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學生體育課教案範文(精選5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72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生體育課教案範文(精選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小學生體育課教案範文(精選5篇)

小學生體育課教案1

一、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小學四年級學生,學生身體發育到了快速發展的時期。身體素質指標均有提高,身高體重在不斷增長,50米跑、立定跳遠、仰卧起坐男生優於女生,差異不明顯,跳繩、坐位體前屈女生優於男生且差異明顯。他們體育愛好廣泛,在練習和測試中踴躍表現,對測試項目會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但學生注意力不夠穩定,不易持久,教師應在測試前強調好記紀律,講清楚測試規則,把握和控制好學生的情緒。

二、指導思想

根據國家教育部和體育總局頒發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精神,堅持學校教育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為了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使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和體質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測試,提高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培養其興趣和愛好。

2、知道坐位體前屈的一般要求,熟記自己的成績。

3、控制自己用正確的姿勢完成坐位體前屈測驗,積極改進自己的動作技術。

4、正確對待自己的成績,明白只有刻苦鍛鍊才能取得更為優異的成績,表現出頑強拼搏不怕吃苦的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測試坐位體前屈的動作質量;

難點:身體柔韌性

五、教學內容

坐位體前屈跳短繩

六、教學準備

坐位體前屈儀、小墊子2塊、短跳繩40根

七、組織教法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先集體做準備活動後,然後採取分組輪換的教學形式,把全班分成男女生兩個大組,一組在體育委員的帶領下進行跳短繩的練習鞏固,另一組在體育教教師的帶領下進行坐位體前屈的測試,然後兩組進行輪換。

八、教學流程

課堂常規—檢查着裝—隊列隊形—準備活動(熱身操)—柔韌專項素質練習—情緒激發、測試動員—坐位體前屈測試—跳短繩練習—分組輪換—放鬆練習—集合總結、提出要求。

九、教案設計

教學反思:坐位體前屈是一個讓學生感受體育活動中如何克服困難、戰勝自我、尋找尋找技巧的教學內容,是水平一學生測試項目的其中一項,因此,我們在大部分體育課上都要對其進行一定時間的練習。坐位體前屈動作簡單,又較為枯燥,有的學生腿部肌肉拉伸到一定程度時,會感覺到疼痛難忍而自動放棄堅持,而有的學生在拉伸到一定程度雖感覺到了疼痛,但仍然咬牙堅持,使肌肉韌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拉伸,在測試過程中那些意志力堅強、練習刻苦的學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為他們的表現引以為豪。

因此,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鬥志,用這些活生生的例子激勵班裏的所有學生,對他們進行榜樣教育,培養他們不怕困難、持之以恆的意志品質。榜樣的力量激發了學生好勝心強的一面,同學們在考核中個個爭先,你做得好,我一定堅持做得比你要好!讓我們驚喜的是成績在10—20釐米的人數能達到班級總人數的半數!總之本節課的測試非常讓人滿意!

小學生體育課教案2

一、教學指導思想

本課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堅持“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主動發展為目標,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作為主要目標,並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寓教於樂,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模仿,使他們在積極的看、學、練、比的過程中展示所學的運動技能,培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熱烈的氛圍中,提高技能與體能,體驗成功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跑是小學體育教學的基本項目之一,本節課是小學體育課教學中最為基礎的一節課,也是較為單一、枯燥的一節課,站立式起跑姿勢的掌握,對發展學生起跑時的反應能力,提高學生跑的成績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課試圖通過多種學練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練興趣,讓學生認識到掌握站立式起跑的正確動作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對站立式起跑學習的重視程度,以便教學目標的更好達成。

三、學情分析

本課設計對象為五年級學生,他們善於模仿,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強,有好奇心,樂於展示自我但自控能力欠缺是這一年齡段的顯著特點,大部分學生對短距離跑的練習非常感興趣,對站立式起跑有所瞭解,但是動作要領不清楚。本課通過教師適當的點撥,使活潑好動的低年級學生通過在反覆的遊戲活動中,主動探索並初步掌握淺易的生活知識和學習簡單的動作技能,同時多用激勵性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便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提高動作質量。

四、教學目標預設

1、認知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站立式起跑的動作以及起跑動作。

2、技能目標:基本掌握並運用站立式起跑的動作,“預備”口令時的準備動作做準確,身體重心前移;加速時直線跑進,體會加速跑時上下肢的.協調配合。

3、情感目標:通過模仿、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悦,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充分展示的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發展小組合作的精神。

五、教材重難點?

教學重點:站立式起跑的動作基本姿勢。

教學難點:蹬地快速有力及起跑後的直線加速。

六、場地器材

器材:粉筆若干

場地:操場

七、教學過程

1、熱身活動:通過遊戲“抓尾巴”進行熱身練習,使身體得到充分活動,為下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2、基本部分:

教師動作示範讓學生模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講解示範動作要領—建立動作概念;

學生模仿—形成動作表象;反覆練習—

掌握動作;個別展示,發現問題,通過以上教學環節,將學習的重難點貫穿於不斷變化的活動之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突破教學重難點,完成技術動作的學習,並在遊戲比賽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同時,發展體能達到全面發展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

3、結束部分:通過“大王叫我來巡山”集體舞放鬆,然後,以學生談體會和收穫的方式,進行總結評價。

小學生體育課教案3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圍繞《新課標》三維總目標的要求,力求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多種活動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又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始終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求使學生了解上體育課的方法,為今後上好體育課打下基礎。同時養成團結協作的習慣,並發展其力量、靈敏和協調性素質。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體育遊戲這一體育教育的好途徑,通過遊戲規則要求,教師言語激勵,評價反饋等,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公平競爭,實事求是,頑強拼搏的優良品質和優秀的體育道德作風,在鍛鍊身體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體現體育的教育性原則。

二、學生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處於水平二階段,正處在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他們普遍存在已經懂得學習和鍛鍊的態度與行為,但對課堂常規未養成良好習慣的現象。他們一般具有依賴性強、模仿力強、好奇心強且自我約束能力差、精神不易集中的年齡特徵,對於相對直觀、易模仿的體育課興趣較高。

三、教學目標:

認知:使學生了解上體育課的方法,為今後上好體育課打下基礎。

技能:使學生身體在靈敏、力量、柔韌、協調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

情感: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合作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1、體育課常規習慣的養成

2、保護與自我保護的方法

五、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採用語言誘導法、

講解示範法、分組練習法和遊戲比賽法來組織教學。

六、教學過程:

這節課因為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興趣和愛好非常廣泛,注意力不集中,又對單調持久的動作容易感到疫勞和厭倦,為了能把這節課上的更好,我運用了電教手段,音樂進課堂,下面我通過三個部分來加以説明這節課的內容。

1、準備部分:學生在班級坐好,師生問好,然後進行室內操練習,做好後續練習的準備活動

2、基本部分:良好的體育課常規習慣的養成是本課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我採取了講解和遊戲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新課的教學。這樣可以不斷提高教學效果,以達到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目的。本部分分為一注意安全;二服從老師的指揮,認真觀察老師的示範動作;三做好保護與幫助和素質練習等幾個方面。

3、結束部分:學生邊放鬆邊聽講解,在輕鬆愉快的情緒中結束本課。

七、場地器材:

多媒體設備、錄音機。

八、強度密度

本課的平均心律:80——100%

練習密度:30——35%

如何上好體育課(講義)

一、注意安全(詳)

(1)衣服口袋裏禁止裝鑰匙、小刀等堅硬、尖鋭鋒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種金屬的或玻璃的裝飾物。包括髮卡、項鍊、手鐲等。

(3)患有近視眼的同學,如果不戴眼鏡可以上體育課,就儘量不要戴眼鏡。如果必須戴眼鏡,做動作時一定要小心謹慎。

(4)衣服要寬鬆合體透氣吸汗,最好不穿鈕釦多、拉鎖多或者有金屬飾物的服裝。有條件的應該穿運動服。不要穿涼鞋、拖鞋或皮鞋,應當穿球鞋或布鞋。

(5)上課的穿着要合體。合身的服裝才能便於運動,拖拖掛掛運動受影響。

(6)體育課上要嚴肅紀律性,教學活動緊然有序,教學活動無序存在安全隱患。

(7)跑步時嚴禁互相推、拉、拌、追逐、打鬧,跑步中如果有事情需要停下,應逐漸減慢速度,並在場地旁邊停下。

(8)未經允許不得隨意移動老師佈置過的場地、器材和校園內的各種體育設施。

(9)只能在空曠地區活動,嚴禁在花壇、台階、樓梯等不適合運動的地方運動和遊戲。

(10)體育課中嚴禁故意推拉他人和作各種危險動作。體育課自由練習時必須在教師指定場地下練習,不得進入其他場地。

二、服從老師的指揮,認真觀察老師的示範動作(略)

三、做好保護與幫助(詳)

隨着我們年級的增長,我們學習的體育運動技術動作將存在着一定的難度和危險性,因此自我保護非常重要。

自我保護是練習者自己由於意外原因或在動作失敗時,獨立運用自我保護和自我解救動作擺脱危險。常用屈臂、團身、空翻、下蹲等方法進行自我保護。自我保護是自身採用緩衝技術避免傷害,是練習中常用而有效的保護方法。練習者應根據失誤時身體所處的狀態果斷地作出反應。其要點是:防止頭、頸直接衝擊地面;避免直臂後撐;應該頸肌緊張、頭內扣、屏氣、順勢做滾動。如:從高處跳下落地時必須雙腿屈膝併攏。前腳掌着地;當重心不穩快摔倒時,立刻低頭,屈肘團身,以肩揹着地順勢翻滾,切忌直臂撐地,以防手腕或前臂骨折、肩和肘關節脱位等損傷。

體育課是我們進行體育鍛煉、學習體育知識的主要方式。但是,如果説上體育課時不注意自我保護,忽視安全,就很容易出現運動傷害。輕微的如擦傷、拉傷,扭傷等,嚴重的會造成骨折、腦震盪,甚至還會造成終身殘疾以及死亡。因此,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我保護、預防事故的方法,對我們的健康成長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小學生體育課教案4

內容:不同方式的跳躍

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本班有學生32名,其中女生18名。優秀學生佔30%,合格學生佔60%,後進生佔10%,學生有課前預習得習慣,學習自覺性較好。

教學目標

運動參與: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運動動作的學習,培養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態度。

運動技能:在遊戲找了個進行各種移動,跳躍的練習,説出不同方式跳躍的術語,使100%的學生掌握基本跳躍的方法,80%的同學掌握不同方式的跳躍方法。

身體健康: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及跳躍能力。

心理健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精神。使學生體會到體育的樂趣。樹立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社會適應:培養學生獨立和他人合作完成活動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先擺臂,後蹬地

雙腳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

雙腳落地,落地時腳尖先落地,同時兩腿自然屈膝,維持平衡。

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

1、課堂常規

a、體委集合整隊,清點報告人數

b、師生問好,宣佈本課的教學任務

組織圖形

XXXX要求:快靜齊

XXXX聲音洪亮、精神飽滿

2、準備活動

按圖形跑成“龍”的隊形,(教師將畫好的圖形展示給學生,找出領頭人帶隊跑出隊形)

圖形分別為:四邊形、螺旋形、S形、T形

要求:

a、學生手持藤圈放在頭頂上,跑出隊形,隊伍整齊,步伐一致

b、“相反口令”小遊戲

要求:動作迅速,學生邀請聽課的老師一起進行遊戲。

二、基本部分

1、遊戲“梅花樁”

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梅花樁”這個遊戲,讓學生自主學習,體驗雙腳蹬地向前跳動作技術要領,獲得運動技能。

2、“青蛙過河”

學生利用藤圈想象出不同的跳法

a、教師引導

跨步加雙腳跳,先單腳再雙腳跳,單腳或雙腳跳

b、學生嘗試練習,教師指導。

3、袋鼠接力

組織學生用已掌握的基本跳躍方法進行一場接力比賽,然學生在競爭中進一步鞏固技術要領。通過比賽,對優勝組進行激勵性評價。

三、結束部分

1、教師讓分成的兩個小組的學生分別利用小組的藤圈擺出圖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衝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由學生自編自創出不同的圖形或字(奧運圖形、花環圖形等)

2、教師總結本課,衝分表演肯定學生的能力,以笑臉結束本課。

3、師生再見,收還器材。

小學生體育課教案5

學習目標

1、在活動中學習足球動作技術,靈活地在遊戲過程中運用,發展興趣、自信。

2、在練習中關愛同伴、嚴守安全常規和遊戲規則。合作學習與競爭能力有提高。

3、瞭解球類運動和體操運動動作,初步掌握足球基本技能。

4、發展靈敏性和速度體能。

學情分析

1、學生從沒上過足球課,(但是經常在電視上看)對足球遊戲非常感興趣跟喜愛,有很濃的學習興趣。

2、絕大多數學生不懂足球,不會足球的技術動作。

3、學生足球運動水平區別不是很明顯。

教學內容

足球運球、足球遊戲、追逐足球、顛球、軟式足球5對5比賽。

教學過程

一、準備

遊戲:手運球、腳運球

1、師導問:我們班是,有些學生喜愛籃球,有些同學喜愛足球?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試驗,看看籃球用手運球快還是足球用腳運球快?想不想試一下呀?

2、遊戲分組遊戲

3、師小結:踢得比好是因為我們現在腳運球還不熟,這説明我們的足球基本功還不到位,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足球基本功,好不好呢?

二、遊戲:停球———傳球—停球

1、師:我們首先學習傳球或停球技術,請同學們嘗試。

2、分小組進行地滾球和空中球停球方法的嘗試。

3、小組展示停球方法。(輕踩、減力等)

4、分組傳球嘗試練習。

5、遊戲:傳停球接力

三、追逐足球、顛球、軟式足球5對5比賽。

1、師:光學會傳球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學習和運球顛球的方法。

2、教師講解運球和顛球的方法,提示要點

3、學生分小組自主嘗試幾次,體驗動作要領。

4、優生表演,師鼓勵。

5、師問:在比賽場上,往往會受到阻截,我們進行5對5分組比賽。

6、學生分組。

7、分組對抗。

四、放鬆活動:推球入洞

1、學生分組進行放鬆遊戲。

2、教師小結,師生交流體會,教師進行鼓勵與表揚,師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