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精選小學體育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31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體育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小學體育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小學體育教案 篇1

內容:不同方式的跳躍

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本班有學生32名,其中女生18名。優秀學生佔30%,合格學生佔60% ,後進生佔10%,學生有課前預習得習慣,學習自覺性較好。

教學目標

運動參與: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運動動作的學習,培養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態度。

運動技能:在遊戲找了個進行各種移動,跳躍的練習,説出不同方式跳躍的術語,使100%的學生掌握基本跳躍的方法,80%的同學掌握不同方式的跳躍方法。

身體健康: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及跳躍能力。

心理健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精神。使學生體會到體育的樂趣。樹立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社會適應:培養學生獨立和他人合作完成活動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先擺臂,後蹬地

雙腳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

雙腳落地,落地時腳尖先落地,同時兩腿自然屈膝,維持平衡。

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

1、課堂常規

a、體委集合整隊,清點報告人數

b、師生問好,宣佈本課的教學任務

組織圖形

X X X X 要求:快靜齊

X X X X 聲音洪亮、精神飽滿

2、準備活動

a、按圖形跑成“龍”的隊形,(教師將畫好的圖形展示給學生,找出領頭人帶隊跑出隊形)

圖形分別為:四邊形、螺旋形、S形、T形

要求:a、學生手持藤圈放在頭頂上,跑出隊形,隊伍整齊,步伐一致

b、“相反口令”小遊戲

要求:動作迅速,學生邀請聽課的老師一起進行遊戲。

二、基本部分

1、遊戲“梅花樁”

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梅花樁”這個遊戲,讓學生自主學習,體驗雙腳蹬地向前跳動作技術要領,獲得運動技能。

2、“青蛙過河”

學生利用藤圈想象出不同的跳法

a、教師引導

跨步加雙腳跳,先單腳再雙腳跳,單腳或雙腳跳

b、學生嘗試練習,教師指導。

3、袋鼠接力

組織學生用已掌握的基本跳躍方法進行一場接力比賽,然學生在競爭中進一步鞏固技術要領。通過比賽,對優勝組進行激勵性評價。

三、結束部分

1、教師讓分成的兩個小組的學生分別利用小組的藤圈擺出圖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衝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由學生自編自創出不同的圖形或字(奧運圖形、花環圖形等)

2、教師總結本課,衝分表演肯定學生的能力,以笑臉結束本課。

3、師生再見,收還器材。

小學體育教案 篇2

本學期我們幾所學校組織了綠洲共同體,加強各個學校同個科目老師之間的交流。

通過相互交流聽課,來發現不足和長處,進而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技能。

我僅對我所帶的體育教學進行反思,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觀點。

一、利用遊戲提高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遊戲比賽在小學體育教材中佔有相當的份量,通過遊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

遊戲深受學生的喜愛,通過遊戲來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喜歡體育,喜歡上體育課。

我發現大部分學生都喜歡上體育課,但是很少學生喜歡上老師帶的體育課,而是喜歡自由活動。

這説明我們上的傳統體育課不能得到學生喜歡,必須要革新。

如果我們的每節體育課都能以遊戲的形式進行,在不知覺中讓學生學到體育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開朗的性格。

那麼我相信每節體育課學生都在盼望着。

二、賞識教育法激勵學生進步。

賞識教育,也就是激勵教育,是老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優點加以肯定,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更努力的學習。

在體育教學中,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教育方式。

學生是有感情的,是有自尊的,是非常渴望別人尤其是老師的肯定和認可的。

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找出學生的特長,優點,加以表揚,肯定。

比如記得一次達標訓練課,練的是跳繩,一個六年級男生,甚至一下都不會跳。

我教他好長時間,都沒有學會怎麼跳,我都想放棄了,對他説:“你自己練習一會吧”。

接下來,他一直在練習,雖然到下課時候他還是一個不會跳,我還是表揚了他這種堅強的意志,並鼓勵他説:“下課找時間多練習,相信你一定能跳好的。”下一節上他們班課的時候,這個男生已經可以跳六十多個了,我又當全班學生的面表揚了他,讓同學學習他這種精神,並幫他制定了目標,最終達標的時候他的跳繩甚至比其他項目還要好。

賞識教育不僅要對學生肯定和表揚,還要在肯定表揚的同時,找到學生不足的地方,當然這些不足對他的特長來説只是“白玉微暇”,至少老師讓他覺得是這樣。

然後幫他定個目標,讓他明白老師相信他能達到這個目標的,從而激勵他去努力學習。

三、培養善於接受意外事實的能力。

在體育課上,因為是室外上課,難免發生一些意外。

比如,一場班際拔河比賽中,因教師發現一名外班的學生參與了某班的比賽,故大聲斥責,結果使該班的學生轉移了注意力而導致失敗。

這種由於決心書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學生難於

小學體育教學反思

工作第四年了,從剛工作時,素質教學向新課程教學的改革,又到現在的新課程回到技能教學等,教學思想在實踐的教學中不斷的改變。

在教學第一線的我在這幾年實踐教學中也有幾個疑惑,在課堂組織上,該充分地放手,還是要收?針對於小學低年級學生,動作要領到底要不要講得那麼細,課中的分解動作練習有沒有必要講的很透徹……等等?這幾年的教學中我發現,有些學生在學習了動作要領及分解動作之後,動作反而不協調了,很難把分解動作一一連貫起來,變形的動作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是不利的。

怎樣才算是一堂好的體育課?一直困惑着我,看看名師、專家等一些講座後,都各有一套,我想這都是個人成功的經驗之談吧。

要上好一堂好的體育課,必須根據自己的特點去上,符合學校的實際。

新課程期間我們有的老師認為上體育課沒有必要排着整齊的隊伍集合,慢跑。

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及想法,不能讓學生覺得上操場好像上刑場一樣。

提出了現在的體育教學有些教師還是以競技項目為主,以增強體質為教學目標。

實際上增強體質在一堂體育課中很難體現,例如某一班級學生上課,教師用分組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分別推鉛球6次,立定跳遠6次。

應該説每個同學在一堂課練完這個數字量不能説少,但算算運動時

間,每次算它7秒鐘一次,6次42秒,立定跳遠10秒一次,6次60秒,總共是2分鐘的運動量,再加上慢跑,做操,頂多合起來10分鐘,10分鐘的運動時間能體現一堂課的強度嗎?顯然在這種課中很難體現運動強度,而且立定跳遠一直從一年級開始學到四年級還有這個內容,從技術教學來説,很簡單的一個內容一兩個課時都學會了,所以讓我們思考的應該是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如何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從練習中提高身體素質。

因此我們要改變只教運動技術不教身體鍛鍊方法的教學,要改變正規比賽的技能不教有鄉土氣

息與生活結合密切的身體技能的教學,要使學生明白道理,學會方法,並能在練習的過程中與同學和睦相處。

新課程思想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求我們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和“學會健體,要重視培養獨立從事科學鍛鍊身體的能力。

於是我們有些教師由此認為體育教學要實現多項轉變,由“重視學會”轉變為“重視會學”;由“重視體育技能學習”轉變為“重視體育能力的培養”;由“重視技能掌握”轉變為“重視情感體驗”。

於是在教學中就出現了“自定目標、自主學習、自主鍛鍊”等名目繁多的教學手段。

上學期我們去聽了幾堂教研課,整堂課的內容設計都合乎學生的興趣,但是總覺得少了些什麼,運動技能蕩然無存,教師和學生輕輕鬆鬆在歡笑中下了課。

總覺得這樣的體育課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了嗎?學生的體能得到鍛鍊了嗎?

作為基層的體育教師的總有一種迷茫的感覺,總覺得體育課程改革純理論的東西過多,具體實際指導的、可操作性的東西太少。

我們是不是真要天天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不進行體育訓練與競賽?理論與實踐總是存在着一定的距離。

像現在的班級,每個班都有50個學生,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一樣,興趣不相同,有的喜歡打籃球,有的喜歡踢足球、投擲等等。

假如都依照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玩樂中學習。

這樣的話和一堂活動課也就差不了多少了,況且在其他老師的眼裏認為這是一堂“放羊課”。

其實“放羊課”是特別難上的課。

所謂“放羊”,要有足夠的“草”讓“羊”吃,要有安全的場地讓“羊”吃飽。

像這樣的課是不是一堂好的體育課還有待討論!而且像現在我們很多學校的環境也不允許,一堂體育課,操場上有三四個班在場地上,人很多,學校的場地、器材根本滿足不了學生的活動。

常常出現這兒跑去撞到人,那兒投球砸到人了,更別説其它項目。

高喊了幾年的素質教育,快樂體育,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還是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上打轉,四列橫隊集合、慢跑、講解示範等等。

上好一堂好的體育課,是每個體育老師追求的目標。

一堂好的體育課的標準是什麼呢?我們都很彷徨、很迷茫。

理論説的總是那麼好,很多專家的建議也很好,但是我想很多專家都是從體育硬件設施比較好的學校為出發點來講我們的課堂的。

更多學校的設施還是跟不上現代教學的步伐的。

所以不管怎樣,每個學校

小學體育教案 篇3

設計理念

教學過程必須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使他們切實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和需要,使學生對所學內容興趣盎然,從而樂於探究、嘗試。基於以上認識,我把低飛機投擲設計成“飛行—空戰”主題式模擬活動,試圖通過這種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調動學生興趣,讓他們在自主、合作的氛圍中學習、活動,引導他們通過“玩中學、玩中練”,在自學自悟、主動探究中掌握投擲的正確動作,初步瞭解投擲的要領,同時進一步激發他們對投擲活動的良好興趣。

教學目標

1、繼續通過小朋友喜聞樂見的主題模擬活動,激發學生積極創想,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

2、通過紙飛機投擲,瞭解投擲的基本要領:肩上屈肘—獲得好的出手角度、快速、有利揮臂—出手速度,並知道投擲時出手高度、速度與投擲遠近的關係;

3、通過系列投擲活動,發展學生良好的投擲能力和活動能力;

4、教師繼續進行最棒個人、小組的評選、鼓勵,引導學生逐步形成在體育課上良好的價值取向;

5、引導學生嘗試編隊飛行、伏擊空戰、共同訓練提高等合作性活動,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互助合作的習慣與能力。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們,相當飛行員嗎?(學生歡呼雀躍,躍躍欲試) 那好,老師帶大家開飛機好嗎?……

(帶領學生模擬飛行的各種動作:爬升、俯衝、斤斗……)

師:(出示各種飛機編隊飛行的圖片)漂亮嗎?老師告訴小朋友,想當好飛行員就必須學會編隊飛行,下面我們比一比哪個飛行小隊飛得最棒……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編隊,嘗試編隊模擬飛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教師有意識地加以引導,讓學生在躍躍欲試的狀態下進行學習、練習,學生肯定能積極主動投身於課堂教學中,從而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體驗→探索→感悟

師:剛才小朋友的模擬飛行真不錯!現在老師宣佈我們的地面訓練成功,大家可以進行正式飛行訓練了!下面各個飛行小隊到各自的空域去比一比,誰的飛機飛得最高最遠……

(學生至各自“空域”嘗試“飛行”,教師分別參與各組活動,引導學生互相比較、互相觀察,尋找合理的投擲方法)

師:各飛行小隊集中野戰機場,我們來比一比誰是特技飛行員

(請各小組推薦同學演示,師生共同評議,從中選出投得好的學生命名為“特技飛行員”並給予獎勵)

師:想當特技飛行員的小朋友請舉一下手!噢,大家都想成特技飛行員,那麼怎樣才能成為特技飛行員呢?(學生七嘴八舌地回答)對了,得掌握好的飛行技巧才行!下面老師把剛才飛行員表演時看到的幾種飛行方法模仿給大家看,請大家看看哪種飛行方法更好(教師結合學生練習情況分別演示撇射,肩上屈肘慢速拋射和肩上屈肘慢速拋射和肩上屈肘快速拋射三種投擲方法,讓學生對比尋找總結正確的投擲方法,師生共同歸納肩上屈肘、注意出手角度和速度的投擲方法)

4、好了,大家都知道了怎樣當特技飛行員,接下去各飛行小隊回各自空域抓緊訓練,等一會我們來比一比哪個小隊是特技飛行小隊!

(學生分組學練,教師巡迴到各組引導學生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5、再一次集中野戰機場,進行“特技飛行小隊”比賽,師生共同評議並命名獎勵。

[比賽是學生特別喜歡的方式,而小組之間的.比賽更有助於培養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而將教師的正確和錯誤的師範、指導放在學生練習、感悟之後,不但實現了教師由“主宰者”向“服務者”的角色轉變,使教師的指導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而且對培養學生觀察、對比、堅持、總結的能力和習慣的養成也具有重要意義]

三、提高→鞏固→展示

師:飛行員們表現得真棒!現在我宣佈飛行訓練圓滿完成,接下去我們該進行演習了……

(宣佈“演習”規則,輪流由四—五名學生扮演“偵察機”衝過其他同學“伏擊”的“陣地”)

師:(緊張地宣佈)剛剛老師收到情報,一架不明國家的超大型偵察機正向我國境內飛來,請各飛行小隊趕快進入陣地,準備打擊侵略者!

(教師持大型紙飛機扮演“敵機”與學生“空戰”)

[形式新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和認識能力的練習比賽,學生往往會情緒激昂,樂此不疲。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的投擲能力得到了鍛鍊、提高。]

四、輕鬆愉快、交流分享

師:勝利嘍!看,羣眾來慰問戰鬥英雄們了……

(師生隨歡快的音樂進行放鬆小遊戲:犒勞飛行員)

師:(指着“墜毀”的“偵察機”)我們的飛行員真棒,侵略我國的敵機被我們擊毀了,下面請各位功勛飛行員交流一下經驗好嗎?

(學生興高采烈地討論起來,一張張汗盈盈的笑臉洋溢着成為“保衞祖國”“英雄”的成功和喜悦)

[在評議中,教師鼓勵學生大膽進行自我評議和相互評議,雖然是一年級學生,但個個爭先恐後的發表自己的見解,交流自己的感想,尚顯幼稚的話語也分明指出了小組、同伴和自己的得與失。我想,如果可以儘可能多的創設學生自行探索、體驗、感悟、評議的空間的話,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主動尋找快樂、成功的能力一定會得到逐步的增強和提高。]

課後反思

本課採用主題模擬教學法進行教學,比較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師生共同營造了一個和諧、充滿樂趣的情景,學生在自主的空間裏,積極投入的進行了自練自悟、合作探究。整個課堂活動中,學生手腦並用,身心真正“活動”了起來。

由於本次課是市級研討課,課前我一直擔心學生會“出洋相”,一個擔心是:放手讓學生小組自主嘗試“編隊模擬飛行”;由於是一年級新生,課前預演又失去研討活動的意義,所以對學生小組在課上能否即時編好隊我心裏沒一點底,甚至課前就準備好了學生在這個環節“出洋相”的應對措施。但在課堂上四個學生小組都出乎我意料的展示了多種精彩的編隊飛行模擬動作。由此我認識到,只要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給他們提供自主的空間,學生哪怕是一年級新生,都具有將創新思維轉化為成果的能力。我課前的第二個擔心是器材問題,由於紙飛機材質和製作等因素會直接影響到紙飛機飛行的高度和遠度,所以我擔心這會影響到學生對正確投擲動作的體驗和掌握。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部分破損的紙飛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學生投擲效果的展示,但在經過自練自悟和師生共同探究之後,絕大多數學生對正確的投擲動作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認識,相同的投擲動作紙飛機不同的飛行高度和遠度相反還激起了部分同學的好奇心,在課後他們拉住我詢問原因,在鼓勵和肯定了他們的探究意識後我就紙飛機的一些弊端跟他們作了解釋,同時鼓勵他們去摸索更好的紙飛機的製作方法讓紙飛機飛的更高更遠。事後我在該班的課上以此為例,鼓勵學生向這些同學學習,努力在學習中養成探究的好習慣。一段時間後,我驚喜地發現該班大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主動探究意識發生了可喜的進步。這節課上紙飛機投擲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反倒成了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觸發點,看來只要教師在教學中注重與學生交流,做有心人,往往無心“插柳”也會取得“柳成蔭”的效果。

小學體育教案 篇4

活動準備

教師應該在開展拍球活動前對本班幼兒進行一次拍球能力的前測,瞭解幼兒的現狀,做到心中有數,為以後有針對性地制定分層指導策略做準備。

活動過程

1.活動的引入: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用遊戲的形式,或者在觀察到本班有幼兒開始關注時引出拍球活動。

2.教師和幼兒一起嘗試拍皮球,以瞭解孩子拍球的現有水平。

(根據孩子們的表現,我們決定根據不同幼兒的實際水平和發展需求制定相應的指導策略。於是,我們先對每個幼兒進行了初測,並按照幼兒的不同水平和體能達標的標準劃分了四個層次。

層次一,不會拍球的幼兒有7人,佔班級總數的24%。他們基本上沒有建立拍球的概念,就是把球往地上一扔,根本沒有想到要伸手拍球。還有的幼兒受到手眼協調能力的限制拍不到球。

層次二,不連貫地拍一兩個球的幼兒有12人,佔班級總數的41%。球彈起來後,幼兒在拍球的時候總是不知道怎樣控制手的力度,不是把球拍高,球跑了,就是拍得太輕,球彈不起來。

層次三,能連續拍5個以內的幼兒有6人,佔班級總數的2l鬈。本層次的幼兒掌握了拍球的基本技能,但在操作過程中可能受到周圍環境、同伴干擾,或是自身對技能掌握得還不牢固等,不能很好地把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層次四。能連續拍球5個以上的幼兒有4人,佔班級總數的14%。他們能夠熟練掌握拍球的技能,有的甚至能夠連續拍三四十個。

3.調整難度。分層指導

層次一:請兩個會拍球的小朋友表演。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拍球的方法DD皮球落在地上以後,馬上用手找到皮球,用力地拍,小皮球就會不停地跳起來。

(在反覆練習中,雖然該層次的幼兒還沒有掌握拍球的技巧,但是已開始具備了拍球的意識,完成了最初的拍球動作,這在他們原有基礎上是一大進步,教師要及時表揚。對於手眼協調能力較弱的孩子,教師要手把手地和他們一起拍球,告訴他們眼要看着球彈起來的方向,手也要往那兒伸。為了迅速地提高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在教室的活動區域中可同時投放練習手眼協調的玩具。)

層次二:進行拍球動作的分解。先讓孩子們把球用力扔在地上,在球上彈的時候嘗試用手接住球。經過這樣的反覆練習,使幼兒感受球的上彈,掌握上彈的距離。在看到幼兒能夠比較熟練地接住上彈的球以後。教師提示幼兒不再用手接球,嘗試用手掌拍球。

小學體育教案 篇5

學習階段:水平三

學習目標:瞭解排球的發球的動作要領,在學習中撐握一定的發球技能。

學習內容:排球:發球

學習步驟:

一、積極準備,充分活動。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集隊、隊列練習。

2、組織學生進行準備活動。

3、組織學生進行步法移動。

學生活動:

1、體育委員整隊,檢查出席人數。

2、聽運動員進行曲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進行隊列練習,在動作正確的同時感受正確的節奏。

3、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進行慢跑,並進行步法移動。

組織:六列橫隊、自主分散

******

******

******

******

******

******

二、合作學練,掌握動作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嘗試複習發球動作。

2、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重點講解示範,讓學生掌握髮球的動作概念是擊球點的掌握和手臂的揮動動作。

3、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巡迴指導。

4、組織學生實戰運用,總結掌握情況。

學生活動:

1、在規定的地點自己體驗發球動作,嘗試着把球擊出。

2、認真觀看老師的示範,瞭解動作的要點是擊球點和手臂的揮動。

3、按要求繼續嘗試發球動作,進一步體驗協調用力的進行發球練習。

4、積極參加小組比賽,在實際的比賽中體驗發球的重要性。並在比賽中明白只有多鍛鍊才能把球發到有效的區域內,才能有一定的目標。

5、認真聽老師總結,對照總結了解自己的差距。

組織:分組分散

場地^器木才:體育館、小排球、錄音機

小學體育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1.上兩步擲壘球或沙包 2.跳背

 教學任務:

 一、準備部分:(8')

1.學習上兩步擲壘球或沙包技術。提高投擲能力。

z.初步掌握支撐跳背的動作,培養勇敢精神。

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8')

1.開課式。

2.隊列練習:齊步走一跑步一立定。

3、準備活動,慢跑200米,兒童廣播韻律操6節。

 二、基本部分: (28')

1·上兩步擲壘球或沙包(二)

(1)動作:迅速,連貫地完成上兩步和向後引球的動作,再按蹬右腿、向左轉體、揮臂經肩上的順序迅速、有力地把球擲出。擲出的球必須從前面的兩條橫繩中間穿過。

(2)講解示範。

(3)練習方法和注意事項參看第10課。

2。跳背

(1)動作:兩人一組。一人兩腳左右開立站穩,上體前屈,低頭,兩手支撐在兩膝上,另一人做3一一5步助跑,雙腳起跳。兩手支撐於他的背部和臀部(用力不宜過大),同時兩腿伸直向左右分開,騰空越過人背。落地成半蹲,兩臂斜上舉。

(2)教師講解示範。

(3)練習方法:分組練習。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4隊,分別排成一列橫隊,按順序依次進行練習。

(4)注意事項:

1、一人做上體前屈,低頭,不得突然降低和升高。

2、練習時嚴格課堂紀律,注意安全。

三、結束部分: (4')

1.整理放鬆;

2。小結、講評;

3.宣佈下次課內容;

4.下課。

小學體育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1跳躍:蹲踞式跳遠。

2遊戲:推鐵環。

教學目的:

1通過全程跳遠練習,知道跳遠有四個動作步驟,初步懂得丈量步點的方法。

2能做出完整動作,基本做到快速助跑、起跳準確有力、落地平穩,動作連貫協調。

3通過遊戲,樹立自信心和勇於克服困難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徒手操

二、基本部分:

教法

1、組織學生分組做15---20米加速跑和集體做原地雙腳起跳與上一步起跳收腹屈膝練習。

2、示範跳遠完整技術動作,講清其動作的四個步驟:“助跑、起跳、騰空、落地”。

3、講解確定步點的方法,組織學生兩人一組,助跑15---20米起跳,確定助跑距離和步數,調整最佳起跑點。

4、分組全程練習體會四個動作步驟,做到連貫協調,平穩落入沙坑。重點使會糖果調整步點,不斷提高助跑與踏跳的銜接。

5、組織學生進行推鐵環的遊戲,注意安全。

學法

1、按老師要求認真完成蹲踞式跳遠輔助練習。

2、通過觀察示範和聽講解,並通過反覆練習,知道並初步掌握跳遠的四個動作步驟。

3、仔細聽教師講解確定步點的重要性和方法。自找夥伴,兩人一組互相配合,確定助跑距離和步點。

4、在全程完整動作練習中,提高助跑與踏跳的銜接連貫性,掌握屈膝緩衝落地的動作,安全地進行活動。

5、積極參與推鐵環的遊戲,學會推鐵環的簡單技能。

三、結束部分:

1、 放鬆練習。

2、 總結評價。

小學體育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單槓是體育體操教學中很重要的內容,是實現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於練習過程中有一定的難度及危險性,所以近年來部分體育教師避而不教。但它對學生的身心鍛鍊價值卻是其他運動項目不可替代的

1、它能有效地發展學生上肢、腰腹、背部肌肉羣力量;使腕、肘、肩、髖關節韌帶的柔韌性和靈活性得到增強

2、提高人體在時間和空間位置時的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對學生平衡能力、支撐力和協調性的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

學情分析

所教學生為六年級男生,身體素質較好,通過前三次課的練習,學生有了一定練習基礎。學生之間身體素質差異很大,有個別同學通過第一次課的練習就可以基本完成動作,但部分學生上肢及腰腹力量較弱、體重較大,完成動作非常吃力

教學目標

一、 學生能説出動作名稱和練習方法通過練習,70%以上同學能在保護與幫助下完成動作。

二、 發展上肢、腰腹、背部肌肉力量及肩、腕等關節的柔韌性; 提高學生在時間和空間位置時的自我調控能力; 發展學生的平衡和協調能力。

三、提高學生體操意識,激發學習興趣;

逐步培養學生勇於克服困難、頑強、果斷的精神。

通過練習過程中的保護與幫助,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和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重點:

用力順序:蹬、擺、拉、靠、抬、撐

二教學難點:

蹬擺後重心靠近橫槓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略)

二、準備部分

1。慢跑2。徒手操(側重於上肢)

三、基本部分:

1。單槓:蹬地翻身上成支撐(1)教師示範、講解動作方法和保

保護與 幫助的方法

? 示範講解

集體示範講解與分組示範講解相結合注:示範講解時,學生站在單槓的槓端

兩側以便觀察動作。講解時語言精煉保護與幫助:

1。站在槓前練習者身體左側,右手扶肩,左手託臀,幫助其身體翻越。當翻到槓上時換手,右手託腿,左手託上臂

2。槓面上設置海綿保護套,消除學生練習中的恐懼心理

注1)幫助者給予練習者施力幫助時要把握力度與時機。小組長負責。(2)練習者上槓後撐槓靜止2秒鐘後再下槓。 分組練習:A 、蹬地腳踏在槓前跳箱蓋上,擺動腿用力向後上方擺越翻上成支撐(2—3次)B、在保護與幫助下,做完整動作(2—3次)

注:先進行統一內容的練習,後根據自己掌握情況選擇性練習

(3)集體討論,及時總結動作掌握情況,

肯定優點,提出不足,請學生協助示範,

再一次講解動作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

四 2、腹肌練習結束部分(略)

注:總結時多表揚,少批評;佈置課後

作業,多加強上肢與腰腹力量練習

1、收腹舉腿2、 仰卧起坐