的方法,為今後上好體育課打下基礎。同時養成團結協作的習慣,並發展其力量、靈敏和協調性素質。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體育遊戲這一體育教育的好途徑,通過遊戲規則要求,教師言語激勵,評價反饋等,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公平競爭,實事求是,頑強拼搏的優良品質和優秀的體育道德作風,在鍛鍊身體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體現體育的教育性原則。

二、學生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處於水平二階段,正處在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他們普遍存在已經懂得學習和鍛鍊的態度與行為,但對課堂常規未養成良好習慣的現象。他們一般具有依賴性強、模仿力強、好奇心強且自我約束能力差、精神不易集中的年齡特徵,對於相對直觀、易模仿的體育課興趣較高。

三、教學目標:

認知:使學生了解上體育課的方法,為今後上好體育課打下基礎。

技能:使學生身體在靈敏、力量、柔韌、協調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

情感: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合作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1、體育課常規習慣的養成

2、保護與自我保護的方法

五、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採用語言誘導法、

講解示範法、分組練習法和遊戲比賽法來組織教學。

六、教學過程:

這節課因為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興趣和愛好非常廣泛,注意力不集中,又對單調持久的動作容易感到疫勞和厭倦,為了能把這節課上的更好,我運用了電教手段,音樂進課堂,下面我通過三個部分來加以説明這節課的內容。

1、準備部分:學生在班級坐好,師生問好,然後進行室內操練習,做好後續練習的準備活動

2、基本部分:良好的體育課常規習慣的養成是本課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我採取了講解和遊戲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新課的教學。這樣可以不斷提高教學效果,以達到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目的。本部分分為一注意安全;二服從老師的指揮,認真觀察老師的示範動作;三做好保護與幫助和素質練習等幾個方面。

3、結束部份:學生邊放鬆邊聽講解,在輕鬆愉快的情緒中結束本課。

七、場地器材:

多媒體設備、錄音機。

八、強度密度

本課的平均心律:80——100%

練習密度: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